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野蛮生长的秘密
286800000049

第49章 用脚去做梦,用心去执行 (1)

138.速度快的人赚钱,速度慢的人卖库存

富士康的速度在不断地挑战新的高度:

48小时完成产品设计。

24小时试制出样品。

6个星期量产新机种。

……

这些都是全球IT业创纪录的速度,无人能够挑战。

富士康进入准系统接下订单时候出货时间是两个月,后来进一步提速,能够在6个星期内生产出一个新机种,把时间缩短到一个半月。而其他公司一般大约需要4个月,速度慢了一半多。速度的提升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不仅在于能够赶上市场的节拍,更快速、更多地赚钱,还大大降低了成本。1998年,康柏这样的公司,存货最多8周,一般富士康的客户只要存一个星期就够了,因为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富士康都能在一个星期内补货。

在快速量产新机种的过程中,富士康强大的模具能力也发挥了强大的功能。“单是一个电子机壳产品,大大小小的模具大概要50至60副,彼此的大小尺寸还要搭配,而富士康要做到全球三大洲都有出货地点,就等于需要开三套模具,准备100多副,做好以后,马上就可以制造出上百万个产品。”郭台铭的自信源自强大的实力。

除了大量出货,速度飞快,富士康少量特殊样品的提供速度也是惊人的。比如,美国客户有临时订单,富士康的美国小型工厂就可提供少量出货;若需修改,硅谷业务人员会按照客户的要求修改式样;而当欧美人员就寝时,距离十六小时以上时差的亚洲正好开始上班,于是由富士康的大陆厂接替修改工作,第二天重新送回客户办公室。

2002年富士康最重要的产品之一游戏机产品持续热卖,一名曾实际参与游戏机产品谈判过程、现已离开富士康的员工分享了一个实际案例:有一次,他们和S公司的采购部门及市场营销部门开会,会议刚开始,员工才发现S公司采购部门提供的规格是错误的,若是立刻指出错误,会让S公司的采购部门在营销部门主管面前丢脸,对鸿海未来能否拿到订单也毫无帮助。于是,这位员工马上道歉,并且承诺第二天马上准备好新的设计图,因为他知道鸿海的设计团队可以二十四小时赶工。富士康的见机行事、灵活调整,也让客户满意地宣布散会。

另外,大陆昆山“I/O”连接器部门在1999年以后,也都成立“加速加工中心”,帮助客户处理专门生急件、零星修改件、夜间急件等,而像Cable模具方面,从设计、开模、试模到送样都提供24小时“项目”形式支持。一名副理自信地表示,富士康不但有大厂的支持和制度,也有小厂的价格优势和弹性。卖最新的科技产品只要一般的业务员就够了,但是卖库存,一定要最优秀的业务员才卖得出去。而这种优秀业务人员的薪水成本又比较高。一来一往之间,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决定了。

另一方面,对台湾产业来说,经过上一波景气的谷底之后,2001年开始,订单来得又快又急,直接考验台湾厂商的生存能力。根据经济部的资料,台湾在1998年时,从接单到出货,平均要花32.7日,至2001年时,已缩短至27.3日。其中,电子业更降至19天,将近一半。

台湾电子大厂一开始就做到了“853”的境界——85%的产品在3天内出货,现在一般都可达到“985”(98%的出货在5天内完成)的境界,这也是台湾产业能够独步全球的能力。不过,某些公司的CEO已发出不平之鸣。一名一线大厂CEO就指出,现在单子已经短到不合理的地步了,过去还有12天的出货期,现在3天就要求出货,这对台湾厂商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成本负担。

也难怪鸿海副总经理游象富指出,一定要比你的对手快一步。郭台铭也引用了思科执行官钱伯斯的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大的打败小的,只有快的打败慢的!”现在的考验更为残酷。过去PC还有一定规格,但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没有一定的采购过程和规格,完全由消费市场喜好来决定,所以比的完全是速度。

比如说一项产品如果突然大受欢迎,比的就是“快速爬升产能”的能力。所谓快速“爬升”,就是实时量产,也就是一开始爬坡要快。

“爬坡”的挑战,又带给鸿海提供客户服务的机会。像分析师在2004年针对鸿海一连串的并购行动指出,鸿海并购网络通讯及光驱等公司,就是要让产品的研发、出货速度更快。而有了这种速度之后,才可以实时“变现”,也就是全球运筹的“TimeToMoney”。郭台铭就指出鸿海做一台PC赚几十美元,但如果都从大陆或台湾出货并运到全球各地,一台PC光是空运费就要四五十美元,如果在当地出货,出一台就省一台。

富士康的客户戴尔公司,它利用一种“投入资本回报率”的衡量标准,来计算每一个零组件和每一个供货商之间的成本关系:从距离到时间的成本,都能从中算出。以PC零组件价格为例,平均每一星期降低0.5到1个百分点,所以戴尔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把产品交到需要的顾客手上。在富士康,郭台铭也特别指出:企业保持创新力主要建立在:强化客户服务满意度、提升新产品开发速度率、增加新产品营收比重率。这种思想显然符合客户的要求。戴尔希望产品在市场上停留得越来越短,因此为全球品牌服务的代工供应商也必须跟上这样的脚步。

如今,富士康已经做到了“982”的境界,即98%的产品在2天内出货。

郭台铭常提到“速度快的人赚钱,速度慢的人卖库存”,富士康在速度上永远比对手快一步,速度优势已经成为富士康强大的竞争力。

139.制造规模扩张神话,将体验消费快感传遍全世界

星巴克以其独特的营销手段开拓了一个原本没有的市场。目前,星巴克的销售额以每3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星巴克已在全球37个国家设立了大约11000家分店,并且以每天5家的速度在不断地开新店。

