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博弈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1)
2695900000013

第13章 纳什均衡:为什么对手总喜欢做你的邻居(1)

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

——海涅

每个人都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

实验者拿出100元钱,让实验参与人——在校大学生两两结合,但是不能互相商量,各自在纸上写下自己心中想要得到的钱数。如果两个人写出的钱数之和等于或小于100,那么,这两个人就可以得到自己写在纸上的相应的钱数;如果两个人写出的钱数之和大于100,比如说是120,那么,他们俩就要分别付给实验者60元钱。

结果如何呢?几乎没有哪一组的两个学生写下的钱数之和小于100,每一个实验参与者都想更多地得到实验者的钱。然而,适得其反,他们都得从自己腰包里掏钱付给实验者。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不料,飞来了一只鹬鸟,伸嘴去啄蚌壳内鲜美的蚌肉。河蚌急忙把两片坚硬无比的蚌壳合上,牢牢地钳住了鹬鸟的嘴巴。鹬鸟用尽所有力气,怎么也拔不出嘴来。而河蚌因为有了鹬鸟这个包袱,也无法脱身,不能回河里去了。气急败坏的河蚌和鹬鸟拉开了口水大战。

鹬鸟瓮声瓮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河蚌也瓮声瓮气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死鹬鸟。”

河蚌和鹬鸟吵个不停,谁也不肯松口。就在这时,一个渔夫路过这里,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们一起捉走了。

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心理学家进一步分析说,人们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所以,当人们在面对各种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我们通常看到的结果是,要么两败俱伤,要么一方战胜另一方,很少有人会采取第三条路线——通过合作达到双赢。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对夫妻离异,根据法官判决,丈夫必须将自己财产的一半转让给妻子。为了不让妻子平白无故地得到这么一大笔钱,丈夫宁肯让他人平白无故地捡个大便宜——竟然将价值几百万的车子和房子以几万元的“低价”出售。

要消除竞争优势效应的副作用,就要推崇双赢理论。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有这样一个公式:“我+我们=完整的我”。绝对的“我”是不存在的,只有融入“我们”的“我”才是“完整的我”。未来社会必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大集体,合作应该成为这个大集体的主旋律,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够为自己营造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

为什么对手总喜欢做你的邻居

在每一条大大小小的城市街道上,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种很熟悉的现象:某一地段上的商店十分拥挤,形成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区,但另一些地段却十分冷僻,没什么商店。再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同类型的商家往往聚集在一起。比如肯德基、麦当劳总是紧紧相邻;沃尔玛、家乐福常常相依为伴;“安利”“雅芳”往往隔路而望……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引用一个例子对原因进行具体阐述。

假设有一条笔直的公路,每天有大量来往的车辆穿梭其中,并且车流量在公路上是均匀分布的(假设的一种理想分布)。现在设想有两家快餐店A、B要在这条公路上各自选择一个位置开张,招揽来往车辆。他们所卖的东西口味差不多,价格也相当。那么,这两家快餐店各选择在公路的哪个位置上好呢?

为了分析的需要,我们要对该模型进行一个合乎逻辑的假定:因为食物口味相近,价格也无多大悬殊,车辆司机到哪个快餐店购买食物,就看哪个快餐店距离自己比较近。反正东西、价格都一样,何必舍近求远呢。根据这个原则,两个快餐店应该怎样确定最后的位置呢?

也许你马上会说把这条公路从0到1四等分,快餐店A设在1/4的位置,快餐店B设在3/4的位置,不就是最好的策略选择吗?的确,从资源的最佳配置来看,这种均匀分布的情况是最优的,每家快餐店都拥有1/2的顾客量。同时,对于开车的司机来说,这种策略的敲定,会使司机到快餐店的总距离最短,可大大节省吃饭时间。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天并不遂人愿。快餐店老板作为现代生意人,自然是精明之至的。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具有绝对的经济理性。只要手段合法,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顾客尽可能地多,生意尽可能地红火,至于其他人的生意好坏则与自己无关。也就是说,快餐店老板肯定不会考虑另一快餐店生意的好坏和车辆司机的方便,而只会以自己赢利为目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当然都是不会安于这样的位置安排的。

出于这种理性,A快餐店的老板会想:如果我将快餐店的位置从1/4处稍微向中间的1/2处移一点,那么我的“势力范围”就会比先前所定的位于1/4处的那种方案要大。相应地,B快餐店的地盘就会缩小,我肯定会从B快餐店夺取部分顾客,生意会更红火。这对于快餐店A单方面来说无疑是一个好主意。所以,原来位于1/4处的A快餐店就有了向1/2点处移动来扩大自己地盘的激励。

