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元代:武功第一
2855400000003

第3章 略谈元朝(2)

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儿帖生有四个儿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他们少年时代就随父出征,能征惯战,为蒙古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好比帝国的四根台柱,成吉思汗按照四个儿子的特长与才能,让术赤管狩猎,察合台掌法令,窝阔台主朝政,拖雷统军队。

西征时,忽兰夫人对成吉思汗说:“诸皇子中,嫡子有四人,主上万岁后应由何人继承?”成吉思汗认为此言有理,当下召见诸弟和诸子,议定将来由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

后来,成吉思汗临死前,再次把诸子召到身边,要他们服从窝阔台的领导,兄弟间要精诚团结。

不久,成吉思汗病死。由于蒙古的诸王大会制仍然在起作用,必须等待大会的最后决定,所以窝阔台不能因父亲的遗命即位。

在汗位空悬的两年里,蒙古汗国的军政由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女儿阿剌海别处理,两人因此被称为“监国皇子”和“监国公主”。窝阔台是成吉思汗第三子,早年随父亲征服漠北诸部,参与西征、攻金、灭西夏等战争。

经诸王大会选举,窝阔台即大汗位,史称元太宗。其时,有人反对成吉思汗的遗命,主张立幼子拖雷。大会争议了40天,因长子术赤已死,次子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拖雷势力孤单,只得拥立其兄窝阔台即位。

阿剌海别虽是监国公主,但由于她是女子,她及她的儿孙不可能继承汗位;而同样曾为监国的拖雷就大不一样了。拖雷在成吉思汗诸子中身份特殊。因为他是成吉思汗嫡妻孛儿帖为成吉思汗所生的最小的儿子,而蒙古人有“幼子守产”的习俗,拖雷虽未能得到父亲的汗位,却得到了父亲绝大部分的财产,其中包括营地、家室、财库、军队。其中光是军户一项,四子拖雷名下就有十万一千户,而新任大汗三子窝阔台却只有四千户。窝阔台称汗五年后,蒙古人联宋灭金。就在南征北返的路上,蒙古诸王中实力最为雄厚的拖雷神秘地死去,其实就是被窝阔台用慢性毒药毒死了。

窝阔台称汗后,采纳耶律楚材的建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耶律楚材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浑然天成,曾做过金国开州同知、左右司员外郎。

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蒙古军攻占燕京,成吉思汗听说耶律楚材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便派人向他咨询治国大计。耶律楚材早已对腐朽的金王朝失去信心,便决定辅佐成吉思汗,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原百姓。

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向成吉思汗讲授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征西夏,建议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征税,杀戮百姓,使贪暴之风有所收敛。窝阔台即位后,耶律楚材倡立朝仪,劝亲王察合台等人行君臣之礼,以尊汗权。从此,耶律楚材日益受到重用,被誉为社稷之臣。窝阔台令其执掌中原地区赋税事宜,于是耶律楚材建议颁行《便宜一十八事》,设立州郡长官,使军民分治;制定初步法令,反对改汉地为牧场;建立赋税制度,设置燕京等十路课税所。

元太宗三年(1231年),耶律楚材出任中书令,即丞相。此后,他积极恢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

耶律楚材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殚精竭虑,创建颇多。主要有保护农业,实行封建赋税制度;改革政治体制,提拔重用儒臣;反对屠杀,保护百姓生命;禁止掠民侵民,实行编户制度;反对滥行课税,禁止以权谋私;主张尊孔重教,整理儒家经典。

在耶律楚材的努力下,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中原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

耶律楚材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两朝辅政近三十年,病逝时,许多蒙古人都哭了,如同丧失亲人一样。汉族的士大夫更是挥泪凭吊这位仁及汉人的功勋卓著的契丹政治家。蒙古国内数日不闻乐声,人们都为这位长者致哀。

窝阔台在位期间,制定蒙古地区值百抽一的赋税制;无水处挖井,迁牧民居住;设驿站,制定驿站服役制度,加强了蒙古本土与占领地区之间的联系。

元太宗七年(1235年),窝阔台下令大建蒙古首都哈拉和林城(位于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以西384公里)。从匈奴开始到突厥、回纥,都把这里作为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也正好在蒙古高原的中部。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成吉思汗选择这里作为都城,哈拉和林从此成了四方朝圣、八方进贡之地。但是,兴建宫殿却是从窝阔台当政时期开始的。直到忽必烈迁都燕京,这里一直是蒙古帝国的中心。

