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2705400000022

第22章 姓名文化篇(三)(1)

1958年

胡景祥“这名字取得好”

1958年3月27日,毛泽东的专列离开成都车站,往自贡方向而去。在专列临时停车,等候开车的时间里,毛泽东幽默地问胡景祥:“你是什么官?”

李井泉代为介绍说:“他是成都铁路局局长。”

毛泽东问:“叫什么名字?”

胡景祥回答后,毛泽东点头道:“这名字取得好。”[吴晓梅、刘蓬:《毛泽东走出红墙》,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9页。]

“张仙朋,你这名字有意思”

1958年4月的一天。毛泽东在院子里散步,卫士张仙朋跟着他走到一棵古松树下。毛泽东停下来,望着松树,看看张仙朋,又抬头看了看天上,若有所思地说:“张仙朋,你这名字有意思。我问你,我们是住在天上,还是住在地上?”

张仙朋说:“我们住在地上,怎能是天上呢?”

毛泽东说:“不,我们是住在天上。”他进一步解释说,我们从地球上看别的星球是在天上,如果别的星球上也有人,他们一看我们,我们不也就是在天上吗?整个宇宙,到处都是又在天上又在地上。毛泽东又问他说:“我们算不算神仙?”

张仙朋说:“不算。”

毛泽东说:“不对,神仙是住在天上的。我们住在地球上,既然也算住在天上,为什么不算神仙?如果别的星球上有人。他们不是也把我们看成神仙了吗?”张仙朋这才恍然大悟,他笑着说:“我叫张仙朋,那主席是神仙,我是主席的朋友。”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张仙朋:《为了人民》,《怀念毛泽东同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2月版,第141~142页。]

“一个玉好。两个玉更好”

1958年4月22日,毛泽东在河南郑州。

毛泽东对河南省委副书记杨珏说:“杨珏名字不错,两个玉字,古书上有这个字。一个玉好,两个玉更好。”[《中州今古》1994年第6期。]

“你去了就是‘十兰子’了”

1958年5月25日,毛泽东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太阳是火辣辣的,毛泽东没有戴草帽,晒得满脸是汗,白衫衣也浸湿了一大块。他走下高坡,来到一座帐篷里。这里边没有凳子,毛泽东就顺势坐在一只土筐上。工地女干事王惠兰看见毛泽东热汗满面,赶紧递过去一块凉毛巾。毛泽东接过去一边擦汗,一边问她多大了,叫什么名字。听说她叫王惠兰,毛泽东就想起这个工地上有一个由9个名字里都带“兰”字的铁姑娘组成的“九兰组”,她们发扬了冲天的革命干劲,成绩显赫而誉满工地。毛泽东问王惠兰:“你是不是‘九兰铁姑娘队’的?”

王惠兰摇摇头说:“不是。”

毛泽东笑着说:“你去了就是‘十兰子了’。”[林一山、杨马林:《功盖大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应该叫‘云端’。到天上去做神仙嘛”

1958年夏天,解放军北京部队文艺工作者岑云端(原名岑荣瑞)到中南海参加文艺晚会,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并和毛泽东握了手。岑云端的“云端”这个名字,就是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毛泽东帮她改的。当时,毛泽东幽默地说:“‘荣瑞’的意思不通,应该叫‘云端’,到天上去做神仙嘛!”说得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书刊报》1997年6月27日。]

“你们也是‘二度梅’嘛”

“大跃进”年代的一天,河北省委书记刘子厚陪同毛泽东在邯郸成安视察。当毛泽东听说当地有4位棉花种植能手时,对刘子厚说:“咱们去拜访拜访几位能手如何?”

