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文集4
2811700000032

第32章 水调歌头

再用韵答李子永提干

君莫赋《幽愤》〔1〕,一语试相开〔2〕: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3〕。我愧渊明久矣,犹借此翁湔洗〔4〕,素壁写《归来》〔5〕。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6〕。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7〕。买山自种云树〔8〕,山下烟属斤莱〔9〕。百炼都成绕指〔10〕,万事直须称好〔11〕,人世几舆台〔12〕?刘郎更堪笑,刚道“看花回”〔13〕。

【题解】

这首词用上一首游云洞词韵,酬答李子永提干的和词。李子永,名泳,扬州人,弟兄五人,俱有文名,李子永淳熙间任坑冶司干官。南宋于淳熙闻设都大提点坑冶司铸钱公事,于饶州(江西波阳)置司,掌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冶炼与钱币铸造。提干为提点坑冶司干办公事的简称,是坑冶司的属吏。信州铅(yán)山县为当时主要产铜区,因此李子永常驻信州,能与寓居上饶的辛弃疾来往。这首词借酬答友人,揭示种种社会现象的丑恶,人际关系的扭曲,抒发其心中的不平,体现了不屈服于黑暗势力压迫的斗争精神。这是他被弹劾以后,对仕途生涯的一个总结,也反映了作者自食其力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同样是对社会现实的否定。词中感情色彩浓厚,憎爱分明,语言犀利。通篇虽以议论为主旨,但不是单纯说理,而是运用生动的形象语言,以及用典、比兴、嘲讽等手段,尽情地抒写他的幽怨愤慨,可以看出作者寓居带湖初期的心路历程。

【注释】

〔1〕《幽愤》诗:晋嵇康所作。《晋书·嵇康传》:“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引证,遂复收康。康性慎言行,一旦缧絏,乃作《幽愤》诗。”嵇康所赋幽愤诗,是抒发突遭变故,身陷囹圄的莫大冤愤。“君莫赋《幽愤》”的“君”谓李子永。李子永虽为小官,自身却并无类似嵇康的那种幽愤,这应当是指李子永在和词中对作者被弹劾的遭遇申说不平,但作者却说你不要为我申说不平。〔2〕相开:相开导,有破解、宽慰之意。苏轼《减字木兰花》词:“一语相开,匹似当初本不来。”这是作者试为友人破解自己在仕途上遭遇坎坷的原因。〔3〕长安车马道上:长安是汉代都城,通向长安的道路,喻指仕途。崔嵬既是以山石高大为比喻,平地起崔嵬,就是说在平坦的仕途上,经常会突然遇到高大的障碍,致使车马巅覆。这两句是故意作宽慰语,说类似遭遇不足为奇。〔4〕我愧渊明久矣:自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自动弃官归田园居,而是贪恋仕途,内心感到愧对陶渊明已经很久了。作者没有及早地从官场退身,当然不是贪图富贵,而是为了实现平生的理想抱负。在抗金恢复的大目标没有达到之前,作者当然不能半途而废,这是作者所具有的历史责任感,和陶渊明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但作者却因没能在仕途上大有作为而惭愧,所以仍然借陶渊明而自责。〔4〕湔洗:洗涤。犹借此翁湔洗,仍然借陶渊明来洗刷自己久在官场的污点。〔5〕素壁:白色墙壁。《归来》,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此辞前有小序,自言其在彭泽县令任上弃官的经历:“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遂见用为小邑。……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一百八十馀日,冈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写《归去来兮辞》,是用陶渊明弃官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惭愧心情。〔6〕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斜日透过空隙,平常看不见的万千灰尘在光线中清晰可见。比喻尘世的污浊黑暗。《景德传灯录》卷一三:“虚隙日光,纤埃扰扰;清潭水底,影像昭昭。”苏轼《和陶杂诗十一首》:“斜日照孤隙,始知空有尘。”〔7〕断:了结。《世说新语·任诞》:“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毕茂世即毕卓。〔8〕《世说新语·言语》载支道林因人从深公买印山。云树:山上种树,如同在云中种树。〔9〕烟莱:砍伐荒地的荆棘。莱是棘藜,烟莱指如烟雾成片的棘藜。山下烟莱是亲自开山下荒地的意思。〔10〕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文选》注引应劭《汉书注》:“说者以金取坚刚,百炼不耗。”刚同钢。这句词以百炼成钢比喻历经磨炼,性格由刚毅变为柔顺。〔11〕《世说新语·言语》注引《司马徽别传》:“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有人伦鉴识,居荆州,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谈议时人。有以人物问徽者,初不辨其高下,每辄言佳。其妇谏曰:‘人质所疑,君宜辨论,而一皆言佳,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徽曰:‘如君所言,亦复佳。’”司马徽“所言皆佳”,即“万事称好”,乃是在压迫下避祸、一种不评论人过的处世方式。黄庭坚《次韵任食荔支有感》诗:“一钱不值程卫尉,万事称好司马公。”作者这两句,是说经过磨炼才学会圆滑处世,对万事就应当都说好。〔12〕舆台是春秋时的十个等级中的两个。出《左传·昭公七年》芋尹无字语:“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阜,阜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人世几舆台?反问人世上有几多等级压迫。〔13〕刘郎指刘禹锡。刚:偏。“看花回”,刘禹锡《赠看花诸君子》诗有“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句,是讽刺朝政的诗句。

