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2868900000009

第9章 培养孩子的主动性,比每次写出正确答案更重要(1)

21

茱莉亚效应:

太重视孩子的成绩为什么不好?

考试得第一名的孩子,综合能力并不一定是最强的。

经常有一些朋友与我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家长,大都会说:我们家里对他要求很严格,我要他每次考试都争取是班上的第一名。有的家长甚至会说,现在是赢家通吃的社会,孩子考不了第一,就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家长对孩子严格要求没错,用考试名次来衡量孩子的进步,这样的观念是危险的。

2004年,《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朱莉亚效应(JulliardEffect)”的文章。朱莉亚音乐学校,是位于美国纽约的世界顶级音乐学院。能够进入朱莉亚学校的,全是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天才级年轻音乐家。考取这所音乐学校,等于考中了音乐的状元——而且是全球的状元。

这篇文章的作者,调查了该校1994年毕业班几十位同学的就业现状,发现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毕业十年之后还在从事音乐工作。很多人做着和音乐无关的工作,有人做了银行业,有人做了会计,有人从事了计算机行业,还有一个人居然做的是报税员,这是一种简单低级财务工作。

为什么这些来自全世界的音乐状元,毕业后的就业情况竟如此差强人意?《纽约时报》指出:无论你多么有才,要想获得成功,除了专业知识之外,你还必须拥有更全面的能力。

无独有偶,2009年,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带领的课题组发表《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再次印证了这个结论:

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绩远远低于社会预期。用一句成语来形容他们,就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大陆作家刘诚龙曾经做过一次有趣的调查,他把两份名单给人看,问他们是否熟悉这些人名。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结果,被调查者多数对第一份名单中的人一无所知,而对第二份名单耳熟能详。谜底最后揭晓是: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第二份里的人,全是当时的落第秀才,后来却成为各领域的翘楚,有的成为思想家,有的成为文学家,有的成为一代枭雄……

那么,考试得多少名的学生,会取得高于预期的职业成绩呢?

杭州市天长小学的老师周武,用一个调查回答了这个问题。1989年开始,他经过10年,追踪调查了151名毕业班学生。

他发现,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种动态变化中,小学的好学生随着年级升高,出现成绩名次后移的现象:小学时主科成绩在班级前五名,进入中学后名次后移的,占43%;相反地,小学时排在七到十五名的学生,进入中学后,名次往前移的比率占81.2%。

周武提出了一个名词“第十名现象”:第十名左右的小学生,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让他们未来在事业上崭露头角,出人头地。这里所指的第十名,并非刚刚好第十名的学生,而是泛指成绩中庸的学生。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是:他们受老师和父母的关注不那么多,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兴趣更广泛。

爱因斯坦和比尔·盖茨在读书时期成绩并不好,可是后来却分别成为出类拔萃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据说,爱因斯坦在大学毕业后,曾经回母校找老师,但他老师根本记不起他,还以为来的是一个想借钱而谎称是他学生的小混混。

那么,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周武总结,名列前茅的学生因为得到父母、师长过分关注,过分强化学科成绩,反而压抑了潜能和学习自主性。他们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上,所以虽然成绩优秀,但平时很少接触书本以外的知识。而“第十名”的学生,功课学得也不错,同时又留有空闲时间了解课堂上不能学到的知识,因此,他们的知识面更丰富,知识结构更完整。

考试得第一名的孩子,综合能力并不一定是最强的。日本的松下公司就有一种很特别的择才标准,即“寻求70分人才”。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认为,人才的雇佣以适用公司的程度为好。程度过高,不见得一定有用,招募过高水平的人是不适宜的。这种选才用才方法,与第十名现象如出一辙。

考试名次既然价值不大,究竟什么才能产生价值?耶鲁大学心理系教授罗伯·史登堡(RobertJ.Sternberg)是美国学习智能方面的研究者,他提出了“智慧三元论”——成功智商包括分析能力(analyticalintelligence)、实务能力(practicalintelligence)和创造能力(creativeintelligence)。只重视智力的“成绩评量方式”只测量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却没有测量到实务能力及创造能力,是有偏差的。学业能力只代表“今天”的成功,无法保证未来的成就。

数学家笛卡尔说过:“拥有灵活的大脑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正确地运用大脑。”孩子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创造力、协调力等。这些能力都是在考试成绩中无法体现出来的,可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家长不要过分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其它能力的培养。

最后,引用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段话,送给那些渴望孩子每次考第一的家长吧——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那就让他别那么努力,轻松点进七到十七名里,那才能成功嘛。如果你的孩子是后几名,那就让他努力进到前17名里面。

22

测试效应:“题海战术”到底有没有效果?

