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哲理枕边书3
2809800000011

第11章 条条大路通罗马(1)

不要因小失大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在无数个村庄与山林面前,它从没有驻足,可是面对沙漠这个强大的对手它怯步了,因为它知道,要想穿过沙漠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很有可能会破坏原来的自己。

可它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它想:“既然我已经越过了重重障碍,这次也应该能够化险为夷,只要我有足够的勇气。”

下定决心后,小河流慢慢进入沙漠,它发现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结果都是一样。

这种况状使小河流心灰意冷,心想:“也许我命中注定要葬身在这沙漠中吧!也许我永远也难以到达传说中的浩瀚大海。”

正在小河流灰心丧气的时候,四周响起沙漠低沉的声音:“小河流,这么快就失去信心了吗?这种方法行不通,可以选择另一个方法啊!为什么不借助微风的力量让它带你跨越沙漠呢?”

小河流抱怨地说:“要不是你,我早已经见到浩瀚的大海了,让微风带着我过沙漠,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吗?我可不愿意。”

沙漠说:“你之所以不能过沙漠,是因为你的思维不能灵活变通,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我。要想从这里通过,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去,协助你到达目的地。你只要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空气中,微风就能助你一臂之力。”

小河流心里思量着:“让我放弃自己现在的模样,不是等于叫我自我毁灭吗?这样的方法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谁知道是不是沙漠在骗我。”

沙漠似乎看出了小河流的心思,于是耐心地解释道:“微风可以带着水蒸气越过沙漠,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它又会把水蒸气以雨水的形式释放出去。这样你不就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吗?不就可以继续前进奔向你梦寐以求的浩瀚大海了吗?”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

沙漠回答说:“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但是不管你是一条看得见的河流,还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却从来没有改变,归结到最后你依然会以一条河流的形式,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听过沙漠的话后,小河流隐隐约约地想起了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也是由微风把它带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以雨水的形式落下,才成了今日的河流。

于是小河流鼓起勇气,向微风敞开了怀抱,化作蒸气消失在微风之中,奔向它生命中的新旅程。

在大多数人的生命历程中,往往也会有与小河流一样的经历,面对困难驻足不前,思维不能灵活转变,由此为人生留下遗憾。

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达成某种程度的突破,向理想中的目标迈进,那需要一种大智慧——灵活变通,挑战未知的领域。

枕边哲理

当你无法改变环境时,就要转变思维去适应环境,这样往往能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冲出重围,柳暗花明。切忌因一棵树而失去整片森林。

给自己重新定位

莫尔西是一个热爱生活、敢于冒险、精力充沛的小伙子,他的胆量经常被他人羡慕和赞扬。

可是,莫尔西并不是自始至终都是这样,而是经过一个新的自我认定以后才成为现在这样一个有胆量的人。

小的时候,莫尔西经常被小伙伴们耻笑,笑他是个胆小鬼,因为他不敢做任何运动,凡是可能受伤的活动他一概不敢涉足。

为了改掉自己胆小的坏毛病,他参加了几次发挥潜能的研讨会,然后又体验了一些新的运动,如潜水、赤足过火和高空跳伞等,并从这些新的运动经历中得知,其实有很多冒险活动,自己都可以完成,只要给自己一些压力。

人们开始羡慕莫尔西的勇敢,都对他说:“你简直太棒了,我是多么希望也能像你一样敢于挑战高危险度的运动啊!”刚一开始,他为能赢得大家的赞赏而自豪,可是久而久之他开始怀疑,是不是以前低估了自己。

奠尔西认识到痛苦跟胆小的想法是连在一块的,因为他深刻地明白,自己正是由于胆小而处处设限,他决心把胆小的不良因素驱逐出自己的思想意识。

有一次高空跳伞,他想借此来印证自己究竟是不是仍是个胆小鬼。

当飞机攀升到1.3万英尺的高度时,莫尔西看着那些不曾经历过跳伞的队友们,多数人都极力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恐惧,可是为了面子,他们故意装做兴致很高的样子。莫尔西看着他们的表现,想到了自己,也许过去的自己也是这副模样。可是,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恐惧,他把今天的跳伞活动当做了一次消遣。

当他顺利完成了跳伞的全过程以后,看到其他队友的表现,他彻底认识了自己,他已经不再是个胆小鬼,而成为一个敢冒险、有能力、热爱生命的人,他需要重新给自己一个定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每个人都会发生改变,面对困难的挑战,你不妨为自己重新做个认定,并把遇到的困难当做锻炼自己的机会,那样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

枕边哲理

经常对自己重新定位,认识最新的自己,就可能超越过去及现在对自己的看法。这样,你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这对走出逆境有很好的帮助。

