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老师故事
2779200000009

第9章 怀念我的老师

当我翻阅精装的《苏步青数学论文选集》,心头总是那么激动。除了专着之外,这些论文就是我几十年日夜奋斗留下的文字硕果。在欣喜之余,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几位启蒙和引路的老师。没有他们的教导,我怎么会有今天的成就呢?

我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北港山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就参加割草、喂猪、放牛等辅助劳动。10岁那年,我父亲借了几块钱,送我到离家一百多里的平阳县唯一的一所小学当了插班生。

平阳县的语言很复杂,北港山区讲的是闽南话,而县城讲的却是温州方言。当时我连学话都来不及,书当然念不好,小孩子又好玩,第一学期结束,我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名。

第二年,我的家乡北港开办了一所小学,我便到那里继续念书。虽然这里不像县城语言复杂难懂,但是上学的大多数是富家子弟,我常受到欺侮和歧视。有一次,我写了一篇作文,其中有两句比较好的语句,有个教师竟怀疑不是我写的,在作文本上批了个“差”字。对此,我十分反感,以不听课的方式,对抗这位老师的蛮横无理。结果,这学年我又一次得到倒数第一名,差点不及格。

新学年开始了。新来的陈玉峰老师是一位正直可亲的读书人,他从不歧视穷人家的孩子。不久,陈老师发现我比较沉默寡言,就主动接近我,对我说:“你是聪明的学生,你家穷,父亲宁愿让全家吃杂粮,却把大米省下来,送你上学念书;而你读书却无精打采,这对得起你父亲吗?”

我听了马上说:读书,读书,有什么用?文章做得好,还说不是我做的。查清楚了,还给我批“差”字,这不是存心在刁难我吗?

“不!文章好坏,不是哪位老师可以决定的。”陈老师对我的想法进行开导:“个人的前途,要靠自己去争取,我看你的资质不差,只要好好努力,一定会成为有用之材……”陈老师的话,讲到我的心坎上。我想,是啊,呕气有什么用,这对得起老师,对得起父母吗?从这以后,我开始集中心思学习。这学年结束时,我竟获得全班第一名。以后每次考试,我都名列前茅。至今想起这件事,我仍非常感激陈玉峰老师,是他耐心的教导,使我走上好学的长途。

1915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设立在温州的浙江省第十中学。就在上二年级时,学校聘请了一位姓杨的老师。他教我们数学。数学一向比较枯燥乏味,但杨老师的数学课却非常吸引人。他是从日本留学回国的,带回不少科学杂志。常常教我们阅读这里的数学知识和习题。特别是那些有意思的习题,把我吸引住了。我开始对数学发生兴趣,把过去读文史书籍的时间,几乎都用来钻研数学了。幸而我以前曾刻苦学习语文,对语文有坚实基础,所以这时可充分腾出时间来钻研数学。

有一天,杨老师找我谈话:“你的作文写得好,文史知识也很丰富。可是,我们的国家现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谈那些古老的历史、文学就能救国吗?”杨老师直截了当地宣传“科学救国”的道理。在上课的时候,杨老师谈到我们中华民族受到列强凌辱的历史,就激起我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我终于向杨老师表示:“我想多学点数学,请多加指教。”老师满腔热情地接受我的要求,只要我去找他,他总是尽力地给我以帮助。我不管酷暑严冬,还是霜晨晓月,都抓紧时间读书、思考、解题,演算,在数学上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为了证明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这一定理,我采用大同小异的二十种方法,并写成一份论文,被送到当时浙江省的一个学生作业展览会展出。

由于我在这方面学习崭露头角,引起了中学洪颜远校长的关注。当时洪校长兼教平面几何,看到我勤奋学习,常在自修时看我的作业本,每看一道题,就露出一丝笑容,有时频频点头。

有一天,洪校长把我叫到办公室,问了我的学习情况,又讲了一些鼓励的话,便告诉我说:

“我要调离学校,到教育部去工作。你毕业后可到日本学习,我一定帮助你。”

那年中学毕业,我想起洪校长的嘱咐,便写信告诉洪校长。不久,我就收到二百块银元。我捧着白花花的银元,激动地流下热泪。洪校长不仅在数学方面引导我走上成才之路,而且从经济上给了我及时的资助。我非常感谢,因为这是我一生事业的转折点。

1917年秋天,我乘上日本海轮,从上海驶往日本。洪校长又寄来临别赠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为中华富强而奋发读书。”短短的几句话,我却铭刻在心,并且一直鼓励我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尽力。

在日本留学期间,我又接触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系着名几何学家洼田忠彦教授,他是我数学论文的指导老师。

洼田教授对我要求非常严格,每周检查一次,要我汇报学习情况、存在问题和对问题的想法。这种指导方法,对我独立思考、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有一次,我有一道解析几何难题解不出来,去向洼田先生求教。教授不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只说:

“你去查查沙尔门·菲德拉的《解析几何》吧。”这本书有厚厚的三大本,近两千页。回来一看,暗想:这书何年何月才能读懂念完呢?我一面埋怨老师不具体指导,一面不得不硬着头皮啃。等啃完这套书,我对洼田教授充满了无比感激之情。因为这套书不但解决了我的具体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使我掌握了终生有用的基础知识。

时间过去六七十年了,但老师的教导,我仍念念不忘。在旧中国,我受到“科学救国”的影响,也很想为国家尽力,但那是不可能的,政府腐败无能,有科学也难救国。今天,党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向现代化科学进军,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加促社会主义建设,已是十分紧迫的事了。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技能,就应该为四化建设多做贡献。我们要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当了老师,就要自重自爱,更加关心年青一代学生,使他们尽快成为栋梁之才,这也是新一代教师的历史使命。

所有为我的成长、进步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我都永远怀念他们。

1986年10月

(苏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