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路决定出路4
2811000000022

第22章 说话是一门艺术(1)

幽默是智者说话的武器

为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大多会以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但世界上的事很难预料,再要好的朋友也会有相互碰撞的时刻,遇到这样的状况,谈话或讨论无法顺利进行时,就不妨利用幽默来打破僵局。

在一次谈判中,由于双方都维护各自的利益而不愿作任何让步,使谈判陷入僵局,主持人只好宣布休会。用餐时,主人为客人斟酒,手一抖,酒杯碰在客人的额角,竟将酒浇了客人一头,当时的情形十分尴尬。公关小姐见状,从容地举起酒杯,对客人说:“让我们为我们双方的共同利益与友好合作,从头来干一杯!”

主客一愣,随即会意地一笑。在笑声中,双方意识到了坐到一起来的原因,于是重新回到谈判桌上,在互谅互让的友好气氛中开始了贸易谈判。

幽默的最高境界是能够把话语巧妙地结合起来,化陈腐为新奇,利用轻描淡写的词语达到轻松的境界,让人觉得趣味酣畅。

在与陌生人交谈中最适合运用幽默,因为贸然向他人搭讪会让人觉得紧张不安,此时适度表达幽默更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制造谈话的机会。例如一位男士对一位女同事说:“王小姐,你今天好漂亮啊!”由于猛然间听到这样称赞,对方必定满腹狐疑,不知道他是否话中有话。那么,他可以改一下说法试试看:“王小姐,你今天真是漂亮,是不是佳人有约?”这种方式会令人更容易接受。

幽默可以用在方方面面,即使是赞美他人,利用带有幽默感的话语也更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减轻对方的心理负担。尤其是赞美自己深爱的人,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其实不然,在赞美中加入适当的幽默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也更能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富有情调的人。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人际交往中,掌握幽默的智慧是十分必要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幽默中最为人不齿的就是揭露他人隐私,随意攻击对方,以图一时之快,或者盯住一件事或一个人无所不及地进行冷嘲热讽。这样的方式并不是说笑,而是攻击与诽谤。因此,使用幽默时一定要避免有损他人的状况出现。另外,在表现幽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不恰当的玩笑。不要从聊天者中寻找笑料,除了把自己作为说笑的对象,也可以从周围事物着手,寻找可以提供幽默的素材。最近发生的奇闻趣事也可以成为你谈笑的资料。记住谈论的内容要因人而宜,对有地位、学问高、有身份的人不要说那些低级的笑话,这样只会引起对方的不屑。而对于一些普通人,不妨多说一些通俗的笑话,则更易于产生共鸣,活路气氛。

智慧之源

幽默是艺术,更是智慧。在人际交往中,只要幽默得体适时,就能够松弛神经,调节气氛,营造出和谐美好的环境,使我们相处起来心情更舒畅、精神更愉快。

不把话讲得太满

说话留有空间,不把话讲得太满,进可攻,退可守,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是成功的做人之道。

某公司新研发了一个项目,老板将此事交给了下属刘玉,问他:“有没有问题?”刘玉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放心吧!”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动静。老板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虽然老板同意他继续努力,但对他的拍胸脯已有些反感。

这是把话说得太满而使自己窘迫的例子。把话说得太满就像把杯子倒满了水,再倒就溢出来了;也像把气球灌饱了气,再灌就要爆炸了。当然,也有人话说得很满,而且也做得到。不过凡事总有意外,使得事情产生变化,而这些意外并不是人能预料的。话不要说得太满,就是为了容纳这个“意外”!

小丽的小孩要上初中,想进一所好学校,小徐在与小丽的闲谈中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主动请战,他说认识教委的人,和他们很熟,而且话说得很坚决。还告诉小丽不要再找别人了,他一定能办成。于是,小丽就把宝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谁知道都开学了,小徐也没把事情办成,小徐把话说得太满,不给自己也不给他人留有余地,结果把事情弄得不可挽回。

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爆炸;杯子留有空间,液体就不会外;人说话留有空间,便不会因为“意外”出现而无法应对,因而可以收放自如。所以,很多人在面对记者的询问时,都偏爱用这些字眼,诸如:可能、尽量、或许、研究、考虑、评估、征询各方意见……这些都不是肯定的字眼。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留一点儿空间好容纳“意外”;否则一下子把话说死了,结果事与愿违,那会很难办的。

