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鸿章一生与他的时代
2704500000046

第46章 附录二(2)

虽然这些故事大多都来自于坊间传闻,但并不可能全是空穴来风。总而言之,在丁汝昌带领之下的海军畏战逃跑,让大清蒙受重大损失就足以让我们推翻李鸿章一党人。在战争之初,李鸿章为了避免与日军正面交火,曾试图将日本拦在祖国大门之外,但成效不大,但在舆论的压力之下,他最终也不得不参与到战争之中来,但在战争中,他却处处退让,消极作战。在黄海大战中,“定远”号第一个冲破防线,积极应战,冲向敌军之后,竟然没有一艘舰船紧跟其后。丁汝昌作为总指挥官,他尽到了应尽的责任了吗?最终,“定远”号管带自尽而亡,而其他舰船的指挥官却得到了朝廷的宽恕,这样看来,海军改革也无望了。

对于此次战败,卫汝贵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在听到敌军临近的消息后居然落荒而逃,而叶志超竟也紧随其后。

据说在我国经历第一次战败的几天后,左宝贵向朝廷发了一封密报,其中说到就算卫汝贵的军队逃跑了,其他军队也会坚持奋勇抵抗,直至死的那一刻,但这一席话并未引起朝廷重视。当卫汝贵的军队被击败时,卫汝贵和他儿子躲在一丛芦苇之中,差点被自己的士兵杀死,因为他不仅侵吞了士兵的俸禄,还虐待士兵,如今战败,军中愤怒的情绪达到了极点。虽然他们的罪过世人皆知,但始终没有受到皇上的处罚。一直以来,朝中高官的势力都集中在北方,尽管这些大叛徒恶行不断,却仍然身居高位,面对如此状况,军中的士气已经低迷很长一段时间了,而战败仍然继续着。军队的士气对于行军作战极为重要,当士兵们看到自己的长官被授予嘉奖时,自然士气高涨,奋力御敌,但从下面的一段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士兵的心路历程。

刘步蟾,虽然被弹劾,但仍被李鸿章指派为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国祥,虽然英勇作战,但却无法保住战船,最终被李鸿章降职。应为战败以及指挥不当而承担责任的大罪人卫汝贵,最终也没被革职。面对类似的情况,李鸿章却做出了不一样的评判,太有失公平。如此处事,军中的士兵怎么可能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外悔呢?

听说日本天皇为了亲自直接指挥日军,已将皇宫搬至广岛,在八月的时候,要求日军在二十天内攻下平壤。实际上,只用了16天,平壤就在日军控制之中了,接着,他又发出指令,要求日军四周内攻下沈阳,在九月底之前务必占领天津和大沽口。

日军出兵总人数为90,000人,现在,这些人已经武力攻占朝鲜,并将继续进犯我国满洲地区,接着,便是天津和大沽口,毫无疑问地,他们最终的目的地是北京。我军在这些懦弱无能、狂妄自大、道德低下的官员的管理之下自然不会有什么建树,人们可能会对他们所宣称的大清防御体系坚不可摧,大家没有必要担心首都会落入贼人之手这些言论深信不疑吗?

当战争刚刚开始时,宋清、刘永福这样的忠诚勇敢的将领正满怀着激情准备前往战争前线御敌,他们却被李鸿章拦截并监禁起来。在这些官员中,还有可能指派为总将领的呼声最高的淮军将领聂士成以及天津曹国永,他们的行动同样被李鸿章的党羽阻挠而无法开展。后来,在战场上宋清被任命为军队的总指挥,但是如果李鸿章继续控制着后方,可怕的是他的嫉妒之心会让他继续对其进行妨碍。战争情报的传送会被延迟,粮食和弹药的供给将会跟不上,之后又会重蹈平壤之战的覆辙,最终人心涣散。

根据人民普遍的观点,李鸿章必须被严厉谴责,并在我们英勇骁战的军队和将领发挥其最大力量,至死拼搏将日军驱赶出境之前被革职。

正是出于这一原因,大清的命运以及人民的幸福安康完全取决于李鸿章是走是留,我斗胆请皇上遵从民意,尽快下达一道关于此事的明确的指令。如果迟迟不作出决定,李鸿章主和、拖延的政策继续,将会导致我军萎靡不振,士气低下,沈阳失守,紧接着威海卫和旅顺港也必然会落入敌军之手。陪都沈阳的沦陷,为京城敲响了警钟,随之而来的,便是满城的恐慌与混乱。面对这样的情况,恐怕万能的李鸿章也束手无策了。