贺新郎

赋琵琶

凤尾龙香拨〔1〕。自开元《霓裳曲》罢〔2〕,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3〕。记出塞黄云堆雪〔4〕。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5〕。弦解语,恨难说〔6〕。辽阳驿使音尘绝〔7〕。琐窗寒轻拢慢拈,珠泪盈睫〔8〕。推手含情还却手〔9〕,一抹《梁州》哀彻〔10〕。千古事云飞烟灭〔11〕。贺老定场无消息〔12〕,想沉香亭北繁华歇〔13〕。弹到此,为呜咽。

【题解】

这首词原题作“听琵琶”,后出本将这首词同作者的“赋水仙”、“赋海棠”同调词并列,遂改作今题。这三赋虽不能考知确切写作时间,但从词集的排列顺序看,应当在罢官之前,或闲居带湖初的作品。也许它是作者听歌妓弹奏有感而作,因置于寓居带湖之初。辛词人称“稼轩体”,其特征之一就是以文为词,以赋为词。本篇就具有明显的以赋为词的特征。它打破词的上下片界限,把有关琵琶的典故,用陈事铺叙的方法分置在全词之中,以“体物写志”,是词体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和改革,构成稼轩体的独特风格。这首词集中用唐代开元全盛时期到衰败时期的典故,寄寓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尤其是词中以“沉香亭北繁华歇”,哀伤唐王朝盛世的衰败,暗含对北宋灭亡的悲感。清人陈廷焯说:“此词运典虽多,却一片感慨,故不嫌堆垛。心中有泪,故笔下无一字不呜咽。”(《白雨斋词话》)从词中的寄托来看,这种说法大致是合理的。

