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英雄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2698600000015

第15章

亭亭玉立

形容人身材细长清秀或花木等挺拔多姿。

此典出自唐·李百药《北齐书·徐子才传》。

高湛是高欢的第九个儿子,是北齐的皇帝,称武成帝,是孝昭帝高演的同母弟弟。此人凶狠毒辣,残酷无情,无恶不作。

高演在世时杀了许多人,黜了废帝高殷。弥留之际,回顾一生,似有悔悟,留下遗诏传位给高湛,并亲笔作书嘱咐高湛要善待自己的儿子高百年,希望他不要学自己的过去。

高湛即位后封高百年为乐陵王,但不久,就忘了哥哥临终前的嘱托,诬陷高百年企图篡权当皇帝,指使身边的人乱棍捶打高百年,让人拖着他在庭院里,一边走一边打,院子里溅得到处是血。高百年快断气时,乞求高湛:“饶我一条命吧,我愿意作你的奴隶!”高湛惨无人道,命人将他杀死,扔到水池里。

对哥哥文宣帝高洋的妻子李氏,高湛同样不放过,他逼迫李氏与自己淫乱,威胁她如果不从,就杀死她的儿子。李氏无奈屈从,不久生下一女婴,李氏气得将女婴溺死。高湛知道后兽性大发,当着李氏的面将她的儿子用刀环活活砸死。李氏见亲生儿子惨遭杀害,大声痛哭。高湛又将李氏打得遍体鳞伤,然后将她送到寺院里当尼姑。

高湛这样惨无人道,整天沉溺于酒色享乐,年纪轻轻的就染上了病,常常恍恍惚惚,身体日渐消瘦,极度虚弱。一次疾病发作,他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仿佛看见空中有一个五色物体,稍近一些看,又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妇人,离地数丈高,亭亭而立。一顿饭的功夫,又变成了观音。

高湛急忙召来名医徐之才为他看病。徐之才当时在兖州任刺史。他博学多才,尤其擅长医术。相传武明皇太后生病,召他治病,手到病除,从此他的医术被传得神乎其神,常常被召进宫去治病。徐之才又善于拍马逗乐,很得高湛宠幸。徐之才奉诏进宫,为高湛号过脉,听他叙述症候,便说:“这是色欲过多,大虚所致。”

当即开了汤药方,服下一剂,眼前那亭亭玉立的美人已稍稍远去;又服一剂,还原成了五色物体;数剂汤药后,立竿见影,病竟然好了。以后,武成帝每次发病都立即将徐之才召回,用过针药,当时就好。由于高湛的病太严重,身体处于极度虚弱状态,再高明的医术也无法挽救他。

一天,高湛旧病复发,来势汹汹,没等到徐之才赶回京城,便一命呜呼了。

前倨后恭

先傲慢,后恭敬。倨:傲慢。比喻前后态度相反。多形容势利小人。

此典出自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是战国时洛阳人,从小家中很穷,父母兄弟都在家中务农。苏秦长大后,曾和孙膑、张仪等在一起学习兵法。

苏秦学习了兵法,就想去求个一官半职。他去求见周显王,但周显王左右的人嫌苏秦出身贫贱,瞧不起他,没人替他说好话。

苏秦又到秦国去,向秦惠文王出谋献策,为秦国称霸天下出力,但秦惠文王不愿听他的意见。

就这样,苏秦在秦国住了两年,身上的钱用光了,衣服也破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家去。一路上,他穿着草鞋,打着绑腿,挑着行李,面容憔悴,狼狈不堪。到了家里,家里的人都瞧不起他,父母不同他说话,妻子正在织布,见他进来也不下机来迎接,他的嫂嫂也不肯做饭给他吃。

苏秦见家里人对他这样,就决心发愤学习。他坚信,只要自己学识渊博,有了大本事,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

过了一年,苏秦通过悬梁刺股的苦读,熟读了兵书,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也了如指掌,就又离开家,到各国去游说。

他首先到了赵国,劝说赵王采纳他的合纵抗秦的主张,赵王同意了苏秦的策略,并且将其封为武安君。赵王还给苏秦一百辆车、一千镒黄金、一百双白璧、一千匹锦,让他到各国去游说,完成他的合纵计划。经过他的鼓动劝说、他的主张得到了韩、魏等六国的赞同,六国结成了抗秦的联盟,还推举苏秦为“合纵长”,一时间六国拜他为相,声名显赫。

苏秦的事业终于取得了成功。他在游说途中,仪仗队浩浩荡荡,非常壮阔。他回家的时候,他的嫂嫂跪在他面前,头都不敢抬起来。苏秦问她说:“你以前那么傲慢,为什么现在又这么恭顺呢?”

他嫂嫂赶紧赔罪,说:“叔叔现在当了大官,谁敢不恭敬啊!”

神仙中人

对容貌端美、神态飘逸者的称呼。

此典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王恭传》。

王恭是西晋时晋孝武帝的皇后的哥哥,他自以为自己是皇亲国戚,门第高人一等,权势显赫,他曾把当宰相作为自己的目标。

王恭定的目标这样高,他自己在官场中也能严于律己,他的个性刚直,坚守节操是很出名的。

有一次,会稽王司马道子约了一班朝官在府中喝酒,大家边谈边喝,十分尽兴,尚书令谢石已经醉了,竟也唱起了那种小街小巷里流行的歌曲。王恭在旁边听不下去了,站起来,指着谢石的鼻子说:“你身为朝廷的大官,今天在会稽王的府第里竟放肆到唱这种下流歌曲,你的下属会怎么看你,他们将来又会跟你学成什么样子?”

