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元代:武功第一
2855400000007

第7章 纷争不已的后九帝(3)

元王朝建立伊始,国人被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与南人。汉人与南人地位比蒙古人及色目人低,蒙古人及色目人即便对汉人和南人殴打或杀害,也不必承担相应的罪责。到元仁宗以后,在各种努力下,这些法规开始有些松动了。但伯颜上台后,坚决执行老规矩,蒙古人、色目人若殴打汉人或南人,挨打者连反抗自卫的权利都没有。

伯颜还下令终止科举考试,将官学全部停止,从前各处用于供应儒生费用的庄田赋税收入全部改为禁军军费。

伯颜规定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六部、宣慰司、廉访司及各路、府的官长幕僚全由蒙古人、色目人担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伯颜下令不准汉人、南人学习蒙古文字。元朝规定地方及中央各级主要官员必须通晓蒙古文字,如今剥夺了汉人、南人学习蒙古文字的权利,也就完全剥夺了他们进入仕途的机会。

伯颜认为汉人、南人太多,因此要杀尽张、王、刘、李、赵五姓人。这个主意太残酷了,不但遭到元惠宗的否决,就连蒙古贵族也一律反对,伯颜只得作罢。

伯颜在朝中飞扬跋扈,朝政都由他一手把持,天下人只知伯颜而不知皇帝。伯颜出行时,护卫精兵紧随其后,填街溢衢,元惠宗身边的仪卫和伯颜比起来反倒寥若晨星了。

伯颜罢了科举,大力扶植亲信,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的官员都出自他的门下。

对于伯颜的专横,软弱的元惠宗束手无策。至元四年(1338年),元惠宗甚至下诏在涿州、汴梁为伯颜建生祠,在南口为他立记功碑。在伯颜眼里,小皇帝算不了什么,以至天下的贡赋也得他先享受够了才轮到皇帝。久之,元惠宗对伯颜的不满越来越强烈了。

每逢元惠宗外出时,伯颜总是让自己直属的禁卫军队在元惠宗周围巡行,禁止他接触大臣。伯颜还让自己的侄儿脱脱担当元惠宗的宿卫,随时监视皇帝。

脱脱是伯颜哥哥马杞儿台之子,他见伯颜已经招得天怒人怨,便向自己的老师吴直方讨教。

在吴直方的启发下,脱脱先与元惠宗为数不多的几个心腹交上了朋友,又趁宿卫之机向元惠宗陈情示忠,取得了元惠宗的信任。

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伯颜邀元惠宗出猎,脱脱见时机已到,便劝元惠宗装病推辞,谁知伯颜坚请,元惠宗不得不派皇太子燕帖古思随伯颜出猎。

伯颜一行刚走,脱脱便将京城各城门的钥匙收在自己手中,还派亲信把守各城门。

当天晚上,脱脱将元惠宗移至玉德殿居住,召各部大臣入宫听命。

二鼓时分,脱脱派皇太子的宿卫官月可察儿率三十精骑赶往狩猎驻地柳林,将太子悄悄接回京城。

太子平安回京后,脱脱命人写好贬黜伯颜为河南行省左丞相的诏书,连夜派平章政事只儿瓦夕赴伯颜营地宣读。

伯颜大吃一惊,想进京问个明白,脱脱坚决不开城门,在城上向下喊话说:“有旨贬黜丞相一人,诸从官无罪,可各还本卫。”跟从伯颜出猎的兵将一听这话,一下子都散了。

伯颜见大势已去,只得前往河南。上路不到一个月,另一道诏书又到了,令伯颜转往南恩州阳春县(今广东阳春县)安置。不久,伯颜病死于途中。

伯颜垮台后,元惠宗在脱脱的辅佐下掌握了朝中大权,将伯颜的党羽全部赶出朝廷。

这年六月,元惠宗降诏废了叔父元文宗的庙主,将婶母卜答失里徙往东安州安置,将堂弟燕帖古思流放高丽。卜答失里到东安州不久就病死了,燕帖古思则在流放途中遇害身亡了。

元惠宗亲政了,而奇氏也等到了提高自己地位的机会。

奇氏最盼望得到的是皇后的宝座,但伯颜忽都皇后循规蹈矩,元惠宗和奇氏找不到废后的把柄,于是便暗中示意大臣沙剌班,让他援引元朝数后并立的先例,提议册立奇氏为第二皇后,理由是奇氏在至正五年(1345年)冬生下了皇子爱猷识理达腊。

