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1月20日太阳进入摩羯宫
一年12个月的阳光组诗
12月,天寒地冻。12月的地面铺上了冰板路,12月的大地被银冰封住。12月是一年的结束,也是冬季的开端。
水已经做完了它的事:往日汹涌澎湃的大江大河都被它封上了一层冰。大地和森林都裹上了厚厚的雪衣。太阳藏到了乌云的后面。白天越来越短,黑夜逐渐变长了。
有多少植物枯死了,被埋葬在积雪下面。一年生的植物按期长成,开花,结果,然后枯败,重新化为它们所依靠生长的泥土。与这些植物一样,成千上万不知冰为何物的夏虫,也随之化为灰烬。
但是,植物留下了种子,动物产了卵。到了一定的日子,太阳就像童话《白雪公主》里的那个漂亮王子一样,用自己的热吻来唤醒它们的生命。它们便从泥土里重新创造出生物体。这些多年生的动物和植物竟有能力度过北方那漫长的严冬,直至来年春天。现在冬季的威风还没完全使出来,太阳的诞辰——12月23日,却马上就要到来了!
太阳回到了人间,生命将沐浴阳光复苏。
当然,眼下,无论怎样,需要先把冬季熬过去。
冬天是本书
白雪覆盖大地,一片银装素裹。田野和林中空地,像一本摊开的大书的书页:平平的,没有一丝皱褶;干干净净的,没有一个字。无论人还是动物,只要从这书页上面走过,都会留下自己的印迹,仿佛写下了如下的字句:“某某到过此地。”
白天下了一天的雪,到晚上雪过天晴时,这书页重新变得洁白。第二天早晨,你会发现,这张白纸上印满了各式各样神秘的符号,条条、点点。这说明夜间有各式各样的森林居民曾经光顾过,它们或奔走,或跳跃地干着自己的事情。
那么,是哪些森林居民来过呢?它们又干了些什么事?
得赶紧分辨这些难懂的符号,读懂这些神秘的字句。否则,如果再有一场雪降临,那么就会像人把这本书翻到了下一页,眼前又会是一张干净、平展的白纸。
不同的读法
在这本冬书上,每一位林中居民都签了个字,各有各的笔迹,各有各的符号。人类往往试图用眼睛来破解这些符号。但除了眼睛之外,还有什么读法呢?动物会用鼻子来读。
比如狗,就是用鼻子来嗅这本冬季大书里的每一个“字母”。读过以后,狗就会读到“这里有狼来过”,或者“刚才一只兔子打这儿跑过”这样一些信息。
嗅觉灵敏的动物这种用鼻子读书的方法既迅速,又准确,万无一失。
不同的写法
通常情况下,动物们是用爪子来书写的。有的用5个脚趾头写,有的用4个脚趾头写,有的用蹄子写。当然,有时它们也用尾巴,用鼻子,甚至用肚子来书写。
鸟类用脚和尾巴写字,或者用它们的翅膀写字。
不同的字辨认方法不同
我们的通讯员学会了通过阅读这本森林大书里的种种字迹,来了解发生在森林里的各种奇闻轶事。他们掌握这门学问可不容易,原来林中居民并不都是规规矩矩地书写的,有的签字时喜欢耍耍花招,那就不易辨认了。
灰鼠的字迹很容易辨认,也容易记住。它们在雪地上的跳跃方式,就像儿童玩的跳背游戏。它跳的时候,短短的前脚支着地,长长的后脚向前伸出老远,而且大大地叉开。前脚爪印比较小,像两个并排的小句号;后脚爪印拖得很长,像是孩子的小手指在雪地上划出来似的。
田鼠的爪印虽然很细微,但是也很简单,容易辨认。它从雪底下爬出来的时候,往往是先兜个圈子,然后再朝它要去的地方一路跑去,或者回到自己的洞穴里。这样,雪地上就留下了一连串的冒号,一个冒号连着一个冒号,而且距离是相等的。
鸟类的笔迹也很容易辨认。比如喜鹊,它的前脚趾在雪上留下小十字,后面的第四个脚趾,留下一个短短的破折号。在这个十字印迹的两边,还会有双翅边缘的羽毛所留下的划痕,就像有人用手指划过的一样。而有些地方,它那羽尖参差不齐的长尾巴,免不了在雪上胡乱涂鸦一番。
上述这些字迹还算是老老实实的,没有花招。
我们毫不费力就可以看出:松鼠曾从这棵树上下来,在雪地上跳了一阵子,然后又爬到树上去了;一只老鼠从雪底下钻出来,跑了一阵,兜了几个圈子,又钻回雪底下去了;喜鹊落到了雪地上,它在坚硬的雪壳上跳了一会儿,尾巴在积雪上扑打几下,抖抖翅膀,然后就飞走了。
可是,你再试着辨认一下狐狸和狼的字迹。你要是没看惯,那准会被它搞得糊里糊涂。
