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消费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2)
2695800000019

第19章 喜怒哀乐的决定力(6)

恐惧可以让我们远离风险。恐惧是与大脑杏仁核相连的一种情感,杏仁核不断过滤外来的危险信息,活化无意识过程。可是新皮质也会传来指令,增强或修正无意识反应。杏仁核可说是情感记忆的保管处,假如这个部位和大脑的其他部位分离,我们将无法掌握发生的事情在情感上的意义。如果没有杏仁核,我们的情绪将无法作用。例如切除动物的杏仁核之后,动物再也无法感到愤怒或恐惧。

由于杏仁核与区分情绪和认知的机制有关,所以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许多实验的研究对象。接着我们刚才介绍的兔子实验谈下去。勒杜在兔子(杏仁核正常的兔子)听到声音之后就对其施以电击,不断重复同样的过程。不久之后,声音和电击互相联结,兔子只要一听到声音就会害怕得跳起来。勒杜利用声音让兔子对恐惧产生了制约反应。

后来,勒杜让兔子听同样的声音,但是不施予电击刺激。如此不断重复之后,兔子对恐惧的制约反应又消失了。这一现象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杏仁核内有关声音和痛苦的关联记忆已经消失;第二种是,新皮质将适合新状况的反应覆盖到原有的记忆上,修正了原本制约的反应。

要想知道这两种解释哪种正确,就必须思考杏仁核和新皮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无意识过程和管理过程的关系。为了找到答案,勒杜剪断了联结兔子的杏仁核和新皮质之间的神经元。结果发现,兔子听到声音之后,再次害怕得跳起来,表现出了恐惧的反应。由此可见,声音和恐惧的关联并未从杏仁核的记忆中消失,只是因为新皮质的介入而遭到了抑制。

至于人脑内杏仁核和新皮质的联结,应该是通过相对应的神经元回路。在大脑意识到单纯直接的情感之前,身体就已经先有感觉。

对于危险或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行为,杏仁核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证实,在赌注很明确的赌局中,对报酬有反应的纹状体后部皮层会剧烈活动。不过在同样的赌局中,碰到不知道会不会赢、局势不明朗的时候,反而是杏仁核会剧烈活动。杏仁核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无法掌控的事物,例如疯牛病、禽流感、坠机事件、恐怖分子攻击等。杏仁核可以让人察觉死板的统计数据之外的危险。

电视广告的标语设计精巧,总是能刺激到大脑“最恰当的部位”。所谓“最恰当的部位”,是指人体感到满足或感同身受的区域,也就是纹状体、眼窝部额叶皮层,以及镜像神经元。

再回到兔子的例子。兔子的制约现象不只限于声音和恐惧,能带来喜悦的食物刺激也可以产生制约反应。同样的,人脑也可以建立制约的联结,而电视广告正是利用了人类的这一特性。要想让广告有效,就必须刺激大脑内有关认同和报酬的部位,让这些部位与广告商品形成联结。

如果观察正在看电视广告的人的大脑核磁共振摄影,就能看出大脑内有关认同和报酬的部位是否活化,也就是说广告是否达到目的。

加州大学精神病学与生物行为科学教授马可·亚科博尼(MarcoIacoboni)在美式足球总决赛时,尝试了类似的实验。这场总决赛吸引了无数电视观众,广告播放时段也成了不输给正式比赛的商业战场。

观察几名受试者在观看高价广告时大脑的功能性磁振造影,专家发现,大脑“说的”和主人口中所说的并不一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的广告评价很糟糕,效果却很好;而有的广告评价很好,效果却不显著。人们的语言判断显示了舆论压力的存在,因为每个人都想表现得像“正人君子”。

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女人嘴上说得冠冕堂皇,认为手机广告刻意刺激人的购买欲,应该抵制这些广告,然而她们的大脑却反映出截然不同的事实。以女明星为代言人的广告,在无意识和非刻意的情况下,活化了人脑内有关同理心和自我认同的部位。相反的,有些广告呈现令人开心的故事,让人立刻认同并沉醉于广告中,可是在大脑中令人想购买该商品的喜悦和同理心区域,却完全没有反应。

合理决策的人,能妥善操控情感

1公斤干草与1公斤铅相比,哪者比较重?含有80%克什米尔羊毛的毛衣和含有20%一般羊毛混纺的克什米尔毛衣,哪一件比较好?无脂肪含量95%的酸奶和脂肪含量5%的酸奶,你会选哪一种?拿到50美元之后,你想留下20美元还是退回30美元?