奇氏当上第二皇后之后,她的祖宗三代都被元王朝追封为王爵。奇氏家族子弟顿时平步青云,开始目中无人,并横行霸道起来。不久,他们便在高丽闹得天怒人怨了。高丽国王虽然心中不满,但碍于元惠宗的面子,也不得不忍让三分。不久,奇氏家族竟然有人密谋在高丽篡位称王,高丽国王再也不能容忍了,立即赶在奇氏家族动手之前将他们一网打尽,统统杀光。

奇氏得知消息,大哭不止,向元惠宗哭诉,诬称高丽国王图谋不轨。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元惠宗降旨废高丽王,册封大都城里的高丽皇族塔思特木儿为新高丽王,并立奇氏族人三宝奴为高丽太子,随后派知枢密院事崔帖木儿率军一万送这两人去高丽。高丽国王早有准备,在鸭绿江边埋伏一支精兵,将元军打得溃不成军,仅剩十七人逃回大都。

回头再说伯颜倒台后,元惠宗起用脱脱当政,宣布改革,历史上称为“脱脱更化”。

脱脱改革的主要措施有:(1)恢复伯颜废了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始于隋朝,元朝建立后直到元仁宗时才实行科举制度。伯颜掌权后,为防止汉人做官,下令废了科举,如今又恢复了。(2)置宣文阁,恢复太庙四时祭祀。(3)平反冤狱。(4)开马禁,放宽政策,为农民减赋。脱脱上台后,下令免除百姓拖欠的杂税,放宽了对汉人、南人的政策。此前民间禁止养马,脱脱上台废除了这一禁令。(5)主持编写宋、辽、金三史。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曾降诏编修宋史、辽史和金史,但是,因为这三个国家同时存在,修史时究竟以哪一个国家为正统才好,大家争论不休,所以未能修成。脱脱主张分别撰写这三个国家的历史,不分谁是正统,谁为附庸。元惠宗同意后,由脱脱担任都总裁,开始修史。(6)编写《至正条格》。《至正条格》是元代法规之一。元惠宗至元四年(1338年)三月,命中书平章政事阿吉剌根据《大元通制》编定条格,于至正六年四月颁行。其中包括诏制150条、条格1700条、断例1059条,分祭祀、户令、学令、选举、仓库、捕亡、赋役、狱官等27目。

元惠宗一朝,吏治腐败,百姓受尽盘剥。至正五年(1345年),元惠宗决心整顿吏治,派出各路宣抚使审察各地官吏,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职,五品以下就地处决。但是,各路宣抚使到各地后,竟借机勒索,反而给百姓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江西福建道宣抚使走后,当地百姓作歌说:“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又说:“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人们指责宣抚使“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元朝官场贪污成风,宣抚使也都是贪官,当然无法过问地方官了。各级官吏利用元朝的人分四等的等级制度,多方盘剥汉人和南人,以贪污为能事,汉人和南人实在没有活路了。

从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开始,黄河连年决堤,偏离了故道。原河道两岸大旱无水,决堤处又大发洪水。百姓无粮可食,逼得只好人吃人了。

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元惠宗命工部尚书贾鲁征发汴梁、大名等地民工为黄河开凿新河道。官吏见有了新的发财机会,无不乘机舞弊,百姓深受其害。