小狗与狐狸,大狗与狼
狐狸的脚印和小狗的脚印差不多。区别在于:狐狸是紧紧地把爪子抱成一团,而小狗的爪子是张开的,所留下的足迹也松散,显得轻巧些。
狼的脚印就像大狗的脚印。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狼的脚掌两边往里缩拢,
因此狼脚印比大狗脚印显得修长;而狼爪与爪子上的肉垫在雪地上陷得也会更深一些。狼脚掌印的前爪印和后爪印之间的距离,比大狗脚掌印的大一些。狼的前爪留在雪地上的印迹往往是并合在一起的,大狗仅仅是脚趾上的小肉疙瘩留下的印迹有并合之处,这一点与狼不同(右图的三种脚印:狐狸脚印、狗脚印和狼脚印请比较一下)。
上面我们所讲的仅仅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一行行的狼脚印,其实很难辨认,因为狼喜欢耍花招,把自己的脚印搞乱。狐狸也是这样。
狼的花招
当你在雪地上发现这样的足迹时,你可千万要注意:狼一步步往前走,或者小跑的时候,它的右后脚总是整整齐齐地踩在左前脚的脚印里,左后脚总是整整齐齐地踩在右前脚的脚印里。因此,仿佛形成了一条直线,像是一条绳,又像是一把尺。
你看了这样一行脚印,可能会认为:有一条健壮的狼从这里跑过去了。
但这是错误的判断,应该这样读才对:“有5只狼从这里走过去了。”走在头里的是一只聪明的母狼,后面跟着一只老公狼,再后面是3只小狼。
它们走的时候,后面一只狼的脚,总是踩在前面那只狼的脚印上,而且非常准确整齐,叫你看了绝对也想不到这儿有5只狼走过。可千万要擦亮眼睛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雪地上的好猎手。猎人们通常把雪地上的足迹称之为“银砌兽径”。
森林如何过冬
树木会不会因严寒而被冻死?当然会。
如果一棵树整个冻透了,连心儿都冻成了冰,那就冻死了。尤其是在苏联那寒冷无比的严冬季节,会有很多树木被冻死,其中大部分是小树。幸亏树木都有防寒妙策,它们有办法使寒气不深入到自己身体内部去,不然的话,所有的树木都得被冻死。
吸收阳光雨露、长成枝繁叶茂、结籽落地,所有这些,大树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同时还会大量耗损自己体内的温度。树木若在一个夏天里,积蓄起充足的能量,到冬天,就不再吸收营养,不再生长发育,不再把能量消耗在繁殖后代上了。它们开始变得收敛深藏,进入冬眠状态。
叶子会把积蓄在体内的温度大量地排出去,因此,冬天里树木不需要树叶!树木抛掉树叶,摒弃树叶,就是为了把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热量,保藏在自己身体里面。同时,落在地上的叶子会逐渐腐烂,腐烂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又会保护树木柔弱的根部,让它们免受严寒之苦。
这还不算,每一棵树都有一副“甲胄”,保护植物活的“皮肉”不受寒气的侵袭。每年夏天,树木都会在自己树干的表皮以内不断积蓄疏松的软木层,即所谓“不活跃的中间层”。软木层不透水,也不透空气。空气停滞在它的气孔中,阻挡住树木活机体中的热量向外散发。树龄越大,皮下的软木层就越厚。这就是那些粗壮的老树比那些枝干细嫩的小树更加耐寒的缘故。
树木不仅有木栓“甲胄”,如果严寒竟然把这层甲胄也穿过的话,那么在树身内部还会有一种更加可靠的保护剂——化学保护剂来抵御严寒。在冬季来临之前,树木在树液里积蓄起各种盐类和最终转变为糖的淀粉,这些含有盐分和糖的溶液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
不过,抵御严寒最好的工具还是柔软的雪被。大家都知道,细心的园丁们故意把怕冷的小果树弯到地上,用雪把它们埋起来,这样它就暖和了。在多雪的冬季,松软的雪被盖住了森林,那时,不管天气怎样冷,树木也不害怕了。
是的,无论严寒有多么冷酷无情,也冻不死我们北方的森林!
