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徒四壁
“典源”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释意”
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人,蜀郡成都人。司马相如从小喜欢读书,学过剑,琴也弹得很好。
司马相如年轻时来到长安,花钱买了个卫士的职位,伺候着汉景帝。可汉景帝是相信道家之术的,不喜欢做诗写文章,司马相如又没有多少武艺,因此也没有受到重视。
后来,梁王刘武带着几个文人来朝见汉景帝。司马相如趁机和那些文人交朋友,接着便辞职投靠了梁王。他在梁国一住几年,写了一篇著名的《子虚赋》,从此名声大震。
梁王刘武死了,司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家境穷困又无事可干,于是就到临邛县去投靠他的好朋友王吉,王吉当时任临邛县县令。在临邛,县令王吉为了抬高司马相如的身价,两人商量了一个办法:王吉请司马相如住在高级的驿馆中,自己每天亲自去拜访他,这样没过多久,临邛城里都知道司马相如是县令的贵客。
临邛城中有一个大财主名叫卓王孙,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刚死了丈夫,住在娘家。卓文君长得十分美丽,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司马相如知道后,很爱慕卓文君,他和王吉商量后,趁卓王孙宴请宾客之机,介绍司马相如来到卓王孙家作客。卓王孙见能请到县令的贵客,也很高兴。席间,王吉提议司马相如弹琴,司马相如优美的琴声引来了卓文君。她从屏风后露了一面,恰被司马相如看到,四目相视,一见钟情。司马相如又弹了一曲《凤求凰》,大胆地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看到司马相如风度翩翩,又很有才华,便也倾心相许。
当天晚上,司马相如得到王吉帮助,买通了卓文君的使唤丫头,转给了卓文君一封求婚信。卓文君看了,怕父亲不同意自己与司马相如的婚事,毅然跟着司马相如私奔,回到了成都。
卓文君来到成都司马相如家中,才知道司马相如是个穷光蛋,家里穷得简直是家徒四壁,除了四面的墙壁外,家具陈设一无所有。但是,卓文君没有灰心,没有丧气,她把随身的首饰变卖了,和司马相如一起艰苦度日,夫妻俩过得十分恩爱。
过了一段时间,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给了他们很多钱,他们的生活才逐渐富裕起来。
“含义用法”
后来,“家徒四壁”这一典故用来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
渐入佳境
“典源”
《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顾恺之)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释意”
东晋人顾恺之,字长康,小名叫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顾恺之多才多艺,不但诗赋写得很好,而且字也写得十分漂亮。他最擅长的是绘画,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人们称他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大司马(最高军事统帅)桓温的参军。那时东晋地方割据十分严重,桓温主张国家统一,常常率领部队去讨伐那些割据势力,顾恺之也跟随桓温南征北战许多年,桓温很器重他,两人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
有一次,顾恺之跟随桓温乘着一艘大船到江陵去视察部队。到江陵的第二天,江陵的官员前来拜见桓温,并送来了很多捆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见了十分高兴,就说:“这里的甘蔗是十分有名的,大家一起来尝尝。”
他的部下听了就每人拿了一根吃了起来。大家一面吃,一面高兴地说:“真不亏是特产,甜极了!”
这时,只有顾恺之独自一人出神地欣赏着江陵的美好景色,没有去拿甘蔗吃。桓温见了,故意挑了一根长长的甘蔗,走到顾恺之面前说:“你也拿一根尝尝。”
说着,他把甘蔗末梢那一头塞到顾恺之手中,顾恺之仍专心致志地欣赏着风景,看也不看,就拿着甘蔗末梢啃了起来。
桓温见了顾恺之的吃相,忍不住笑问:“这根甘蔗甜吗?”
旁边的人也一起嬉笑着说:“我们吃的甘蔗甜极了,不知顾参军吃的甘蔗甜不甜呢?”
顾恺之这才回过神来,看到自己啃的是甘蔗的末梢,才明白大家为什么嬉笑。他灵机一动,举起甘蔗说:“你们笑什么!我看你们根本不懂甘蔗的吃法,吃甘蔗可大有讲究呢!”大家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笑着问道:“吃甘蔗还能吃出什么名堂来呢?你说说你为什么要从甘蔗末梢吃起吧!”
