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军事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2697800000013

第13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决定派陈赓兵团南渡黄河,以策应西北野战军作战和协助刘邓大军逐鹿中原。毛泽东召来陈赓,对挺进豫、西、陕、鄂的行动作进一步的交代。毛泽东对陈赓说:“你知道‘破釜沉舟’的故事吧?项羽跟秦国打仗,过河以后就把锅砸了,把船沉了,激励将士们不打胜仗决不生还!说来很巧,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们将要渡河的地方。”陈赓说:“主席,那我更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打到豫西去!”毛泽东幽默地说:“只是锅别砸了,船也别沉了。”引得在场的人都会心地大笑起来。

后来,陈赓挺进豫西,3个月歼敌5万,解放了十余座县城,成功地配合了刘邓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实践证明了毛主席战略决策的英明正确,同时,也证明了陈赓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决心。

舌卷齐城

此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说信曰:‘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的这段话意思是说,谋士蒯通对韩信讲,郦食其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获取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后来,人们就用“舌卷齐城”,或者“掉舌”、“下齐”来形容善于游说,靠游说得胜或取得成功。

郦食其是陈留县高阳乡人,年轻时非常喜好读书,因家境贫困而四处漂泊。由于博览群书,口才出众,非常善辩,为人又很傲气,被时人称为狂人。

刘邦起兵反秦路经高阳,郦食其递上名片求见。刘邦听通报的人说,来求见的人从外貌上看像个儒生,就让人出来转告说:“刘邦敬谢先生,现在是军事时期,不见儒生,先生请回吧。”郦食其听后眼一瞪,按着腰上的剑大声喝道:“去,我不是什么儒生,我是高阳酒徒。”后来高阳酒徒也成了一句成语,用来指狂放不羁的人。

刘邦也不含糊,当时正坐在床上洗脚,便说:“那就让他进来吧。”郦食其进来,只行拱手礼而不跪拜,说:“你是想要灭亡秦朝,还是帮助秦朝呢?”刘邦回答:“当然是灭亡秦朝。”郦食其说:“真要聚集民众组成正义的军队去讨伐无道的秦朝,就不应该用傲慢无礼的态度接见年长的人。”当时郦食其60多岁,刘邦50多岁。刘邦一听这话马上停止洗脚,起身整理衣服,并请郦食其坐在上座,向他道歉。于是郦食其帮刘邦出主意,降服了陈留县令。后来郦食其就成了刘邦的说客,经常乘着马车,出使各个诸侯国。

汉王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03年,刘邦与项羽在荥阳反复争夺,深感兵力不足。郦食其向刘邦献计攻取被称做“粮仓”的敖仓,并自告奋勇,出使齐国,说服齐王田广归顺汉王。

当时田广拥有20万军队,占据着幅员千里的齐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的广大地区。如齐国归顺,不仅减轻了刘邦军事上的压力,也无疑增加了项羽防守上的压力。刘邦听从了郦食其的建议。

郦食其到了齐国对齐王直截了当地说:“大王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吗?”齐王说:“不知道。请教先生。”郦食其说:“当然是归向汉王。”随后列举了汉王刘邦的许多得人心的地方,和楚王项羽的失道之处。特别指出:如今汉王已经占有敖仓的粮食,堵塞了成皋的险要,把守着白马渡口,断绝了太行的通道,各路诸侯如不归服就会先被消灭。如果齐王先行归顺汉王,那么齐国的江山就可以保住,否则危亡立即就到了。齐王认为郦食其说得有道理,于是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献给了刘邦。但是他把郦食其留了下来。

后来,韩信发兵攻齐国。齐王田广让郦食其去阻止汉军,郦食其拒绝了。齐王一怒之下杀了他,领兵东逃。

刘邦平定天下后,分封列侯功臣,想到了郦食其。一查,他还有个儿子叫郦疥,多次领兵打仗,但战功尚不足以封侯。念他父亲的缘故,刘邦封郦疥为高梁侯,食邑地为武遂。

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这个典故出自《东观汉记·班超传》。说的是班超不愿过为官雇佣抄写的生活,决心要像傅介子、张骞那样,立功异域,以得封侯。后人即以“投笔从戎”、“弃笔从戎”、“投笔从军”、“投笔取封”、“班超投笔”等,来形容一个人弃文就武,发奋建功立业的决心。

说到班超,不能不提到班超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他们都是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为史学作出过重大贡献。《汉书》的写作提纲和大部分手稿,都是班固草就的,后又经班昭续写而成。它记述了前汉共229年的历史,是一部断代史。

