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哲理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2697600000006

第6章

触蛮之战

此典出自《庄子·则阳》。

戴晋人对梁惠王说:“有一种叫做蜗牛的小动物,您听说过吗?”

梁惠王说:“听说过。”

戴晋人说:“在蜗牛的左角上有个部族国家叫触氏,在蜗牛的右角有个部族国家叫蛮氏,它们两国不时为了争夺地盘而开战,每次战争都要死伤百万,尸横遍野,追击者往往要半个多月才肯收兵。”

梁惠王说:“嘿,你这大概是不实之辞吧?”

戴晋人说:“我请求为您证实这些话。您以为天地之外整个宇宙有穷尽吗?”

梁惠王说:“没有穷尽。”

戴晋人说:“让你的想象力在无穷无尽的宇宙间邀游一番,然后再返回地上的诸侯国家,这些诸侯国和茫茫宇宙比起来是不是似有似无、非常渺小呢?”

梁惠王说:“是的。”

戴晋人又说:“在地上的这些诸侯国中有魏国,在魏国中有大梁械,在大梁城中有您梁惠王。大王您和蛮氏又有什么区别呢?”

梁惠王说:“是没有区别。”

戴晋人走后,梁惠王怅然若失。

田夫得玉

此典出自《尹文子·大道上》。

魏国有个农夫在野外耕田,挖到一块一尺见方的宝玉,他不知道这是块玉,就告诉了邻居。邻居暗想占有这块玉,就对他说:“这是一块怪石,谁保存它就对谁家不利,你不如把它扔回去。”农夫听后,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记在了心里,回到家,把那块玉放在廊下。当天夜里,玉石大放光明,满屋生辉。农夫全家都非常害怕,他又去告诉邻居。邻居说:“这就是怪异的征兆啊!赶紧把它扔掉,灾祸便可消除。”于是,农夫马上把玉石扔到很远的野外去了。没过多久,他的邻居把玉石偷了回来,献给了魏王。魏王召来玉匠鉴定这块玉石,玉匠一见玉石,就先拜了两下,再站起来说:“斗胆恭贺大王得到了这块天下珍宝,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宝玉呢。”魏王问这块宝玉价值多少,玉匠回答说:“这是无价之宝,无法估量它的价值,即使用五个城市的地方作代价,也只能看上一眼。”魏王马上赐给献玉者一千金子,并永远享受上大夫的俸禄。

孔子马逸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

孔子行路休息时,马跑了,吃了人家的庄稼,有个种田人牵走了他的马。子贡请求前去劝说那个人还马,费尽口舌,那个种田人就是不听。有个刚侍奉孔子的从边远地方来的人请求前去劝说,于是他对那个种田人说:“你不在东海耕田,我不在西海耕田,我们相隔不算远,我的马怎么能不吃你的庄稼呢?”那个种田人听了非常高兴,对他说:“都像这样说话不是挺明白的吗,哪像刚才那个人?”解开马交还了他。

宋人御马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离俗览·用民》。

有个宋国人赶路,他的马不肯往前走,他就杀了马把它扔到溪水中。然后,化又换了匹马重新赶路,可马还是不肯往前走,他又杀了这匹马把它扔到溪水中。像这样反复杀了三匹马。

岂辱马医

此典出自《列子·说符》。

齐国有个穷人,成年累月地在城市里沿街乞讨。城市里的人嫌他来的次数太多,因而大家都不肯给他施舍食物,这个人便跑到齐氏的马栏里去,跟马医做杂活,在马棚附近混口饭吃。

有人取笑他说:“你跟随着下贱的马医混口饭吃,你不感到耻辱吗?”

这个穷人回答说:“天下最耻辱的事,莫过于乞求要饭,乞讨我尚且都不觉得耻辱,难道还会以跟着马医混饭吃为耻辱吗?”

邹忌窥镜

此典出自《战国策·齐策一》。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容貌秀丽。一天清晨,他穿戴好衣帽,照了照镜子,对他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呀!”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敢相信妻子的话,便又去问他的小老婆:“我与徐公谁美?”