心态很重要

有一个疲乏愁烦的老妇人,她总以为自己的十字架比他人的沉重,戴起来吃力,所以她一直希望能和别人交换一个来戴。

于是,她决定四处去寻找她满意的十字架。一天,她来到一座教堂,在那里陈列着各种各样、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十字架。她拿起一个表面镶着钻石和黄金的小十字架,对它爱不释手,她想,背上这个十字架一定很舒服。但当她欲往脖子上戴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十字架很沉,戴起来很吃力。原来钻石和黄金虽然美丽,却太重了,她根本戴不动。

她又来到另一个木头雕刻的十字架面前,只见它表面缠着美丽的玫瑰花,她想,戴这个应该比上一个要容易多了。她轻松地拿起并挂在脖子上,可是玫瑰花的尖刺使她痛苦不堪。

最后,她又走到一个十分朴素的十字架面前,她拿起十字架,觉得这个是她最满意的,也是最容易戴的一个。当她定睛仔细观看时,却发现,这个正是她原来就拥有的那个十字架。

达尔其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学者,达尔其小的时候,每逢生病需要打针时,总是哭闹不停,这时父亲总是对他说:“你看,你哭也得打,不哭也得打,你自己选择吧!”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与其一直受压力控制着,倒不如视它为不存在,只要你已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已经完成任务,说不定这样做反而会轻轻松松地获得自己求之不得的东西。烦恼并不会因你的唠叨、抱怨而减少,反而会逐渐加重。与其为烦恼而愁,还不如改变自己的态度。

枕边哲理

生活中,有许多令人烦恼的事情,关键看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它。积极乐观,事情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悲观,事情往往变得更糟。所以遇到事情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它,因为态度可决定一切。

只有进步

一位为孩子成绩而烦恼的妇人,不辞辛苦地去寻找一座香火兴旺的寺庙,为儿子祈祷,刚好她遇到了深远禅师,禅师见她眉头紧锁,便问其原因,得知她是为孩子的功课烦恼。

深远禅师对妇人说:“孩子的功课不好应该由他自己去烦恼才对呀!你为什么代替他做此事呢?”

妇人沮丧地对深远禅师说:“师父,你有所不知,我孩子的班级有50个人,他考试却考了第50名,这样的成绩怎么能不让我烦恼呀!”

深远禅师竟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

妇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呢?我还要为儿子取得最后一名而庆幸吗?”

禅师说:“你不妨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51名绝对不会属于他。”

妇人听完后,脸上的愁云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

深远禅师又为妇人打了一个意义深刻的比喻,他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如同身处山谷底部,惟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能够端正态度,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陪他一起走,还用为他如何才能走出谷底而犯愁吗?”

不久以后,妇人再次来到该寺庙敬香,并找到深远禅师当面向他道谢,说她的心情好了许多,不再为孩子的成绩而烦恼了,而且在她的帮助下,孩子成绩直线上升。

生活就是如此,烦心事多得数不清,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对待它。

枕边哲理

现实生活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之所以会有人迷失在山谷里,是因为他们止步不前,一味蹲在山谷中为迷失方向而烦恼、哭泣。如果他们意识到自己身处何地,就能明白,最重要的是能在迷途中辨别方向,制定下一个目标。

学会放手

很久以前,有一个苦命的老妇人,她年轻的时候就失去了丈夫,与独子相依为命。儿子既听话又孝顺,让老妇人甚是欢心。但天有不测风云,不料独子突然得了重病,撒手人寰,留下老妇人孤零零一个人。

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的死对老妇人的打击非常大,她根本没有力气处理儿子的丧事,是好心的左邻右舍帮助她把儿子埋葬了。

老妇人痛苦万分,她死也不肯离开儿子的坟地。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她都守在儿子的坟边,不吃也不喝,一味哭闹,想与儿子一道离开人世。

5天后,老妇人果然气息奄奄,命在旦夕。这时,一云游的和尚来到老妇人身边,问道:

“老人家,您为何这般难过啊?”

老妇人虚弱地说:“与我相依为命的儿子离我而去,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啊!我儿子生前对我孝敬有加,乡亲邻里都赞扬我儿子懂事、有礼。可是,为什么上天对我这么不公,夺走我的丈夫不说,还要抢去我的爱子。我也不想苟活于世,只求同儿子一道离开。”

和尚又问老妇人:“你想不想让儿子活过来呀?”

老妇人一听,顿时打起了精神,对和尚说:“当然想呀,大师是不是有办法让我儿起死回生?”

和尚对老妇人说:“如果你能找来一种香火,我便可以用它来救活你儿子,让你们母子再次团聚。”

老妇人迫不及待地问:“那是什么样的香火,在什么地方才能找到呢?”

和尚说:“这种香火来自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你去把它找来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老妇人为了让儿子起死回生,带着为数不多的银两四处去寻找香火。

每逢一个村庄她便进去敲开每一户人家的大门,见人便问:

“你家死过人吗?”

