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七雄的纷争
2872700000002

第2章 战国七雄形成的背景(1)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历史上称为战国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剧烈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时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史称“战国七雄”。

战国初年,各国将精力都放在社会变革上,如李悝变革、吴起改革、商鞅变法等等。经过变革后的各国,实力都有极大的改变,为战国七雄的纷争奠定了经济基础。随后,魏国称霸中原,先后与齐国等进行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使得齐国一战称霸。齐国与秦国又进行了多年的战争,以秦国的胜利告终,齐国最终被燕国所灭。秦国又与赵国进行了多场战争,双方互有胜负。长平之战后,赵国势力削弱。秦国趁势一举歼灭六国,统一了全国。

(一)周王权的衰落

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室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期,因与孔子修订《春秋》时间大体相当而得名。

周幽王死后,太子姬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考虑到镐京的残破以及地理位置较偏远等因素,周平王决定迁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郑武公、秦襄公、晋文侯等诸侯的护卫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迁都后,开始对有功诸侯论功行赏。洛邑周围有近六百里土地,但分封之后,所剩下的土地寥寥无几,仅剩下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盘。如此一来,天子直接控制和支配的土地就非常少,军事力量严重削弱。但周天子仍然可以以“共主”的名义号令天下。

周幽王为人粗暴残酷,喜怒无常,每天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郑桓公见多次劝谏后周幽王仍一意孤行,因此料定国家他日必有祸患,要早日为自己打算。一日,他把掌管王室书籍并且见多识广的太史伯请到府上,讨教说:“依先生之见,周室江山还能长远吗?”太史伯长叹一声,回答说:“当今天子残害忠良,宠信小人,周室恐有亡国之险啊!”郑桓公点点头,又问:“那依先生之见,我要如何才能避开这场祸患呢?”太史伯沉吟片刻,说:“如今你不如早日离开这是非之地,洛阳东面、黄河和济河的南面可以居住。这个地方临近虢国(今河南荥阳东北)和郐国(今河南郑州南),由于这两国国君都是贪财好利之辈,百姓们不归附他们,而你身为朝廷司徒,朝廷上下都很拥护您,日子一长,虢郐两国的百姓都会成为您的子民啊!”郑桓公觉得先生的分析有道理,于是就暗地开始筹划东迁事宜,并把自己的货物、财富和奴隶事先运往虢郐两国,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取而代之。后来桓公死于幽王之难,他的儿子武公即位,灭掉了虢郐两国,建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武公的儿子庄公,继任周室的卿士,在周王室无力继续维持统治秩序的时候,庄公以“以王命讨不庭”为旗帜,联合齐、鲁攻打宋、卫,制伏了陈、蔡,并且打败了北戎,稳定了东周的政局。但郑却乘机独霸王权,这样与周天子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平王姬宜臼对郑庄公怀有戒心,不愿朝政为郑庄公所操纵,又乘郑国多事,郑庄公没有来上任的机会,想撤掉他卿士的职务。郑庄公闻知,马上赶到洛阳,对姬宜臼施加压力。姬宜臼再三赔礼,郑庄公不依。平王只好提出让太子姬狐去郑国作人质。不过因为这太有损天子的体面,群臣又提出了相互交换人质的办法,让郑庄公的儿子忽也来洛邑作人质,而周太子去郑国则用学习的名义,史称“周郑交质”。随后,周桓王上台,桓王启用虢公,剥夺了郑伯的权力,使得郑伯心存不满,双方尖锐的矛盾使得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公元前711年,周桓王亲自率领陈、蔡、卫等诸侯国的军队讨伐郑国。周军大败,损失惨重,桓王也被射伤肩膀,险些被俘。伐郑的失败,使得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而郑国却因此声势显赫,俨然成了取代周天子的春秋霸主,各大诸侯国之间争霸的序幕已经拉开。春秋初期,诸侯列国有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下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这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到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地位下降,“礼乐征伐由天子出”转为“礼乐征伐由诸侯出”,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周天子越来越依附于这些强大的诸侯,于是强大的诸侯为了迫使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的地位,开始了漫长的征伐之路。