当毛泽东在成安县道东堡得知,2位棉花姑娘的名字都带有“梅”时,诙谐地说:“邯郸有‘二度梅’,你们也是‘二度梅’嘛!”一句笑话,逗得在场的人都笑了。[李约翰、镡德山、王春明:《毛泽东和省委书记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3月版,第139页。]

“你还是刘备的干部呢”

1958年5月28日,毛泽东在杭州召集跟随的警卫战士汇报他们的探家情况。据战士贾宁祎回忆:

“当主席看到我的材料第一页‘贾宁祎’名字最后一个‘祎’字时,就问道这个字是哪个字?我拿起笔来边写边说,左边是‘礻’部,右边是‘韦’字,最后说念‘一’字音时,主席笑了笑说:‘我也学了一个字。’然后很有风趣地说:‘三国时有个刘备,刘备的干部叫刘毅(费祎),你还是刘备的干部啦!’”[《在毛泽东身边》,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1页。]

刘熙民“是康熙的人民”

1958年8月7日,毛泽东来到河南襄城。襄城县委副书记刘熙民闻讯,匆匆赶来陪同毛泽东。

毛泽东与他握手,询问他的名字。刘熙民说,康熙的“熙”,人民的“民”。

“啊,你是康熙的人民。”毛泽东风趣地说。他经常通过演绎别人的名字,来活跃一下空气。

他转过身,问刚赶到的负责保卫工作的许昌专署公安处副处长辛建:“你叫什么名字?”

辛建答:“辛苦的‘辛’,建设的‘建’。”

毛泽东又道:“你是辛辛苦苦地建设社会主义啊!干革命就得有不怕辛苦的精神。”[吴晓梅、刘蓬:《毛泽东走出红墙》,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一1993年版,第136页。]

任秀铎的名字

1958年8月8日,毛泽东来到河南商丘。在列车上,当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介绍商丘地委第二书记任秀铎时,毛泽东重复了一遍他的名字:“你是信任的‘任’,山清水秀的‘秀’,金字边的‘铎’。”[吴晓梅、刘蓬:《毛泽东走出红墙》,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耕涛”的出处

1958年8月10日,毛泽东到天津视察工作,陪同的有天津市市长李耕涛。

一天,毛泽东问李耕涛:“耕涛同志,田可耕,地可耕,不知这‘涛’是怎么个耕法呀?”

李耕涛以知识渊博著称。可是对自己的名字,他只知是父辈赐予,为什么叫耕涛,却从未考虑过。主席这一问,他一时语塞。毛泽东笑着说:“回去想一想,解释清楚了可要告诉我一声哟。”

李耕涛回到家里,连夜翻查典籍,也没能查出个所以然。他又接连给好几位文史专家打电话求救,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最后他想起当年在南开学校与周恩来同班同学的黄钰生先生。于是拨通了黄先生的电话。黄先生接完电话,稍停一会后对李耕涛说:“请李市长背诵一遍唐朝诗人李贺的诗作《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看能不能找出结果。”

李耕涛背诵起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紫云,那是唐朝砚台用的上等石料紫石。李贺诗中所说的“踏天磨刀割紫云”,就是指登上岩顶开采这种石头。李耕涛想到这儿,眉梢一挑,“哼,有了”,显出茅塞顿开的神采。

第二天晚上,毛泽东故作认真地问起李耕涛可否找到“耕涛”两个字的出处。李耕涛胸有成竹地回答:“主席,唐朝诗人李贺有‘踏天磨刀割紫云’之说,既然云可割,那涛想必也是可以耕的吧。”毛泽东听罢哈哈一笑:“有理,有理,耕涛同志,你很聪明的。”

李耕涛笑着答道:“主席,不是我聪明,我是请教了老师的。”他便把请教的过程讲述了一遍。毛泽东点着头,深沉地说:“李市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耻下问;黄老先生学富五车,用在应急。一个可赞,一个当学。好,好,好。”[《党史博采》1995年第2期。]

“啊。你喜欢农民”

1958年8月,据刘子厚回忆:

毛主席十分平易近人,经常以一个真正的普通劳动者出现于群众之中。他有极其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和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初见主席的人,往往心情紧张,甚至不知所措。可是,毛主席能够针对不同的说话对象,说几句很有风趣的话,或者在人名、地名上开个玩笑,使气氛很快轻松起来,让人一点也不感到拘束,而是觉得主席是那样的慈祥可亲,愿意和他说心里话。

