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贞观之治
2869700000005

第5章 贞观治世(2)

贞观八年的时候,长孙皇后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她想替皇帝选一个夫人来接替自己,就是郑仁基的女儿,这个女子年轻貌美、芳华绝代,而且郑家又是北方的士族,家里家教严格,门风优良。诏书已经写好了,就差派一个使者去发布诏令。就在这个时候,魏徵听说郑仁基的女儿已经与别人订婚了,于是赶快进谏给唐太宗说:“陛下身为天下人的父母,应当抚爱百姓,以天下人的忧虑为自己的忧虑,以天下人的欢乐为自己的欢乐。”“郑仁基的女儿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许配给别人了,现在陛下不管不问就把她纳入宫中,这跟抢婚有什么分别呢?如果这种事情传了出去被天下人知道了,陛下还怎么完成作为天下人父母的大义呢?”

唐太宗看了谏言,非常震惊,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情,于是亲自写诏书答复魏徵,深深地责备自己,并停止派遣册封的使者去发布先前的诏令,下令将郑仁基的女儿送还给她的未婚夫。

唐太宗很有自知之明。其实,纳谏是很不容易的,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就说我们平常人,如果别人总给自己提意见、总挑自己的毛病,也会让我们心里很不舒服,会觉得损害了尊严,丢了面子。接受别人的建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作为平常人都难以做到这点,更何况是一个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帝王呢?但是,唐太宗就能做到虚心接受。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唐太宗并没有把自己神化,他也不主张别人把他神化。

唐太宗容貌非常威严,百官觐见时,看到他不怒自威的龙颜,就已经很慌张了,时常害怕得不知所措,更别说提什么意见了。唐太宗感到这样有碍于人家进谏,所以,每当有人上奏时,他总是表现得和颜悦色,希望能够得到批评的意见。

其实,唐太宗也并不能随时都心悦诚服地接受所有的意见,有的时候他也是大发雷霆,但是,最终他都能接受正确的意见。一方面,是由于唐太宗自己的悟性高,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理性执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身边有一些忠心耿耿地辅佐他的人,有魏徵、房玄龄、杜如晦、戴胄、王珪等人,此外,还包括他的发妻长孙皇后。

2.唐太宗与魏徵

谈到“贞观之治”,人们首先称道的是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其次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魏徵进谏。魏徵在职期间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余事,唐太宗和魏徵共同缔造了“贞观之治”,二人的君臣配合也堪称我国政治史上的绝唱。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从小双亲皆故,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徵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

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魏徵原先是农民起义军瓦岗军的一个小官。由于官职太小,所以政治抱负一直没有得到施展。后来瓦岗军全军覆没了,他又几经周转,归顺了唐朝,到太子李建成的东宫任职。

魏徵看到秦王李世民功高气傲,知道他是太子将来继承帝业的最大威胁。他好几次劝说太子杀掉李世民,可是太子就是不听。后来秦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射杀了太子和齐王。

李建成被杀之后,李世民就召见了魏徵。周围的人都为魏徵担心,而他自己却很坦然。李世民一见到魏徵就声色俱厉地斥责说:“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魏徵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平静地说道:“李建成如果早听我的话,他早就做了皇帝了。我们作为臣子的各为其主,我有什么过错呢?”李世民听到这些话没有生气,反而笑了。他早就听说过魏徵很有才干,如今见他又是如此的坦率,就消了气,不仅很有礼貌地接待了魏徵,还对他委以重任。

唐太宗一开始让魏徵在东宫做了一个小官,很快魏徵就晋升为五品谏议大夫,负责给皇帝提意见。后来魏徵又很快成了秘书监,管理图书、文献的资料,从此唐朝的宫廷藏书在魏徵的管理之下丰富起来,魏徵做秘书监的时候也参议朝政。到了贞观七年,他就当了门下省的长官,负责审核皇帝的命令。就这样,魏徵一直到死都负责进谏的工作,他的职责就是给皇帝提意见,他忠于职守,常常冒死进谏。他提的意见总是有利于唐朝的统治,这让唐太宗对魏徵是又害怕又尊敬,以至于唐太宗有时候想干点什么,但是考虑到魏徵可能进谏劝阻,就放手不干了。

魏徵对国家尽职尽责,一心一意地为国家效力,从长远的角度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贞观元年,国家兵源不够。于是封德彝向唐太宗提议,可以降低参军的年龄限制,年满18岁的人就可以点兵,皇帝同意了这项建议。可是这件事情受到了其他大臣的反对,唐太宗便召开了会议,让群臣讨论这件事情,群臣们各抒己见。魏徵提出了反对意见,只说了一句话,就说服了唐太宗——“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把池子里的水都放干了,不是打不到鱼,而是大的小的鱼都被打了上来,明年就打不到鱼了。一句话切中了要害,表明了不能过分浪费民力,要从国家长远的利益出发,眼光要长远。

