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用三十六计
2717300000008

第8章 第7计 无中生有——什么都是能“创造”的

“原书解语”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译文”

用假情报去欺骗敌人,但又不是弄假到底,而是要巧妙地由虚变实,以各种假象掩盖真相,造成敌人的错觉,给敌人以意想不到的攻击。

“古人理解与战例”

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嵩为人千余,披黑夜,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此计的关键在于真假要有变化,虚实必须结合,一假到底,易被敌人发觉,难以制敌。先假后真,先虚后实,无中必须生有。指挥者必须抓住敌人已被迷惑的有利时机,迅速地以“真”、以“实”、以“有”,也就是以出奇制胜的速度,攻击敌方,等敌人头脑还来不及清醒时,即被击溃。

无中生有,这个“无”,指的是“假”,是“虚”。这个“有”,指的是“真”,是“实”。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实互变,扰乱敌人,使敌方造成判断失误,行动失误。此计可分解为三部曲:第一步,示敌以假,让敌人误以为真;第二步,让敌方识破我方之假,掉以轻心;第三步,我方变假为真,让敌方仍误以为假。这样,敌方思想已被扰乱,主动权就被我方掌握。使用此计有两点应予注意:

第一、敌方指挥官性格多疑,过于谨慎的,此计特别奏效。

第二、要抓住敌方思想已乱、迷惑不解之机,迅速变虚为实,变假为真,变无为有,出其不意地攻击敌方。

《新唐书》一九二的《张巡传》和《战略考·唐》都生动地记载了张巡死守雍丘的故事。唐朝安史之乱时,许多地方官吏纷纷投靠安禄山、史思明。唐将张巡忠于唐室,不肯投敌。他率领二三千人的军队守孤城雍丘(今河南杞县)。安禄山派降将令狐潮率四万人马围攻雍丘城。敌众我寡,张巡虽取得几次突击出城袭击的小胜,但无奈城中的守备物资,特别是远程攻击的箭枝越来越少,赶造不及。没有箭枝,很难抵挡敌军攻城。张巡想起三国时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心生一计。急命军中搜集秸草,扎成千余个草人,将草人披上黑衣,夜晚用绳子慢慢往城下吊。

夜幕之中,令狐潮以为张巡又要乘夜出兵偷袭,急命部队万箭齐发,急如骤雨。张巡轻而易举获敌箭数十万支。天亮以后,令狐潮才发现自己已经中计,气急败坏,后悔不迭。第二天夜晚,张巡又从城上往下吊草人。叛军见状,纷纷哈哈大笑。

张巡见敌人已被麻痹,就迅速吊下五百名勇士,敌兵仍不在意。五百勇士在夜幕掩护下,迅速潜入敌营,打得令狐潮措手不及,营中大乱。

张巡乘此机会,率部冲出城来,杀得令狐潮大败而逃,损兵折将,只得退守陈留(今开封东南)。张巡巧以无中生有之计保住了雍丘城。

战国末期,七雄并立。实际上,秦国兵力最强,楚国地盘最大,齐国地势最好。其余四国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当时,齐楚结盟,秦国无法取胜。秦国的相国张仪是个著名谋略家,他向秦王建议,离间齐楚,再分别击之。秦王觉得有理,遂派张仪出使楚国。

张仪带着厚礼拜见楚怀王,说秦国愿意把商于之地六百里(今河南淅川、内江一带)送与楚国,只要楚能绝齐之盟。怀王一听,觉得有利可图:一得了地盘,二削弱了齐国,三又可与强秦结盟。于是不顾大臣的反对,痛痛快快地答应了。怀王派逢侯丑与张仪赴秦,签订条约。二人快到咸阳的时候,张仪假装喝醉酒,从车上掉下来,回家养伤。逢侯丑只得在馆驿住下。过了几天,逢侯丑见不到张仪,只得上书秦王。秦王回信说:既然有约定,寡人当然遵守。但是楚未绝齐,怎能随便签约呢?

