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2708000000023

第23章 数学大发现(3)

距离(米)时间(秒)平均速度v(米/秒)90422.543221.5331.5721200.9620.8120.5820.67.840.3920.1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距离的不断缩短,船的平均速度越来越接近20米/秒。这样,我们自然会推想20米/秒,就应该是船过B点的瞬时速度。

你看,用平均速度去逼近瞬时速度,多么像用圆内接正多边形面积去逼近圆面积啊!

我国古代数学家用割圆的方法,只能求出圆面积的近似值。上面,我们用缩短距离的方法,也只能求出瞬时速度的近似值。可是我们要求的并不是近似值,而是瞬时速度本身。

当然,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尽量缩短测量距离,使求出来的平均速度,尽量接近瞬时速度。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只要距离s不等于零,用st算出来的平均速度,总要和瞬时速度相差那么一点。干脆让s=0吧,s=0了,t也必然等于零,这时st就变成为00了。这可不成啊,老师再三强调零不能作分母。

你看,瞬时速度就在眼前,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可就是眼巴巴地摸不着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开普勒和卡瓦利里勇于革新,创造出了求面积的新方法;牛顿在求瞬时速度上,也作了大胆的尝试。

牛顿割尾巴

牛顿认真分析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提出了计算瞬时速度的新方法。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牛顿的新方法:

假设有一只船从0点出发,作变速直线运动,一秒钟走了一米,二秒钟走了四米,三秒钟走了九米,……分析一下上面几个数,船走过的距离,正好等于时间的平方。就是1秒钟走了12米,2秒钟走了22米,3秒钟走了32米,……t秒钟走了t2米。s=t2,反映了这只船的运动规律。

现在,假设我们要求第二秒末的瞬时速度。

船在第二秒末走到了B点,B点距离O点4米。根据前面求瞬时速度的办法,求第二秒末的瞬时速度,需要先求出平均速度。我们不妨让船由B点再向前走一小段时间。

因为我们给出的时间很小很小,小得与众不同了,我们在t的前面加上一个希腊字母△(读delta),写成△t,好和一般的时间有所区别。

在时间△t内,船又向前走了多少米呢?这可以算出来,船2秒钟走了22米,(2+△t)秒走了(2+△t)2米。它们的差(2+△t)2-22,就是△t秒内船走过的距离。这个距离也很小,我们用类似的记号△s来表示,得到△s=(2+△t)2-22=〔22+2×2×△t+(△t)2〕-22=4△t+(△t)2这样,在△t秒内的平均速度v应该是:

v=△s△t=4△t+(△t)2△t=4+△t(米/秒)牛顿心里很清楚,只要△t不等于零,平均速度v总要带着一个小尾巴——△t。拖个小尾巴的蝌蚪,如果不去掉尾巴,就变不成青蛙;带小尾巴的平均速度,如果不去掉小尾巴△t,也永远变不成瞬时速度。

牛顿采取果断措施,大胆令最后结果中的△t=0,割掉了平均速度的尾巴。他认为割掉了尾巴的平均速度,就应该是瞬时速度。

用牛顿的方法,我们要求船在第二秒末的瞬时速度,只要令4+△t中的△t=0,割掉尾巴,就得到了第二秒末的瞬时速度4米/秒。

牛顿用这种割尾巴的办法,求出了很多变速运动的瞬时速度,经过实践的检验,结果都是对的。瞬时速度这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终于被牛顿智慧的手给捉住了!

牛顿割尾巴的新方法,推动了数学和物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主教的诬蔑

科学反对迷信,冲击神权,是教会的死对头。牛顿求瞬时速度的新方法,遭到了教会的敌视和反对。

1734年,英国出版了大主教贝克莱写的一本书,正题叫《分析学者》,副题叫《致不信神的数学家》,恶毒攻击牛顿发明的新方法。

贝克莱说,牛顿在求瞬时速度的过程中,首先用△t除等式两边。因为数学上规定零不能作除数,所以作为除数的△t不能等于零;可是牛顿最后又采取割尾巴的方法,令△t等于零。

这样,△t一会儿是零,一会儿又不是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t既然代表时间,它应该是一个数量。这个忽儿是零,忽儿又不是零,虚无缥缈、飘泊不定的数量△t,不正是我们教会里所说的鬼魂吗!不过它不是消失了肉体的人的鬼魂,而是消失了数量的量的鬼魂。

贝克莱对牛顿的攻击,完全是为了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他说的什么“量的鬼魂”,纯粹是胡言乱语。但是,贝克莱却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t到底是不是零?

