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金手指点子库
2754200000019

第19章 情感妙点子(7)

屋里又传出了晶晶妈妈严厉的训斥声:“每次去开家长会,我都很没面子,你门门功课都倒数,这么大了也不知道害羞,你就不能下点决心努点力,成天就对玩感兴趣,写个作业比登天还难,坐没个坐相,好几个钟头,还做不好,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这时,一贯沉默的晶晶大声叫起来:“谁说我没努力,我一看书就头疼,我也没办法?”“你……啊……”吵闹声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可这一个多小时又能带给晶晶什么呢?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充满了期盼。当孩子们学习成绩差了,家长们便愁眉不展,唠叨不停,甚至体罚孩子。

打骂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家长应帮助他们找出成绩差的原因。孩子们往往就由于某一点知识没弄清楚又没能及时补上,使得所学的知识衔接不上,成绩一日不如一日,孩子们是想上进,想努力,只是由于知识漏洞太多,他们无人下手罢了;还有孩子从小就承受着沉重的学习负担:学校学完,回家还得学,英语、美术、电脑、游泳……都得学,好动的天性被扼杀了,只能被迫地学着,累啊,苦啊,以至他们对学习产生了畏惧感、厌恶感,兴趣早就谈不上了。

家长对孩子的看管改变为诱导,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千万不可把他拿来和别的孩子比,把人家的孩子说得多好而把自己孩子形容得好差,这样只能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大人们首先要抓好孩子课内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课外的学习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精力和兴趣再适当增加。

否则一味粗暴地强迫学习,只能使孩子感到心灰意冷,产生逆反心理,也许一个天才就这样被扼杀掉了。

因此,一定要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让他们把学习当成趣事。

要想孩子学习好,打骂和物质奖励都不是好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才是关键的。

1了解孩子,帮他订出合理的学习计划,目标要求不要太高,以孩子努点力就能达到为最好。

为什么有的孩子得了第二名还不满意?因为他们完全有实力去争取第一。为什么有的孩子只要求90分就够了?因为他们本来的基础就与第一名同学有一定差距,这个分数已是他努力学习的最好的结果了。订出合理的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平时多关心。这不仅是几句叮嘱的话语,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行动中,审查孩子的作业情况,及时帮他找出学习的漏洞。

3多与孩子谈心。谈兴趣爱好,谈趣闻;谈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从而在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只有感情融通,才能有思想融通,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缩小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家长的教诲才能被孩子愉快地接受。

4,家长对孩子应该多鼓励、多表扬、少指责、少打骂。

孩子自尊心很强,当他们的进步被大家认可后,他们会感到很自豪。

“你行,妈妈相信你。”“这次虽然离90分还有一点距离,但妈妈高兴地发现你仍在进步,这是你努力的结果。来,坐下来,让我们一起找找这次的问题主要出在哪。”

这种温和的态度和鼓励才能激发孩子的自信,他们会自觉地为达到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5孩子的课外学习是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一条渠道。

家长要慎重地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学习项目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相吻合,另外数量不宜太多应当量力而为,最好既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又有助于他们的课堂学习,而不会成为他的心理负担。

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们一定要遵循他的心理发展规律,切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否则费力也不讨好,还会贻误孩子的终生。

记住:有兴趣的学习才能培养出天才。

下面是丈夫杰克与妻子艾利丝的对话。

“你不认为你给孩子施加的压力太大了吗?他只不过是个三岁的孩子啊。”当杰克听说艾利丝又想教小威廉物理知识的时候,有些不满地对艾利丝说。

“是吗?你认为是我在给他施加压力吗?”艾利丝问杰克。

“当然了,我认为小威廉学习的东西过多了,这是像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所不能承受的。

”杰克说,“他已经在学语言和数学,还有音乐和绘画,这些都是需要花非常大的精力的。

他能把它们都学好吗?”

“是的,我教会了他很多东西。可是我觉得,这些对他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艾利丝说道。

“这是为什么?我的儿子彼尔只学一门就已经感觉十分吃力了。”杰克好心地劝告艾利丝,“你不要累着了孩子,这样对他的未来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我不知道你是如何教育彼尔的,可是对于小威廉来说,我没有对他施加丝毫的压力,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愿意的。”

“自愿?”杰克疑惑地问。

“当然了,如果他不愿意学,我绝对不会强迫他去学的。”艾利丝说,“而且,每学一样知识,小威廉总会觉得十分快乐,并且主动地要求要学更多的知识。难道我能拒绝孩子的求知欲吗?”

“是呀!彼尔从前也是这样的,总是给我提要求,他什么都想学。”杰克说。

“那你是如何对待他的要求的呢?”