逢侯丑派人向楚怀王汇报,怀王哪里知道秦国早已设下圈套,立即派人到齐国,大骂齐王,于是齐国绝楚和秦。

这时,张仪的“病”也好了,碰到逢侯丑,说:“咦,你怎么还没有回国?”逢侯丑说:“正要同你一起去见秦王,谈送商于之地一事。”张仪却说:“这点小事,不需秦王亲自央定。我当时已说将我的奉邑六里,送给楚王,我说了就成了。”逢侯丑说:“你说的是商于六百里!”张仪故作惊讶,说:“哪里的话!秦国土地都是征战所得,岂能随意送人?你们听错了吧!”

逢侯丑无奈,只得回报楚怀王。怀王大怒,发兵攻秦。可是现在秦齐已经结盟,在两国夹击之下,楚军大败,秦军尽取汉中之地六百里。最后,怀王只得割地求和。

怀王中了张仪无中生有之计,不但没有得到好处,相反却丧失了大片国土。

“商用新解”

浙商的“无中生有”致富路

仙居没有银矿,它却以盛产白银在国内享有大名;浦江不出水晶,它生产的水晶工艺品竟在国内市场独步江湖;温州不产人参,当年在温州药材市场流通的人参,价格竟能低于它的原产地东北;还有路桥的眼镜、嵊州的领带、柯桥的轻纺,一路做大,横扫国际市场。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区域,在浙江不胜枚举。

无木也能成林,这是来自浙江民间的草根力量所创造出的经济奇迹。浙江的经济学家卓勇良将此归结为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农民创业新模式。由此形成的一个个微型生产力积聚点,带有诸多共同的特征:产品档次低得惊人,产品市场大得惊人。它们显现出的另一个特点,是这些产业的积聚地域由于市场力量的驱使,目前正在大规模推进技术进步,有些还使用了现代经济的筹资手段。

古老的产品正在日益与先进的工艺技术、营销理念和筹资手段相结合,形成更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这是21世纪初期浙江制造业结构变动的一个主要模式。

灰色银世界

今天即便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对白银制品的消费仍怀有一种传统的敬意。在仙居130多家白银生产企业中,除了为数不多的数家大型白银生产厂家,其余有100家左右的企业,规模都与吴金火相差无几。小城仙居的白银年产量究竟有多大?这两年报纸上常见的口径是年交易额500吨,占到国内市场的1/4.仙居工商局局长李长法则认为,这个数字只是指仙居一地,如果加上仙居人在外地开办的白银企业,仅通过仙居人手中流向市场的白银,估计每年就有1000吨,几乎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以目前1吨白银200万的价位来计算,仙居人每年白银的产值,就达到20个亿。

白银为仙居在国内外赢得盛誉,更成为地方经济中的主导性产业。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仙居当地,并无半分矿产资源,数量如此惊人的白银,究竟出自哪里?目前仙居白银的原料,主要来自各地城市照相馆、医院的定影液、废胶卷、过期X光片,各大机场废弃的飞机电瓶、大中型冶炼企业的含银下脚料以及损坏的摩托车火花塞、保温瓶胆、电器触点等。

美国柯达公司每年在中国生产的2000多吨感光材料下脚料,也早已全部纳入仙居人的冶炼炉中,仙居也由此成为了全国最大的“三废”银回收加工基地。现在常年在外回收原料的仙居人有1.5万人之多,足迹不仅遍布全国,甚至把原料回收到了越南、俄罗斯。

1982年前后,仙居地面上出现了专门走私白银的温州人。很久以来,白银属于国家统购统销的专项物资,私人从事白银的生产和交易皆属违法。国家严控的专营物资,在市场上往往就是异常紧俏的稀缺资源。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非常时期,嗅觉异常灵敏的温州人,从这块不起眼的领域,嗅出了金钱的味道,白银黑市交易开始出现。

目前,除了制作饰品,市场用银最大的领域是在卤化银感光材料和电器工业中的电接触材料。感光材料中,包括摄影胶卷、相纸、医用X光胶片、工业用X光胶片、缩微胶片、印刷尖胶片等,白银的使用非常广泛;电接触材料用银,主要是指银焊条,是焊头顶端的那个触点。

