书城科普历史与文化
2685400000017

第17章 文化的传承(1)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在传承古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话剧

话剧是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表现形式,但主要的叙述手段是演员在台上无伴奏地对白或独白。话剧是一门集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话剧之所以在欧洲几百年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传承的过程中培养了一代代的观众。

话剧的主要表现在:

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当一个民族日趋成熟时,他们对超自然力量和仪式之间的偶然性联系的观点改变了,于是放弃或修改一些仪式。随着人类意识活动的不断丰富,围绕着仪式产生了故事和神话。巫术仪式也演变为宗教仪式。仪式中出现了扮演故事或神话中角色的活动。这种扮演是发展戏剧意识的一个重要标志。仪式还经常把歌、舞、诗及面具、服装、道具等各种因素加以综合运用。随着扮演而出现戏剧性情节。这种活动一旦脱离宗教仪式而进行,审美意识逐渐取代了使用目的,于是戏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也就诞生了。

中国话剧

中国话剧诞生于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组织的“春柳社”被看作是最早的话剧团体。他们以“知天派新剧”为旗号,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早期的创作与演出模式:强调现场的宣传作用,强调演员的即兴表演。到1928年,经著名的戏剧家洪深提议,将这种主要运用对话和动作表情来传情达意的戏剧样式定名为“话剧”。从此,这个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剧种,才有了一个大家认可的正式名称。话剧由西方传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他们演出的这种不同于传统戏曲,而主要适应于现代文明需要的西方戏剧形式,被称为“文明新戏”或“文明戏”。

剧场戏剧,即“大剧场”演出,是中国话剧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以职业化和营业性为特点。成功的关键则在于剧本的创作。其中,以1934年曹禺的处女作《雷雨》的问世为主要标志。《雷雨》的创作达到了文学性、舞台性、艺术性与欣赏性的高度统一。为中国话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不但表现在中国人写中国人的生活上,重要的是对西方戏剧予以创造性地转化与改造。不仅在于追求真实的诗意,还在于创造出诗的意境,使中国话剧有了民族审美精神的更深层的渗透。因此,没有深厚而活跃的民族艺术精神,没有深厚而扎实的传统艺术的根底,中国话剧是很难立足和发展的。因此,话剧仍需要进一步关注自己的时代,深入新的生活。

西方话剧

主要以语言和动作作为表演形态的话剧,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和古埃及。4000多年前,古埃及为庆祝主神奥赛利斯举行的宗教节日活动中,曾产生过所谓的“阿皮杜斯受难剧”。然而,由于古埃及戏剧的萌芽都局限在宗教和宫廷礼仪中使用,戏剧始终未能获得发展。但是在古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崇拜仪式在雅典城邦迅速地发展成为具有群众性庆节活动的戏剧竞赛。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希腊的戏剧精神在古罗马的文化中得到发展。

1世纪至17世纪,欧洲先后盛行各种剧种。17世纪,英国戏剧进入繁荣时期。出现了莎士比亚、琼生、韦伯斯特等伟大剧作家。法国出现莫里哀、高乃依等戏剧家。18世纪,欧洲各国戏剧普遍发展。涌现了大批戏剧大家。进入19世纪,西方戏剧及俄国戏剧蓬勃发展。并培养出很多杰出的剧作家,为世界戏剧做出了卓越贡献。

随着20世纪的来临,世界戏剧更是丰富多彩,尤其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阿尔托代表的世界三大戏剧美学和流派使世界戏剧走向成熟。形式也更趋向多元化,这些形式共同繁荣了西方戏剧文化。