顾恺之半真半假地说:“你们一开始就吃最甜的那一段,越吃越不甜,吃到后来,就倒胃口了。而我从梢部吃起,越吃越甜,越吃越有味道,这种吃法叫‘渐入佳境’。”
大家听了,一起大笑起来。
“含义用法”
现在“渐入佳境”这个典故常常用来比喻境况一点点好起来。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典源”
《战国策·魏策一》:“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君与之地,知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人,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释意”
春秋时,晋国权贵知伯向晋大夫魏桓子强行索要土地,被魏桓子拒绝了。
大夫任章问桓子:“你怎么不给他呢?”桓子很气愤地说:“知伯实在是毫无理由,所以不能给他。”任章说:“依我看,不如给他。”
任章又进一步劝他说:“《周书》上曾说过:‘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就是说,要想打败对方,必先暂时扶植他;要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必须先给他一点东西。所以,不如先给知伯一点甜头,让他骄傲起来,才好使天下人团结起来对付他。”
魏桓子采纳了任章的计策,给了知伯五块有万户人家的土地。知伯非常高兴,更加猖狂,进而又向晋大夫赵襄子索要大片地方。赵襄子当然不会给他,就联合晋大夫韩康子和魏桓子进攻知伯。在大家的努力下,知伯最终败亡。
“含义用法”
后人用“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典故引申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必须先给对方一点甜头。
介子推不言禄
“典源”
《庄子·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疏:晋文公重耳也,遭骊姬之难,出奔他国,在路困乏,推割股肉以饴之。公后还三日,封于从者,遂忘子推。子推作《龙蛇之歌》,书其营门,怒而逃。公后惭谢,追子推于介山。子推隐避,公因放火烧山,庶其走出。火至,子推遂抱树而焚死焉。
“释意”
介子推为拥立晋文公重耳登上国君宝座立下了汗马功劳。晋文公即位后,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表白自己的功劳,介子推却在一旁默不作声。封赏时,晋文公一时疏忽,竟忘记了介子推。
回到家里,介子推对母亲说:“晋献公共有九个儿子,现在,除重耳外,都死了。重耳之所以当上国君,有各种原因,而一些人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真是天大的笑话!”母亲说:“你在私下怨恨,又有什么用呢?不如向国君说明。”介子推说:“争着表白自己的功劳,实在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我又何必效仿呢?”母亲说:“既然如此,我们干脆去隐居吧。”
后来,晋文公重耳发现介子推不见了,通过多方了解才知道是他因受了委屈而隐居了。晋文公感到无比的惭愧,派人到处查访。后来,得知介子推隐居在绵山之中,他请求介子推返回。但是,介子推反而逃往深山之中。晋文公于是放火烧山,打算逼介子推出山。不料介子推却被烧死在山中。晋文公知道后,内疚地说:“这是我的错误啊!”为了表示不忘恩负义,晋文公就把绵山一带的土地都作为祭悼介子推的地方。
“含义用法”
后人用“介子推不言禄”这一典故表示某人不居功自傲。
近水楼台先得月
“典源”
《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释意”
北宋,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推荐提拔了许多关系亲近的人。他手下有个叫苏麟的,在外县任巡检多年,也未曾得到升迁,于是便给范仲淹寄出一首诗,其中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两句,范仲淹明白了他的心思,不久便提拔了他。
“含义用法”
后比喻由于近便而优先得到好处。
居安思危
“典源”
《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释意”
春秋时,晋、齐、宋、卫等十二个国家联合进攻郑国。在慌乱中郑国采取了聪明的做法:向十二国中最大最强的晋国求和。晋国同意了,其余十一个国家也随之停止了进攻。
事后,郑国向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以示感谢和服从。这其中有著名的乐师三人,各种装备齐全的兵车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重的乐器。晋悼公收下这些礼物后,极为高兴,对功臣魏绛说:“几年来你为我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我将郑国送来的歌女分给你一半,我们一同来享受吧!”