窝阔台成立燕京编修所和平阳经籍所,封孔子五十一世孙孔元措为衍圣公,修建孔庙,召试诸路儒士,中选者除任本地议事官外,还有四千零三十人被免除赋税。

元太宗三年(1231年),窝阔台与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等率军大举进攻金国。

元太宗四年(1232年),蒙军歼灭金军主力于钧州(今河南禹县)三峰山,进围汴京(今河南开封)。

元太宗六年(1234年),蒙军灭了金国。

金国灭亡后,蒙古与南宋接壤,双方的冲突日渐加剧,拉开了长达45年灭宋之战的序幕。在南方战线僵持不下之时,蒙古大军的铁蹄转往东方的高丽,并使他们臣服。

元太宗七年(1235年),窝阔台召集诸王大会,决定西征。

元太宗八年(1236年)春,窝阔台命令术赤的长子拔都、察合台的长子拜答儿、自己的长子贵由、拖雷的长子蒙哥率军西征,以拔都为统帅,共15万大军,自各地出发,秋季抵伏尔加河东岸集中。这次远征因诸王、那颜均派长子从征,史称“长子出征”。

这次西征历时七年,相继攻灭不里阿耳(在今伏尔加河上游)、钦察(里海、黑海以北之突厥语部族)、斡罗思(俄罗斯)诸国。元太宗十二年(1240年),攻破乞瓦(今基辅),随后分路侵入孛烈儿(今波兰)、马札儿(今匈牙利)。次年连破布达、佩斯,进军至维也纳附近。

元太宗十三年(1241年)十一月初八,窝阔台因酗酒暴毙。窝阔台死讯传至,西征戛然而止。

蒙古回军后,拔都在征服地建立金帐汗国,定都萨莱城(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之萨拉托夫),统治斡罗斯达二百余年。

(三)贵由汗

窝阔台去世后,五年间一直都由其皇后乃马真氏主政,直到窝阔台长子贵由继任为止。贵由汗在位三年(1246—1248年),史称元定宗,享年43岁。

贵由曾随诸王伐金,在西征中也立有战功。

窝阔台生前最宠爱的是贵由的三弟阔出,并决定令其即位。可是阔出却在元太宗八年(1236年)侵宋时战死,窝阔台悲痛万分,又想让阔出的长子失烈门作继承人。

窝阔台临死前,立皇孙失烈门为嗣,但皇后乃马真氏决定等贵由回来后继承汗位。

窝阔台死后,成吉思汗的幼弟斡赤斤欲夺汗位,率兵来到都城。乃马真氏遣使诘问他,他只得引兵退回驻地。

按照蒙古习俗,汗位的继承人要经过诸王大会选举决定,乃马真氏便召集各宗王和将领到都城推选新汗。当时在诸王中,西征军统帅拔都威望最高,可是他与贵由不和,因而反对贵由出任大汗,以患病为由拒不赴会,致使诸王大会不能如期举行,因此只得由乃马真氏摄政,长达五年。

直到元定宗元年(1246年)秋,拔都才派其弟别儿哥代表他出席诸王大会。由于乃马真氏力争,大会达成协议,推举贵由为新的大汗。

乃马真氏称制时,商人奥都剌合蛮和波斯女巫法提玛等人获宠,自拟法令,对推行汉法的耶律楚材加以排斥,致使内政败坏,法度紊乱,民力困乏。

贵由即位后不久,乃马真氏病逝,贵由开始着手整饬朝政。首先,他授命皇弟蒙哥调查斡赤斤图谋汗位之事,并处死了斡赤斤及其一些官员。接着,又杀死了奥都剌合蛮,将女巫法提玛沉入水中溺死,起用被其母亲罢免的官员。

贵由在位时间虽短,但他为人刚毅,做事果断,神情严肃,不苟言笑。他重用前朝重臣整肃吏治,对陷害忠良,搜刮民财,胡作非为的人绝不手软。

接着,贵由继续向外用兵,征服西藏,并占领了河套地区。

贵由与堂弟拔都早在西征中就不和,后来拔都又反对贵由即位,因而双方结怨很深。

元定宗二年(1247年)秋,贵由任命野里知带为征西军统帅,率兵西进,统辖波斯地区,与拔都抗衡。

第二年春,贵由亲率大军西进。这时,拖雷之妻唆鲁和帖尼察觉贵由动机后,秘密通报拔都。拔都获信后,立即整军备战。

元定宗三年(1248年)三月,贵由在西进途中突然病死,从而避免了一场皇室内部的争战。

对于贵由大汗的死因有多种说法,大多数人认为贵由汗是被拔都派人刺杀或毒死的。

当时,诸王各自盘据一方,鱼肉百姓,民怨四起,蒙古帝国初期开创的稳定局面尽遭破坏。

元定宗死后,皇后海迷失抱失烈门听政,诸王大多表示反对,朝内争论不已,乃至三年无君,国内混乱不堪。

后来,在拔都提议下,拖雷的儿子蒙哥登上了汗位。

(四)蒙哥汗

蒙哥是蒙古帝国第四位大汗,史称元宪宗。

拖雷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生了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等四个儿子。