贾鲁自四月开工,七月便凿河完毕,黄河恢复故道。贾鲁治河成功后,元惠宗命翰林学士欧阳玄作《河平碑》记功。

由于水旱成灾,连年饥荒,再加上贪官污吏敲骨吸髓,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百姓已经濒临死亡的边缘了。修黄河征发十五万民工,百姓负担极为沉重,死者枕藉。

元朝虽然成功地修治了黄河水患,却也加速了农民起义风暴的到来。这时,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元朝。起义军头裹红巾为标志,人称红巾军。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各地纷纷起兵响应,战火燃起了。

脱脱是公认的贤相,而奇氏却对脱脱心怀怨恨。因为在册立奇氏之子为皇太子时,脱脱曾经出于公心,表示不宜操之过急,以免尚在育龄的嫡后一旦生子不好处理。这使得奇氏的儿子一直拖到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才正式立为太子。奇氏不顾王朝大局,想方设法要把脱脱搞垮。

至正十四年(1354年),脱脱奉命统兵出征,讨伐在南方起兵反元的张士诚。临出发前,奇氏竟然联络太子指使朝臣弹劾脱脱。当脱脱成功地围困了张士诚三个多月,使其政权濒于崩溃之际,奇氏仍然不管不顾地在京城里为排挤脱脱而上下活动。结果,就在两军将要议和的节骨眼上,奇氏活动成功,脱脱被临阵罢官,贬放云南,并被矫诏赐死。

奇氏终于报了仇,却给张士诚制造了一个绝佳的重生机会,元军优势不但尽失,反被张士诚打得四散奔逃。脱脱一死,国家栋梁摧折,元朝开始走上了灭亡之路。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迎至亳州,建立政权,国号为“宋”,建元龙凤,与元朝对立,成为汉族百姓心目中的正统。

偏偏就在这时,元廷却乱成了一锅粥。奇氏见元惠宗沉湎酒色,对她日益疏远,心中十分担忧。于是,她想提前当上皇太后,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她开始联络朝臣,胁迫元惠宗提前禅位。

奇氏派亲信朴不花找丞相太平游说,太平不愿参与此事。奇氏便亲自出马,宴请太平,太平仍然不愿参与此事。

奇氏的行为很快传入元惠宗耳中,元惠宗得知他宠爱的奇氏居然要逼他禅位,极其气愤,很长时间不再搭理她。奇氏不思己过,反恨太平。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奇氏和皇太子一起设计陷害太平,太平被流放吐蕃,半路上被矫诏赐死。

太平死后,围绕着逼禅一事竟发生了一系列的内战。

奇氏在朝中为所欲为,包庇朴不花和搠思监两个宠臣。这两人终于惹恼了朝中官员,他们纷纷上书弹劾。结果,所有上书的人都被奇氏母子贬放,就连元惠宗的母舅老的沙都被流放了。

元惠宗多年怠政,以至奇氏成了与他抗衡的异己势力。元惠宗无力搭救母舅,只得暗中安排他逃往大同镇帅孛罗帖木儿处藏身。

奇氏母子仍然不肯罢手,让朴不花与搠思监诬告孛罗帖木儿谋反,要元惠宗削去他这名亲信的兵权。孛罗帖木儿知道剥夺自己兵权的旨意绝不可能出自皇帝,因而拒不受命。

奇氏母子见状,便派太原镇帅扩廓帖木儿出兵大同,与孛罗帖木儿打内战。孛罗帖木儿闻讯大怒,径自派兵直闯大都,将皇太子打得东逃古北口。

元惠宗为了平息孛罗帖木儿的怒气,将朴不花和搠思监交给孛罗帖木儿的军队带回去处治,出逃的皇太子才得以回京。

听说朴不花和搠思监被孛罗帖木儿杀了,奇氏捶胸顿足,皇太子也不肯罢休。母子二人商量后,又派扩廓帖木儿攻打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这次亲自杀入大都,皇太子急忙逃往太原。