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好意,不但没有接受赠给他的八名歌女,而且认为国君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对国家是很危险的。于是,他趁机劝谏晋悼公说:“事情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大王,还有群臣的协力配合。我个人又有什么功劳呢?我希望大王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要随时考虑危险的存在。《书经》上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望大王能谨记这句话。”
“含义用法”
后人用“居安思危”的典故形容在安乐的时候随时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困难;又用“有备无患”表示事先提高警惕,有所准备,才能避免突然的祸患。
卷土重来
“典源”
唐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释意”
楚、汉相争历经五年,最后以项羽自杀、刘邦称帝告终。《史记·项羽本纪》描述项羽最后失败的情况道:项羽被围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晚上听得四面汉营中都唱着楚地的山歌,大惊失色,心想,汉军中既有这么多楚人,莫非是楚地都被汉军占领了。眼见大势已去,不禁潸然泪下。
项羽当即上马,带领骑兵八百余人,冲出包围。汉军派五千人去追。渡淮河后,项羽只有百余人了。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只剩下了二十八人。汉军把项羽团团围住。项羽把这二十八个骑兵分作四队,叫大家分向四面猛冲,然后按指定地点集合。他说:“我要杀一个敌将给你们看!”于是,大喊一声,冲杀出去,汉军惊惶溃退,果被斩杀一将。汉军探知了项羽骑兵的集合地点,便又把他层层围住。项羽再冲一阵,又斩汉军一名都尉,杀了百余个汉兵后又重新集合骑兵,检点人数,己方只牺牲了两名。骑兵们个个佩服项羽的神勇。
项羽来到乌江边(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镇)。乌江亭长已经为他准备了一条渡船,对他说:“江东虽小,也还有几千里土地、几十万民众,也足以称王。请大王赶快渡江吧,这里没有别的船,汉军没法过江的。”(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项羽笑笑说:“想我当初带领八千子弟兵渡江西进,现在无一生还,江东父老纵然不责备我,我又有何面目再去见他们呢!”接着,又对亭长说:“我这匹马,日行千里,我骑着它作战五年,所向无敌,我不忍杀它,现在送给你吧!”
项羽命令二十几个骑兵,一齐下马,抽出刀来,同汉军再作最后一战。单项羽一人,就杀了汉兵几百。偶一回头,见汉军的骑兵将领正是熟人吕马童,项羽便对他说:“老朋友,汉军不是正以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取我的头吗?来,你拿去请功吧!”于是,自刎而死。由于这段故事,后来形容辜负了家乡父老的培养和期望,不好意思回去,就说是“无颜见江东父老”或“羞见江东”。对于那些执迷不悟、不到死亡不肯罢休的人,就说是“不到乌江不肯休”。
唐代诗人杜牧游乌江时,经过项羽自刎的地方,凭吊古迹,有感而写了一首题为《乌江亭》的诗,对于项羽当初没有渡江东归,表示惋惜之意。诗曰: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含义用法”
比喻经过失败之后,力图恢复,重新再来,叫做“卷土重来”。卷土,形容人马猛冲时卷起尘土。
空城计
“典源”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屯兵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已知宣帝垂至,已与相,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释意”
三国时,蜀将马谡失守街亭后,魏军统帅司马懿率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反而大开城门,让兵士洒扫街道,自己在城楼上焚香弹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于是引兵退去。
“含义用法”
后指为掩饰力量的空虚而采取的一种计谋。
口蜜腹剑
“典源”
《资治通鉴·唐纪》:口有蜜,腹有剑。
“释意”
唐玄宗时期,李林甫做宰相前后共达十七年,这在古代是极为罕见的。
李林甫取得皇帝如此信任,完全靠阿谀奉承、欺下瞒上、溜须拍马。那时,唐玄宗正宠幸杨贵妃,整日沉迷在声色之中。李林甫趁机对唐玄宗说:“现在天下太平,皇上可以放心游玩。人生苦短,陛下要珍惜啊!”唐玄宗正希望有时间来放纵私欲,就把朝廷的事都交给李林甫处理。
高力士知道此事后,曾劝唐玄宗说:“自古以来权力不可借给别人,如果他利用权力造成了威势,谁还敢说他的不是?”