班固在写《汉书》时,曾被人诬告下狱,班超勇敢地去面见明帝,为兄争辩。明帝十分赞赏班超的勇气和才学,不仅释放了班固,还对班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此,班家从扶风平陵迁到洛阳,班固以校书郎身份修史,班超在家替人抄书挣钱,孝侍寡母。

在班超的心目中,有两个人他一直很敬慕。一个叫傅介子,是前汉北地人,在元帝时奉命出使西域,刺杀楼兰王平定西域,被封为义阳侯;另一个人就是张骞,汉武帝时通西域成功,被封为博望侯。日复一日的抄书工作使得班超心有不甘。有一次,他把笔往笔架上一放,说:“大丈夫怎能总在笔砚之间徘徊,而无志略,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弃文就武,异域建功。”

不久,明帝偶见班固,想起其弟班超,便问:“卿弟现在哪里?”班固如实相告。明帝就召班超当了兰台令史,这是一个掌管文书、劾奏及官印的小官。没干多久,上司觉得班超爱讲西域立功一类的话题,认为他不安心工作,就把班超给辞退了。

永平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3年,奉车都尉窦固奉命出击匈奴,觉得班超是个人才,便任他为假司马。班超与匈奴首战伊吾,伊吾就是今天的巴里坤湖,大胜而还。窦固发现班超很有军事才能,便派他带领36人出使西域各国,直到永元十四年,即公元102年,班超才回到京师洛阳,被和帝拜为射声校尉。班超终年71岁。

班超立志投笔从戎,出使西域30多年,使50多国臣服,功勋卓着,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难怪今天人们常提“投笔从戎”,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为国争光的壮志雄心。不过,“投笔从戎”在我们今天的军营里,有个新的讲法,叫“携笔从戎”。虽然只改了一个字,但意思却大相径庭。一个是投笔,一个是携笔。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却道出了能文能武的当代军人素质,使这个典故又有了新的生命力。

拔帜易帜

“拔帜易帜”这个典故最初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是这样的: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韩信和张耳率兵攻打赵国,出奇兵突入赵军军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的红色旗帜,使赵军军心大乱,于是大破赵军。

故事说的是公元前204年10月,汉大将韩信与张耳率数万汉军,东下井陉(今河北省井陉),攻打赵国。赵王和赵国大将军陈余在井陉聚集二十万大军,准备抵抗汉军。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韩信、张耳虽来势凶猛,但我军驻地井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我军可一面据险坚守,一面派部分奇兵出其不意地袭击汉军粮草辎重,断其后路,可获全胜。”然而陈余并未采用他的计谋。

韩信得知这一消息,心中暗喜,大胆地在距井陉三十里处驻扎下来。当日深夜,韩信选轻骑二千人,人手一面汉军红色旗帜,在夜色掩护下,埋伏在赵军营帐附近的山上。然后,韩信命令这支伏兵等赵军追击汉军离营时,迅速冲入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红色旗帜。伏兵出发后,韩信又故意派出一支一万人的军队,背水布阵。背水布阵原是兵家之大忌,会自己断掉自己的退路。赵军见此情景,以为汉军必败无疑。

第二天天刚亮,韩信便指挥汉军向井陉攻击,赵军立即打开营门出战。双方刚一交战,韩信、张耳便命令汉军士兵丢下旗鼓仪仗,向水边阵地撤退。赵军见汉军不堪一击,便倾巢出动,争抢汉军弃物,追击汉军。此时,埋伏在赵军营帐附近的那二千汉军,见赵军营帐皆空,立即冲入赵营,将赵军旗帜全部拔掉,换上了汉军的红色旗帜。赵军回头一看自己的营帐全都插上了汉军旗帜,误以为赵王已被抓住,军心顿时大乱。

韩信、张耳退到水边后,汉军因再也没有退路,便拼命死战,越战越勇;而此时赵军已无心恋战,逃的逃、死的死,很快便被汉军全部消灭。

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发起的朝阳集战役与此相仿。当时,国民党调集了十二个旅分二路进攻我淮北解放区。陈毅称保卫淮北解放区是背水一战。他指挥山东野战军十三个团抗击,乘敌立足未稳之时,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第九十二旅,取得了朝阳集战役的胜利。战役结束后,陈毅元帅写下了《淮北初战歼蒋九十二旅》这首诗:

人民怒撼山河动,背水奇功敌尽降。

诗中引用了我们上面讲的韩信背水一战,拔帜易帜的典故。不过这里所说的背水一战,有了更广阔更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