(二)五霸形成

1.齐桓公称霸

齐国在今山东省的北部,是一个东方大国。齐襄公死后,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任用管仲,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管仲出于“富国强兵”的目的,整顿旧制,对各项制度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政治方面维持“国”“野”分治的制度,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全国中设立二十一乡,工乡三,商乡三,士乡十五。在“野”设置五属。各级官吏治理都要严格按照士、农、工、商分区定居制,不得迁徙、杂处。每五家为一轨,轨设轨长。每十轨为一里,里设里司。每四里为一连,连设连长。每十连为一乡,乡设良人。再为臣设三卿,工设三族,商设三乡,泽设三虞,山设三衡,加强管理。对于野,以三十家为一邑,邑设邑司。十邑为一卒,卒设卒帅。十卒为一乡,乡设乡帅。三乡为一县,县设县帅。十县为一属,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属大夫分别治理。并划分各级官员的职权范围,属大夫管形狱,县帅管划分田界,乡帅管一般政事,要求他们兢兢业业,不许荒废政事,否则就将被处以刑罚。每年正月,五属大夫要向桓公汇报述职,桓公根据政绩来进行奖惩。

在军事方面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规定士乡的居民必须服兵役。每家出一人为士卒,每轨为一伍,伍由轨长率领。每里五十人为一小戎,小戎由里司率领。每连两百人为卒,卒由连长率领。每乡两千人为一旅,旅由良人率领。五乡一万人为一军,十五乡共三军,桓公、国子、高子各率一军。农闲时训练,有战事时出征,这样既提高了士兵战斗力,也不必支付养兵的费用。另外,为解决武器不足的问题,规定犯罪可以用兵器赎罪。犯重罪可以用甲和戟赎罪;犯轻罪的可以用盾和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金属赎罪;铜用来铸兵器,铁用来铸农具;诉讼成功则要交一束箭。从此,齐国的兵器也渐渐充足起来。

在经济方面,除了继续推行奴隶制的生产方式以外,对于“鄙野”出现的大量私田采取了“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方式,即按照土地的贫瘠程度征税。另外,山林河泽也由政府统一管理,鼓励贸易以促进生产。提高人口的生育水平,从而增加齐国的总体人口数量。对商业,特别是盐商加以重税,以补足税收的差异。实行粮食“准平”政策,避免富人抢夺穷人的粮食,进一步控制贫富的差距。

管仲的改革很快取得了成效,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齐国国力日盛。恰逢北方山戎和狄族势力南侵,齐桓公伺机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尊王攘夷”,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天子的共同领袖的地位,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御戎、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扰。“尊王”在当时是一面“正义”旗帜,在此旗号下,齐国打败山戎,保护燕国;击退楚国,保护中原,在诸侯国中威望大增。齐国借“尊王”之名,行争霸之实。

齐桓公能够率先称霸的原因在于齐国负山面海,是东方的一个大国,有丰富的鱼、盐和矿藏,为其争霸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其次,齐国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提倡节俭,发展生产,改革军制,这是齐桓公称霸成功的根本原因。第三,齐国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也派了代表参加,表示认可,齐桓公正式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2.晋楚争霸

正当齐国忙着攻打山戎之时,南方的楚国强大起来,接连对外用兵。但后来,在与齐国的交手中败下阵来,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楚国在与齐国交手落败之后,将注意力转移到东方,先后灭掉弦(河南光山西北)、黄(河南潢川西)和徐国(安徽泗县北),势力扩展到今豫南、皖北地区。在葵丘之会不久,齐桓公去世,齐国内部争权夺势,霸业衰落。楚国趁此机会,向中原扩张,以前那些依附于齐国的小国纷纷向楚国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