“我当然没有一切都依着他,其实,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做好份内的事就已经很好了,如果学得太多只能让他的心思变得越来越花,到头来什么也做不成。”杰克说道。“那彼尔现在怎么样?他还是像原来那样什么都想学吗?”艾利丝问杰克。

“不了,他现在是专心致志地学语言。看他这样我非常高兴。”杰克回答说。

“什么?你还为此而十分高兴?”

“是呀,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快乐的童年是最重要的,我可不希望他变成个没有活力的小学者。”

“快乐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你觉得什么比获得知识更快乐呢?”艾利丝问杰克。“这个……”杰克不能回答艾利丝的问题。

像杰克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而像彼尔那样受教育的孩子也有许多。当然,这样的人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因为大多数人都跟他们一样。

可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而有些人只能碌碌无为地虚度一生呢?艾利丝认为,差别就在这里。

有些人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生命而被人称为“天才”;而大多数人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却一事无成,最后只能成为“俗物”。

艾利丝在这里并不是要求人人都要成为天才,人人都要有非凡的成就。只是为像彼尔那样的孩子而感到惋惜,为他们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生命而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而惋惜。

他们本有成为“天才”的可能。

当然,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的童年是在忙碌中度过的,一点也没有得到快乐,正像杰克所说的那样。

艾利丝曾经认识这样的一个孩子,因为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导致他丧失了学习任何知识的热情。为了能够使他成才,他的父亲给他布置了许多学习内容。据艾利丝所知,这个孩子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他几乎天天都呆在房间中读那些没有趣味的书本。他的父亲不让他和别的孩子玩,也很少带着他去外面玩。读书和学习,几乎是他惟一可以做的事情。这位愚蠢的父亲认为这样就能培养出天才,可是他忽略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就是只有有兴趣的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可能有人会说,艾利丝不也是这样吗?实际上,这是对艾利丝的教育方法的误解。

虽然艾利丝的儿子小威廉也是在学许多不同的知识,可是对这些知识他都是充满了激情和兴趣的。艾利丝不但不把儿子关到房间里,还常常带着他到大自然中去。

可以这么说,小威廉的教育一直在一种十分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不管是数学、生理学还是物理学,他都是在一种近似于玩耍的状态中逐渐地掌握的。

在一次旅行过程中,小威廉就轻轻松松地掌握了一个物理学的原理。“妈妈,我认为那些树木正在飞快地向后跑吗?”坐在火车车厢里的孩子指着窗外对妈妈说。

“不,那并不是树木在向后跑,而是我们坐的火车在向前跑。”艾利丝笑着对儿子说。

“不是呀,不是这样的。我觉得我们坐的火车并没有动呀,而是窗外的树木和房屋在向后面跑。”儿子天真地说。

“为什么呀?”艾利丝问。

“因为我在这儿坐了好长时间,可是并没有发现火车有什么变化,却发现外面的东西都变了。不是表示窗外的东西在动还能表示什么?”小威廉皱着眉头说。

“那么,如果现在你不是在火车上而是在窗外,你会怎么认为呢?”

“这个嘛……”小威廉想了一会儿,“那一定是我也会向后面跑,就像那些树木一样。

“你能跑那样快吗?”艾利丝问。

“是呀,我不能跑那么快的。这可真是奇怪了。”小威廉疑惑地说。

“虽然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可是我还是向你表示祝贺。”“祝贺?祝贺我什么?”

“你今天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那当然应该祝贺你啦。”艾利丝笑着对儿子说。

“我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儿子不解地问。

“你刚才已经发现了,那正是一个参照物的问题呀。”然后,艾利丝耐心给儿子讲解,“你之所以觉得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跑,是因为你把火车当作了参照物,也就是说相对于火车来说,树木确实是向后移动了。相反地,如果你把树木当成参照物,火车就是在向前跑了。

这就像太阳和地球的道理一样。大家每天看见

太阳从东方升起而从西方落下去,就认为是太阳在围绕着地球旋转,这就是地球当作参照物的缘故。”“噢,我明白了。怪不得我会觉得火车没有动呢!这是因为我把自己当作了参照物。火车带着我向前跑,我们一起在运动,所以当然就不会觉得它在动了!”彼尔说道。

“那么,如果你站在窗外会怎样呢?”艾利丝问道。嗯,如果我站在窗外的地面上并把我自己当作参照物的话,火车就是在运动了。”彼尔回答道,“如果仍然把火车当作参照物的话,那我就是和树木一样在向后飞跑了。

“那么你能够跑那样快吗?”艾利丝又一次问道。

“当然能了,因为那是相对的;火车能够跑多快我就能跑多快。”

