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海洋:从上到下看大海
2773700000002

第2章 海洋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形成假说

有的专家认为,地球是从它的“母亲”——太阳的怀抱里脱胎而出的。当地球刚从炽热的太阳中分离出来,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还是一团熔融状态的岩浆火球,它一边不停地自转,一边又绕着太阳公转。

后来,由于热量的散失,它逐渐冷却下来。它的表面冷却得快,首先形成一层硬壳。它的内部也要冷却和收缩,结果,在地壳的下面便出现空隙。这种状态当然不能长久,在重力作用下,地壳便大规模地下陷。它们相互挤压形成褶皱,出现许多裂缝。

岩浆从裂缝中涌出,引起火山爆发和地震。从地球深处迸发出的熔岩在地壳上缓缓流动,铺满了地壳,也把地壳上原有的许多裂缝填满。渐渐地,这层迸出的熔岩也冷却了,地壳也因此变得厚起来。那高耸的部分就成为陆地,那低陷的部分就成为海洋。

月亮形成假说

由于太阳的引力作用和地球的高速自转,使部分地块被甩出了地球,被甩出的地块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绕着地球不停地旋转,后来便成为我们夜晚常能看到的月亮。

月球被甩出后,在地球上留下了一个大窟窿,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这种假说遭到了许多科学家的反对。有人曾计算过,要使地球上的物体飞离,其自转速度应是目前地球自转速度的17倍,也就是说一昼夜不得长于1小时25分,这显然是难以令人置信的。还有的人认为,若月球从地球上飞出,则月球的运行轨道应在地球赤道的上空,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

陨星说

太平洋是由另一颗地球的卫星(其直径比月球大两倍)坠落地面造成的。这颗卫星冲开了大陆的硅铝层外壳,而形成巨大的陨石谷,它还可能深入地球内核,引发地球的强烈膨胀与收缩,其结果不仅形成了太平洋,而且又使其他陆壳也破裂张开,形成了大西洋等大洋。

随着宇航科学的发展,这个学说的研究又重新兴盛起来了。然而,人们还是特别怀疑偶然的碰撞是否能形成占地球表面积1/3的巨大太平洋盆地。因为,无论是地球上的陨石坑还是月球上的陨石坑,其规模都是很小的。

大陆漂移学说

地球上原先有一块庞大的原始陆地,被广袤的海洋所围绕。后来,这块大陆分裂开,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不断漂移,越漂越远。终于,美洲脱离了非洲和欧洲,中间留下的空隙就变成了大西洋。非洲有一半脱离了亚洲,在漂移过程中,它的南端略有移动,渐渐与南亚次大陆分开,印度洋诞生了。

还有两块比较小的陆地离开了亚洲和非洲,向南漂去,这就是大洋洲和南极洲。随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诞生,原来的海洋缩小了,变成了今天的太平洋。

海底扩张说

洋底地壳有一个不断形成的过程,地幔里的物质不断从大洋中脊上的裂谷里涌出,冷凝和充填在中脊的断裂处,从而形成新的洋底。新海底不断扩张,把年老的海底向两侧排挤,当被挤到海沟区时,它们便沉入地幔。据计算,海底扩张速度每年有几厘米,最快每年可达0.16米。这就使得海底每隔3亿年至4亿年便更新一次。这些被深海钻探资料所证实,也可从洋脊两侧岩石的磁性上得到证明。

板块构造说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的一块,而是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很像漂浮在地幔上的木筏,在不断地进行相对的水平运动,当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运动时,板块的边沿便向下俯冲进入地幔;地幔把俯冲进来的地壳加温、加压和熔化,再运向大洋海岭的底部,然后再上升出来。这恰恰与“海底扩张说”相吻合,在地幔的相对运动中大陆确实被漂移了,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形成了今天地球上海陆分布的面貌。海洋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说地球上的水究竟来自何方?只有当太阳系起源问题得到解决了,地球的起源问题、地球上的海洋起源问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

延伸阅读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三种理论结合了起来,构成了新的全球构造学说。海洋起源问题也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眉目。然而,与地球相比,人类的历史显然只是一段极短暂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