孛罗帖木儿出任左丞相,又把部属安插在各个要害部门,把持了朝政。

皇太子在太原征召各路兵马,连同扩廓帖木儿原有的太原驻军,打算讨伐孛罗帖木儿。

孛罗帖木儿迁怒于奇氏,闯入皇宫将她抓了起来,囚禁在宫外总管府。

奇氏身陷险境,立即传令亲信到宫里挑选多名美女赠给孛罗帖木儿。美人计立即奏效,奇氏被释,返回皇宫。

不久,孛罗帖木儿的骄横渐渐让元惠宗不能忍受,元惠宗便同奇氏合谋,由奇氏设计将孛罗帖木儿骗入宫中杀掉,元惠宗又下令召回皇太子。

奇氏派人给护送皇太子进京的扩廓帖木儿发去密信,要他拥重兵入城,逼元惠宗禅位。扩廓帖木儿也不愿意参与此事,离京三十里就将自己的军队遣返,只带少数侍卫护送皇太子进城。

奇氏的图谋再次失败,又恨上了扩廓帖木儿。扩廓帖木儿对她母子的好处,她统统不顾了。

扩廓帖木儿被封为太尉、左丞相等要职,但他不愿在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久留,仅过了两个月就自请出京了。

这时,江淮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已经壮大起来,元惠宗急令皇太子领兵前去征讨。

不料,皇太子在母亲的教育下,竟将扩廓帖木儿当成了头号大敌,根本不管起义军,一出京就杀向太原去了。

元朝各路兵马将内战越打越大,朱元璋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将南方的割据势力一一削平,又杀了小明王,准备做皇帝了。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八月,皇后伯颜忽都去世了。同年十二月,奇氏终于登上了她梦寐以求的正后宝座。

奇氏数度逼宫,威胁皇帝禅位,居然还能正位中宫,元惠宗的肚量可谓大了。但是,奇氏虽然正位中宫,三年后元朝就灭亡了。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开始北伐,命大将徐达率军进攻大都。

闰七月初一,徐达率军二十万渡过黄河,向北挺进,一路摧枯拉朽,如风卷残云,锐不可当。七月二十五日,徐达抵达通州(今北京通县),大都东边的门户被打开了。

七月二十八日,元惠宗在清宁殿召集后妃和太子,宣布要逃回蒙古老家。宦官伯颜不花进谏说:“陛下宜固守京都,臣等愿募集兵民,出城拒战。”元惠宗不听,伯颜不花大哭道:“天下是世祖的天下,陛下当以死固守,奈何轻去?”元惠宗听了大为不快,拂袖而去。

随后,元惠宗又在端明殿召见群臣,名为商议对策,实际上是安排撤退,为逃跑做准备。左丞相失烈门、知枢密院事黑厮等力劝元惠宗固守京城,元惠宗不肯听从。当晚三鼓时分,元惠宗携后妃和太子出了建德门,由居庸关逃往上都。

八月初二,徐达率军进入大都,结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统治。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元惠宗病死于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附近)。由于元惠宗顺应历史大潮,放弃大都不作抵抗,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前朝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所以朱元璋在他死后送给他一个谥号:元顺帝。

元惠宗太子退回漠北后,长期活动在我国北方地区,史称他的政权为“北元”。北元共历六帝,持续了34年。

明惠宗建文四年(1402年),鞑靼领袖鬼力赤杀了北元最后一位皇帝,自称可汗,将国号改为鞑靼。至此,元朝彻底灭亡了。

综上所述,后九帝都是忽必烈太子真金的后代,有的是他的孙子,有的是他的曾孙。虽然同是一个祖父的后代,却因为争抢帝位而纷争不已,甚至互相残杀。

在后九帝中,凡是亲政的,无不励精图治,进取不已,但元朝很快便在他们手中灭亡了。究其原因,在于元朝执行了错误的民族政策。在元朝统治下,人分四等。处于三四等的汉人和南人等同奴隶,无时无刻不想推翻元朝。当他们的力量凝聚得如日中天时,蒙古高原上那点残年积雪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