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知识博览4
2810200000027

第27章 常用武器大观(3)

云雾弹爆炸后,先是冒起一团团的云雾,这些云雾几乎可将方圆几十米的地面覆盖住,紧接着,大面积的云雾便发生爆炸,产生高温热气和强大的冲击波,并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氧气。高温热气和冲击波可将浓密的灌木丛一扫而光,能把坦克摧毁,最终引起一切可燃物燃烧。暴露在地面上的人员,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被冲击波气浪抛到远处。即使是躲避在非密闭工事或洞子里的人员,也会因暂时缺氧而导致呼吸困难,以致窒息死去。

最初出现的云雾弹,是一种子母弹型,即母弹内装三枚子弹。每枚子弹装填有数十公斤的燃料空气炸药,并配有引信、雷管和传感器等。当母弹从飞机上被投掷下来后,经过1-10秒钟,引信引爆母弹后,释放出三枚子弹,这些子弹依靠阻力伞的作用,缓慢地接近目标,在预定目标上空进行第一次爆炸,随之将液体炸药抛出。液体炸药在空中扩散并迅速与空气混合,形成直径约15米、高约2.4米的云雾。大约0.1秒后,子弹便进行第二次爆炸,引起云雾爆炸,可在大面积范围内产生21个大气压的爆炸压力。

云雾弹对大面积除雷、反空降兵都特别奏效。

遥感弹

两辆坦克一同开进一个洼地,企图以此躲过对方反坦克火炮和导弹的袭击。突然,天空一声巨响,两辆坦克便依次冒火被毁。此场景是美国陆军进行试验的一种神奇的炮弹——遥感反装甲弹的一个镜头。

遥感反装甲弹,是一种新型的远距离反坦克弹种。一发遥感弹可以同时携带几个小弹,每个小弹都由战斗部、传感器、信号处理器、降落伞、电源和保险机构组合而成。传感器是弹丸的核心部分,它相当于一部高敏感度的雷达,传感器可自动发出电磁波以寻找目标,并接受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传感器一旦发现目标,就能立即计算出引爆弹丸的有利时间和准确位置,并且适时地向操作者发出引爆信息。小弹的战斗部是由炸药和药型罩组成的。当炸药爆炸后,药型罩在极高的压力和温度的双重作用下,被挤成一个小弹丸,随即高速射向目标,速度高达每秒2000-4000米,其间产生的攻击力足以穿透几十米外的坦克顶部的装甲或侧装甲。

遥感炮弹一般配备在155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炮上发射,当炮弹发射到坦克群的上空时,小弹就从母弹的“肚里”抛出,以每秒10米的速度下降。当下降到最有利的高度时,便引爆战斗部,战斗部所产生的一枚高速小弹丸,便沿着传感器所指引的坦克方向飞去,瞬时将坦克顶部装甲击穿。

遥感炮弹的操作简单,不受云、雾、烟幕等现象的干扰,威力极大,能在数十公里外有效地摧毁敌军坦克,而且一发炮弹便能够同时命中几辆坦克。

激光炮

激光炮具有无比的威力。据试验,在一万米的距离之间,用车载激光炮可以成功地击落两架无人驾驶的直升机。国外正在研制战斗机和轰炸机上使用的激光炮,用这种激光炮来反导弹。还有一种装在宇宙飞船上的激光炮,它射击的强光束能使飞行中的洲际导弹的核弹头化为乌有。

激光炮主要分折叠式激光炮、固定式激光炮和轻型激光炮三种类型。折叠式激光炮的外貌跟通常的火箭炮大致相似,主要用于攻击敌人的坦克群、飞机和巡航导弹等。固定式激光炮跟普通加农炮相似。轻型的激光炮与普通的迫击炮差不多,专门用于对付空袭的敌机、集群坦克和重型武器射手等,射击时能做到弹无虚发,达到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的效果。

激光炮的“光弹”速度之快,一秒钟内能发射1000发。它靠远警雷达来测定敌方导弹的飞行方位、距离高度、速度等,经过电子计算机迅速确定目标,准确无误地命中导弹。如果敌方同时发射多个真假导弹,激光炮可以在短时间内把所有来犯的导弹一概摧毁。