我们的“森林王子”,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霜雨雪,都永远巍然屹立。
雪底下的草场
周围一片白色,积雪很深。面对这种景象,会引起你的忧思。你可能认为什么也没有了,花儿早已凋谢,草儿也已干枯了。人们通常就是这样想的,而且还自己安慰自己: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关于大自然,其实我们知道得还非常少!
今天是一个晴朗温暖的日子,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享受大自然的机会:蹬上滑雪板,滑到我的小牧场上,清除这块小试验场上的积雪。
等积雪清除完了,阳光照亮了满场的花草。这时我才惊奇地发现,这严寒的1月的草场,仍然有它独特的植被:有紧贴在冻土上的、仍然呈现绿色的一簇簇小叶子,有冲破干燥的土层刚露尖角的绿芽,也有被积雪压倒在地下的各种小绿草茎。
我在这些植物当中,找到我的一棵毛茛。冬天到来之前,它还繁花似锦,直到现在,在雪下,毛茛的花朵和花蕾都还保存完好,静候着春季的到来,连花瓣都没有散落!
你可知道我这小试验场上有多少种植物吗?一共有62种呢!其中有36种直到现在还呈现着绿色,有5种上面还存留着花朵!
你还能说正月里我们草场上没有花,也没有草吗?
尼·巴布罗娃
森林记事
发生在这里的几件林中大事,是我们的森林通讯员在森林里的“雪径”上有幸遇到的几件奇闻轶事。
自作自受的小狐狸
一只小狐狸在一块林中空地上发现了田鼠留下的细小足迹。
“哈哈!”它心想,“就要有东西吃啦!”
它并没有认真地用鼻子“读一读”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只瞧了几眼,就作出结论:噢,脚印子通到那儿去了,一直通到那个灌木丛下。
“哦!”小狐狸明白了,“原来你躲在树丛下面啊!”
于是,小狐狸悄悄地朝树丛逼近。
它看见雪地里有个小东西在蠕动,一身灰不溜秋的毛皮,一根短短的尾巴。它一把抓住小东西,上去就是一口。
呸!呸!呸!臭玩意儿,恶心死啦!它连忙吐出小兽,飞快地跑开了。“赶紧吃一口雪吧,哪怕用雪漱漱口也好,这个味儿,实在太难闻了!”小狐狸想。
就这样,小狐狸的早饭算没吃成。倒白白地咬死了一只小兽。
原来,这个小东西既不是田鼠,也不是普通老鼠,是鼩鼱(qújīng)。
鼩鼱只是远远看上去有点像田鼠,只要走近一看,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鼩鼱的嘴比田鼠伸得要长,而且脊背是弯的。它是食虫兽,跟田鼠、刺猬是近族。任何一个稍有常识的动物是绝对不会去碰它的,因为它有一股非常厉害的气味,就像麝香一样。
小狐狸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吃了大亏。
獾的脚印
森林通讯员在几棵树的下面发现了这样的足迹:爪印长长的,看了简直叫人害怕。脚印本身倒不大,跟狐狸脚印差不多,可是爪印又长又直,像钉子似的。这样的爪,足以划开任何动物的肚子,再把里面的肠子拽出来,甩到一旁。
通讯员小心翼翼地顺着脚印走去,终于找到了一个挺大的洞穴。洞穴外面,能看到这种动物的毛横七竖八地散落在雪地上。森林通讯员仔细研究发现,细毛是直的,挺硬,有弹力;有的颜色是白的,尖儿是黑的。用这种动物的毛制作中国毛笔大概再合适不过了。
森林通讯员马上明白了:住在洞里的是獾。
獾是个阴沉的家伙,但是并不凶恶。看来它是趁这暖和的化雪天,出洞来溜达一阵子。
雪原下面
初冬时节,雪下得还不多,这时候,无论是生活在田野里的野兽,还是生活在森林里的野兽,都是最难熬的。光秃秃的田野被冻得越来越深,即使躲在洞里,也同样会觉得寒冷难忍。连鼹(yǎn)鼠都要受罪了,冻土硬得像石头,它那当铁锹用的脚爪,挖起土来费劲极了。那么,老鼠、田鼠、黄鼬(yòu)、银貂的命运又会好到哪儿去呢?