歌剧

歌剧是集音乐、戏剧、舞蹈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起源于16世纪末的佛罗伦萨。也可以说从这时期起才开始真正有这种艺术。其实在古希腊时代,希腊人就已经利用音乐来帮助表现诗歌的内容,如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的诗篇在朗诵时常以弦乐器或木管乐器为伴奏,并用合唱来配合动作及剧情的发展。实际上,带有音乐的戏剧不仅在古希腊有,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也有。中世纪的教会音乐中,有一种称做“宗教戏剧”的体裁,它是专门表演圣经故事的,有朗诵,有独唱,有合唱,也有角色和动作表演。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田园剧”也是类似的形式,只是它的内容以表现生活场景为主,例如爱情、饮酒、打猎等等。应该说,它们是歌剧艺术诞生的重要基础。

西方歌剧

16世纪末,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有一群知识分子、专家学者聚集在巴尔第伯爵的宅第里,讨论古希腊音乐理论。他们借鉴古希腊悲剧,把音乐和文字交织在一起,想给当时的音乐一个新的面貌。这个自称为卡梅拉塔会社的团体成员有:艺术家和文学艺术事业的资助者巴尔第、希腊语言学者吉罗拉莫·梅、诗人渥太维奥·林奴契尼,音乐家有维琴佐·伽利略、皮耶罗·斯特罗齐、雅格布·佩里、朱里奥·卡奇尼等。他们时常欢聚在一起唱歌、演奏乐器。他们认为创造出一种文字与歌唱水乳交融的音乐是音乐创新的最佳途径。当时统治佛罗伦萨的梅迪奇家族在宫廷里为他们提供了实验这种新艺术形式的机会。佛罗伦萨艺术集团里对歌剧做出较大贡献的有雅格布·佩里和朱里奥·卡奇尼,他们是歌剧这块处女地的拓荒者。

由于最初几部歌剧的成功,歌剧很快由佛罗伦萨流传到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及意大利各地,并逐渐流入到欧洲各国。

法国歌剧的形成,主要起源于民族文化中一大优秀传统:芭蕾舞。法国歌剧的开拓者是诗人皮埃尔·佩兰神甫和作曲家罗贝尔·康贝尔。从1659年开始,他们就创作了一些带有歌剧特色的田园剧,其中《爱情的胜利》曾一度在巴黎人中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歌剧热。这些田园剧对使用法文创作歌剧开创了先河。佩兰和康贝尔主张歌剧的法国化,这就博得了路易十四的赞赏。1669年,在路易十四的干预下成立了法兰西皇家音乐学院,由一位热心歌剧的侯爵提供赞助,并授权佩兰等人公开表演和歌唱一些歌剧和用法国音乐与诗歌创作的类似意大利式的作品的时间。1671年,佩兰和康贝尔创作的《波蒙娜》在巴黎歌剧院的落成典礼上首演。演出效果震撼了整个巴黎,这部歌剧一共连续上演了长达8个月的时间。这是法国歌剧迈出的难能可贵的第一步。

此时,法国歌剧史上一位最重要的人物——吕利“闪亮登场”,在他的主持下,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法国歌剧。吕利创作的歌剧,题材大多取于古代神话,以表现爱情和奇遇为主,如实地反映了路易十四君权至上的精神。在形式上注重寓言式场面,开场时都有一首序曲。之后是速度较快的模仿性中段,最后是一支四平八稳的舞曲。另外,吕利在歌剧中加入了芭蕾舞与合唱,使它更符合法国人的欣赏习惯。吕利歌剧音乐的这些特点,代表了法国歌剧的新风格。因此成为法国歌剧的独裁者。