他到河北徐水视察时,问陪同的保定地委书记叫什么名字,是哪几个字。李悦农回答说,是喜悦的“悦”,农民的“农”。毛主席笑着说:“啊,你喜欢农民。”

毛主席在安国和一个社员握手,顺口问他叫什么名字。对方回答叫高增福。主席很亲切地说:“你这名字很好,增福增寿。”[《缅怀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262页。]

“他是个简化汉字的创始人呢”

1958年9月,张治中带着秘书余湛邦随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他们同在武汉下船后,张治中把秘书介绍给毛泽东:“这是我的秘书余湛邦同志。”

当时船上很嘈杂。余湛邦怕毛泽东听不清楚自己的名字,便赶快迈前一步,握着毛泽东温暖的大手,紧张而拘谨地自我介绍:“我叫余湛邦。”因他的广东腔吐字不准,便又补充说:“是湛江市的‘湛’,联邦的‘邦’。”

毛泽东问:“是干钩‘于’吗?”

余湛邦赶忙说:“是人未‘余’。”

毛泽东微笑地说:“‘yu’姓很多,有干钩‘于’,有人未‘余’,有人则‘俞’,还有虞姬的‘虞’。”接着,毛泽东用手指一指长江说,“还有水里的鱼,其鱼甚多呢!”

这句风趣幽默的双关语,说得大家哄堂大笑。余湛邦紧张、拘谨的情绪一扫而光,船上的气氛也立即活跃起来。就这样,领袖与普通干部、群众就像老朋友一样叙谈起来。

随后,毛泽东指着张治中,笑着问大家:“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字文白吗?”

大家都说不知道。毛泽东便说:“原来他在青年流浪时当过预备警察,取名警魄,后来不当警察了,此名不用了。就从警字中取一个‘文’字,魄字中取一个‘白’字,成为文白。他是个简化汉字的创始人呢!”大家顿时又哄笑起来。[许祖范等:《毛泽东幽默趣谈》,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1页。]

韩宁夫“你取了一个苏联人的名字喽”

1958年9月13日,毛泽东视察武钢,在作为办公室的简易活动房里听取汇报。这时,韩宁夫正拉开墙壁上的厂区总平面图的帷幕。毛泽东见他有点面熟,一时记不起姓名来,便问道:“嗯……两年前见过一面,你叫什么?”“主席,我叫韩宁夫。”毛泽东听得分明,幽默地说:“你取了一个苏联人的名字喽,又是‘宁’噢,又是‘夫’喽……”引得大家笑开了。[萧心力:《巡视大江南北的毛泽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212页。]

“你是湖南长沙人”

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在安徽合肥。

当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与全国妇联负责人章蕴、曾宪植和作家菡子等人去见毛泽东时,毛泽东就问了他们中的初识者的姓名。比划着他们的名字的写法。当介绍菡子的名字时,毛泽东随口说道:“你是文学家。”当他知道了章蕴的名字后,马上说道:“你是湖南长沙人。”[孙琴安:《毛泽东与名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1155页。]

“宋高宗的哥哥来了”

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在上海接见了在《新民晚报》工作的赵超构。

一见面,毛泽东就诙谐地对在座的人介绍说:“宋高宗的哥哥来了(宋高宗名赵构)。”毛泽东的幽默立即解除了赵超构的拘谨。接着,毛泽东才问他:你写了两篇检查,我看过了,写检查的心情怎样啊?

赵超构坦率地回答说:很紧张,两个星期没睡好觉。毛泽东笑着说:紧张一下好,睡不好觉是好事。然后,他用比喻教育赵超构说:没有吃过狗肉的人,都怕吃狗肉;吃过了狗肉,才知道狗肉香。不习惯于自我批评的人,总觉得自我批评可怕。习惯了,就会感到自我批评的好处了。应当养成自我批评的习惯啊!

