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典故(中)
2783700000036

第36章 经世济时故事(6)

大名府有个姓张的富人,他的女儿名叫五可,她非常漂亮而且聪明,一天她去上坟,路上遇见一个名叫王寄生的秀才,回去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母亲。她母亲听她语气是看中了寄生,就请媒婆于媪去探听对方的状况。哪知王寄生因从未见过五可,不愿凭媒人一句话就允婚。这日王寄生梦见一女郎穿松花色细褶绣裙,比神仙还美,问她姓名,她说:“我就是五可啊!”正握手亲近,忽然醒了,而她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大奇,于是请于媪来,想见见五可。于媪和他约定,第二天午后想法把五可引出门来,让他看个清楚。第二天,王寄生去了,一看,五可容貌衣裙竟和梦中所见一样,喜出望外,于是决定派媒人去求婚。谁知媒人回来说:五可刚刚和邻村张家订婚。寄生懊丧之极,病倒了,瘦得只剩把骨头。恰恰这时,于媪忽然来了,看他病成这个样子,惊讶的问道:“怎么忽然病了呢?”寄生泪下,述说失望之苦。于媪笑道:“呆子,前些时人家求上门来你不要,现在又想人家。不过现在一切还不太晚。五可订婚,只是口头商订,并没有文约,谚云:‘先炊者先餐。’你立刻去下聘礼,写婚约,准成!”寄生大喜,病立即好了,去下聘果然成功。结婚后,五可说:“我曾做梦,梦到你家,今天一看,房子竟和梦中无异。”两人一算时间,正是寄生梦见五可的同一天。于是问到五可为什么说已和张家订了婚,害得他大病一场。五可说:“那你为什么当时不答应婚姻呢?要知道因为你的拒绝,我也大病了一场啊!难道就不许我也报复你一次吗?”寄生大为感动,从此夫妇过着美满的生活。

象箸玉杯

“象箸玉杯”表示用象牙做筷子,用玉石做酒杯,借以形容生活的极度奢侈。

此典出自《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以土金邢,必将犀玉之杯。”

从前殷纣王用象牙做筷子,他的太师箕子为此非常忧虑。箕子认为:有了象著筷子,就不会再用土瓷羹器了,必定要用犀玉作杯,这样才能相配;有了象箸玉杯,就不能再盛普通的食品了,而必须盛以旄象豹胎;吃食都这样讲究,住茅屋穿短褂子就当然不行了,那就必须要锦衣九重了,广室高台了。有人问箕子为什么这样为纣王担忧。他说:“这样下去多么危险啊,我怕因此而走向灭亡啊!”果然不出箕子所料,没有多久,纣王公然就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于是殷朝就灭亡了。

心居魏阙

“心居魏阙”形容身处江湖,心中仍思念朝廷。

此典出自《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公子名牟,封于中山,因此人们称他为中山公子牟。有一次,他对魏国的贤人瞻子说:“我在江湖之中隐遁,而心里却思念着朝廷的荣华富贵,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瞻子回答道:“看重生命!看重生命就会淡泊于名利,这样就不会再思念朝廷的荣华富贵了。”

中山公子牟说:“我虽然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却不能控制自己。”

瞻子回答道:“不能控制就放纵它,这样精神上就无所憎恶了。不能控制自己就强逼自己不放纵,这叫做双重损伤,双重损伤的人,不会长寿的。”

魏公子牟,是大国的公子,他到江湖上隐居要比平常百姓有很多的困难。虽然他没有达到道义的要求,可是他却有清高的志向,足以激励那些贪求名利的普通人了。

心劳日拙

“心劳日拙”讽刺了那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此典出自《谐语》。

苏东坡说:有一个贫穷汉,晚上睡觉连一领宽阔的草垫席子都没有。他想,与其露着脚,还不如露着手,于是他便假装对人们说:“您看我们,有一时一刻离开笔砚的时候吗?即使在睡觉的时候,我们的手指也还像笔一样露在外面。”

贫穷汉有个儿子不懂事。人们问他:“你们家每天晚上盖什么睡觉呀?”他立刻回答说:“盖草垫席子。”贫穷汉嫌太寒酸,就把孩子打了一顿,又告诉他说:“以后如果有人再问你这个问题,就说是‘盖被子’!”