手榴弹

手榴弹,是用手投掷的爆炸性武器。因为早期手榴弹的外形和破片与石榴和石榴籽相似,所以称之为手榴弹。

一般的手榴弹由弹体和引信两个部分组成。弹体呈圆柱形或鸡蛋形,里面盛有炸药等其他装填物。中国制造的手榴弹,大多带有手柄,采用拉发或击发延期式引信。手榴弹的特点是:弹体轻小、具有一定的威力,生产、携带、使用简便。

手榴弹可以分为杀伤、反坦克、燃烧、发烟、照明、毒气和训练等种类。杀伤手榴弹又分为两种:防御手榴弹和进攻手榴弹。防御手榴弹主要是利用爆炸后形成的破片去击杀有生目标,这种防御手榴弹兼有震慑和破坏的作用。手榴弹的弹体外壳用铸铁或冲压钢板制成,弹重300-600克,引信延期时间3-5秒。杀伤半径5-15米。进攻手榴弹的弹壳用铁皮、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全弹重100-400克,引信延期时间为4秒左右。

在投掷普通木柄杀伤手榴弹时,带出拉火绳,之后便可使火帽、延期药、雷管、炸药相继作用,最后产生爆炸。反坦克手榴弹,亦称反坦克手雷,多用空心装药,瞬发引信。一般的反坦克手榴弹配有手柄,弹尾带有稳定伞或尾翅,以便保证命中姿态正确,有利于破甲。

手榴弹是随着火药的发明与使用而发展起来的。早在11世纪北宋年间,中国就发明了最早的用于防守城池的手投兵器——火毽。15世纪,欧洲又出现了装有黑色火药的手榴弹。17世纪,“榴弹兵”部队曾在欧洲风行一时。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俄双方都使用了大量的手榴弹。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后的历次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中,手榴弹都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

枪榴弹

用步枪发射的炮弹,叫枪榴弹。有一种专门用来穿透坦克的反坦克枪榴弹;还有专门用来杀伤敌人、破坏工事的杀伤枪榴弹;也有用于照明、发烟等特殊任务的特种枪榴弹。

步枪能把一发比自身口径大得多的炮弹发射出去,其功能全在于步枪上有一个特殊装置。通常,步枪口上配装有一个发射具,将枪榴弹的尾管插入发射具内,再将一种特殊的空包弹(类似一种没有子弹头的枪弹)压入枪膛,击发后,空包弹产生的火药气体便将弹丸抛射出去了。

枪榴弹的质量一般为0.7公斤左右,体积大小与一般手榴弹差不多,但威力却比手榴弹大得多。一枚500克重的手榴弹,靠人力一般只能投40-50米远,而一发重500克的反坦克枪榴弹,有效射程却可达75-100米,并能垂直击穿30毫米厚的装甲。在50米内射击,枪榴弹的命中精度也比手榴弹的命中精度高得多。还有一些枪榴弹,既可以用步枪发射,也可以用手投掷,兼有枪榴弹和手榴弹的特点。

水雷

水雷是海军的古老兵器,也是现代的常规武器。它诞生在中国。早在明代嘉靖年间,我国就用“水底雷”炸毁倭寇的舰船,给倭寇以沉重的打击。

水雷的最大特点是长期隐蔽于水中。布置在自己的海域,可以构成防御水雷障碍,封锁海峡、水道,加强抗登陆防御。布设在敌人的海域,可以构成攻势水雷障碍,封锁敌方基地、港口和水道,打击和限制敌舰船活动。

水雷构造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于舰船、飞机大量地布设。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兵器、兵力配合使用,协同作战,是海上攻防战斗中的有效武器。

世界上的水雷种类繁多,但按爆炸原理来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触发水雷,当舰船触碰时引起爆炸:另一类是非触发水雷,它是利用舰船航行时所产生的磁场、声场、水压场等,在一定距离上就能引起爆炸。