前面讲到,开普勒把圆分成无穷多个小扇形,他说不清楚每个小扇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小;卡瓦利里把面积看成是无穷多条线段的和,他也从未解释过,为什么没有宽度的线段能组成面积。现在,牛顿求瞬时速度,他也说不清楚△t到底是不是零。

这些说不清楚的问题,后来终于说清楚了,这就是极限思想的建立。

四、极限的奥秘

什么是极限?极限难懂吗?其实,我们在小学学算术的时候就认识极限,和它打过交道,只不过那时没有用极限来称呼它罢了。

从分数谈起

我们很熟悉分数。在分数化小数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碰到一类没完没了的小数。

你看,化13为小数,它等于0.333…,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

你再看13+13+13=0.333…+0.333…+0.333…左端相加等于1,右端相加等于0.999…所以1=0.999…这个等式对吗?你是否觉得0.999…应该比1小一点点才对呢?可是这里划的是等号,表示0.999…=1这就是极限问题。

要是把13=0.333…两边同乘以6,就得到2=1.999…看起来,1.999…好像也应该比2小一点点才对,可是这里划的也是等号,表示两边一星半点也不差。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小学里,我们还学过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0.7·=0.777…=790.14··=0.141414…=14990.132···=0.132132132…=1329990.215 47··=0.215474747…=0.215+4799000为什么在循环节下面写上几个9,就可以把循环小数化成为分数呢?这也是极限问题。

极限并不难懂,只要动脑筋多想想,是完全可以领会的。

惠施的名言

古希腊有一位诡辩家叫芝诺,我国古代战国时期,也有过一位精于辩论的有名人物叫惠施。

惠施很有学问,据说他写的书要装好几大车。

惠施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根一尺长的棍,每天都把它断为两半,取走其中一半,千秋万代也取不完。

你看,第一天取走12尺,剩下12尺;第二天取走12尺的12,剩下14尺。这样继续分下去,剩下来的棍是18尺,116尺,1〖〗32尺……,虽然越分越短,可就是分不完,也取不完。

由分棍问题中,我们得到了一串有顺序的数:

1,12,14,18,…我们把这一串有顺序的数叫做“数列”,把其中每个数叫做数列的“项”。比如这个数列的第一项是1,第二项是12,第五项是116。

数列的种类

数列的种类很多。

数列1,12,14,18,…有无穷多项,是一个无穷数列。它的特点是越变数值越小,越变越靠近零,近到要多近有多近。

数列0.9,0.99,0.999,…也是一个无穷数列。它的特点是数值越变越大,越变越靠近1,近到要多近有多近。

数列1.9,2.01,1.999,2.0001,…也是一个无穷数列。它的特点是数值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总的变化趋势是越变越靠近2,近到要多近有多近。

数列1,1,1,1,…是个无穷数列,各项都等于1,是一个常数列。

数列4,7,-1,53,-29,-0.

05是一个有穷数列,一共有六项。它的变化杂乱无章,看不出什么规律来。

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前面三种无穷数列上。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越变越靠近某个固定的数。认真研究一下它们的变化规律,我们会发现用“靠近”这个词,来形容它们与某一个固定数的关系还不够确切。比如数列0.9,0.99,0.999,…与1的关系,已经靠近到了这样一种程度,这个数列充分靠后的项,与1近到了“你要多近有多近”,“你说多近,可以近到比你说的还近”。

杂技钻圈

你看过杂技钻圈吗?舞台上立着几个直径很小的圈,演员们个个轻巧灵活,像猫一样在几个圈之间钻来钻去。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数学杂技钻圈,“演员”是无穷数列0.9,0.99,0.999,…在数轴上以1为圆心,画几个同心圆,这就是一个套一个的小圈。

从图可以看到,数列的第一项0.9,还在所有圈的外面;第二项0.99,就钻进到第三个圈里面去了;第三项0.999,钻到第四个圈里面去了……数列的这个“演员”,比杂技演员的技术还要高超。杂技演员钻的圈不能无限制的小,比如直径比头还小的圈,就说什么也钻不进去了。但是,数列的这个“演员”可不论那一套,不管圈的直径有多小,它都能照样钻得进去。

半径为0.000000001的小圈,可够小的了,数列从第十项0.9999999999起,都能钻进到小圈里去。因为1-0.9999999999=0.0000000001<0.000000001,所以,0.9999999999应该在小圈里。你随便往小说好了,只要你能说出具体的数来,数列从某一项起就准能钻得进去。

但是,数列“演员”也有不如杂技演员的地方。杂技演员在表演钻圈时,既可以探身钻进去,也可以缩身退出来。数列“演员”0.9,0.99,0.999,…就不行了,它从某一项起,只要钻进以1为中心的小圈里,就再也不能退出来了。

对杂技演员来说,不管你把圈放在什么地方,放在北京还是上海,放在中国还是外国,他们都可以同样表演。数列“演员”0.9,0.99,0.999,…就不成了,它只会钻以1为中心的各种小圈。要是你把圈挪动一下,比如把中心挪到2,那它只能看着放在近旁的小圈,望圈叹息,钻不进去。因为数列0.9,0.99,0.999,…只能越来越靠近1,不能超过1,所以就钻不进以2为中心、半径小于1的圈了。