以上每一道问题的两个选项内容其实都一样,然而营销和广告专家都知道,选项的呈现方式可以改变消费者的选择。我们在第一部介绍过的框架效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曾经受害于媒体的人是否就不会轻信广告的猛烈攻势(无论推销的是商品还是理念),而会以合理的方式给予反应?目前的研究尚未得出明确的结论,不过最新调查显示,这种训练对大脑很有帮助,能让人更理性地衡量与整合脑内有关情感和认知部位所接收到的信息。

英国伦敦大学的贝内代托·德玛提诺(BenedettoDeMartino)和雷蒙德·多兰(RaymondDolan)为了了解框架效应以及框架效应与神经机制的关联,进行了下述实验(实验成果刊登于2006年8月的《科学》期刊)。有20个学生参与了实验,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观察受试者的脑内变化。每个人先得到50美元,然后必须作出一连串的选择。每个选择都有两个选项,一个是确定选项(持有或失去一部分钱),另一个是赌博选项(以X表示持有全额或失去全额的几率)。

请大家注意,确定选项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继续持有的金额(例如50美元之中留下20美元),另一种是必须失去的金额(例如50美元之中失去30美元)。赌博选项则只有一种呈现方式,即以图表表示持有全额或失去全额的几率(在这个例子中,持有全额的几率为40%,失去全额的几率为60%,请参照图12)。

这个实验证实,个人行为与脑内活化的区域关系密切。所有受试者的杏仁核都活动剧烈,仿佛要突显框架效应似的。明显受到框架效应影响的人,杏仁核的兴奋程度最强,比如选项描述可以留下的金额时选择确定选项的人,以及选项描述必须失去的金额时选择赌博选项的人。

此外,前额叶皮层(内侧部和眼窝部)的活化与合理决策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某个人的前额叶皮层开始活动,就代表着那个人不受框架效应的影响,选择了最合理的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几位受试者事后回忆说:“那时我心里知道应该选择合理的选项,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就连那些做出合理决策的人也出现了杏仁核活化的现象,但他们懂得控制情感信息,知道该如何将原有信息覆盖得恰到好处。

实验结果让我们更加了解了人的合理性。合理性和情感并非互相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合理的人并不是不带情感的人,而是懂得操控情感的人。

其他一些研究还探讨了高度认知功能与边缘系统之间明显的交互作用。关于该神经元的研究是“安慰剂效果”的基础。所谓“安慰剂效果”,是指医生告诉你某种药物很有效,即使他实际上开的处方只是生理盐水或葡萄糖,也能得到与真药一样的效果(这项研究成果同样刊登在《科学》期刊上)。

哥伦比亚大学认知情绪管理研究所的托尔·韦格(TorWager)进行了一项实验,在受试者手臂上涂抹药膏,然后对其施予电击,受试者会产生疼痛感。韦格告诉其中一组受试者,该药膏是减轻疼痛的镇痛剂新药,同时告诉另一组受试者,该药膏会提高皮肤的导电性,增强电击造成的疼痛感。事实上,两组受试者涂抹的药膏一样,都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安慰剂。

韦格运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扫描受试者的大脑。结果发现,在大约1/3(多次实验得出的稳定数据)的受试者身上可以看到安慰剂效果,即他们对痛觉有反应的部位(主要指脑岛、视床、前扣带皮层)的活动明显减缓。这种结果和韦格当初的预测完全符合。

我们更应该注意,在电击的前一瞬间涂了假镇痛药膏时,受试者脑内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技术,我们发现,受试者脑中先出现即将要接受电击的警报,接着在短短的时间内,前额叶皮层的许多部位开始活动,减弱了对痛苦起反应的部位(脑岛、视床、前扣带皮层)的活动。这是安慰剂效果具有的正面作用。换句话说,当前额叶皮层变得兴奋时,对痛苦起反应的部位的活动会衰减。

以几位受试者为例,并不是因为前额叶皮层能管控情感信号,而是如同德玛堤诺和多兰的实验结果一样,前额叶皮层覆盖了之前的信息。这是人体最基本的机能,并不代表着我们能人为控制身体对痛苦的本能反应。

简言之,在控制自我情感和认知的过程中,合理的人是懂得恰到好处地操控情感的人。合理的人的前额叶皮层能整合、管理信息,并视眼前的具体状况运用不同的信息。有关决策基础的神经元研究也支持这一说法,正如卡纳曼所说:“这是最令人开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