魏徵直言进谏,总是能从客观的角度出发,谏言直接有力。贞观十二年,唐太宗的一个儿子越王泰向唐太宗反映有些大臣对自己不敬,唐太宗非常生气,召见了所有大臣,对他们说:“我的儿子不是天子的儿子吗?你们现在不尊敬他,如果我对他放任不管的话,他想收拾你们还不简单吗?”大臣们听了这些话立即拜倒在地承认错误,只有魏徵脸色很严肃,对皇帝说:“臣认为,当朝的官员绝对没有人敢轻视越王。以儒家思想的观点来说,大臣与亲王是同等地位的,大臣是为国家来做事的,即使大臣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也不容许亲王来侮辱他们,隋朝的亲王横行霸道,最终是什么样的下场呢?我们现在是在有道明君的带领下,怎么会出现隋朝那样的事情呢?”唐太宗一听转怒为喜,说道:“我刚才很生气,因为我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但是现在听了魏徵的话,觉得还是魏徵更有道理啊!”于是改定规则,三品以上的大臣见了亲王不必下车行礼。

还有一次,蜀王妃的父亲杨誉犯了错误,被有关部门抓了起来。杨誉的儿子向皇帝禀报,说自己的父亲被抓了起来是不合法的。唐太宗非常生气,要处分抓杨誉的人。魏徵进谏说:“自古以来,皇亲国戚都是非常难管理的,他们因为自己与皇帝是亲戚才胆大妄为。如果陛下现在放纵自己的亲戚胡作非为,这样下去的话,国家将难以治理。从古到今,这种事情只有陛下能够处理,这种人也只有陛下您能够管理。”唐太宗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

唐太宗离不开魏徵。贞观八年,皇帝派黜陟使到地方去了解官场的情况。黜陟使的权力很大,如果发现地方官员的工作干得好,就可以直接提升他;如果地方官员做得不好,就就地免官。所有地方的黜陟使都已经选好了,只有长安地区的黜陟使没有选好。左仆射李靖也觉得由于长安地区贵族、高官、皇亲国戚多,黜陟使的工作不好做,所以应该派一个得力的人物去,这个人非魏徵莫属。可是唐太宗却勃然大怒道:“你们不知道我要到九成宫去吗?这也不是小事情,你现在却要把魏徵派走。我每次出去魏徵都在我的身边,只有魏徵能指正我的错误,你们谁能做到这点?”最后,唐太宗派了李靖去做长安黜陟使,把魏徵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可见魏徵对于皇帝是非常重要的,唐太宗离不开魏徵,有魏徵在,唐太宗才能放心。

贞观十七年正月,魏徵的身体越来越不佳,皇帝亲自去看望。第二次去的时候,魏徵已经病得很严重,连朝服都穿不上了,唐太宗握着魏徵的手失声痛哭。魏徵逝世后,唐太宗亲自去魏徵家吊唁,哭得非常伤心,并下旨:停止上朝五天;朝中文武百官和各地在京城的官员都去参加葬礼。葬礼那天,唐太宗站在宫中的西楼上,望着给魏徵送葬的队伍,哭得很是悲伤。

魏徵死后,唐太宗对他思念不已。说出了这样一番话:“以铜为镜,可以整理衣服帽子;以史为镜,可以看到历代兴亡交替的原因;以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的得与失。现在魏徵死了,从此,我最明亮的一面镜子没有了。”

3.唐太宗与长孙皇后

“贞观之治”盛极一时,唐太宗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以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长孙皇后是大唐盛世中的一位能够母仪天下的皇后。

长孙皇后出身于世代显赫的鲜卑贵族门第,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聪明贤惠、生性节俭,是一个有见解、识大体、宽厚仁慈的女性。她13岁嫁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升储登基以后,被立为皇后,母仪天下。她以自己的贤德和才干辅助唐太宗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为开创“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长孙皇后帮助唐太宗将后宫事宜治理得井井有条,是唐太宗的贤内助。长孙皇后是一位非常慈爱的女性,豫章公主早年丧母,长孙皇后就把她收养为自己的孩子,视如己出。其他的嫔妃生病了,她总是能亲自探视抚慰,还把自己的药膳带去让病人服用。唐太宗有时候会因为不顺心而迁怒于宫女,每当这时,长孙皇后总是假装大怒,请求自己来审问此事,让人把宫女囚禁起来,等到唐太宗息怒以后,再慢慢地为宫女开脱申辩,因此后宫里没有发生过一件冤案。人们都很拥戴她。

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的亲生女儿,唐太宗非常偏爱她,可谓从小养尊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