唐玄宗听后,讽刺高力士说:“看样子你不相信李林甫,如果你不是太监,我也让你当一回宰相。”
高力士见唐玄宗如此相信李林甫,也只好默不作声。
李林甫经常打击有才能的大臣。绛州刺史严挺之有才干,唐玄宗曾在李林甫面前说:“严挺之现在在做什么?这个人是可以重用的。”李林甫怕严挺之抢了自己的宰相位置,对严挺之弟弟说:“皇上想念你哥哥,想见他,但他在外地做官,不好回京城。不如他假称有风湿病,借故回京治病,就可以见到皇上了。”严挺之不知是计,就照李林甫的话办了。结果,李林甫以严挺之有病为借口,罢了他的官。
当时的人评价他说:“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意思是嘴上说得很甜,背后却陷害人。
“含义用法”
后以“口蜜腹剑”比喻嘴甜心毒。
胯下之辱
“典源”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韩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释意”
韩信年轻时家境贫困,居无定所,常常住在别人家里。有一次,他寄住在南昌亭长家里,一连数月,光吃不做。亭长的妻子想了个办法:她趁韩信睡懒觉时,早早地做好饭,一家人端在被窝里吃,等到韩信起床后,什么吃的也没有。韩信知道是捉弄他,一怒之下,离开了亭长家。
一天,韩信来到护城河边钓鱼,想钓一条鱼来充饥,可怎么也钓不起来。有一位在河边漂洗棉絮的妇人见他实在可怜,把带来的饭给他吃。韩信见有饭吃,就天天来河边钓鱼,一连吃了十天,最后他对妇人说:“我一定要报答你!”不料那妇人反而骂他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立,还谈得上报答么?我同情你,才给你吃,谁稀罕你的报答!”韩信羞愧地离开了那妇人。
有一次,一群少年围上来对他指手划脚地说:“韩信,别以为你长得高大,身上佩着剑,我们就怕你!其实你是一个懦弱的小人。”他们并对韩信挑衅说:“你如果有胆,就拿剑把我们杀死;如果你没胆,就从我们胯下钻过去!”说完,这群少年都张开双腿。
韩信想:一个人连这点侮辱都不能忍受,今后还怎么能有所成就?于是,他趴下身子,从他们胯下慢慢地爬了过去。
“含义用法”
后人用“胯下之辱”形容受人侮辱,也指能忍辱负重。
快刀斩乱麻
“典源”
《北齐书·文宣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释意”
南北朝时期,齐高祖高欢有五六个儿子。高欢想试探试探他们当中谁最聪明、最有才能,于是命人取出几团乱麻来,让儿子们每人理顺一团,看谁理得最快,方法最好。他的小儿子高洋却并不动手理麻,而是拔出剑来说道:“乱者须斩。”几剑就把麻剁碎了。他这话有两种意思:一是乱的麻,需用剑来斩最方便;一是凡烦乱的事须果断处理。高欢非常赏识这个儿子。后来,高洋在他哥哥死后,即位为文宣帝。他做皇帝果然处事坚决果断,但就是太过严厉和残酷。
“含义用法”
“快刀斩乱麻”用以比喻处理复杂问题需用果断手段加以解决。
老蚌生珠
“典源”
汉孔融《与韦端书》: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仲将复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释意”
三国时,魏人韦端的两个儿子韦康和韦诞德才兼备,声名远播。北海相孔融对他俩非常推崇,曾对他们的父亲韦端说:“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含义用法”
后比喻老来得子。
梨园弟子
“典源”
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卷二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
“释意”
唐玄宗不仅懂得乐理,还能亲自演奏乐器。为了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他曾经亲自在全国挑选了三百名年轻小伙,安置在长安城内光化门北的梨园中。闲暇时候,还亲自教他们演奏乐曲,玄宗甚至把这三百人叫作“皇帝梨园弟子”,意思是梨园内的学生。
后来,玄宗又挑选了几百名宫女,也要置在梨园里学乐理。有一年的六月一日,杨贵妃在骊山过生日,唐玄宗亲自率领皇家梨园弟子在长生殿演出。当一支新曲演奏完后,杨贵妃上前说:“这支曲子真好听,我从未听过,它叫什么曲名?”唐玄宗说:“曲子是我谱的,忘了取名。”二人思来想去,也没有定下曲名。
恰巧这时,南方送来荔枝,唐玄宗灵机一动,笑着说:“就叫它《荔枝香》吧。”
说完,唐玄宗、杨贵妃和一旁的梨园弟子们都笑了起来。
“含义用法”
后人称戏班子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廉颇善饭
“典源”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释意”
战国时,赵悼襄王即位后免去了老将廉颇的职务,廉颇一气之下跑到魏国都城大梁去了。秦兵不断进攻赵国,赵国接连败退。这时赵王又想起用能征善战的老将廉颇,便事先派人到大梁试探廉颇是否还能带兵打仗。为了显示自己雄风不减,廉颇一顿饭竟吃下了一斗米、十斤肉。但由于使者的毁谤中伤,廉颇最终还是没能被起用。
“含义用法”
后喻指老臣旧将报国心切,希求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