这令创始人舒尔茨也感到意外:“老实说,这个速度我自己都难以相信。”

的确,在美国的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星巴克的招牌,他们这样做也是为了减少人们排队等候的时间。据统计,星巴克每天要煮大约2270万加仑咖啡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每周光顾他们店的人数在4000万名以上。

位于西雅图郊外的一个星巴克烘烤工厂里,工厂每天都要处理来自28个国家数量惊人的生咖啡豆,每周要烘烤咖啡豆数量在200万磅,而且只是在西雅图这样的工厂就有4家。毫不夸张地说,星巴克文化已经深深植入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在风靡全美的奥普拉脱口秀节目中,在创美国收视率新高的《辛普森一家》里,在深受大众喜欢的益智游戏节目《冒险》里,各种电视节目中你都能看到星巴克的影子。

自2004年以来,星巴克的年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保持在20%左右。早在2004年,星巴克股票就比2003年上升了56%,与1992年星巴克首次发股上市的市值相比,增长了30.28%,达到历史新高。

2003年,星巴克收购了以出售低价咖啡而闻名美国的西雅图咖啡公司,而后又努力把它发展成了年收入达10亿美元的新公司。从2004年1月份开始,星巴克在法国陆续开设了多家分店,并在美国开设了更多方便驾驶人士途经购买的窗口式分店。据统计,星巴克仅2004年就在全球增设了1300家分店,并在这之后一直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

为了实现全球化的战略目标,舒尔茨一直在想办法全力打造这个咖啡王国,包括组建一支新的管理团队,构建大型的咖啡烘焙厂,帮助咖啡种植者改良咖啡豆的品种,使其更符合星巴克执行的标准以及不断增加的需求量。

你会相信每天有几百万美国人排着队购买4美元一杯的咖啡吗?你能想象美国人会走很远去一家咖啡店点一大杯浮着香草的焦糖玛奇哈朵咖啡吗?但舒尔茨真的做到了这些,身为星巴克的老板,他总是不断地有许多大胆的念头闪现。可能从他还是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靠卖血才能交上学费的穷孩子开始,舒尔茨就是一个有着超级想象力的人。

在美国,咖啡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饮料,一种吃早餐或者汉堡包时能更好地把食物咽下去的东西,一般价格非常便宜,几毛钱就能买一杯。但星巴克的出现改变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咖啡的印象,他们将“美式咖啡”消费习惯时尚化、精品化,创造出了都市男女人手一杯的全新形象。2006年,一部由星巴克参与联合发行的电影《阿克雅与填字游戏》在美国隆重上映,这样,在北美地区的星巴克咖啡店里,顾客会饶有兴趣地发现原来一成不变的咖啡“菜单”上多了这部电影的DVD和相关音乐。这就是一直以来喜欢创新的星巴克的又一个不一样的尝试。

这个价值290亿美元的咖啡帝国的领导者舒尔茨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推销者,还是一位演艺高超的表演者。他创造的是一种咖啡文化,全世界的潮流随之而动。

有人称赞说舒尔茨真会“变戏法”,他就像花样百出的魔术师一样将美国最平凡、最普通的饮料变成一种充满魔力和神秘感的东西。

在星巴克的总部西雅图,他们的员工从来没有把咖啡当成一种解渴的饮料,所有这里的人都被称为“咖啡大师”,他们交谈的话题常常是怎样才能在咖啡中发现浪漫和激情。舒尔茨说:“很久以前,我们的员工就创造了这样一个口号:‘我们的事业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灵魂’。我们的营销手段就是独特与不同,不是更好而只是不同。”

舒尔茨始终没有停止孕育新的咖啡文化。舒尔茨会仔细品味每一种咖啡,不断地从中发现新的秘密。他说:“你尝出里面特有的泥土气息了吗?就像波尔多红酒一样,这简直是太美妙了。”

舒尔茨曾经这样对大家说,星巴克只是一家简单朴实的咖啡公司。但在精心点缀的门面背后,我们看到了星巴克耗资巨大的实验室,在这里,第二年将要投放市场的饮料配方早早地就被研究出来了。舒尔茨认为,饮品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它们的外观首先要符合时代潮流,需要关注当今什么颜色最时髦。”比如星巴克认为绿色很有潜力,于是就创造出了“绿茶卡布其诺冰咖啡”,据说在星巴克的实验室里很快就调制出超过5万种这样的混合型咖啡饮料。用舒尔茨的话来说,有趣味的东西才能吸引人,“当你走进一家店面,你希望看到一些令你兴奋和觉得有趣的东西,这样你才会经常光顾那里”。

140.“不计代价,使命必达”

弗雷德·史密斯给联邦快递设立的口号是“不计代价,使命必达”,就是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都要想尽一切办法,排除万难,不计代价地完成任务。因为联邦快递人运送的不仅仅是包裹,更是对顾客的承诺。弗雷德·史密斯说:“货物本身对寄件者和收件者而言是极具时间价值的,他们愿意为节省时间付出额外费用。我们说服客户把货物交给我们,就必须做到使命必达,并保证货物在运抵前绝不会离开我们的手。”我们来看联邦快递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故事。

一天下午,联邦快递印第安纳州分公司的包裹跟踪员黛比接到了一位小姐的电话。

“我想知道我的结婚礼服在哪,”一位自称是琳达的小姐伤心地说,“昨天它在佛罗里达州,今天中午你们就应该把它送到我的手中。可现在还没有送到,都下午三点了。我不知道联邦快递是做什么的,我只知道明天我就要结婚了。我们的镇子比较小,我的婚礼是镇上的一件大事,更是我一生中的大事,你能帮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