有一天,贫穷汉出外会见客人,有一根垫席的茅草挂在他的胡子上。儿子急忙跟在身后叫嚷着说:“赶快把你脸上的被子拿下来!”——这就是所谓“作伪心劳日拙”的例证呀。

徐福求药

“徐福求药”比喻专做些荒诞不经之事。

此典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芾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芾发童男女数千人,人海求仙人。”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希望自己创下的基业能够永远传下去。他知道死最终将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就在骊山建造大坟墓。坟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余,坟墓中有宫殿及百官位次,珠玉珍宝,不计其数。他又希望可以不死,因而召集方士求神仙,浪费大量财物,寻找长生不老的奇药。

有一次,齐人徐福等人上书说,海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仙人们居住在那里。徐芾请求进行斋戒,带着童男童女去寻找长生不死之药。秦始皇答应了,于是派遣徐芾带领童男童女数千人,驶进茫茫的大海,去寻求仙人奇药。

那么,徐福真的能找到仙药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汉书·郊祀志》记载说: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神山,传说位于渤海中,离人世并不远,曾经有人到达过,诸位仙人和不死药都在仙山上。仙山上的物品、禽兽等都是白的,宫殿是用黄金白银建造的。还没有到达仙山时,远远望去,仙山宛如云霞一般;到达仙山时,仙山却在茫茫的海水之下;靠近仙山,灾祸马上就会到来,狂风席卷航船而去,从未有人登上仙山!又据《括地志》记载说,仙山名叫亶洲,位于东海之中,秦始皇派徐福带领童男童女入海求仙人,居住在此洲,共数万家。

燕雀处屋

“燕雀处屋”的这个典故告诫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此典出自《孔丛子·论势》。

燕雀在屋檐下营巢筑窝,安了家。它们子母相哺,怡然自得,自以为安逸舒适、永无忧虑了。

一天,烟囱冒出来的火苗窜上了房顶,檩椽慢慢被烧着了。而燕雀还是若无其事,一如往常,不知大祸就要来临了。

羊裘在念

这则典故说明偶得意外之财,便天天想入非非,冀得重获,是迂上加迂。

此典出自《迂仙别记》。

乡里有个小偷,有一天晚上去窥探迂公的卧室,这时迂公恰好回家碰上了,小偷大吃一惊,丢下他身上穿着的羊皮袄就慌忙逃跑了。迂公拾起羊皮袄,非常高兴。

从那以后,迂公心里天天念着羊皮袄事件。每次进城,虽然到半夜三更,他也一定要回家。到了家门口,看到门庭安然无事,总是皱起眉头叹息着说:“为什么没有小偷呢?”

夜狸取鸡

这则典故比喻讥讽要钱不要命的人。

此典出自《郁离子》。

郁离子居住在山中,夜里有只野猫偷吃了他的鸡,他就追,结果没有追上。第二天,随从的人在野猫进来的地方装上捕兽工具,用鸡作诱饵。当天晚上野猫就被捉住了。野猫的身子被绳索捆住了,而它的口和脚却还在那里捉鸡,一面抢一面夺,一直到死都不肯放弃那只鸡。

郁离子叹了一口气说:“人们一味地追求钱财货利的,正像这只野猫一样呀!”

一狐之腋

“一狐之腋”比喻珍贵的物品。

此典出自《史记·赵世家》:“大夫无罪。吴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

春秋末期,有一些诸侯国家名义上是国君掌权,但实权通常操在一些有势力的卿和士大夫手中。晋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公元前511年至475年,晋国的国君是晋定公,然而大权却掌握在赵鞅、范氏、中行氏这些卿的手中。为了争权夺利,他们发生了内讧。在内讧中,赵鞅打败了范氏和中行氏,扩大自己的封地,为以后建立赵国奠定了基础。

赵鞅,即赵简子,又名志父,亦称赵孟。他是一个机智谋略、善于用人处事的贵族。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在袭击护送粮饷给范氏的郑国军队时,赵鞅誓师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结果鼓舞了军心,激励了士气,战争大获全胜。

赵鞅手下有一个大臣叫周舍。此人为人耿直,常常坦率地向赵鞅提意见,声称自己愿意做一个“鄂鄂之臣”(鄂读è,鄂鄂:直言争辩时的神态),因而很得赵鞅的赏识。后来,周舍死了,赵鞅非常难过,每次上朝都流露出不悦的神情。大夫们见此情形,都来问是不是自己办了什么错事得罪了他。赵鞅说:你们没有得罪我。但是,我听说,一千只羊的皮也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值钱,现在朝廷之上,只是听到你们唯唯诺诺的顺从,听不到周舍据理直谏的声音了,因此我才闷闷不乐。

一斛凉州

“一斛凉州”的意思是,用一斛酒换了个凉州刺史,人们用它形容以贿赂的手段求取官职。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书·明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