中国歌剧

歌剧是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西方歌剧未进入中国之前戏曲是最主要的舞台表演艺术。外国人把中国戏曲叫做北京歌剧。从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戏曲与西洋歌剧有许多共性,二者都是歌、舞、音乐三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都是以唱词为主,表现戏剧内容,推动剧情发展的。但也有不同之处,西方歌剧着重写实,中国戏曲着重写意、传神;西方歌剧注重舞台背景的烘托效果,而中国传统戏曲主要依靠艺人的表演才华;西方歌剧主要以作曲家专门创作的音乐为艺术表现手段,而中国戏曲音乐多采用曲牌体或板腔体的结构,所以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显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他们的形似而质不同。“五四”以后,中国的音乐家们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观念的同时,开始将西方歌剧这种体裁形式结合着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进行大胆尝试。经历了萌芽期、探索发展期、里程碑期、高峰期,使其渐渐与西洋歌剧接轨、成熟和完善。萌芽期,首先是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这些作品虽然是为儿童写的,而且也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歌剧,但是,他有情节、有人物,有专门设计的独唱、齐唱、对唱,以及载歌载舞的场面,纯舞蹈的场面、个人内心独白的场面。因此,基本上具备了歌剧的一些主要特征,可以说是中国歌剧的雏型。为中国新歌剧的创作积累了经验,揭开了中国歌剧发展史的第一页。

京剧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清道光年间又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京剧流派的形成不外有三:一是集百家之大成,取长补短,兼容并蓄,融合于一身,而不是简单地继承某一流派创始人或传人的艺术衣钵。二是在表演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系统的、符合观众欣赏要求的理论根据和艺术创造,并在频繁的实践中得到观众的理解和熟悉,而不是通过评选、大赛和某位专家的批准。三是必须建立以主演为中心的创作和表演团体,从编剧、演员、作曲、乐队、服装上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例如前四大须生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都是在继承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等前辈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长期的演出中逐渐形成了简约明快的余派,委婉俏丽的言派,高亢挺拔的高派,潇洒飘逸的马派。四大名旦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则是在继承陈德霖、孙怡云、王瑶卿等前辈艺术的同时结合自身条件发展成庄重深邃的梅派,矫健流畅的尚派,深沉含蓄的程派,自然质朴的荀派。

四大须生

20世纪40年代的观众喜爱听京剧的老生唱腔,当时最负盛名的老生(须生)是: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被人们誉为京剧“(后)四大须生”。

马连良,幼年先习武生,后改学老生。在表演艺术上,宗法余叔岩等京剧名家,博采众长,最后自成一家。唱腔委婉、俏丽新颖,念白清楚爽朗,声调铿锵,做工潇洒飘逸,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人称“马派”,是继余叔岩之后京剧老生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排演了许多独具风格的剧目,如《十老安刘》、《串龙珠》、《春秋笔》、《将相和》、《赤壁之战》和《赵氏孤儿》等。《借东风》中诸葛亮的唱腔,经他加工,风靡一时。

谭富英在演唱和武功方面均有扎实的基础,尤其擅长靠把戏。唱腔继承了“谭(鑫培)派”和“余(叔岩)派”的风格,并发挥自己的特长,酣畅淋漓,朴实大方,称为“新谭派”。代表剧目有《定军山》、《空城计》、《战太平》、《击鼓骂曹》和《将相和》等,《群英会》中演鲁肃,更使观众倾倒。

杨宝森的嗓音宽厚有余而高昂不足,但他根据这一特点加以变化,形成了唱工清醇雅正,韵味朴实浓厚,做工稳健老练的风格,称为“杨派”。代表剧目有《失空斩》、《伍子胥》、《击鼓骂曹》、《洪羊洞》和《汾河湾》等。

奚啸伯虽未受科班的严格训练,但经过刻苦自学,认真实践,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终于成名。代表剧目有《白帝城》、《宝莲灯》、《清官册》、《苏武牧羊》和《法门寺》等,尤以《乌龙院》更负盛名。

四大名旦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名旦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旦角的地位,对京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刻苦钻研艺术,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旦角艺术流派。

梅兰芳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梅兰芳曾率京剧团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程砚秋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和《窦娥冤》等,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尚小云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和《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荀慧生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和《荀灌娘》等剧著名。

音乐

音乐,从广义上来说,应该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

音乐是对人类感情的直接模拟和升华。人们可以从音乐审美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

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又给予社会以深刻的影响。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

人类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已无法考证。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