我们不能因为这种变了味的考试,就抹杀了考试本身的意义。

现在的很多孩子感觉上学压力大,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考试。不要说期中、期末,就是平时的测试,孩子总也得复习应对,考完以后又要改正。

笔者曾经听来几句顺口溜,来形容考试对孩子的“摧残”:

考试就像得了病一样,考前是忧郁症,考时是健忘症,考后病情开始好转,拿回卷子时,心脏病就发作了。所以,很多家长呼吁学校减少一点考试,不要搞题海战术,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在这个现象的背后,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考试对孩子学习的作用有多大?或者说,对孩子有没有好处?

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老师和孩子如何看待和应对考试。

按道理来说,阶段性的考试,只是为了看看孩子前面的知识到底掌握没掌握,遗漏在哪里,用来指导后一段的学习。

所以,考试只是检验孩子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

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却把考试变成了督促学生学习的杀手锏,假如考不好,会给予惩罚,考得好,会给予奖励。这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让他们整天心事重重,严重影响情绪。正所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的苦恼”。

这样的考试,其实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不过,我们不能因为这种变了味的考试,就抹杀了考试本身的意义。

根据研究,考试和小测验其实是学习的有效工具。詹姆斯在其《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就讨论了测试的作用——我们的记忆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即积极的重复比消极的重复能让我们更好地记忆。我的意思是,当我们几乎学会了某一内容时,与其再看一遍这些内容,不如停下来试着回忆一下。如果我们能通过后一种方式回忆出一些内容,那么在下一次我们应该也能回忆出来;而如果是以前一种方式,我们很可能需要再学一次……

考试不仅测试了孩子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改变了它们,往记得更牢的方向上改变。因为它促使孩子从遗忘的沼泽中重新拉出一段信息进行再记忆,并且从本质上改变了信息的存储方式,使将来的回忆变得更容易。在心理学上,把测试对孩子知识记忆的促进现象,称为“测试效应”。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亨利·罗迪格(Roediger)博士和杰弗里·卡匹克(JeffreyKarpicke)曾经进行过一个实验,要求一群大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读一篇科普文章,并在之后做一份阅读理解。

当学生在两个学习段中连读两遍文章,他们能在随后进行的测试中获得高分,但会渐渐开始遗忘。但是,如果他们在第二个学习段中做一下模拟测试,他们不仅能在两天后的考试中获得高分,并且能在一周后还保有清晰记忆。

罗迪格说:“一想起‘考试’总会令人不快,眼前就会浮现出千篇一律的考试场景,但我们可以为它改个称呼,这是我们‘最有力的学习武器’。”

当然,孩子讨厌考试的一大原因,是因为它总是很难做。

但是恰恰因为它的难,才使其对学习有巨大帮助。考试越难,孩子答题的时候越是绞尽脑汁,越能让孩子对考试内容难以忘怀。

可见,让考试回归考试的本来意义,而不是成为老师评价学生优劣的准绳和施加压力的工具,它还是很有价值的。

我们可以让孩子慢慢理解,并且尝试做一些自我测试来巩固学到的东西。

23

克拉克现象:孩子总是临场发挥失常怎么办?

学生考试和任何竞赛类活动一样,光想赢的未必赢,不怕输的反而不输。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命运不济”的孩子,他们平时学习很好,课堂表现也不错,但是一到考试却往往发挥失常。因为学习不错,他们本来认为可以考得很好,对成绩有较高的期望,一旦考砸了,心里就会不平衡。有个孩子把一首《考试诗》拿给我,描述考试中受到的打击——拿到试卷透心凉,一紧张,词汇忘。似曾相识,解释却不详。语法阅读两茫茫,看作文,泪千行。两小时后出考场,见同窗,共悲伤。如此成绩,无脸见爹娘。待到成绩发榜日,楼顶上,泪千行!