鱼雷

鱼雷是一种能在水下自动推进、自动控制深度和自动控制方向的水中兵器。由于它的形状像鱼,又能像鱼那样前进,所以得名。

鱼雷一般由雷头、雷身和雷尾三大部分组成。雷头内装满炸药;雷身装有压缩空气、淡水、燃料或电池,还装有发动机;雷尾装有横舵、直舵、螺旋桨和雷鳍。根据鱼雷内部各机件的功用,可分为动力、深度、方向、爆炸系统,以及自动搜索、跟踪敌舰的自导系统。

鱼雷和船一样,也是依靠机器推进的,内装有燃料和一部主机,后边安着螺旋桨。鱼雷入水后,主机发动,带动螺旋桨旋转,便可推动它在水下按一定速度航行。

发射鱼雷的装置叫做鱼雷发射器。发射动力有两种:一种是压缩空气,另一种是火药。为了保证鱼雷迅速、准确地发射出去,除发射器外,舰艇上还装有鱼雷射击指挥仪或鱼雷瞄准器,在现代舰艇上还装有电子计算机,用这些仪器实施鱼雷射击的指挥、计算、瞄准和发射。

世界上第一枚鱼雷,是1868年由英国人罗伯特·怀特海德制成的用压缩空气做动力的鱼雷。现在世界各国正在使用的鱼雷,主要有:自控鱼雷,这种鱼雷的航速为45节(1节=1海里/小时),航程1.8万米,航深14米,装药量510公斤,只能射击水面舰艇。自导鱼雷,装有自导装置,好像人的耳朵,鱼雷在水中一面前进,一面进行“探听”,能在几百米到上千米的距离上搜索到敌舰,并操纵鱼雷自动导向敌舰。

还有一种航空鱼雷。利用喷气发动机喷出的气体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直接推动鱼雷前进。携带喷气鱼雷的飞机对敌攻击时,飞机到达投射点,通过一系列的自动操作,找到敌舰时便爆炸,精确度很高,威力很大。

也有火箭助飞鱼雷。由鱼雷和火箭助推器两大部分结合而成。主要装备在驱逐舰、护卫舰上,用来消灭敌潜艇;也可装备在潜艇上攻击敌潜艇。在自控鱼雷后边拖一根导线,并和发射舰艇相联,在舰艇上遥控指挥鱼雷,可以准确射中目标,这叫线导鱼雷。

锚雷

锚雷由雷体和雷锚两部分组成。雷体通常呈球形,涂有黑漆,不易发现。雷体下部是炸药室,装有100-300公斤梯恩梯炸药和电雷管。上部是空的,使雷体具有一定的浮力。雷体上有五个触角。锚雷装有自动定深机件,控制水雷布设深度。

雷体上的五个触角,是引起水雷爆炸的关键。每个触角由锌杯、碳棒和装有电解液的玻璃管组成。触角是按电池原理制作的,每一个触角就像一节干电池,锌杯等于是电池外层的锌皮;碳棒类似电池顶部带铜头的碳芯:玻璃管中的电解液就是电池中的粘稠液体。当舰船把触角碰弯时,玻璃管破碎,电解液流到锌杯和碳棒之间,发生化学变化,就形成了电流。触角产生的电流通到电雷管,电雷管起爆,引起水雷爆炸。这就是锚雷一触即发的道理。

锚雷爆炸能量很大,它以强大的压力波冲击舰壳,这个压力波超过舰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时,舰壳就破裂,破坏半径一般为5-6米。对驱逐舰和比它小的舰艇来说,一至二个水雷爆炸,就能使它沉没,或造成严重损伤,失去战斗力。

磁雷

1939年9月,德国在英国泰晤士河口的海面上布设了水雷。英国派出扫雷舰艇,在雷区一趟趟往返扫雷,结果一个水雷也没有找到。可是,当舰船进入扫过雷的海域时,却接二连三地挨炸,先后被炸沉了17艘。这种击沉英国舰艇的水雷就是磁雷,因为它一般布设在海底较深的位置上,所以又称沉底磁性水雷。