因此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在做事方面,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尽力去办但语言上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我想想办法”的字眼。

上级交办的事当然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这是为了万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后路,而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负责任的态度,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即便事没做好,也不会责怪你!在做人方面,与人交往时,如果出现意见分歧,不要口出狂言,更不要说出“势不两立”之类的话,不管谁对谁错,最好是点到即止,以便他日需要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对人不要太早下评断,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属于盖棺定论的话最好不要说。

说话不留余地等于不留退路,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的简单逻辑已经不适合复杂多变的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有时是你无力承受的,因此与其与自己较劲儿,不如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谨言慎行,给自己留有余地。

智慧之源

说话时要掌握分寸,不要拍着胸脯信誓旦旦。行胜于言,用结果来说明一切,喜悦和收获都会增值。

别人的“疮疤”揭不得

人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都有自己的缺陷、弱点,也许是生理上的,也许是隐藏在内心深处不堪回首的经历,这些都是他们不愿提及的“疮疤”,是他在社交场合极力隐藏和回避的问题。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尤其是他人身上的缺陷,千万不能用侮辱性的言语加以攻击。否则任何人都会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反击,以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和自我保护。因此,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揭竿而起的农民英雄陈胜,就特别忌讳别人提及自己“地主家长工”的出身。

他几位患难兄弟就因在他面前无意提起他“庄稼汉”时期的事情,而触犯了他的“领袖形象”,戳到了他的痛处,招来杀身之祸。三国中的英雄刘备是个“少须眉”

的形象。在古代,胡子和眉毛稀少的男子被认为没有男子汉气概。刘备刚到西蜀时,曾被刘璋手下胡须茂盛的张裕取笑嘴上没毛,令他十分恼火。等后来他赶跑了刘璋,成为张裕的主子的时候,终于找了个借口,把张裕杀了。由此可见,虽然刘备表现得有些心胸狭窄,但张裕说话尖酸刻薄,讨得一时的口头便宜,不懂维护他人尊严才是招来杀身之祸的根源所在。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做了皇帝后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穷哥们儿到京城找他。有位朱元璋儿时一块光屁股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大嚷起来:“哎呀,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可是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啦!”朱元璋雅兴顿失,当着后宫佳丽和众奴才的面揭自己的短处,让这个当皇帝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将之痛打然后逐出宫外。

这就是揭人之短的结果。“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攻击对方的武器。“揭短”,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某种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但是总的来说,有意也好,无心也罢,在待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因为没有人愿意提及自己不光彩的一页或不愉快的经历。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反目成仇。

知道在什么时候该以怎样合适的方式说话办事,是一个人心理成熟、懂得社交技巧的表现。实话不一定要直说,而可以幽默地说、婉转地说或者延迟点说、私下交流而不是当众说,等等。同样是说实话,用不同的方式说,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在说话时要掌握好分寸,不揭人之短,并了解对方的长处,要善于择善弃恶,多夸别人的优点,尽量回避对方的缺点和错误。这样才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智慧之源

交谈时要有分寸,一旦触到了对方的隐私和短处,就相当于踏进了社交“雷区”。每个人都有所长,亦有所短,要“避免矛盾、稳中求安”,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而不要抓住别人的隐私、痛处大做文章。

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

语言是人们之间交流的最好的表达方式,而相声就是这种表达方式中最灵活的一门艺术。我们不难看出,相声正是很好地利用了语言这种交流工具,巧妙地调动听者的情绪,让听者兴奋起来,大声笑出来,它足以说明善说与不善说的区别,很难想象一个人想什么就直接说什么会演好相声。话说得合适,不仅能体现出自身修养的高雅,也能够很舒服地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或意见,使人愿意接近你,没有谁喜欢那种经常用恶语伤人的人。

有一位老年顾客,拿着一只酒瓶请营业员打黄酒,在营业员接酒瓶时,酒瓶忽然掉下来摔破了。那位营业员马上道歉说:“老同志,对不起!是我没有接好,这是我的过失。”说完,他立即掏出钱来要赔偿。老年顾客见营业员连声赔礼,不但没有发火,反而自责说:“不要紧,是我没有递好!我回去重新拿一只来就是了。”

就这样,一件很容易引发争吵的事,比较圆满地解决了。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像这位营业员一样,他主动道歉,短短几句话便使顾客心里暖烘烘的。这并不表示他比顾客低一等,相反,正是从这样的小事中体现出他独特的智慧,化解了可能的纠纷。这就提醒我们说话时要注意分寸,多良言。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时至黄昏,住处还没着落,忽见前面来了一老农,他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旅店还有多远?”老人回答:“五里!”