其实,这样相似的讨论在艾利丝和小威廉之间发生过许多次。也正是这种好似闲谈般的讨论让他在轻松和有趣之中学会了那些书本上显得非常晦涩的知识。

杰克认为让孩子学习多种门类的知识会让孩子产生他们不能承受的压力,实际上,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在艾利丝看来,只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孩子产生了兴趣,这一切就会变得十分简单了。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孩子宝贵的时间;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天才般的人物。

正确认识孩子说谎的现象

有这样一句老话“说谎是偷窃的开端”。所以,一些母亲对孩子说谎特别的在意。她们总担心孩子将来会做出违法的事情。但如果说这世上有人从未说过一句谎话,那才真是个弥天大谎呢。仔细想想,就是那些总为孩子担心的母亲们,有时也难免要说句谎话。

有很多的母亲总是要问“如果发现了孩子说谎该怎么办呢?”而得到的回答是“孩子说谎证明他正在逐渐地发育成熟。”

难道我们不应当为孩子的成长而感到高兴吗?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他们说谎的实质都是相同的。每个人都想为所欲为。也都不愿意受到伤害,也都想得到别人的好评,也都不愿意被责备。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因此人们才说谎。不是有“说谎好办事”的谚语吗!假如,社会上没有谎言,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真心话说出,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变得非常的僵化,人们所到之处就会有纷争。

比如:如果有人要见你,可是你却认为他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即使见了他也不会有任何的结果。可是你要是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真心话,那么肯定就会深深地刺痛对方的自尊心。所以,你可不能这样做。于是,就可以编出一套理由来:“真抱歉,今天开会没有时间,可是明天我又要到外地去出差。如果回来后一有时间,我马上跟你联系。”实际上,“开会”、“出差”都是谎言。虽然说对方听了你的话也许可能怀疑“他是真要去出差吗?”可是这总比让他想,“那人讨厌见到我,那么我也没有必要再去理会他了”要强得多。所以,编这套理由可以使自己免遭很多的非难。

当然,我们上面也只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有时稍微使用一下找借口的技巧就可以缓和人际关系。可是这绝不等于我们允许和赞同使用谎言进行诈骗行为。近年来,有一些道德败坏的商人凭着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哄骗了许多人买下了北海道的“风景宜人”的乡村别墅。

可结果,买主们到了那里一看,才知道上

当受骗了。哪里有什么乡村别墅,只不过是山沟里的几间破草房。再比如:有的人也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只破壶,可是吹嘘它是三百年前的古董。可是,当买主验证并视为古董时,骗子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虽然,报纸上经常登载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可是恐怕今后还免不了有些人要上当受骗。

那是因为有些人总是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捡到金元宝,所以就去导致他们轻信那些谎言,从而上当受骗。看来最好还是自食其力的好。

在有些说谎的情况中,还有一种病态说谎。下面就为大家举两个例子。

有个小学的教委会请来了一个小学的校长来给他们做报告。教委会的主任到车站去接那位校长。初次见面本应寒暄几句,可是那校长一见到有人来接他,立刻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的研究来。特别是到了办公室以后,那位校长对主任说:“哎呀,我前几天专门为您刻了一枚章,可惜今天忘记带了。回去后,我再给您寄来。”听了这话以后,教委会主任很感动,连忙致谢并很殷勤地招待那位校长。可是那位校长回去半年多却一点音信也没有。

其实,这位校长说谎完全是因为他的性格造成的。这位校长是一个典型的歇斯底里型的人。歇斯底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极其希望引人注目并且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赞赏。因此,他们就利用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的谎言是不会马上败露的。比如刻章这件事吧,那听话的人当时觉得很感动。说谎的人就会因此也获得一种满足感。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骗人。只要可以赢得他人的注目与赞扬,他们根本不在乎当时在说些什么。

由此可见,说谎也是有不同种类的。虽然,我们不情愿说谎,可是对此有一个认识,可以使得我们避免上当受骗。

学会处理与孩子的冲突

当孩子反抗家长的时候,家长的特权就受到了最大的打击。如家长对所关心的事儿能够正确处理,而不仅仅行使自己“权力”,就会得到孩子的尊重。

如若家长用民主的态度来代替专制,也就不会卷入权力斗争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冲突态势是不可能避免的。孩子的执拗常常会使家长火冒三丈,却不知怎样去对付。

5岁的卡特让母亲毫无办法。

每次到了吃饭的时候,母亲把饭盛好了,放在桌子上,卡特有时是在看电视,有时是正玩得高兴,往往不来吃饭。气得母亲只好打他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