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军事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2697800000015

第15章

公元前204年,汉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大将陈余在井陉(今河北省井陉)布置了二十万大军,准备抵抗汉军。由于汉军兵少,韩信决定拨出一万人,背水列阵。韩信的部下十分不解,又不敢多问,只好执行命令。而陈余看后心中暗喜,笑韩信不会用兵。第二天,汉赵两军一交手,韩信就退走,赵军随后追杀过来。汉军退至河边预设的阵地,官兵们见已无退路可走,转过身来,殊死拼杀,真可谓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个个奋勇,一时间顶住了赵军的攻击。赵军虽然兵多,却无法一下子吃掉顽强的汉军,双方你争我夺,处在胶着状态。这时,赵军后方突然大乱,刚才还向前进攻的赵军,开始纷纷后退。原来,韩信早在前一天夜里秘密派出的二千名骑兵,此时从赵军背后发起了袭击。赵军腹背受敌,军心大乱,士兵纷纷败走。尽管赵军统帅当场斩杀了多名士兵,也无法阻止“兵败如山倒”的趋势。在汉军的两面夹击下,赵军土崩瓦解,主将陈余死于乱军之中,赵王也成了汉军的俘虏。

战后,韩信的部下问:“兵法上讲,预设战场要依山傍水。这次,将军却令我们背水布阵,等于把军队置于死地,可结果却打胜了,这是什么道理呢?”韩信回答:“这种战法,兵法上也讲过,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而已。兵法上不是说,军队陷于死地可以后生,置于亡地可以后存吗?我不过是没有拘泥于前人的经验,而是采取了一种新的激励士兵努力作战的方法。”接着,韩信就说出了文中开头所提的那段话。

“人自为战”,原来意思是讲,每个人为求自己的生存,而奋力地去战斗。在以后的实际运用中,逐渐地又赋予了它新的含义。抗日战争时期,广大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自为战,村自为战”,积极开展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终于将日本侵略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里讲的“人自为战”,与原来的意思相比,就有了一个从自发地求个人生存到自觉地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战斗的转化,从而也使得“人自为战”这句成语,成为我军反侵略战争中一个重要的作战指导思想。

胯下之辱

此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辱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胯下之辱”是说一个人从别人两腿之间处爬过去,这被视为是奇耻大辱。

这是汉朝开国功臣韩信早年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韩信是今江苏淮阴人,当他还是一个贫民百姓时,家境贫寒,本人由于既不能为官,又不会经商,经常吃不饱饭,时不时地要靠别人接济饭食,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为当地人所瞧不起。

一天,城中杀猪卖肉的几个人围住韩信。其中,一人用手指着韩信的鼻子说:“看你虽然长得身材高大,还背着刀剑,其实,你却是一个胆小鬼。”据史书上讲,韩信身长八尺五寸,当然那是旧尺寸。因是韩王的后代,所以经常带着佩剑出没于市井之中。在那些围住韩信的市井无赖中,有一高个子,扯着嗓门喊叫:“你小子要是不怕死,就来刺我一刀;你小子要是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说着他叉开两条腿,用手指指自己的胯下。周围的那帮人在一旁起哄:“爬过去,爬过去。”韩信听了,一声不响,他仔细地看了看那个高个子无赖,又看了看其他几个人,便伏下身子,从那高个子的胯下慢慢地爬了过去。看热闹的人围了一圈,大家都哈哈大笑,讥笑韩信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韩信仍然是面无表情,默不作声,心里却牢牢地记下了这一奇耻大辱。

后来,各地起兵反秦。韩信先是投靠西楚霸王项羽。项羽只给了韩信一个微不足道的官职——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由于在心里看不起他,都没有采纳。

于是韩信转而投奔汉王刘邦。刘邦开始也对韩信不以为然,常拿韩信“胯下之辱”的历史来搪塞举荐韩信的人,意思是说,这种人还能成大器吗?

丞相萧何慧眼识人,认为韩信是个奇才,极力向刘邦推荐,还不顾年迈,月下追回怀才不遇,又想出走的韩信。刘邦无奈,怀着试试看的心理,拜韩信为破楚大将军。拜将后,刘邦认真地与韩信作了一番对话,这才对韩信有了新的认识。韩信果然不辱使命,帮助刘邦最终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刘邦统一天下后,封韩信为楚王,淮阴是他的属地。韩信回到家乡,把当年那些曾侮辱过他的人吓得半死,特别是那个高个子,自认为必死无疑。没想到韩信却把他召来封了个军职——中尉,韩信对众将说:“当年他侮辱我时,我所以没有杀他,是因为杀了他并不会带来好处。现在也是如此,而我正是忍了,才有了今天。”