【注释】

〔1〕凤尾:指琵琶的琴弦。唐乐史《杨太真外传》:“上羯鼓,妃琵琶。……妃琵琶,逻沙檀寺人白季贞使蜀还,献其木,温泣如玉,光辉可鉴,有金镂红文,蹙成双凤弦,乃末诃弥罗同永泰元年所贡者,渌水蚕丝也,光莹如贯珠。”龙香拨:拨以龙香柏制成。郑蜗《津阳门》诗:“玉奴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自注:“贵妃妙弹琵琶,其乐器闻于人间者,有逻沙檀为槽,龙香柏为拨者。上每执酒卮,必令迎娘歌水调曲遍,而太真辄弹弦倚歌,为上送酒。内中皆以上为三郎,玉奴乃太真小字也。”苏轼《宋叔达家听琵琶》诗:“数弦已品龙香拨,半面犹遮凤尾槽。”〔2〕《霓裳曲》盛行于开元天宝问。《杨太真外传》:“上又宴诸王于木兰殿。时木兰花发,皇情不悦。妃醉中舞《霓裳羽衣》一曲,天颜大悦,方知回雪流风,在、可以回天转地。”〔3〕白居易闻九江琵琶事在唐宪宗元和间,他的《琵琶行》有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是夕始有迁谪意。”诗中有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郑文宝《咏柳》诗:“亭亭画舸系寒潭,直到行人酒半酣。”〔4〕出塞黄云堆雪:王昭君琵琶出塞事。王昭君出塞,史书本无弹奏琵琶事,石崇《王明君辞》序推测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汉代嫁乌孙的是汉武帝元封中江都王女细君。欧阳修《明妃曲》:“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黄云堆雪指漫天黄尘,遍地积雪,塞上景色。〔5〕马上离愁:写王昭君别汉宫上马出塞,三万里路途遥遥,回首望昭阳宫殿,如孤雁消失天边。昭阳宫:汉宫殿名。《三辅黄图》卷二记长安未央宫有昭阳殿。上片用杨贵妃弹琵琶事,写开元盛日景象,而后用白居易《琵琶行》诗,已是中唐衰败之时。此三句用王昭君出塞事,其悲苦更甚于白居易诗意。唐代同汉代都有以公主出嫁事。《新唐书·诸帝公主传》载肃宗萧国公主下嫁回纥英威远可汗;宪宗永安公主也曾许嫁回鹘;而定安公主下嫁回鹘崇德可汗,都是唐朝没落时期事。〔6〕弦能语:琵琶能用乐曲表达语意。恨难说:指千古琵琶故事中含蕴的恨意难于诉说。〔7〕辽阳:在今辽宁中部。唐代的辽阳是北方征戍之地,乐府多以少妇思念征夫出戍辽阳音信断绝为题材,类似诗作甚多。如沈俭期《独不见》诗:“九月寒砧催下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叶长。”司空图《偶题三首》:“辽阳音信近来稀,纵有虚传远节归。”音尘:即音信。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8〕琐窗:有连琐图案的窗棂。轻拢慢拈:拢和拈都是琵琶弹奏的手法。白居易《琵琶行》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不平事。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9〕欧阳修《明妃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释名》卷七《释乐器》:“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日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枇杷即琵琶。〔10〕抹:一种琵琶的弹奏技法。此处“一抹”,意同“一曲”。《梁州》,琵琶大曲曲名,又称《凉州》。《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六引《蔡宽夫诗话》:“近进乐家多为新声,其音谱转移,类以新奇相胜,故古曲多不存。顷见一教坊老工,言惟大曲不敢增损,往往犹是唐本。而弦索家守之尤严。故言《凉州》者谓之《滢索》,取其音节繁雄。”元稹《连昌宫词》:“逡巡大遍《梁州》彻,色色《龟兹》轰陆续。”彻:到底。哀彻:言悲声响彻始终。以上五句,写中唐以后少妇的闺怨。〔11〕云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有“谈笑间,樯栌灰飞烟灭”句。〔12〕贺老:贺怀智,唐开元、天宝时善弹琵琶。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定场:技压全场。无消息:再没有踪迹。这是说,贺老定场之后再无踪影。〔13〕沉香亭:在长安兴庆宫东。见《雍录》卷四。《杨太真外传》载,唐明皇重牡丹,移植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繁开,与妃子观赏,宣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乐》三阕,命李龟年歌之。李白诗中有“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句。以上各句所写,大体上是盛唐繁华云飞烟灭的意思,这与北宋灭亡情景极为相似,恐怕作者心中的哀伤也在于此处。赋体往往于曲终奏雅,表明为文的讥讽之意,这首词也具有这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