蒙哥沉默寡言,不好侈靡,喜欢打猎。

元太宗七年(1235年),蒙哥与拔都、贵由西征,屡立战功。

元宪宗元年(1251年),蒙哥被拔都等拥立,做了蒙古大汗。

蒙哥即位时43岁,是继成吉思汗之后最杰出的蒙古大汗。他加强了行政管理机构,把蒙古帝国建设成一个正规的大国。

元宪宗二年(1252年),命忽必烈南征大理,也古东征高丽。次年,又遣三弟旭烈兀西征,塔塔儿带撒里等远征欣都思(印度)、怯失迷儿(克什米尔)等国。

元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率领十万大军分兵三路进攻大理国。忽必烈亲率中路军于十月渡过大渡河,进抵金沙江,用皮筏渡江,向大理国都城进军。忽必烈采纳姚枢等人的建议,改变了过去蒙古军的屠城恶习,下达了“止杀之令”,并派使者到大理国都城羊苴咩城劝降。

大理相国高太祥主战,杀了使者。忽必烈于12月进军龙首关,直逼羊苴咩城,大理王段智兴、高太祥出战,遭到惨败。

12月12日,羊苴咩城被攻破,高太祥被杀,段智兴出逃,次年春天在宜良被俘。至此,存续三百余年的段氏大理国宣告灭亡。此后,云南以一个行省的形式被纳入元朝版图,云南的政治中心由大理迁至昆明。

成吉思汗封地上的诸王认为他们有权享受免税权,或与中央一起分享国家的税收,蒙哥禁止了这些做法。如果他活得更久些,或者他的继承者继续执行他的政策,那么蒙古帝国就不会分裂为中国、突厥斯坦(察合台汗国)、波斯(伊儿汗国)、俄罗斯(钦察汗国)这四个国家,而将继续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蒙古统治者利用各种宗教为其政治目的服务,蒙哥倾向于佛教,在哈拉和林宫中举行的一次佛教会议上,他说其他宗教犹如手的五指,而佛教如掌。

蒙哥认为蒙古人想要巩固对中国北方的控制,防止中国北方的民族主义者聚集在南方的旗帜下,就必须迫使南宋王朝投降。南宋的存在会使汉人觉得他们的民族还有救,因而对蒙古的统治造成了威胁。蒙哥的伐宋计划引起了一些将领的反对,他们说南方气候炎热,疾疫流行,蒙古军队在这样的环境中作战会遭受损失,会因不适应陌生的环境而陷入战争泥潭。蒙哥回应道:“我们必须完成先辈未竟的事业。”

蒙哥决定让他的军队同时开辟四个战场,使南宋军队不能专注于防卫任何一个区域。为了阻止蒙古人的进攻,南宋不得不把军队分散在一片广阔的疆土上。

蒙哥为四支部队分配了具体任务:蒙哥亲自指挥的军队将从他的西北基地出发,向南挺进,占领四川省,然后向东进攻。忽必烈的军队将从他新建的开平向南方进军,渡过长江进攻鄂州(今湖北省武昌),在那里与兀良哈台率领的从云南开来的第三支军队会合。第四支军队由成吉思汗兄弟的孙子率领,从六盘山的基地向位于鄂州西北部的襄阳进攻,这支军队最终也要与忽必烈和兀良哈台的军队会合。

这个计划是要把南宋的东部和西部分割成段,使之首尾难顾。蒙古人先集中优势兵力平定西南和中原,再进攻偏安东南的南宋小朝廷。

出发后,蒙哥的军队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进军十分艰辛,道路尚未开辟,人迹罕至。西南地区的酷热令人窒息,山峦起伏地带易守难攻,他们不得不在西南耽搁了较长的时间。

元宪宗八年(1258年)三月,蒙哥大军攻陷了四川重镇成都。当他们奔向下一个目标重庆时,在合州遇到了阻击。南宋将领王坚誓死抗敌,决心击退蒙古侵略者。

元宪宗九年(1259年)三月,蒙哥召集高级军事将领讨论进军策略,蒙哥最信赖的幕僚再次强调了疾病和酷热的威胁。蒙哥力排众议,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合州。

蒙哥在合州打了五个月,双方的伤亡都很惨重,但蒙哥并未灰心,而王坚的军队岿然不动。

天气炎热潮湿,蒙哥军中时疫流行,兵士大多病死,蒙哥也染疾而死。

蒙哥之死震撼了整个蒙古帝国,他的儿子忽必烈挺身而出,完成了他的未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