这次谈话使赵超构既感到温暖又感到折服。[孙宝义:《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325~326页。]

“你大概是霍去病的后裔吧”

1958年9月22日,当毛泽东一行到达杭州时,浙江省的几位领导人来见毛泽东,毛泽东为张治中一一介绍。当介绍省委书记霍士廉时,毛泽东说:“是霍去病的‘霍’。”然后把目光转向霍士廉说,“你大概是霍去病的后裔吧?霍去病在汉代战功很大,可惜27岁就死了。”

当介绍到副省长吴宪时,毛泽东说:“他这个人厉害,口衔天宪。”大家听后都笑出了声。[孙宝义:《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329页。]

“江华是他的县名”

据张治中回忆:

在杭州时,某晚,江华书记请主席吃饭,我和罗(罗瑞卿)部长也在被邀请之列。毛主席一见面就给我介绍:“这是江华。”又说:“他不姓江,姓黄。”原来他叫黄春浦,江华是他的县名,是他做地下工作时改的名。[萧心力:《巡视大江南北的毛泽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424页。]

说章桂林名字很好

1958年9月,毛泽东在杭州西湖畔的杭州饭店,和解放军117医院护士章桂林跳舞。据章桂林回忆说:

毛主席便平和地和我边跳边聊,问我:“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叫章桂林,文章的章,桂林的桂,双木林。”主席风趣地说:“会写文章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你的名字很好嘛!”[《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梁山伯来了”

1958年9月27日晚,毛泽东在上海锦江饭店对面的文化俱乐部和上海文艺界人士交谈。当时范瑞娟也在座,她见毛泽东在与钟望阳等人谈话,便走过去给毛泽东点了一支烟。毛泽东一下子便认出她来了,他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说:“哦,你就是梁山伯。”

以后,毛泽东凡来上海,只要范瑞娟一出现,他就风趣地说:“梁山伯来了。”

1961年,毛泽东在接见范瑞娟时,又这样称呼她。“梁山伯”几乎成了范瑞娟的代名词。[孙雷、孙宝义:《毛泽东衍名艺术》,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97—98页。]

1959年

“孙花满,花满了,‘百花齐放’,这样好嘛”

1959年春,据上海京剧团演员孙花满回忆毛泽东当时和他的谈话。

“在这之前,主席还曾问我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我说姓孙。叫孙花满。他说姓孙是孙悟空。主席的湖南话我听不懂,他就解释说是齐天大圣,我听懂了。他说我的名字很好,孙花满,花满了,‘百花齐放’,这样好嘛!说得很风趣。还有一次,主席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河南洛阳人’。主席说:‘好啊,河南出才子。’”[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上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19页。]

谈周南的名字

1959年2月21日深夜,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会见喀麦隆人民联盟代表让·保罗·桑德,以及几内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的青年代表。周南以外交部西亚非洲司科长的身份,与陈毅副总理兼外长等负责同志一起陪见。在非洲客人到达之前。毛泽东从颐年堂里间漫步踱出,陈老总等纷纷起立。毛泽东挨个问大家姓甚名谁,何方人氏。轮到周南自报家门时,陈毅插话说:“周南、召南,诗唱周南么!”毛泽东随口念出一句古诗,然后问周南:“那你是河南洛阳那一带的人氏喽!”待周南作出否定回答后,毛泽东释然一笑说:“噢,那就不相干了。”[宗道一:《诗人外交家》,《今晚报》1997年5月29日。]

他感到诧异。还有姓“水”的

1959年3月下旬,水静随杨尚奎(时任江西省委第一书记)到上海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及随后的中央八届七中全会。有一次,水静跟着杨尚奎参加一个宴会。她被陈正人拉到毛泽东跟前。“主席,这是水静同志,杨尚奎同志的夫人。”陈正人介绍说。

“啊,好,坐、坐。”毛泽东很客气地和水静握握手,要水静坐在他身边,然后问:“你哪里人?”没等水静回答,又说,“你知道吧,江西、湖南是亲戚,所以湖南人叫江西人为老表。”

水静只是点头,不知说什么好。头一次坐在毛泽东身边,头一次和毛泽东谈话,水静既激动又紧张,心里一直在怦怦跳。

“你们江西人呀,”毛泽东又笑道,“晋朝的时候,江西出了个许真君。湖南出了条孽龙。起初许真君斗不过孽龙,后来孽龙还是被许真君降服了。你知道这个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