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知识博览4
2810200000006

第6章 人类社会(5)

宋太祖与其弟宋太宗,陆续消灭南唐等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为巩固统治,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首先“杯洒释兵权”,解除了石守信等统军大将的兵权,然后又陆续解除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唐朝以来专制一方的节度使,成了毫无实权的虚衔。在兵力部署上采取守内虚外的方针,把主力放在首都附近,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且把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开,防止了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北宋政府还派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厅管理财政,防止了地方武装割据。这些措施一方面防止了分裂割据和宦官弄权,但另一方而由于官僚机构膨胀,军费开支庞大,也造成财政困难等弊病。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统治出现危机。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实行变法,颁布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等一系列新法,企图通过变法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新法推行十几年,取得一些成果,但由于保守派官僚的反对,公元1085年宋神宗死后,新法几乎被全部废除。

北宋末年,政治十分黑暗,宋徽宗宠信奸臣、宦官,大肆搜刮百姓。而此时。在东北兴起的金灭掉辽国后,向北宋发动夫规模进攻。1126年,金军第二次南下,攻陷京城。1127年,会军掳走了宋徽宋、宋钦宗以及后妃、宋事、大臣等3000人,北宋灭亡。历史上称这一变故为“靖康之变”。

蜗居临安的南宋

北宋灭亡的同一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做了皇帝。1128年金军连续南下,宋高宗赵构一直逃至海上。后来金军被打败北撤,1132年宋高宗才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安顿下来。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从此蜗居临安一隅,北面以淮河、秦岭与金国接壤。南宋从建立到被元朝灭亡,共历9帝,153年。

金军南下烧杀抢掠,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反抗,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抗金将领。黄河流域王彦领导的“八字军”在太行山一带多次重创金军,老将宗泽留守开封,积极支持北方义军的斗争。南宋抗战派将领更是坚决抵御金军。韩世忠把金军阻截在黄天荡48天,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将兀术的主力骑兵,乘胜收复了许多失地。其他几路宋军也取得许多成果。正当抗金斗争顺利发展的时候,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向金求和,宋、金订立了“绍兴和议”。之后,宋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合谋害死了岳飞,制造了历史上的一大冤案。

从宋高宗开始的南宋大多数皇帝和官僚,满足于半壁江山的苟安,纵情享乐,根本无意收复失地,所以南宋主战大臣曾发动的两次北伐,均以失败而告终。公元1234年,蒙古人灭金后,矛头对准南宋。腐败的南宋根本抵抗不住强大的蒙古军队的进攻,终于在公元1276年灭亡。蒙古人建立了元帝国,统一了全国。

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辽、夏、金

在北宋和南宋统治时期,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围、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和女真族建立的金国。

契丹族一直活动在辽河上游一带,过着游牧和渔猎生活。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了契丹闰,后改称辽国,建都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建国以后,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民族政权。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北宋建立以后,两次对辽用兵,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均遭失败。公元1004年,辽军南下,打到黄河边。宋辽议和,订立了“澶渊之盟”。此后,宋辽和平交往,进行通商贸易。公元1125年,辽国被金灭亡。

党项族原是羌族的一个分支,活动在今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北宋初期,党项首领接受北宋的册封,公元1038年,夏王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历史上称为西夏。元昊仿效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和兵制,创制了文字。从1040年开始,西夏发动了对宋的战争,夏、宋双方达成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取消了帝号,北宋送给西夏岁币。议和以后,双方恢复了以往的通商贸易。1127年西夏被蒙古人灭亡。

建立金国的女真族一直生活在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生活。11世纪,女真完颜部逐渐强大,统一了女真各部。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称皇帝,建立金国。不久,金发动了对辽的战争,1125年,金灭亡了辽国。灭辽之后,金国转而攻宋,于公元1127年灭亡北宋。南宋建立后,金兵曾渡过长江,企图消灭南宋,但是遭到顽强抵抗,于1130年北撤,此后形成了宋、金在秦岭、淮河一线对峙局面的形成。1234年,金在宋、蒙联军的进攻下灭亡了。金朝历时120年。

大漠中兴起的元朝

元朝是由生活在我国北方蒙古高原上的蒙古族建立的政权。12世纪时,蒙古各部之间经常进行残酷的战争。后来,斡难河流域的孛儿只斤氏部落首领铁木真征服了蒙古高原各部落,公元1206年建立了蒙古汗国。铁木真被推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军队先后灭亡了西夏、金。向西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元世祖忽必烈灭掉南宋后,疆域辽阔,北达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至今西藏云南,西北达今新疆境内,东北抵鄂霍次克海。为管理如此广大的领土,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当时,全国设立11个省。此外,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并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元统治者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为四等。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包括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等;第三等汉人,包括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第四等南人,包括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其他各族。这四等人的政治、法律地位高低不同。

元朝后期,皇帝昏庸无道,官吏贪污成风,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加之黄河决口,灾害连年,农民无法生存,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元朝便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陷于灭顶之灾。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时期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当年秋天,明军北伐,攻入大都,元朝灭亡。接着明太祖朱元璋一一削平了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明朝立国227年,传16帝。

明太祖为了巩固统治,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制,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皇帝把军政夫权全掌握在了手中。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明王朝国势强盛,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公元1405年到1433年,郑和前后7次出使西洋,与亚非各国进行了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明朝中期以后,皇帝大多昏庸无能,宦官王振、魏忠贤等先后专权。作恶多端,败坏了朝政。与此同时,边患也越来越严重。先是北方的瓦剌政权不断南侵,于公元1449年在林堡(令河北怀来县境内)大败明军,俘虏了明英宗,这就是“土木之变”。后来,一些日本浪人、武士等聚集起来,成为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经过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等连续清剿,到16世纪60年代才消除了倭患。

