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287600000029

第29章 抑郁症与其他精神障碍

进食障碍与抑郁症有关联吗?

在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中,食欲减退是常见症状之一;在非典型的抑郁症患者中,食欲可有增加。和食欲减退、食欲增加一样,进食障碍与抑郁症也有关联。

进食障碍是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症等。青少年女性和年轻妇女多见,约占进食障碍的90%。进食障碍也可以发生在老年妇女和男性,但并不常见。暴食症在成人和过重妇女更常见。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特征为故意节制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临床表现为采取过度运动等方法减轻体重。患者常常过分担心发胖,甚至已经明显消瘦仍认为自己太胖。部分患者可以用胃胀不适、食欲下降等理由来解释其限制饮食。患者常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现象,表现闭经、月经紊乱、性功能减退、性器官呈幼稚型。个别患者可以出现间隙性暴饮暴食。神经性厌食的后果可能很严重,严重患者因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降低可以给生命带来威胁,1/10的神经性厌食者可因饥饿、心跳停止,以及其他并发症或自杀而死亡。

神经性贪食是一种进食障碍,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患者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常采取引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神经性贪食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两者有相似的病理心理机制、性别和年龄的分布。90%以上为青春期和年轻女性,其主要原因为想保持一个理想的体型。多数神经性贪食是神经性厌食的延续,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食晚。

暴食症是新近定义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暴食之后不出现导泻。

暴食症者因暴食导致摄入热量过多。与神经性贪食症不同,暴食症大多见于胖人,并且在人群中随体重增加,暴食症的发生率愈见普遍。患者的年龄一般要比厌食症或贪食症患者大,而且成年男性的比例更高(接近一半)。患者为本病所困,当他们试图减肥时更是痛苦。约有50%的肥胖暴食者出现抑郁,而只有5%的胖人不暴食,比例悬殊。暴食症伴发的肥胖可引起躯体疾病。

进食障碍经常伴有抑郁症,50%~75%神经性贪食症和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有抑郁症的病史,50%以上的暴食症患者伴有抑郁的症状。

临床研究发现,有进食障碍的个体通常都会伴随一些其他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和情绪问题。有关专家曾对20个进食障碍患者和20个惊恐障碍患者以及另外20个社交恐怖症患者作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75%的进食障碍患者都伴随有社交恐怖或广泛性焦虑等障碍,情绪障碍,尤其是抑郁,也会伴随进食障碍同时出现。有理论曾经指出,进食障碍只是表达抑郁的一种方式。但是,几乎所有的证据都表明抑郁是在进食障碍出现之后才产生的,因而抑郁可能是对进食障碍的一种反应。

神经性厌食症与重性抑郁症同病的患者病死率和自杀率明显升高,自杀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神经性厌食症女性患者的自杀企图率与重性抑郁症女性患者的自杀率类似。

在治疗方面,抗抑郁药对进食障碍有效,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有和无抑郁症状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疗效类似。神经性贪食症和重性抑郁症同病患者在服用氟西汀进行治疗后,进食行为和抑郁症状都有改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对进食行为和心境障碍也有效。

但是,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对抗抑郁药治疗的效果较差,用抗抑郁药治疗神经性贪食与重性抑郁症同病的患者的疗效也不太理想。

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会共病吗?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具有特征性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各方面障碍,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无智能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常见抑郁症状的产生,其中很多患者的抑郁症状符合抑郁症的诊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可以发生于精神分裂症的前驱期和急性发作期,也可以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残留期。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抑郁症的病因尚无定论,有的学者认为是由于运动不能(抗精神病药的锥体外系副作用)引起,有的学者认为是由药物所致(药源性),也有的学者认为是精神病后原因,如患者对所患精神疾病持悲观态度。

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精神病性障碍,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阳性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幻觉、言语紊乱、明显行为紊乱或紧张性行为)和阴性症状(如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或意志缺乏)。它与抑郁症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的研究发现,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同病的比率较高。美国全国同病调查(NCS)发现,81%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他们一生的某个时期有心境障碍;其中59%的患者为单相抑郁障碍,22%的患者为双相障碍,而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有更强的联系。估计50%~80%急性精神病发作患者有抑郁症,而在住院患者中有1/3稳定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抑郁症。因此,从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资料的角度都表明,抑郁症常与精神分裂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抑郁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明显影响: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同病的患者比无抑郁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更多的精神病性症状、预后更差、失业者更多、社会功能也更差,而且出现自杀意念者更多:40%~60%的患者企图自杀,9%~13%的患者自杀身亡。

第一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比反复多次精神病发作的患者更可能与抑郁症同病。发生抑郁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可能因为早年失去父母,以前有抑郁发作、独自生活、多次住院等引发抑郁症。