如果李鸿章没被革职,那么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恐惧,除此之外,在他的阻拦之下,皇上无法及时地了解人们的诉求,无法了解当前国家真正的局势,那么接下来所发生的便可想而知了。但在另一方面,皇上认为他是一位经验丰富,值得信任的将领,他久经沙场,积累了大量的军事经验,因此常常被派往前线,以便及时、准确地下达军事指令。李鸿章也深知战争发生时,他代替军事总指挥在后方匆忙地下达指令是非常不合适的,但如果一些高官为了保全自己而设法给敌军让路,那么后果将会非常不堪设想,在这时候,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领土被别人侵占。

现在,李鸿章所考虑的是中日和平谈判问题,在朝鲜和台湾落入日军之手之后,我们还要赔付巨额赔款。但这样的共识一旦达成,那么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土地将会被拱手让人,我国的财富也将被外夷榨干,而瓜分中国的狂潮也将拉开帷幕。虽然这也只是谣传,但李鸿章先前的行为和处事倾向告诉我们,他一定会同意日军无理的勒索,他甚至会为了早日平息战火而牺牲我国更多的利益被掠夺的越多,他才会感到安心。

因此我们虔诚地希望,李鸿章立即被革职,并逐出朝廷。当他离开朝廷之后,我们将重新迎来和平,我军的士气将会高涨,我们失去的土地很快将被收复。

只有这样,一切才会圆满,举国上下才会欢欣雀跃。

《慈禧全传》(全三册)解读一位男权世界中的传奇女性,还原一个时代和一个政权的真相!

本书精选三部书稿,通过全面记述慈禧的少年时代、与咸丰帝北逃、处置顾命八大臣、与恭亲王反目、戊戌政变、辛丑之变等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展示了慈禧作为一个弱质女人的善变、虚荣、爱玩、贪财、节啬、记恨,又深刻揭示了她精神层面上的男性气质。

而对于慈禧备受争议的问题,如她究竟是慈悲为怀还是残忍嗜杀,究竟是放荡不羁还是恪守传统美德,究竟是愚昧无知还是熟读诗书、热爱文艺,究竟是仇洋还是媚外,究竟是迷信还是轻信人言,究竟是保守透顶还是有意维新等等,本书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佐证。

《李宗吾全集》(上、下册)除了厚黑学,李宗吾还说了什么?

林语堂说:“世间学说,每每误人,惟有李宗吾铁论《厚黑学》不会误人。”

民国元年,李宗吾发表《厚黑学》,后风靡全国,洛阳纸贵,李宗吾也成了“厚黑教主”,到今天依然粉丝无数。其实,除了《厚黑学》,李宗吾还写了很多东西:《厚黑原理》《社会问题之商榷》、《中国学术只趋势》、《我对圣人之怀疑》、《迂老自述》、《迂老随笔》、《怕老婆的哲学》《我的思想系统》等等。

这些文字,或一针见血如《厚黑学》,或惊世骇俗如《我对圣人之怀疑》,或广博深厚如《中国学术只趋势》,或机智幽默如《迂老自述》,篇篇精彩绝伦,不可不读。

本书囊括李宗吾所写的全部文字,是一本《林徽因全集》(全四册)。

她是清高的,她是世俗的,她是感性的,她是理智的,她却也是浪漫的。这都是她,不是很纯粹,但值得细细品味。

优雅、理性、智慧,独具中国女性魅力的林徽因,用优美的文字,书写恬淡的心境,让你在温暖的午后,夜幕的青灯下,诗意如阳、心静如水。

本全集共分四册,收录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戏剧、翻译以及建筑方面作品,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林徽因全集》,也是了解真实林徽因最便捷的途径。

《弘一法师全集》(全四册)品读弘一法师的两世人生,感悟禅心佛语中的无穷智慧。

本套书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本套丛书将使读者和弘一法师零距离接触,使大家系统而深层地了解法师一路走来的过程,感受法师的宁静与超越世俗的大智慧,使内心得到洗礼和重塑,让漂泊的心有所依托。

《李鸿章全传》(全三册)读懂李鸿章,看透近代史本套书的作者之一梁启超曾经说过“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而李鸿章在许多略知历史的人眼中肯定是“谤满天下”,果真应该如此吗?也许本套书中就有答案!无论是李鸿章的同时代学者被誉为晚清“第一笔”的梁启超,还是多次采访李鸿章本人的《泰晤士报》记者布兰德,以及与李鸿章打过交道的西方女权主义者阿奇博尔德·立德夫人等人在本书中都以深刻独特的笔触为我们揭示出了一个真实的李鸿章,一个真实的晚清历史。读此书如见其人,如入其心,如领其神,这也许是那个时代的学者给现代读者的最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