此后,人们就用“胯下之辱”比喻有才能的人,能暂时忍受耻辱,并终成大器。

匹夫之勇

汉高祖刘邦为韩信登坛拜将事毕,刘邦问韩信:“丞相萧何等人在我面前多次称赞将军,说你雄才大略,经天纬地,是旷世奇才,将军对我有何指教呢?”韩信说:“现在能与大王争夺天下的,只有项羽。大王估计自己的勇猛强悍,比项羽又如何呢?”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那我远远不如他。”韩信听后躬身下拜,恭恭敬敬地说:“大王真有自知之明,我也认为大王不如项羽。但是,我在项羽手下做过事,我对他的性格、作风、才能、品行,知道得清清楚楚。项羽可以说是叱咤风云,他的一声大喝,就能吓退千军。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人他不能也不会用人。贤臣良将,在他的手下,一筹莫展,毫无用武之地。所以说,项羽虽勇,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待人也是恭敬和仁义的,他关爱部属,遇到将士患有疾病,他能问暖问寒,关注饮食起居。但是,当部属有功该分封行赏时,他却常常舍不得,这种仁其实只是妇人之仁。”接着,韩信又指出项羽背信和滥杀无辜的不义。最后总结说项羽的勇,只是匹夫之勇,项羽的仁只是妇人之仁,所过之处,烧杀抢掳,村庐尽墟,尽失人心。如果汉王能反其道而行之,揽天下贤才,任武功强将,以天下城邑,封有功之臣,让人心悦服,得到天下并非难事。刘邦听后大喜,自认为与韩信相见恨晚,对韩信是言听计从。

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做了皇帝,在洛阳宫大宴群臣时说:“我所以能成功,取得天下,是我能知人也能用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筹划粮草,整理财政,我不如萧何;上阵打仗,攻城拔寨,率百万之师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之杰,我能用,此三杰。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天下怎么能不属于我呢!”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项羽。项羽可以说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他24岁在江东起兵反秦,26岁夺得秦朝政权。接着楚汉战争,他与刘邦交手四年,最后败在刘邦手下。死时也不过30岁出头。遗憾的是,究竟为何失败,他临死尚不觉悟,仰天高呼:“天之亡我,非用兵之罪。”司马迁批评他,说他最大的错误是自矜功伐,不肯纳谏,欲以武力经营天下。所以,今天人们称那些没有深谋远虑,又听不进别人意见,只凭武力用事的人为匹夫之勇。

斗酒彘肩

成语“斗酒彘肩”源自“鸿门宴”的故事。在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欲杀刘邦,项伯暗中尽力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但项庄咄咄逼人,形势万分危急。刘邦的谋士张良见势不妙,赶紧走出帐外,把消息告诉了负责刘邦安全的猛将樊哙。

樊哙与刘邦是同乡,早年以杀狗卖肉为生,后来跟随刘邦起兵,出生入死,战功卓着,很受刘邦器重。樊哙与刘邦还有一层关系,樊哙的妻子吕须与刘邦的夫人吕雉是亲戚。所以,在刘邦的诸多将领中,樊哙被认为是最亲近的。

樊哙听张良一说,顿时急了,立即持剑握盾闯入项羽的军帐。两侧持戟的卫士制止樊哙,不让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过去,两侧的卫士纷纷倒地。樊哙闯入军帐内,靠着帷帐向西站着,愤怒地瞪起眼睛,怒视项羽,头发都竖了起来,眼角也张裂流着鲜血。项羽按剑问道:“这个大汉是什么人?”张良回答:“他是刘邦的武士,名叫樊哙。”项羽说:“真是一个壮士,快给他拿酒。”手下人立即给樊哙送来一斗酒,樊哙谢了项羽,一饮而尽。项羽又说:“送给他猪肩。”手下人立即送上一只生猪肩,樊哙把盾牌扣到地上,把生猪肩放在盾上,拔剑切肉,大口吃起来。项羽说:“壮士,还能再喝酒吗?”樊哙回答:“我连死都不怕,喝几斗酒算什么!”樊哙的言行震慑了项羽及手下的武将们,项庄等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刘邦借机上厕所,走出项羽的军帐,连来时坐的车都不要了,独自骑马逃离了鸿门。樊哙呢,也不辞而别,匆忙离开,抄小路返回了自己的营地。

“斗酒彘肩”就源于这个典故。“彘”,是指猪。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形容某人言行豪壮,英勇无畏。

老当益壮

此典出自《后汉书·马援列传》:“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马援曾经对他的宾客们讲,大丈夫要胸怀大志,贫穷时要意志更坚定,年老时要志向更加高远。而马援正是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这一诺言。

马援出身将门,先祖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奢。在赵国,赵奢的战功可与廉颇、蔺相如相比,因此被封为马服君,他的后人也以此为荣,索性以马作为姓氏。后来,马援的曾祖父马通因为参与宫廷内部纷争,事败后被杀,从此家道败落。马援幼年父母就已亡故,12岁时独自跑到塞外以放牧为生。不久,马氏家族的人纷纷前来归附他,大约有百家宾客跟随他在陕西、甘肃一带游牧,这就是马援的家为什么会在关中西部扶风县的由来。年少历经坎坷,游踪又遍于西北各地,开阔了马援的视野,也养成了他的大器胸怀。数年后,马援已拥有牛、马、羊数千头,粮谷万担,但他并不贪恋钱财,而是全部散发给亲朋故旧,自己常年穿着一身羊皮衣服,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从军后,马援也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部下。一次战斗,马援身先士卒,挥军搏杀敌方千余名,自己腿部被箭射穿。汉光武帝刘秀特下令嘉奖,赏赐他牛羊数千头,马援全部分给了部将和士卒。他常说:“钱、财、物,可贵的是可以用来救助他人,可悲的是沦为它的奴隶。”这句话不仅表达了马援对待物欲的态度,也反映了他不同凡响的志向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