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干和南印王公们在和英国人初次交锋后,对英人的贪婪狡诈在不同程度上有了认识。还有些因素促进了这种认识:1770年马拉特联盟进攻迈索尔,海德尔·阿里要求英人按约提供军事援助,可是英国人不愿加强他的实力,希望两败俱伤,对他的要求置之不理,海德尔·阿里十分恼怒。1769年马德拉斯管区参事会与海德拉巴统治者的不忠的弟弟萨达特·姜格订约,以保护他为条件取得了贡土尔县大片领土,这使海德拉巴统治者十分愤怒。马拉特人也吃到苦头:英军对其1779年失败后签订的条约翻脸不认,所占马拉特人的土地赖着不还。海德尔·阿里首先醒悟,从英人的背信弃义背后,看到了其侵略野心和对印度的危险性。他对着《古兰经》发誓,要赶走英人,并努力说服马拉特联盟和海德拉巴统治者共同抗英。后两者由于对英人不满,接受他的提议。1780年三国建立了抗英联盟。
三国抗英联盟的建立是印度王公在印度被征服过程中采取联合行动的第二次尝试,也是一次更重要的尝试。按照计划,海德拉巴进攻北西尔卡尔,迈索尔进攻卡尔那提克,马拉特联盟进攻孟买和孟加拉。还打算争取法国的援助。这一联合使英国人真正感到害怕。如果按此计划行动并得到其他王公的支持,不但英国人很难再继续扩张其势力,就是现有地盘也难以保全。英国征服印度整个过程中这是个真正的关头。它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摧毁这个联盟。英国人此时在印度已实行了统一领导,有了通盘战略和统一行动计划。
鉴于三国联盟中迈索尔反英最坚决,英国人就对另两国施展拉拢手腕。当1780年三国反英军事行动开始后,英国人把贡土尔县交还海德拉巴,首先使之脱离联盟。又同马拉特联盟中的朋斯拉单独媾和,给了他一笔钱,使他也停止了军事行动。
虽然失去海德拉巴和朋斯拉使三国联盟残手断臂,迈索尔和马拉特联盟的佩什瓦、信地亚仍坚持战斗。在西部战线,英军在1780年占领了瓜辽尔堡垒,但信地亚使他们吃了几个败仗,英军进攻浦那的计划遭到失败。在东部战线,海德尔·阿里率领一支90000人的队伍进入卡尔那提克,最初曾给予马德拉斯英军以沉重打击。然而,英国人从孟加拉派来援军,在以后的战斗中双方互有胜负。海德尔·阿里1782年去世,其子提普苏丹接替他的位置,继续领导抗英战争。英国人看到两线作战不能取胜,进一步施展离间计,拉拢信地亚,让他从中斡旋,于1782年与佩什瓦签订了《萨尔培条约》。英国人取得萨尔塞特岛,归还其他所占领土,信地亚、佩什瓦退出战争。马拉特联盟单独媾和是对迈索尔的背叛。迈索尔也不能指望取胜,1784年3月双方订立曼加洛尔条约,互相归还征服领土。就马拉特人来说,1780—1782年战争是第一次英马战争的继续;就迈索尔来说,1780—1784年战争是第二次英迈战争。
英国人虽无所获,却顺利地脱离了他们征服印度中遇到的最大一次险境。三国同盟的瓦解是英国分化瓦解策略的成功。它也表明,印度王公的利己主义使他们政治上鼠目寸光,期望他们真正联合抗英是不可能的。
公司董事会居安思危,指示其印度代理人不要再扩大领土,而要巩固现有领地。英国政府也持此态度。1784年庇特法案规定公司不准再扩大领土,在印度内争中要奉行“不干涉政策”。不干涉、不扩大领土是假的,用一些时间消化获得的成果,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进攻才是真的。三国同盟瓦解是个转折点,从此,英国征服全印的大门就敞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