这种水雷不需要舰船直接碰撞,在一定距离上接受舰船行进时产生的磁场,就会引起爆炸。磁性水雷的威力比较大,击沉一艘驱逐舰,只需要一个装药量为300公斤的沉底磁雷,击沉一艘巡洋舰只需二至三个磁雷。击沉一艘重型舰船只需三至四个磁雷。它的破坏作用随爆炸距离的增大而降低,通常以10-20米的布雷深度爆炸效果最好。

音响水雷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为了控制海上霸权,接连不断地研制出新的水雷。他们在1939年布设的磁雷曾使英国陷入被动局面。谁知,当英国海军好不容易研制出了应付的武器时,德国人却布设了另一种新的水雷——音响水雷。这种水雷利用舰船声场引爆,用对付磁雷的扫雷具根本找不到它,这又一次使英国陷于被动地位。

舰船声场所以能引起音响水雷的爆炸,是因为音响水雷的雷尾装上了一个“耳朵”——音波接受器。水雷的“耳朵”能把舰船发出的声波变成电信号,电信号经过放大、整流后,输送到线框,使指针摆动,中间机构开始工作,爆炸开关接通,电雷管通电,引起水雷爆炸。这就好像舰船给音响水雷打电话说:“我来了!”而回答它的却是水雷爆炸的一声轰隆巨响。

还有一种音响水雷,是用声、磁联合引信起爆的,称为音响感应水雷。声场、磁场按先后顺序,共同作用到水雷时,才引起水雷爆炸。因为音响引信比磁感应引信接受信号距离远,所以通常把音响引信作为搜索目标的值班引信;而磁感应引信只能接受舰船附近的磁场,使水雷在舰船底部爆炸,所以称为战斗引信。平时,音响机构电路畅通,随时可以接收音响信号。当舰船开来时,声波接受器先接通电流开始工作,当舰船接近水雷上方时,磁感应器使爆炸开关接通,电雷管起爆,引起水雷爆炸。

燃烧地雷

燃烧地雷就是凝固汽油地雷,常常埋在防御前沿的地下阻止敌人进攻。有些凝固汽油地雷,在铁桶下面放置梯恩梯炸药块或迫击炮弹作抛射药。在这种情况下,要借助于起爆机构进行起爆,容量200升的汽油桶爆炸,杀伤半径达50-60米。

用燃烧地雷也可以在水上设置障碍,防止敌人的登陆。必要时,还可将液体燃料放出,使它浮在水面上燃烧。

燃烧地雷一般用在防御战斗中杀伤集团步兵,随着进攻部队摩托化能力的提高,它在燃烧武器中的地位逐渐降低。现在燃烧地雷主要用于海洋、河岸制造火障,防止敌人抢滩、登陆。

战舰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是最高大的军舰,舰体长度小的也有200米,大的可达330米;宽度从30多米到80米不等。舰体的高度自40多米到70多米,相当于20层大楼那么高。

航空母舰还以重出名。排水量小的有近2万吨,大的有9万吨。最大的航空母舰与几十吨的快艇相比,就像一头大象旁边蹲着一只小兔子。美国的“尼米兹”航空母舰的排水量有9万多吨,大约相当于9000辆装满货物的解放牌汽车的重量。因为舰上装有大功率的动力装置,所以跑得还挺快,时速达30-35节。一艘9万吨级的航空母舰,有30万匹马力的动力装置,相当于3300辆载重汽车动力的总和。

一艘航空母舰等于一个庞大武器库。有用于进攻的舰载歼击机、舰载攻击机、舰载反潜机;还有多种勤务保障飞机,如预警机、侦察机、加油机、救护机等。这些舰载飞机各有各的用途和特点,相互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去完成各种战斗任务。一艘现代化舰艇战斗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设备的质量和数量。航空母舰上的电子设备有雷达、声纳、热力测向仪;有无线电台、通讯机、卫星通信系统,以及导航仪等。

航空母舰按排水量的大小分类,6万吨以上为大型;2万吨至6万吨为中型;2万吨以下为小型。它具有攻击威力大,航海性能好,抗沉性能强等优点,但也有目标大,容易遭袭击等弱点。

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