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女驸马:无情公子
28300000163

第163章 【玉笛公子】⑧

即便没有李自成,终究还会有另外的一个人完成近似于李自成的事业,明朝的覆灭是政治糜烂的结果,这是历史的必然。最说明问题的一个事件发生在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的部队已经从陕西进入了山西,直逼北京。

面对李自成咄咄逼人的攻势,皇帝与大臣筹划了出征、南迁、勤王的三项对策,没有一项成功。内阁大学士李建泰代帝出征,还没有到达山西的土地,就做了起义军的俘虏。南迁议而不决,大臣们谁也不肯承担放弃京都“逃跑”的责任。“勤王”阻力重重,因为唯一可以“勤王”的只有山海关外的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但是抽调吴三桂入关就意味着放弃关外的大片领土,大臣们借口“一寸山河一寸金”,推诿拖延,说白了还是在逃避责任,或者是愚昧到了极点,也不排除一部分人已经准备见风使舵做大顺的“从龙之臣”可能。

总之,尽管崇祯自己下令征调吴三桂入关,但为时已晚。三月十六日吴三桂入关时,李自成的部队已经到达了北京附近的昌平,当三月二十日,吴三桂抵达唐山西面的丰润时,北京早已在前一天陷落了。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指挥农民军冒雨猛攻北京城。此时北京城的防御状态可谓是糟糕至极。一个月前,崇祯为了筹备防卫北京的军队的军饷,提出了让勋戚大臣捐银救急的办法。要求周后之父嘉定伯周奎拿出白银120000两。然而,周奎只肯出3000两。北京守城士兵饥疲不堪,明朝尽朝廷所有,只发出了白银4500两,每兵仅发银五钱,以致官兵倒卧城头,“鞭一人起,一人复卧”,根本无法抵抗农民军的攻势。城破之后,李自成在北京开始全面的追赃活动中,从那些勋戚之家里抄没了21000000多两白银,占追缴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率先打开彰义门的却是崇祯最亲信“家奴”——东厂提督司太监曹化淳。崇祯也只能吊死煤山。有这样的大臣、亲戚、家奴,明朝安能不亡!

还有一年的时间这个朝代就要灭亡了,到时自己会不会跟着大明一起灭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