“死过,世界上有哪家没有死过人啊!”

听到这样的回答老妇没有灰心,她继续走,每到一户,老妇就问:

“你们家以前死过人吗?”

“死过,我们的祖先都死在我们前面。”

“当然死过,世界上哪有不死人的人家啊!”

老妇走过了无数个村庄,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的累,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受过数不清的打击,问了不知道多少人家,可是每个人的答案都大同小异。

无奈之下,老妇只能回来了,她告诉和尚说:“我已经走过了无数个村庄、城镇,敲开了很多人家的门,问了众多的人,可是却没有一家没有死过人,这样的香火看来我是取不来了。”

和尚对老妇人说:“既然如此,你又何必为儿子的死而伤害自己呢?”

这时老妇人才恍然大悟,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

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谁也逃避不了这一现实,只是看你如何去面对。

枕边哲理

死乃自然规律,几乎每个人都会遭受类似故事中失去亲人的不幸,不过只要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看待失去亲人这件残酷的事实,将其视做一种规律,那么痛苦也会随之而减少。否则,像老妇人那样盲目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

被盗以后

艾米和丈夫杰克一起去旅行,抵达目的地后,已经是深夜,他们匆忙找到一家旅馆住下。

由于夜已深,一时找不到搬运行李的人,所以杰克吩咐柜台的服务员,一会儿找人把行李送到他们的房间里去,服务员满口答应,并向杰克夫妇吹嘘他们的服务有多么好,多么迅速,并让他们在房间里安心休息。得到保证以后,艾米和杰克放心地休息去了。

一个小时以后,服务员的承诺并没有兑现,杰克夫妇没见到行李,于是他找到了柜台的服务员询问,才得知自己所有的行李都被偷走了。其中包括信用卡、护照和他们旅行中所需的物品。

杰克怒不可遏地指责服务人员,可是服务员一直在推卸责任,他回到房间后,莫名地向妻子艾米发了一通火,由于丢失行李,艾米已经很生气,丈夫的无礼使她更加气愤。于是二人绷着脸相互瞪着。

大概半个小时后,杰克冷静下来想:这样生闷气也不是办法。念头这么一转,也就心平气和了。当他将视线转移到妻子的脸上时,看到怒气未消的妻子仍在为自己的过错而恼火,他意识到,行李的丢失与妻子并没有任何关系,她的心情与自己一样,也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领悟到这些以后,杰克主动向妻子道歉,并希望和妻子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遇到不幸的事情发生时,不要让坏的情绪左右你的思维,失去理智而迁罪于别人,这种行为的结果只会伤害你自己与身边的人,将矛盾激化。

枕边哲理

临危不乱、冷静思考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与其迁怒于人,急于发泄,不如心平气和地寻求解决方法。

古时候,有一位妇人总是因为一点琐碎的小事生气,然后就胡乱发脾气,找茬与他人争吵。她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为了改掉自己的坏毛病,这位妇人找了一位高僧,想让他帮助自己开阔心胸。

高僧明白她的来意以后,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将门锁上后便转身离开了。妇人被高僧的行为激怒了,气得跳脚大骂。

可是任她怎样大声叫骂,骂人的话有多么难听,高僧仍然不理会她。妇人见此状又转变态度苦苦哀求,可高僧仍置若罔闻。

等妇人终于安静了下来,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在生气吗?”

妇人说:“我并没有生大师的气,我只是在气自己,不明白为什么舒适的家不呆,非要到这地方来受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给妇人留下了这句话以后拂袖而去了。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妇人埋怨地说:“不生气了。”

“为什么?”高僧问道。

妇人说:“我生气有什么用呢?”

高僧摇摇头说:“你并不是不生气了,而是把它积压在心里,如果积攒下来的气爆发出来,那将会更加剧烈。”说罢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又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高僧大笑着对妇人说:“在心中评价‘气’值不值得,可见心中仍然有气根。”

正当高僧欲转身离去之时,妇人高声问高僧:“大师,什么才叫气啊?”高僧顺手将手中的茶水泼在地上,不一会儿,茶水就被大地包容了。妇人望着高僧的这一举动良久,顿悟,鞠躬致谢而去。

从此妇人拥有了包容之心,不管对待人还是处理事都用一颗宽大的心去包容对方,再也没有为任何事生过气,家庭生活气氛也逐渐好了起来。

曾经有人说过:“生气中的气是别人从口里吐出来而你又直接吞进口里的东西,吞下去反胃是必然结果;可是当你视它为不存在时,它便会自动消散。”

枕边哲理

既然生活中生气是难以避免的,为什么不换个角度重新看待“气”,为什么不可以用一颗宽大的心来包容它呢?一旦你可以做到这一点,就会发现,其实它还可以为你平淡的生活增添乐趣。

抱怨是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