谢石十分难堪,众人面面相觑,大家不欢而散。

王恭还笃信佛教。平时,他的神情气质举止行动都仿效神仙。他的身材高大,相貌端美。一次,大雪飘飘,王恭身披鹤氅裘衣,在白雪皑皑的旷野上,深一脚浅一脚地缓缓前行,身后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有一位名士孟昶见了,禁不住赞叹说:“这个人真是神仙中人啊!”

由于王恭为人过于刻板、严肃,不能宽厚待人,人们不乐意与他接近,因此和别人相处不好,导致了他在朝廷的权力之争中陷于困境,招来众人反对,最后被司马道子杀死。

炼石补天

源出古代神话。后借指为拯救某种大灾或从事某件大事而立下的功勋。

此典出自汉·刘安等《淮南子·览冥训》。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能够覆盖大地,是因为大地上有四根天柱支撑着它。后来,四根天柱由于风吹日晒,雪打雨淋,日渐风化,渐渐地柱子要撑不住了。于是,天上产生了许多裂缝,雨水从裂缝中不断地往下流,九州大地的不少地方成了一片汪洋;天上的闪电击起了森林大火,不少地方变成了火海;凶猛的兽类肆虐,人类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

于是,人类的始祖女娲决心炼石补天,以拯救她的子孙。她跑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点燃了一堆圣火,烧炼出红、黄、蓝、白、黑五色彩石,用这些五色石来修补天上的裂缝。她又捉来一只很大很大的乌龟,砍下它的四只脚,用来替代已经损坏的天柱。

天上漏下雨水,这是一条黑龙在作祟,女娲便勇斗黑龙。

终于把黑龙杀了,杜绝了罪恶的根源。

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天补好了,天柱也牢固了,猛兽被消灭了,九州大地一切都恢复正常,人类便又放心地生活了。

这便是“炼石补天”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它出于古时候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和美好的想象。

恃才傲物

自以为才高看不起别人。

此典出自唐·姚思廉《梁书·萧子显传》。

南朝齐武帝的侄子萧子显,共有兄弟16人。齐被梁灭后,萧子显兄弟16人,都在梁朝做官。梁武帝萧衍一向赏识萧子显的才华,又喜爱他超凡脱俗的谈吐举止,常召他来宫里一起谈史论文。

梁武帝提倡经术,当时萧子显担任国子博士,就把梁武帝所写的《经义》作为太学的教材,亲自指点一名助教,教十名学生专门学习,为国家培养急需的人才。

萧子显还接受梁武帝的委托考订众家后汉史书,写成《后汉书》100卷,又撰写了《齐史》60卷。他的非凡才华博得梁武帝的称赞。梁武帝经常设御宴招待萧子显,并时常让萧子显坐在自己身边,以显示对他的器重。于是,萧子显自恃才气非凡,未免目中无人。他担任吏部尚书的时候,执掌任免、选拔官员的大权,有各种档次的应选士人与他见面,可是萧子显对所有热情的举动招呼,一概不予答理,一句话也不同他们说,只是把手上的折扇一挥,就算是见过这人了,表情始终冷峻异常。

萧子显年仅49岁就病死了。在准备安葬的时候,家人请求谥号,梁武帝亲自写了“侍才傲物,宜溢曰骄”的诏书,就是说,谥号“骄”对萧子显一生作了精辟而恰当的评价。

结草之报

将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表示感恩报德。

此典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

魏武子是春秋时魏国的大夫,他有个小妾,既美丽漂亮,又聪明贤慧,魏武子对她宠爱无比。

有一年,魏武子患了一场大病,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便把儿子魏颗叫到床前,指着哭哭啼啼的宠妾对儿子说:“我最不放心的是她。我死后,你帮她找个合适的人改嫁吧。这样,我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过了几天,魏武子的病好了,仍然和那宠妾相亲相爱,日子一长,魏武子把自己当初说过的改嫁的事忘了。

第二年,魏武子重新病倒,昏睡在床,有一天早晨,他突然睁开眼睛,指着那个小妾,对儿子魏颗说:“我活不长了,让她陪我一起走吧……我死后,你们就让她……殉葬!”

魏武子命归西天后,亲属们按照他的遗言为他办丧事,要让那宠妾为死者殉葬。

魏颗上前阻拦道:“殉葬是父亲临终前昏迷不醒时说的胡话,不足为凭。而父亲生前清醒时曾叮嘱我将她改嫁,现在当然应按照他清醒时说的话去做!”

由于魏颗坚持己见,众亲属奈何不得他。那宠妾最终也保全了性命。

不久,秦国发兵攻打晋国。魏颗奉命率军迎战。秦军主将名叫杜回,是个勇猛无比的大力士,当两军交战时,那杜回突然跳下战车,冲入晋军中横冲直撞,胡乱砍杀,晋军死伤不计其数。

杜回愈战愈勇,发现了在战车上指挥作战的晋军首领魏颗,便大吼一声,举刀朝魏颗扑来。正在危急时刻,忽然身边出现一个老人,手中拿着一根草绳。草绳的另一端结在一块石头上。杜回刚冲到魏颗的战车前,老人将草绳一拉,就把杜回绊倒。魏颗立即跳下车,和士兵一起将杜回生擒活捉。

当魏颗回过头来正准备感谢那位老人时,老人早已不知去向。

这天晚上,魏颗做了个梦,梦见那个手拿草绳的老人对他说:

“我就是那改嫁女子的父亲,因你救了我女儿的性命,特地来报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