当然,B快餐店的老板也不甘示弱,作为一个经济理性人,他也会有将自己的快餐店从3/4处向中间的1/2处移动的激励,以便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争取更多的顾客。可见,原来A快餐店在1/4处、B快餐店在3/4处的配置,不是稳定的配置。那么,究竟到哪个位置上才是稳定的位置呢?不难想象,在两个快餐店定位的市场竞争博弈中,位于1/4处的A快餐店要向中间的1/2处靠,位于3/4处的B快餐店也要向中间的1/2处挤,双方博弈的最后结局将是两家快餐店设置在位于中点的l/2附近的位置,两家相依为邻且相安无事地做着自己的快餐生意。尽管在这个点上,每家快餐店的“势力范围”仍然还是原来的1/2。

如果不是两家快餐店,而是很多家快餐店,也很容易对其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这些快餐店仍然会在公路的1/2处附近设店营业。

在这里,我们就要引入一个新的博弈模型——纳什均衡。“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由美国数学家纳什提出来的。这是一种很常见、很重要的博弈均衡,也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量级的概念。纳什均衡主要描述博弈参与者的这样一种均衡:在这一均衡下,每个参与者都确信,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如果某个人单独改变策略,偏离目前的均衡位置,那么他的支付将会降低。纳什均衡状态是市场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一种稳定结局。

我们在开篇所说的一些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现象的原因,应该有答案了吧。只要承认只关心自己眼前商业利益的“理性人”假设,且条件许可,同类型的商家将几乎趋向于相依为邻,挤在中点就是唯一稳定的策略选择和唯一的纳什均衡。这就是很多城市商业中心形成的原理,也完全可以看作是公正的市场竞争的合理结果。

假如没有竞争,老虎也会失去霸气

美国加州的《动物保护》杂志上介绍过这么一则故事:

在秘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活着一只青年美洲虎。由于美洲虎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全世界现在仅存17只,因此为了很好地保护这只珍稀的老虎,秘鲁人在公园中专门辟出了一块近20平方公里的森林作为虎园,还精心设计建盖了豪华的虎房,好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

虎园里森林茂密,百草芳菲,沟壑纵横,流水潺潺,还有成群的人工饲养的牛、羊、鹿、兔等动物供老虎尽情享用。凡是到过虎园参观的游人都说,如此美妙的环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

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从来没有人看见美洲虎去捕捉过那些专门为它预备的“活食”,也从没有人看见它王者气十足地纵横于雄山大川,啸傲于莽莽丛林。那只美洲虎只是耷拉着脑袋,睡了吃,吃了睡,一副无精打采的熊样。有人说它大约是太孤独了,若有个伴儿,兴许会好一些。于是,政府又通过外交途径,从哥伦比亚租来一只母虎与它做伴,但结果还是老样子。一天,一位动物行为学家到森林公园来参观。他见到美洲虎那副懒洋洋的样儿,便对管理员说,老虎是森林之王,在它所生活的环境中,不能只放上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不知道猎杀的动物。这么大的一片虎园,即使不放进去几只狼,至少也应该放上两只豺狗。否则,美洲虎无论如何也提不起精神来。

管理员们听从了动物行为学家的意见,从别的动物园引进了几只美洲豹投放进了虎园。这一招果然奏效。自从美洲豹进了虎园的那一天开始,这只美洲虎就再也躺不住了。它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顶愤怒地咆哮,就是如飓风般俯冲下山岗,或者在丛林的边缘地带警觉地巡视和游荡。老虎那种刚烈威猛、霸气十足的本性被重新唤醒。它又成了一只真正的老虎,成了这片广阔的虎园里真正意义上的王者。

美洲虎因为有了美洲豹这样的对手,才重新找回了王者的霸气。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

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和潜移默化而丧失活力,丧失生机。一个政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逐步走向懈怠,甚至走向腐败和堕落。—个行业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丧失进取的意志,就会因为安于现状而逐步走向衰亡。

有一家公司,拥有半条街巷的门面房,平日里这些门面房就用来作为产品销售的店面。可是公司近几年来业务不景气,店面也冷清了许多。恰好这个街巷附近是一个很大的居民区,于是公司只好撤了门店,空房对外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