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2872000000010

第10章 阴阳五行与相术

相面术在我国由来已久,本属于阴阳五行学说的范畴。

中国的相面术并不神秘,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原理而形成的独特理论。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欲识其内,先观其外。一个人的内涵、本质性的东西,一定会从他的相貌、举止言行表现出来。甚至人的一生,也可以看出大概。

诸葛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精通阴阳,善于相术。诸葛亮曾总结了一套全面辨别人才的方法: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醉之以酒而观其言;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唐代大诗人李白不仅文才盖世,而且自幼喜好阴阳之学,并有很深的造诣。

李白进长安后,深得唐玄宗的赏识,被封为大学士,成了宫廷顾问。

有一天,李白在长安街上看到一辆囚车,车里押着一个人。李白端视一番,忙问车中所押何人。别人告诉他说:“此人是郭子仪,在前线打了败仗,损兵折将,现在要押回朝廷问斩了。”李白摇头说:“万万不可!我观其人气宇轩昂,日后必为国家栋梁。”于是,李白急忙回宫,在唐玄宗面前为郭子仪说情,使郭子仪得免一死。后来,郭子仪果然能征惯战,平定了安史之乱,挽救了大唐王朝。

清末名臣曾国藩不仅是位军事家,还是一位阴阳家。他每逢选择将吏时,必定亲临现场,细心审视候选人的相貌、身材、神态,并观注他们的言谈举止,据以判断候选人的人品及才智。曾国藩在他所著的《冰鉴》一书中,总结了他一生辨识人才的经验:“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有一天,新来的三位幕僚拜见曾国藩,寒暄之后退出大帐。有人问曾国藩对此三人有何看法,曾国藩说:“第一人态度温顺,目光低垂,过于拘谨,小心翼翼,是个小心谨慎之人,适于做文书工作。第二人能言善辩,目光灵动,但说话时左顾右盼,神色不端,是狡诈之辈,不可重用。唯有这第三人,气宇轩昂,声若洪钟,目光凛然,有不可侵犯之气,是个忠直勇毅的君子,有大将风度,前途不可限量。只是其人过于刚直,有偏激暴躁的倾向,如不小心,可能在战场上遭遇不测。”

曾国藩说的这第三人便是日后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大将罗泽南。后来,他果然在一次战争中中弹身亡。

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时,有人向幕府推荐了陈兰彬、刘锡鸿两人。陈兰彬、刘锡鸿二人颇富文才,下笔千言,又善谈天下大事,负有盛名。接见后,曾国藩对这二人作了评价:“刘生满腔不平之气,恐不得善终。陈生虽然沉实,但不会有大作为。”

不久,刘锡鸿作为副使随郭嵩焘出使西洋。由于两人意见不和,常常闹出笑话。刘锡鸿写信给清政府说郭嵩焘带妾出国,与外国人往来密切。郭嵩焘也写信说刘锡鸿偷了外国人的手表。当时主政的是李鸿章,自然倾向于曾门弟子郭嵩焘,便将刘锡鸿撤回,以后不再设副使。刘锡鸿十分怨恨,上书列举李鸿章有十大可杀之罪。当时,清政府正倚重李鸿章办外交,便将刘锡鸿的上书留中不发。刘锡鸿积愤难平,郁郁成疾。刘锡鸿设宴请客时,竟无一人赴宴。不久,刘锡鸿忧郁而终。

陈兰彬于同治八年(1869年)经许振炜推荐进入曾国藩幕府后,曾出使各国。他为人不肯随俗浮沉,但志端而气不勇,终无大建树。

为此,人们交口称赞曾国藩惊人的相面术。

其实,惊人的不是曾国藩的相面术,而是惊人的阴阳五行学说,曾国藩只不过是将阴阳五行学说学通了而已。

中国古代真正的阴阳家都是相面高手,可谓江山代有名人出。

面相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西方也有。其主要的依据是长期统计归纳的结果,主要说明人的性格特征,而不是说人的一生运气的。

真正的面相大师都说相面只作为参考之用,人最重要的还是精神力量和内心世界。

面相大师说一个人面相好时,这个人听了之后要加以发挥;说一个人面相不好时,这个人就要注意了。这样,才符合阴阳五行学说的精神本质,也就是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