明代的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到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开始产生,这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到了后期。

明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人民流离失所。人祸又遇天灾。1628年,明末农民以李自成、张献忠两支队伍为主力,向腐朽的明王朝发起总攻。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万岁山吊死,明朝灭亡。

末代王朝清

清朝是由女真的一支建州女真部建立的。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逐步统一女真各部。他创立八旗制度,促使女真强大起来。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老城),国号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占据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改国号为清,迁都盛京(今辽宁沈阳)。清兵入关以后,占领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

清朝前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比明朝进一步加强。军事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对知识分子,统治者一方面采取笼络政策,开设特科取士,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严酷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康熙、乾隆帝曾六下江南,建立满汉联合统治。他们优待蒙古王公,在两藏派驻大臣,册封达赖和班禅。乾隆时期,中国这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疆域北接西们利亚,东临太平洋,南到南海诸岛,西至葱岭,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清政府一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又在国内设立许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这不仅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还使社会发展落后于西方各国。西方列强为了掠夺中国,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中国历史人物

西周的开国之君——周武王

周武王是周文王之子,名发。周武王继承其父遗志,完成文王未斍事业,终于推翻商朝统治,成为西周王制的开国之君。武土继任后,继续积极准备灭商,任命姜尚为军师,负责军事;任命其弟周公旦为辅佐,负责政务;还任命召公、毕公等人为助手。他还营建新都——镐京。周武王抓住商纣王统治分崩离析的有利时机,率师东进,观兵盟津(今河南孟津,古黄河渡口),大会八百诸侯。这是对商朝的一次武力试探,也是伐纣战争的预演。盟津之会后二年,商朝统治核心严重分裂,商纣王彻底孤立,伐纣时机成熟。周武王率大军伐商,在盟津会合各路诸侯,联合西南地区和江汉流域的羌、微、卢、彭等少数民族参战,从盟津渡黄河,杀奔商都朝歌,战于商都郊外70里的牧野。纣军全线溃退,纣王沈回殷都,自焚于鹿台。武王在此举箭连射三发,用铜铖砍下商纣的头,悬挂在大白旗上示众,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国后,为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推行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度。这些制度对防止皇族兄弟间夺权内讧,巩固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它使得西周前期统治秩序稳定,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春秋第一霸齐桓公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在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间为齐国国君。齐桓公是春秋初年称霸中原的第一个霸主。

齐桓公即位前为躲避齐国内战,和兄长公子纠流亡国外。齐襄公被杀后,他抢先回到到了齐国,登上王位。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几年之间,齐国迅速地强大起来。而此时,周边少数民族蛮、夷、戎、狄等利用中原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向中原诸侯国发动进攻。这时,齐桓公用管仲的谋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借机壮大了齐国势力。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皇帝。公元前221年,他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姓嬴名政(公元前259-前210)。13岁继承王位。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攻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秦朝,自称始皇帝。

统一后,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府,设三公、九卿作为辅佐,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货币;修筑万里长城,加强了北部的防御。这些措施有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秦始皇实行专制统治,征用民力过多,赋税太重,严刑苛法,焚书坑儒等,严重破坏了生产力,引起人民的不满。他死后不久,秦王朝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知人善任的刘帮

刘邦(公元前256-前195)是中国汉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字季,江苏沛县人。

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他起兵响应,成为反抗和推翻秦王朝的一支重要力量。公元前206年,他率兵首先攻占秦朝首都咸阳(今陕西西安),宣布约法三章,废除秦朝严刑峻法。在随后同项羽进行的长达5年之久的楚汉相争中,历尽艰难,终于在公元前202年战败项羽,建立汉王朝。

刘邦善于用人,在位12年,积极采纳各谋臣的建议,继续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重农抑商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农业生产。这些政策安定了刚刚建立的政权,延续到文景时期,收到了富国的实效。

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名籍,(公元前232-前202),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他的祖父项燕是楚国的名将。项羽11岁时,楚国被秦围攻灭,国破家亡,因此他立志灭秦。他自幼喜学“万人敌”。但对兵法只知大意,不肯认真钻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起义,项羽也随同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杀秦会稽郡太守,起义响应。第二年,陈胜失败,项羽随同项梁率8000子弟兵渡江北上作战,屡战屡胜。公元前207年,他随同宋义率军援救赵王歇的起义军。见宋义畏敌不进,毅然杀死宋义,亲掌兵权,率军渡过漳河,凿沉渡船,砸碎饭锅,以破釜沉舟的气概,与秦军在巨鹿展开殊死战。他九战九胜,俘虏了秦将王离,迫降了秦军主帅章邯,活埋了已投降的秦军官兵20万人。

巨鹿之战后,项羽声威大振,被诸路起义军推为上将军,汇集起义军40万,挥师西取秦都咸阳。这时,刘邦率领一支起义军已经进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项羽攻破函谷关,进驻鸿门,准备与刘邦决战。刘邦的力量不如项羽,只得拱手相让。项羽进兵咸阳后,封了18个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

不久,项羽同刘邦展开了长达5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由于他只听信项伯等亲戚近臣的话,不信用有才能的文臣武将,终于导致众叛亲离。在楚汉战争中,大战70次,小战40次,他每战必胜,但是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一战失败,四面楚歌中上演了霸王别姬的悲剧。项羽突围到乌江,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不愿渡江,拔剑自杀。

匈奴族的杰出领袖——冒顿单于

胃顿(?-公元前174),姓挛鞮(luandi),头曼单于长子。头曼欲废冒顿而立其偏爱的少子,曾将他送到月氏作人质,企图借用氏之手把他杀害。他盗马驰归,头曼见他精于骑射,令其率领万骑。公元前209年,乘头曼射猎之机,冒顿率卫士射杀之,自立为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