好不容易大雪纷飞,下呀,下呀,下个不停。地面上的积雪也越来越厚,而且整个冬天里都不会融化。大地一片银白,如干燥的雪海,人站在这雪海里,雪没到膝盖。而对那些鸟类来讲,诸如松鸡、琴鸡乃至大雷鸟等等,这雪原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了。老鼠、田鼠、鼩鼱等等,所有不冬眠的穴居小野兽,都从自己的地下住宅里钻了出来,在雪海底下跑来跑去。
鼬鼠是一种以鸟类为食的小型食肉动物,它们不知疲倦地在这雪地上钻来钻去,活像一只极小的小海豹。有时候,它们把头钻出雪面,往四周环顾,看有没有松鸡等鸟类露出头来,以便捕食。它们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在雪下钻到猎物跟前去。
雪原底下比雪层表面更暖和一些,因为严冬的寒气难以抵达这里。这厚厚的一层雪,挡住严寒,不让严寒接近地面。很多田鼠这时就在雪原下面的土地上为自己掘洞,好像要到冬季别墅里来避寒似的。
还有一件很神奇的事:有一对短尾巴田鼠,用细草和毛做了一个巢,这个巢就筑在被雪埋住的一丛灌木的枝条上,巢里还微微冒着热气。就在这个筑在积雪深处的温暖的巢里,有几只小田鼠刚刚出生,身上光溜溜没有毛,眼睛也还没睁开呢。外面的温度冷得实在可怕,那可是零下20摄氏度哩!
发生雪爆,鹿脱险境
森林通讯员在雪地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动物足迹,好像记载着一个谜一般的故事:这些足迹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森林通讯员好久也猜不透。
开头是又小又窄的兽蹄印,步子走得安安稳稳。森林通讯员对此不难解读:是一只鹿在缓步前行,似乎并没有感到某种威胁正在悄悄地逼近它。突然,这些蹄印的旁边,出现了许多大脚爪印,于是鹿的足迹也就变成奔跑跳跃式的了。
实际情形是这样的:鹿发现有一只狼从树丛中钻出来了,向它身上横扑过来。鹿飞快地从狼身旁逃走。
再往前去,狼脚印离鹿脚印越来越近,眼看就要追上了。在一棵倒在地上的大树旁边,这两只动物的足迹已经完全混合在一起了。
看来,在千钧一发之际,鹿一下子蹿过了大树干,狼紧跟在它后面也蹿了过去。
通讯员们又发现,在这粗大树干的另一边,有一个很深的坑,坑里的积雪,给搅得乱七八糟,抛得四下里全是,活像这雪底下,有个大炸弹爆炸了似的。
接下来再看,狼的足迹与鹿的足迹就背道而驰了。更让通讯员们感到奇怪的是,当中不知从哪儿出现一种很大的脚印,挺像人光脚的脚印,只是前面歪歪斜斜地长着一些可怕的利爪。
雪里埋着的是一颗什么样的炸弹?这个新发现的足迹究竟是什么动物留下来的?狼和鹿为什么要分道扬镳?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我们的通讯员们为这些问题绞尽了脑汁。后来,他们好不容易才搞明白,这些带脚爪的大脚印是谁的,这样一来,一切就水落石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