由于国内白银矿产资源有限,市场缺口巨大,仙居人用土法提炼出的白银,尽管全部流入黑市,但客观上确实填补了国内市场的需求缺口。有人曾说,没有仙居这个中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名闻遐迩的乐清柳市低压电器的生产,将成无米之炊。直到1996年,柳市电器焊条触点用银量125吨,而银行能供给它的只有5吨,80%以上的白银正是来自仙居。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白银的市场价已到了每市斤240到260元,不仅价格不断攀升,出没在仙居收银子的银贩子也越来越多。仙居人利用三废(废料、废液、废渣)提炼白银,县里原本不多的定影液、废片等“原料”,很快就被蜂拥而至的炼银人瓜分殆尽。

2000年国内市场开放前,仙居白银尚无法纳入正规购销渠道。正路走不通,就大量流入黑市,仙居也由此成为执法部门打击非法白银交易的重点。影响最大的一次,是在湖南境内某条公路上,当地执法部门从一个仙居人手中,查获价值1000多万人民币的白银。每查处一次,仙居白银的名声就涨一分,向这里汇聚的买客就多一成,供需相辅相成,仙居白银市场开始逐年做大。

2000年1月1日,为了改革现行白银市场管理体制,更为充分发挥市场对白银产需的调节作用,有关部门完全取消了国家对白银的收购、配售政策,使市场需求得到更为有效的满足。解除了延续50年的白银管制,仙居农民也放开手脚,从土法回收、粗放经营,转而办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三废”白银冶炼和深加工企业,以及白银工艺品公司。

由于历史的原因,仙居地方上对白银产业的规划、管理还做得不够。部分外省将三废回收纳入企业生产成本,这在仙居还做不到;另外在税收方面,有的省区只收3.5%到4%,而同样的企业在仙居的税收则要高出数倍。在这种既无天时又无地利的生存环境中,仙居农民能把白银产业做到全国第一,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水晶之城

对于商人而言,世间商机无处不在,关键你要有双善于发现商机的眼睛。浦江生产的水晶工艺品,60%出口美国,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但是从中获益最大的却不是生产水晶的浦江人,而是专做贸易的温州人,这让邱培育有些心绪难平。他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到美国开个营业部,自己来批发销售浦江的水晶制品。

地处浙江中部的浦江县,自建县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古城浦江文风颇盛,素有“书画之乡”的美誉。无论在城镇还是在乡间,寻常百姓家的门楣上,大都贴有对联,从运笔到内容,很有些可看之处。江南文化的灵秀轻盈,与水晶制品的晶莹剔透,在意韵上颇为异曲同工。

熟知浦江的人,在当地大多听过这样一首顺口溜:永康一只炉,义乌一只鼓,东阳一把刀,浦江一串珠。占据国内水晶玻璃市场60%浦江水晶,20多年前就是从一串珠开始起步。

生产和经营水晶,对浦江而言,纯粹事出偶然。80年代中期,灯饰玻璃珠在市场上相当流行。有4位上海师傅看中了浦江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准备到山区办一个玻璃珠加工厂。浦江虞宅村的村民闻听此讯,找来乡政府出面,硬是把这个小项目截留下来。村民们投入了4万元,当年的收益就翻了10倍。浦江磨珠企业就此迅速遍地开花,玻璃珠也很快被品相更好、售价更高的水晶玻璃所取代。

不产水晶的浦江县,却将水晶制品卖到了全国,甚至卖到了欧美市场,并将自己塑造成中国最大的水晶玻璃加工基地、水晶玻璃信息技术和原材料集散地。现在的浦江,拥有水晶玻璃工艺品生产企业1000余家,加上散布在全县各地的加工户,从业人员逾5万人,浦江水晶真正做成了一份年销售额超过12亿的大产业。

2003年8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浦江县“中国水晶玻璃之都”的称号,经过多年的发展,浦江水晶产业已处在了一个较为有利的高平台上,但12亿元的年销售额分散在1000余家企业,这又让人感到忧虑,由于水晶制造业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相对偏低,在浦江3到5人的家庭作坊还随处可见,有20到30名员工的企业,算是有规模的大厂。企业规模偏散偏小,不利于整个产业长远发展。浦江的水晶产业正处于结构性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