根据同样的道理,数列1,12,14,18,…可以钻进以0为中心的同心小圆里;数列1.9,2.01,1.999,2.0001,…可以钻进以2为中心的同心小圆里。

这三位数列“演员”,虽然钻圈的本领一样高强,但是它们的钻法各异,自成一派。

你看,数列0.9,0.99,0.999,…总是从左往右钻圈;数列1,12,14,18,…总是从右往左钻圈;数列1.9,2.01,1.999,2.0001,…总是一左一右跳跃着钻圈。

一个无穷数列,要是从某一项开始,以后所有的项都是越来越靠近一个固定的数,靠近到“你要多近有多近”,“你说多近,可以近到比你说的还近”,我们就把这个固定的数,叫做这个无穷数列的极限!反过来看,要是一个无穷数列有极限的话,它一定是一位钻以极限为中心的小圈的能手。

0.9,0.99,0.999,…的极限是1;1,12,14,18,…的极限是0;1.9,2.01,1.999,2.0001,…的极限是2。

谨防冒牌货

无穷数列0.9,0,0.99,0,0.999,0,…有没有极限?1是它的极限吗?

我们说,这个数列没有极限,1不是它的极限。因为这个数列不是一心一意地、而是三心二意地靠近1。你看它往1靠近一步,下一项就跳回到零;再往1靠近一步,下一项又跳回到零。它有“猴脾气”,在里面呆不住,这不符合极限的要求,所以没有极服。

数列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1的极限是0吗?

这个数列变化的趋势,确实是越来越靠近0,但是它只有六项就完了,做不到“要多近有多近”,所以没有极限。因此,项数有限的数列,不管有多少项,根本谈不上有极限。

下面的几个数列有极限吗?如果有极限,极限是什么?

12,23,34,…1,2,3,…11,12,13,…4,4,4,…12,-14,18,-1〖〗16,…0.9,0.99,0.999,0.9999,0.999991,-1,1,-1,…请你动脑筋想一想,不要判断错了。

取胜的绝招

有些人,虽说不知道什么是无穷数列和极限,可是却会用它们去争论问题,运用灵活,你相信吗?

你听,这是甲、乙两个小同学看了电影《孙悟空大闹天空》后,正在兴高采烈、津津有味地争论。

甲:我有孙悟空的本领,说声“变”,我就可以变成一个一尺高的小人。

乙:我的本领比孙猴子高,我说声“变”,可以变成一个半尺高的小人。嘿,比你矮半截。

甲:半尺高算得了什么,我再说声“变”,就为成一个一寸高的小人啦。

乙:我再说声“变”哪,就半寸高了,还是比你矮一半。

甲不说话了,他在心里想,照这样说下去,没完没了,而他总比我矮。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对乙说道:咱俩别抬杠了。这样吧,你比我年龄小,我让你先说。你可以随便往矮里变,只是不许变没了。你说了以后,就不许再改了,然后我再说,怎么样?

乙:行。他憋足了劲说:我可以变成一个一万万万万分之一寸高的小人。

甲胸有成竹地说:我可以变成两万万万万分之一寸高的小人,比你矮吧。

甲后发制人,取得了胜利。

要是有人不相信无穷数列12,14,18,…的极限是0;12,23,34,…的极限是1,你就可以采用这种后发制人的取胜绝招,使他点头称是,口服心服。

做一次游戏

知道了什么是极限,就可以来研究为什么0.999…=1了。

我们可以把无限循环小数0.999…看成无穷数列0.9,0.99,0.999,…因为1是这个无穷数列的极限,所以有0.999……=1啊,原来这个等式的含意是:无穷数列0.9,0.99,0.999,…的极限等于1。

我们还可以把0.999…写成无穷多项的和:

0.999…=0.9+0.09+0.009+…因为0.999…=1所以0.9+0.09+0.009+……=1这个等式很重要。现在,我们用这个等式来做一次取糖游戏;假设在一个口袋里装有十块糖,你六秒钟取出一块,一分钟就把十块糖取出来了。要是口袋里的糖增加到一百块,让你一分钟全取出来,只要你动作快一些,能保证0.6秒取出一块,一分钟也就把糖全取出来了。

现在,假设口袋里装有无穷多块糖,让你一块一块地往外取,并且限你一分钟全取出来,你办得到吗?这一回,你恐怕要皱眉头了。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办。只要你取糖的动作足够快,是可以在一分钟之内,把无穷多块糖全部取出来的。取的方法是,你取第一块糖用0.9分钟,取第二块糖用0.09分钟,取第三块糖用0.009分钟……你这样越取越快,把你取无穷多块糖所用的时间,加在一起就是0.9+0.09+0.009+…=0.999…=1。

结果,恰好等于1分钟。这说明一分钟是可以把无穷多块糖全取出来的。

这条线多长

有一条由半圆组成的波形曲线如图。已知最左边的半圆半径为0.9厘米,往右各半圆的半径,依次是它左边半圆半径的十分之一,即R1=0.9厘米,R2=0.09厘米,R3=0.009厘米,……虽然说半圆的半径越来越短了,但是永远不可能等于零,问这条波形曲线有多长?

乍一看,这条曲线好像不会有确定的长度。究竟有没有?需要动手算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