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70高招
2730100000014

第14章 教育孩子与同学交流

培养和训练孩子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其乐于与人交往,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

交友和读书对孩子的发展同样重要。其实,交往是儿童的基本需要。孩子只有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得到发展,其中,与人交往是重要的一环,对孩子个性、情绪情感、智力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让孩子善于与同学交往

来看一位母亲的描述:我的儿子是重点学校的优秀生,他的成绩一直在年级都名列前茅。因为有一次他为一个同学解答数学题目,出了点差错,那个同学非常不高兴,到处嘲笑他,此后别人向他请教问题,他会的也坚决不告诉;他从此与同学很少交往,放学就回家读书,同学有的偷他的书,破坏他的文具等,他说自己快被气疯了,老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他的坏话,甚至不愿意上学了……

学习第一,至于人际交往的能力,上了大学,找了工作再学习也不迟,这是家长容易进入的误区,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家长往往可以满意地看到一个不惹是生非的乖孩子、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但由于缺少与同龄人的交往和分享,孩子往往就无法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与正常交流的渠道,他就成了一个有隐性问题的孩子,最后可能会因人际关系恶劣而形成个性发展偏差,甚至发展为心理疾病。

掌握人际交往能力,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生的影响有:

(1)有助于身心健康。心理咨询的实践证明,人际关系的处理妥当与否,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极为明显。

(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心理学家经过广泛的调查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幸福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是否幸福,取决于自己与别人是否关系良好。

(3)良好的人际关系意味着成功。这一点家长都很明白。

(4)完善自己的性格。心理学家大量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中,那么他的个性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综上,我们认为,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绝不能等到上大学再培养。

让孩子乐于向同学请教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其成长环境使得他们和父辈们比较起来表现得更加有主见、有个性,自尊心也更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孩子和别人的交往能力却未必比得上父母,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也明显差了很多。表现在具体的学习中就是不愿意,或者是不善于向同学请教。

一项调查显示,当被问到“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怎样解决”时,有百分之五十五以上的同学选择“自己克服困难”,百分之二十三的学生选择了“问老师”,而选择“向同学请教”的学生竟然不到百分之二十!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愿意向同学请教”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回答“那多没面子啊!”“我觉得他们还不如我呢。”面对这样的回答,不能不让人感到深深的忧虑,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改变孩子的这种心理状态。

1.多发现别人的优点

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白板子上点了一个黑点儿。他问班上的学生:“大家看到了什么?”

大家都异口同声:“一个黑点儿。”同时对老师的问题感到好笑。

这时老师故作惊讶地说:“只有一个黑点儿吗?这么大的白板难道大家都没有看见?”

众生默然。

是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点,但是你看到的是哪些呢?是否只看到别人身上的“黑点儿”却忽略了他身上拥有的一大片的白板(优点)?

其实每个人身上必定有许多优点,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你就会有更多的发现,会看到你过去所没能看到的美丽风景。“不耻下问”是传统美德,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向别人请教,并不意味着你比不上别人,相反,恰恰表示你有着宽广的胸怀和视野。

著名的齐白石老先生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在上世纪20年代,他的绘画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在艺术上不断要求进步的他,对于别人的意见总是非常重视。

陈师曾在当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画家。一天傍晚,他登门拜访齐白石,齐先生非常欣喜,连忙拿出平时的绘画精品,并且谦让地请陈师曾指正。陈师曾看后,称颂之余指出:若能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变更画法,形成自己的风格,那将锦上添花了。先生听后感动得连连点头,感谢陈师曾的肺腑之言,表示过去画画形似前人,现在决定大变,即使卖不出一张,也决不后悔。果然,自此以后,齐白石闭门谢客,苦苦钻研琢磨,刻意求新。到1929年,年过花甲的白石先生经过十年艰苦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突破自己、超越前人的艺术新路!画法变后的齐白石,摆脱了民间艺术中粗糙繁琐的成分,融合了文人简练、隽永的笔墨,并创造性地以篆刻和金石之笔入画,终于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备的特色和刚劲清新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上自创了“红花墨叶”派,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全新艺术境界。

学问,学问,要多学善问。那些因为爱面子而不愿意张口向自己的同学请教的人,其实是使自己失去了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和老师比较起来,同学之间有更多的相似性,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比较集中和类似,因此,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应该更容易解决问题。那些不善言辞,特别是不爱向别人提问题的孩子,连身边的同学都不愿意请教,又怎么能够指望他们去请教老师呢?这样,问题越来越多,自己知识的负积累也越来越多,学习成绩也就慢慢落后了。久而久之,这种不懂装懂的孩子自己也觉得很苦恼,可越苦恼越抬不起头,自尊心变成了自卑感,同时又极力用“自负”和“独立”掩饰这种自卑。这样的孩子,并非不“聪”而是不“明”,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俗话说“张口三分得”。只有勤问才能多得。学无止境,没有一个人能不向别人求教就什么都懂。在凭借自己的努力实践、学习的同时,向别人求教也不失为一种丰富自己知识的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