小老婆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呀!”

早上,有客人从外地来访,邹忌与客人坐在一起交谈时,问客人道:“我与徐公比,谁美?”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第二天,徐公来到邹忌家。邹忌长久地审视后,自以为不如徐公;又自己对着镜子一看,更觉得差得远了。夜晚,他躺在床上想道:“我妻子夸我美,是因为爱我;小老婆夸我美,是因为怕我;客人夸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

狐假虎威

此典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作食物,一次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你可不敢吃我呀!天帝派我做百兽的首领。今天如果你吃了我,那就是违背了天帝的命令!你如果不信我的话,我在你前面走,你跟在我后面,看看野兽们是否敢于见了我而不逃跑?”

老虎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就跟着狐狸一道走。野兽们见了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野兽们是因为害怕自己才逃走的,还以为是害怕狐狸呢。

曾参杀人

此典出自《战国策·秦策二》。

从前曾参住在费这个地方。

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宗族又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

曾参的母亲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神态自若地继续织布。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说:“曹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能照样地织布。

不一会儿,一人又来告诉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害怕了,扔下梭子翻墙跑走。

曲高和寡

此典出自宋玉《对楚王问》。

有个人来到楚国的郢都唱歌,开始演唱的曲目是《下里巴人》,城里能跟着唱的有数千人;接着唱《阳阿》、《薤露》,城里能跟着唱的还有数百人;再接着是《阳春白雪》,能跟着唱的就只有几十人了;最后,他唱出高亢的商调和低宛的羽调,其间还穿插吟唱行云流水般的徵调,城中能跟着唱的就剩几个人了。这样看来,歌曲越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曲突徙薪

此典出自刘向《说苑·权谋》。

有一位客人去拜访朋友,看见他家的炉灶的烟囱是笔直的,旁边还堆放着柴禾。这客人便对主人说:“要把烟囱改装成弯曲的,再把柴禾搬远点堆放。不然的话,就会发生火灾。”主人听了默不作声。

不久,主人家果然起了火,邻居们纷纷跑来救火,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于是,主人宰牛摆酒感谢救火的邻居。那些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被邀请坐了上席,其余的人则按功劳的大小依次坐席,但那个事先建议改装烟囱的客人,却没有被邀请来。

假如主人听从了客人的劝告,也就不会有这场火灾,也不用花钱办酒。

东野丈人

此典出自王沈《释时论》。

东野丈人审时度势,选择了隐居之地,并耕耘在肥沃的土地上。有位姓冰的年轻人,来自寒冷的山谷,路过这儿时向东野丈人问路。丈人说:“你从哪儿来?”姓冰的年轻人说:“来自干枯阴冷的地方。”“到哪儿去呢?”姓冰的年轻人说:“想去火光辉煌的大堂。”丈人说:“想进入火光辉煌的大堂,自己必须有明亮的火。现在你被寒冷所困而想寻求光和热,你却还没有得到光和热的方法。”姓冰的年轻人惊讶地问:“为什么这样呢?”丈人答道:“那些过得和乐融融的人都是些趋炎附势之徒,而那些获得既有利益者,都是些挟有资财的人。你如果不是这类人,还不如打消你的念头。”

黔之驴

此典出自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

贵州一带没有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子运到后没有什么用处,就被放到了山下。老虎看到驴子后,见它又高又大,以为是神灵。老虎便躲进树林里偷看,等了会儿才出来靠近它,一副小心谨慎的样子,半天摸不清驴子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了一声,老虎吓了一跳,连忙跑得远远的,以为驴子将吃掉自己,十分害怕。于是,老虎又来回观察驴子,觉得它没有特殊的能耐,慢慢也习惯了它的吼叫,便在它前后走来走去,但始终不敢上前去抓捕它。最后,老虎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闯它,挨擦它,冲击它,顶撞它。驴子十分恼怒,就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十分高兴,心想:“它的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猛地跳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去。

唉!驴子身材高大,似乎很有德性;声音洪亮,好像很有本领。起初如果不显露它那点本领,老虎虽然凶猛,但因心存疑虑、恐惧,终究是不敢吃掉它的。现在落得这个下场,实在是可悲啊!

