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智商故事
2826000000033

第33章 让梁晓声出洋相

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8 届年会上,有人问中国著名作家陆文夫对性文学是怎么看的。

陆文夫幽默地答道:“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与会者发出会心的笑声,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

以《人到中年》为代表作而驰名文坛的中国当代作家谌容,一次去美国访问。

她应邀去美国某大学进行演讲时,其中有个美国人向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听说您至今还不是一个中共党员,请问您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

谌容应对如流:“您的情报非常准确,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员。但是,我的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至今尚未有离婚的迹象,可见,我同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有多么深呢!”

1982年秋天,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中美作家会议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中国作家蒋子龙解个怪谜:“把一只5 斤重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1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

“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蒋子龙微笑道,“您显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放进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金斯伯格赞赏道:“您是第一个猜中这个怪谜的人。”

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采访中国当代青年作家梁晓声,现场拍摄电视采访节目。

这位英国记者忽然让摄像停下来,然后他对梁晓声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能毫不迟疑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好吗?”

梁晓声不知是计,欣然答应。

谁知那位英国记者一扬手,遮镜板“啪”的一声响,记者把话筒放到自己嘴边,说道:“没有‘文化大革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您看来究竟是好是坏?”说完把话筒立即伸到梁晓声嘴边。

摄像机对准了梁晓声的脸。

梁晓声的形象和声音将会由摄像机转告给广大观众。

此时,无论梁晓声回答“是”,还是回答“否”,都是笨拙的,但梁晓声刚才是答应用最“简洁”的一两个字回答问题的呀,因此不按照应诺的条件回答也不是个办法,看来对方是蓄意要出他的洋相。

在这进退维谷之际,梁晓声却不动声色地说:“在我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也问您一个问题: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

避实就虚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坚持你该坚持的,还能顺便给对手有力的回击。

有智者自有千计万计,无智者只感千难万难。

得到智慧的唯一办法,就是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