这样的打击,会让他们变得比较敏感,容易失去平衡。

在下次考试时,就会更加紧张,形成恶性的循环。

克拉克是澳大利亚长跑名将,在1963年至1968年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是田径场上的奇才。然而,正处于运动巅峰期而且众望所归的他,却在两届奥运会的赛场上发挥失常,与金牌失之交臂。

后来,那些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大赛中的失常现象,就被人们称为“克拉克现象”。其实不仅是在运动场上,举凡是考试和竞赛的地方,都会出现临场发挥失常的现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980年,心理学家叶克斯和道森通过实验发现,人做事的效率,和焦虑水平之间有一定的函数关系,表现为一种倒“U”形曲线。

简单地说,就是随着紧张程度增加,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意志力也会随之增强,当焦虑水平为中等时发挥得最好,这时人的紧张和焦虑对能力发挥有促进作用;不过,当人紧张过了头,焦虑水平超过限度时,又会对能力发挥产生阻碍作用。

这就揭示了紧张焦虑程度对能力发挥的影响:轻度紧张、适度焦虑,相当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总动员,会调动自己生理、心理的各种积极因素,以应付紧急情况,有助于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但是,如果过分紧张、焦虑过度,使测试焦虑达到第三级水平时,会出现上述精神疲劳和心理疲劳现象,严重地影响能力的发挥。

焦虑水平的高低,与任务的难易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打个比方来说,压力过大就像一个铅球一样,压力不够就像一片树叶一样,而适度的压力就像一块石子。铅球太重,树叶太轻,人都没办法扔得很远,而只有轻重适中的石子可以抛得最远。

学生考试和任何竞赛类活动一样,光想赢的未必赢,不怕输的反而不输。要帮助孩子,父母先要解除对分数的焦虑。

对孩子在考试时取得的成绩,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目标的相对难度,确定期望值,也不要和别的同学比。如果确定了一个过高的目标,无形中也就增加了任务的难度,焦虑水平就可能会过高。

只用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尺度,父母就都变成了盲人。只有用多把尺子衡量,才能真正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更宽容地看待孩子的考试。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

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与好奇心。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不能让孩子有以此为荣辱的意识。

家长的分数焦虑解除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帮助孩子减轻过度的焦虑和紧张呢?

一个传统的方法是适度的运动。研究表明,紧张情绪会使肌肉紧张,并产生大量的热能,而原地走动、小跑、踢腿等运动,可以使肌肉松弛下来,释放紧张情绪产生的热量,从而缓解紧张情绪。让孩子考前做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可以缓解焦虑。

还有一个方法是自然科学杂志报道的最新研究成果,那就是在考试前用笔写出自己的担忧,反而可以降低焦虑的程度。

研究者找到20名学生进行实验,让他们参加两次数学考试。第一次,所有学生像平常一样参加考试。但在第二次考试前,告诉学生们,如果得高分就能赢得奖金,他们的一位朋友已经通过了考试,考试的过程被全程录像,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都能够看到。

然后,让一半学生利用10分钟时间写出自己对考试的担忧情绪,而剩下的一半则静静地等待考试。

结果发现:静待考试的学生成绩比第一次下降了12%,而考前写下自己担忧的学生,成绩比第一次提高了5%。不过要注意,一般的写作对改善焦虑没影响,只有关于考试的写作才能降低焦虑程度。

24

动机拥挤效应:发奖金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吗?

虽然钓鱼奖励可以让孩子更努力地念书,但是也有不良副作用。

在今天的商业社会里,人们对金钱能带来的好处了解得相当清楚。毫无疑问,不论孩子还是大人,任何年龄的人都会为钱而努力工作。不过,这一点对孩子的学习帮助有多大,却要打个问号了。

孩子考试得了好成绩,带他去肯德基吃一顿,再奖励100元。于是,孩子会保证以后认真学习,考得更好。之后,每次期末考试拿到好成绩,一定会伸手要奖励。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要求一定会越来越高,这时家长就犯难了:答应吧,成本太高;不答应吧,又怕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这些家长很困惑,对于孩子的好成绩,要不要发“奖金”呢?

其实,从几十年前开始,心理学家就着手研究这个问题了。他们研究认为,虽然钓鱼奖励可以让孩子更努力地念书,但是也有不良副作用。

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研究者发给孩子们彩色的软头笔来画画,那是一项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

孩子们被分为A、B两组。A组孩子得到许诺:画得好,就给奖金,B组孩子则只被告之“想看看你们的画”。两个组的孩子都高兴地画了自己喜爱的画。A组孩子得到了奖金,B组孩子只得到了几句赞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