年轻人策马飞奔,向前驰去。结果一跑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真可恶!非得回去整治他不可。并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

猛然,他醒悟过来,这“五里”不是“无理”的谐音吗?于是马上往回赶。

见那位老农还在路边等候,他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了一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说:“你已经错过了路头,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俗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言语是思想的衣裳,谈吐是行动的羽翼。它可以表现一个人的高雅,也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粗俗。言谈高雅即行动之稳健;说话轻浮即行动之草率。年轻的朋友,如果你要接通情感的热线,使交际畅通无阻,就应得体地运用礼貌语、称呼语和禁忌语。谈话中,习惯用礼貌语言,就会让人感到“良言一句三冬暖”,使感情顿时亲切融洽起来。反之,如果言语蛮横过激就会让人感到“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要分场合,要有分寸,更要得体。利用语言的艺术,采取不卑不亢的说话态度,优雅的肢体语言,活泼俏皮的幽默语言,并且娴熟地使用这些语言艺术,这样才会使你的人际交往更成功!

智慧之源

没有谁喜欢那种经常用恶语伤人的人。因此我们在交谈的时候,要善于利用语言,并且习惯运用礼貌用语,让人感到亲切和融洽。这才是与人交往的正确方式。

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

适当地赞美别人,说说赞美话也是处世之道。韩非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意是:

要适当地赞美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这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条重要而实用的法则。任何人都乐意听好话,听别人赞美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而不愿意听别人直说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赞美别人对自己也会有所帮助。如果想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或想法,则必须先让对方能够静心倾听你的想法。如果对方连听都没有听进去,又何谈接受不接受呢?而要对方倾听,则不可使对方产生反感。赞美话在此时就会发挥最好的效用,赞美别人的同时,也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让对方愿意静心倾听你的想法。

某地有一家历史悠久的饭店,店主老李有着丰富的经营经验。正当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时,离他经营的饭店的不远之处又开了一家饭店。老李对这位新来的对手十分不满,到处向人指责那家饭店的饭菜质量差,毫无经营经验。新饭店的老板听了很气愤,想到法院去起诉。后来,一位律师劝他,不妨试试善意的表示方法。

当顾客又向新饭店的老板述说老李的攻击时,新饭店的老板说:“一定是误会了,老李是本地最好的管理家,它们的饭店在任何时候都服务得特别的到位,而且还有很多经营饭店的新奇点子,我们这个小店正在发展之中,我们是以老李为榜样的。”这些话传到老李那儿后,他很惊讶,思忖之后找到了自己的年轻对手,向他道歉,还向他介绍自己的经验和管理方法。就这样,双方的矛盾化解了。

由此可见,采取先扬后抑的方式往往会收到理想的效果。说话时真诚地赞美对方的优点长处,使对方心情愉悦,易于拉近双方的距离,还能消除隔阂。心的距离靠近,再一步步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这样,对方能耐心地听完你要说的话,同样给予真诚的回应。老子说:“美言可以市尊。”从某方面解释便是,如果一个人善于驾驭语言,便可以用之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说明了说话的重要性。

我们说,要适当地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这种赞美必须是诚心的,而不是为了阿谀奉迎而故意夸大的虚假的赞美。交友时,说话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这一条,对于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大有裨益。久而久之,你会不断地发现他人之长,心态也会越来越好。

智慧之源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最重要最有利的工具。一句话可以成事,也可以败事,如果我们说话不注意,很可能无心办坏事。每个人都有优点长处,只要用心就不难发现,不要各啬赞美,但一定要得体而真诚。真心实意又恰到好处的赞美,不仅是对别人的一种承认,也反映出你的气度和境界,于人于己都有益。

语中要害,事半功倍

语言是很具有号召力的,一句捧场的话,可以使人飞黄腾达,一句谗言,可以使人折戟沉沙。因此,就算小事,如若处置不当,也会酿成祸害。此时能不能说话,善不善说话,可真是关于利害的大事了。话只有说到点子上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话并不是说得越多才越有说服力,要把握好角度,切中要害,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