痴人说梦

此典出自惠洪《冷斋夜话》。

唐高宗龙朔年间,有个叫伽的僧人,在长江、淮河一带漂泊,行迹非常奇特。有人问他说:“你何姓?”他便回答说:“姓何。”人又问他:“你是何国人?”他又回答说:“何国人。”后来,唐朝李邕给他写碑文,因为不知他的话的含义,就在传记中写道:“大师姓何,何国人。”这正是所谓对傻子讲梦话呵!

一蟹不如一蟹

此典出自《艾子杂说》。

艾子在海滩上行走,看见一种形体圆而扁的动物,长着很多脚,艾子便问住在此地的人说:“这是什么动物呀?”别人回答说:“这是蝤蛑。”接着,又看见一种动物,体形圆而扁,而且也长着很多脚,再问居住那里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回答说:“这是螃蟹。”后来,又看见一种动物,形体、模样都和先前所见到的是一个样,只是显得更小了,艾子便问当地人说:“这又是什么东西呀?”回答说:“这是彭越。”

艾子听后,叹了口气:“怎么一蟹不如一蟹呀!”

食菌得仙

此典出自刘基《郁离子·采山得菌》。

广东有个人在山上采集到一个蘑菇,那蘑菇大得能够装满箱子,它的叶子有九层,它的颜色像金子,光芒四射。带着蘑菇回到家里,他对妻子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灵芝,吃了它可以成仙。我听说成仙要有缘分,老天爷从来不随便把灵芝赐给一般人的。人家求都得不到,我却得到了,我就要成仙了。”于是那人沐浴更衣,斋戒三天把蘑菇煮熟了吃,刚吞下去就死了。他儿子见到父亲的尸体说:“我听说成了仙的人一定要蜕去自己的躯体。人们被自己的血肉之躯所拖累,所以不能成仙。现在我父亲蜕除了躯体成了仙,这不是死。”于是吃剩下来的蘑菇,又死了。就这样这一家人都因吃所谓的“灵芝”死掉了。

翠鸟移巢

此典出自冯梦龙《古今谭概》。

翠鸟开始将窝筑得高高的,以避免灾祸。等到孵出了小鸟,因为很喜欢它们,生怕它们从上面掉下来,便将鸟窝往下移了一些。小鸟长出羽毛了,翠鸟更加喜欢它们,又把鸟窝往下移低了,于是人们便轻而易举地将小鸟捉走了。

妄语误人

此典出自纪昀《阅微堂笔记·滦阳消夏录》。

有个乡里人张某,为人十分阴险狡诈,即使是父母兄弟也不能从他嘴里听到一句实话。而且这人的口齿伶俐,极善花言巧语,很多人都受过他的欺骗。因此,人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做“秃项马”。马的项颈秃了,就是没有鬃毛。“鬃”与“踪”同音,是讥讽他说话迷离闪烁、虚幻不实,让人无法相信。

有一天,张某和他父亲夜晚赶路,迷失了方向。他们隔着田垄看见几个人正围坐在一起,便大声呼喊问道:“应该向哪个方向走呀?”有好几个人都回答说:“向北。”结果,没走上几步便陷到泥沼中去了。又远远地问那些人,那些人又都回答说:“向东转。”他们向东一转,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父子二人在泥沼中翻滚挣扎,怎么也出不来了。这时,只听见那几个人拍掌笑着说:“秃项马,你今天可知道说假话的后果了吧!”那声音就近在耳边,但却看不到人影,这时才知道是鬼在捉弄他。

庖丁解牛

此典出自《庄子·养生主》。

庖丁给梁惠王屠宰牛,手所触接的地方,肩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盖所抵着的地方,皮肉沙沙作响;进刀时哗哗有声,这些声响像音乐一样悦耳,和《桑林》舞曲的旋律相符,又合于《经首》乐曲的节拍。

梁惠王说:“嗬,好啊!你解牛的技巧怎么精熟到这种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