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人意决定生意
2727200000008

第8章 贾而好儒,商德至上

徽州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故里,以“商贾之乡”闻名海内,素称“文献之国”“礼仪之邦”。儒家的学说思想在徽州占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有所谓“儒风独茂”的说法。徽人不仅在州内遍设学堂、广立书院宣讲儒家思想,而且还在家典、族规中告诫族人必须遵循儒家的道德规范。总之,崇儒重道是徽人恪守不变的传统。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深受儒风熏陶,大多“贾而好儒”。“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徽商虽孜孜追求“厚利”,但他们更是念念不忘“名高”。他们或是“先儒后贾”,或是“先贾后儒”,或是“亦贾亦儒”。自明代开始,徽商就已有“儒贾”之美称。所谓“儒贾”,大致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徽商多是“业儒”出身,是有文化底蕴的商人,二是指徽商以“儒道”经商。

做生意先做人和做事先做人的道理一样。做人首先要注重的就是道德与品格。在经商过程中商德是决定一个生意人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一个没有商德的商人和企业家,是不可能受到别人尊敬的,当然获得生意上的成功也就难上加难了。做人和做生意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做人与做生意是绝对统一的关系,不分先后。我们说“先做人后做生意”,并不是要求先把人做好后再来做生意,而是强调在做生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讲人格、讲道德、讲精神。买卖公平、文明竞争、守法经营、勤劳致富等,都是先做人后做生意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已经积累起不少良好的商业道德,晋商的“义”,徽商的“勤”就是其中的代表,当为我们后来生意人引为典范。

其次,把做人和做生意对立起来,注定要失败。不管是先做生意后做人,还是只做生意不做人,都是不可取的。商人如果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那么可以肯定的说,这种生意是做不长久的。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经营企业好比做人,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素质,才有可能赢得外部的斗争。反之,就不可能得到他人真正的尊重,更谈不上获得多大的成功。

经商做生意,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主体是人,对象也是人。学会相处至关重要。如何相处呢?生意场上学会相处,就是能够让双方心平气和,坐下来好好交谈——总不能脸红脖子粗地谈买卖吧!所以说,和气好生财,就是这个道理。不光中国人信奉,外国人也提倡。谈判桌上的每个人,穿着都比较正规、得体,这就体现了对谈判另一方的尊重。目的也在于能够保持相互的认同,增进对方对你的信赖度。言语运用尽量慎重,尽量避免引起对方的误解和不良情绪。

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女孩子都喜欢逛街买衣服,在琳琅满目的商品打乱我们视线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挑卖主看起来性格温和、好说话的人来购买东西。下面的对话您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老板,这样的一条裤子要180元,太贵了!少点吧。”

老板:“那你能给多少呢?”

顾客:“100整数吧?”,老板:“什么?我看你是不想买吧?100元?开什么玩笑?还不如你给我买几条呢!”

顾客被说得脸色是青一阵、白一阵的,最后在仓皇中逃跑。回来以后必定要跟她的朋友或家人诉说遇到的经历。作为生意人最怕的大概就是被顾客传信誉不好、服务差劲了。

类似的事情我们再来看会做生意的人是怎么做的。

顾客:“老板,一条裙子就要230元啊?贵了,便宜点吧?”

老板:“那就凑个整数吧。200元怎样?”

顾客:“那也太贵了120元还差不多。”

老板:“我也是看你穿着好看。不过我们确实赚得也不多,这个拿货的时候就贵,120元给你都亏本了。你再加点吧!”

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生意人处理起来其结果也会不一样。觉得顾客还价太狠,第一个老板采取的是冷嘲热讽的态度,而第二个是商量的语气。不用说我们都知道谁的性格好,谁的口碑好,谁会做生意。像第二个生意人那样的,也许顾客还会为你带来回头客呢。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人曾经作过一项研究,发现一件好的事情,通过当事人最多可以传递大概7人;但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却可以传递给大概19人之多!当你看见这样的结论,作为生意人的你是否还会以你是上帝的态度来对待顾客呢?

对方的认同和首肯,要比从自我安慰得到的支持来得更踏实,更具鼓舞力。这种程度就像你在公共场合很在意别人对你的衣着打扮一样,只不过那是一种患得患失的胆怯,而这更充满渴求认同的意味,两者在提心吊胆上的一致反映了大家对于价值本质的认同。

当你的同事、朋友还有亲人对你的所作所为表示出极大支持时,你会感受到难以言表的宽慰和温暖。这种心潮澎湃的亢奋能够激发你每一个细胞迸发出最大的能量。相互猜忌、尔虞我诈只会让你的努力中途转向,把你原本可以做出贡献的能量输送到争风吃醋、勾心斗角这些歪门邪道上去。每个人精力有限,要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必须集中能量,才能发挥最大成效。为一些人际不合劳神怄气,那么可以花在正事上的精力就捉襟见肘了,实在不值得。

生意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商须无狡诈之心,秤平斗满,价格公道。要“以诚待人”、“以信处事”、“以义取利”,遵守“以善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基”经商箴言,继承徽商崇文尚义的精神,恤灾扶困,修桥铺路,造福桑梓,这就是商德。有商德生意兴旺,无商德生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