在对精神病的诊断中,当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同病时应做出两个诊断,不过由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类似抑郁症状,而且抗精神病药也可能会引起情绪低落和锥体外系副作用,抑郁症的诊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诊断时需要仔细鉴别。

在对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同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要考虑到对精神病症和抑郁症的不同用药,抗精神病药对控制精神病性症状有效;如要改善抑郁情绪,则需要加用抗抑郁药,因此相对困难。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可能有效。在联合用药的治疗中要注意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氟伏沙明升高氯氮平及其代谢产物的血浓度,因而加重副作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增加抗精神病药的锥体外系反应;安非他酮和氯氮平连用则会增加癫痫发作的危险。

精神分裂症残留期会得抑郁症吗?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指出现于精神分裂症残留期的抑郁发作,其发生率大致为25%。这类患者的预后较没有抑郁的患者差,主要是复发率高和自杀危险性高。因此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包括监护与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续的心境低落,其表现为: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地持续疲乏感;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活动明显减少;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性欲明显减退;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自杀行为等。此外,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还有明显的失望反应,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生活中出现较多挫折和病情恢复不良,重要的人生目标不能实现,精神长期闲置,社会歧视,亲人、朋友的疏远,加之与周围人的沟通存在很大障碍,容易使患者陷入失望和无助的状态。有关报道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于起病后的5年内自杀率为3%,这一现象与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绝望情绪是分不开的。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的发生首先可能是药物引起的。抗精神病药物有明显的精神方面的副作用,其中之一是药源性抑郁状态。其主要表现为烦躁、消极悲观、情绪不稳定、自责负罪甚至自伤自杀,严重程度因药物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依次为氟哌啶醇、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临床上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慢性症状严重,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占主要地位,隐匿了抑郁症状,抗精神病药物会减轻患者的慢性症状,但增加了其抑郁情绪。其次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长期服药厌烦,对残留症状久不消除的绝望,也可诱发抑郁。此外,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症状加重、缓解不彻底、终生症状残留,使患者对病情恢复绝望;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社会功能及就业能力丧失,家庭相应角色减退或丧失;亲人、朋友的冷漠也是产生抑郁不容忽视的原因。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的治疗比较困难,研究显示,抗抑郁药物,主要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能对半数患者有效,但其疗效不如抑郁症患者那样显著。由于不良反应的叠加以及安全性较差,经典抗抑郁药物应作为次选。抗精神病药物也考虑尽量选用安全性较好的药物,一次处方量不宜过大,以免患者采用处方药物自杀。

国外调查资料表明:家庭成员对患者的不正确态度、生活中的不良心理应激均可影响病情预后和导致复发。因此对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重视患者的生活环境,及时解决家庭社会生活中的急、慢性应激,并给予支持性的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起病、病情加重、复发与生活应激事件有较密切的关系,由于认知歪曲和认知错误产生不良情绪,通过认知治疗纠正自动思维,建立合理认知和理性思维方式对患者的康复也是十分必要的。

人格障碍与抑郁症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治疗抑郁症与人格障碍同病?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范围,显著性、病理性的增强,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

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甚至终生。患者虽然没有智能障碍,但是因为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有少数患者成年后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人格障碍和抑郁症之间有不同的关系。首先,人格障碍可以先于抑郁症,而且是抑郁症的易病因素,增加以后发生抑郁症的危险。其次,抑郁,特别是慢性抑郁,可以引起人格特质的适应不良性改变,因此增加诊断人格障碍的可能性。最后,人格障碍可以影响抑郁症的表现、治疗反应和结局,这些对重性抑郁症的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中,估计30%~40%重性抑郁症患者有人格障碍,主要是B类人格障碍(包括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和自恋性人格障碍)和C类人格障碍(包括回避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和依赖性人格障碍)。

在抑郁发作时,人格障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而且自杀成功者也增多,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B类人格障碍尤其是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中。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应特别小心。为防止患者自杀,应积极进行抗抑郁治疗,对患者进行各种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以缓解自杀的情绪。同时,在为这些患者开处方时应限制处方的药量,尤其要限制有可能致命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锂盐的量。

对抑郁症与人格障碍同病患者可以进行抗抑郁治疗,不过其疗效,包括短期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以及有效率或缓解率可能会因人格障碍的影响而降低,出现治疗效果也慢,可能会使抑郁症慢性化,增加复现或复发的危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以减少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冲动和自毁行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和超苯环丙胺也可以减轻敌对和愤怒情绪。有些新抗精神病药(奥兰扎平)也用于治疗这类患者的情感症状、愤怒和过分敏感。此外,人际关系疗法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