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禅学
2879000000006

第6章 中国禅学的传承体系(3)

怀海(720—814年),本姓王,唐朝长乐(今福建县名)人。他出家后曾住百丈山(即今江西奉新的大雄山),所以被称为百丈禅师。怀海的最大贡献是糅合大小乘律,制定了《禅门规式》,后世称为《百丈清规》。

百丈禅师因住于律寺之中,而感到对禅宗“说法住持,未合轨度,故常尔介怀”,从而别创禅林,制立清规。别立禅居,使禅宗僧侣直接从一般寺院中分离出来,成为自主的部分,这样,禅宗作为一个独立的佛教宗派最终成为历史事实。

《百丈清规》为禅院确定了组织、体制、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规定禅宗僧众不再住在律寺,别立禅院居住。

“禅院”最大的特点是“不立佛殿,唯设佛堂”,表示以“法”为重,规定实行“普请”(集众作务)法,上下平等,协作劳动。当时,禅农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寺院经济形式,禅众集团长期形成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和平等消费的生活方式,开始规范化和制度化。“清规”把劳动生产与禅修生活结合起来,给僧人物质生活的自给提供了保障,改变了寺院经济基础,缓解了佛教与社会的经济利益冲突。发端于道信,开拓于弘忍的农禅体系,由怀海完成,将禅行与农作融合为一,并在制度上加以巩固。这是禅宗的一次重大革新,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一制度,立即得到天下禅宗的普遍承认,并很快通行起来。怀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原则更被传为佳话。

“清规”又规定设立住持,住在方丈,尊为长老。禅院由此完成了禅宗的制度建设。

《百丈清规》制定之后的几百年间,就出现了十几种清规,历代丛林依《百丈清规》为蓝本,作了一些权宜性的增减,到元代至元年间(1335—1340年),奉敕重修,称为《敕修百丈清规》。迄今近七百年间,《百丈清规》一直作为历代寺院的基本法规。禅宗的真正崛起,是以清规的创建为主要标志的,而清规的制定,又对禅宗寺院的普遍兴起起到了根本的推动作用。

《百丈清规》是怀海对禅宗的极大贡献,《百丈清规》使禅宗的体制更加中国化,对禅宗自身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进作用。“不立佛堂,唯树法堂”,显示了佛法的崇高性质及僧众在佛法面前的平等地位。“清规”中许多有关禅僧生活的规定,一千多年来始终是禅宗和尚们的基本戒规。

(八)“一花开五叶”——五家宗派的形成

慧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菏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家弘传最盛。

怀让禅师(677—744年),金州安康(今属陕西)人,俗姓杜。从六祖处开悟得法后,到湖南衡阳南岳居住,在那里大阐宗风。怀让禅师再传与马祖道一。

怀让继承了慧能禅学“无相”“无住”、不可言说、无所执著的般若思想,突出自然任运的特色。马祖曾居南岳传法院,“唯习坐禅”,见有来访者都不顾。怀让去,“亦不顾”。六祖慧能曾对怀让说:“汝向后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见马祖气宇不凡,怀让认为,六祖指的“马驹”就是此人。于是便对他进行诱导开示。有一天,怀让问马祖:“大德坐禅图什么?”马祖回答说:“图做佛。”怀让就取出一块砖,在石头上磨。马祖开始不理他,见他磨的时间长了,就问道:“磨做什么?”怀让回答说:“磨做镜。”马祖问道:“磨砖岂能成镜?”怀让反问道:“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接着,怀让又进一步开导他说:“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马祖闻言,豁然开悟。

马祖(709—788年),名道一,俗姓马,汉州什邡(今四川什邡县)人,一般称“马祖道一”。马祖开悟后,奉事怀让十年,后来在钟陵(今江西南昌)开元寺,创“洪州宗”,入室弟子有一百三十九人,各为一方宗主。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大珠慧海、盐官齐安、归宗智常、盘山宝积是其中最著名的。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被称为马祖门下三大士。马祖的禅法经百丈而化出沩仰和临济二宗。

行思禅师(?—740年),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俗姓刘。从六祖会下得法之后,到吉州青原山般若寺安住精修,弘扬禅宗,世称“青原行思”。行思的资料很少,也是因为弟子石头希迁而知名。

希迁本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高要)人。他曾住衡山南寺,寺之东有块石头,平整如台。他就在上面结庵,当时的人称其为“石头和尚”。因希迁曾到曹溪找六祖参学,希迁初见行思时,行思就问他:“你从曹溪得着什么来?”希迁回答说:“未到曹溪时也未曾失落什么。”行思又问:“若如此,去曹溪做什么?”希迁回答:“若不到曹溪,怎知不失?”

有僧问希迁:“如何是解脱?”希迁反问道:“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他又反问:“谁垢汝?”僧人接着问:“如何是涅槃?”希迁仍是反问:“谁将生死与汝?”

希迁的著作《参同契》和《草庵歌》在禅门中流传很广。石头希迁的弟子最著名的有天皇道悟和药山惟俨,门下分别流出了云门宗、法眼宗和曹洞宗。其他著名的还有丹霞天然、潮州大颠等。

从马祖和石头二位大师以后,中国佛教的禅宗,即慧能的南宗,就分为五家宗派,闻名天下。达摩大师在传法与慧可大师时又说了四句偈子:“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津,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禅宗学者认为,五家宗派的形成和发展,即是偈语的暗示。

五家宗派具体的传承如下:

第一家是临济宗。

马祖传百丈,百丈传黄檗希运,黄檗传临济义玄禅师,因义玄住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临济院而得名。

第二家是曹洞宗。

石头传蔼山,蔼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介禅师,这个法系是由洞山良介禅师与曹山本寂禅师师徒二人联合创立的,所以叫做曹洞宗。

第三家是沩仰宗。

百丈传灵佑禅师,沩山灵佑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了沩仰宗。沩仰宗自仰山禅师开始,只传到第四代。到了宋朝初期这个宗派就已经不大闻名了。

第四家是云门宗。

石头传天皇,天皇传龙潭,龙潭传德山,德山传雪峰,雪峰传文偃禅师,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县北)光泰禅院而得名“云门宗”。到了南宋时期,这个宗开始逐步趋于衰微。

第五家是法眼宗。

雪峰传玄沙,玄沙传罗汉,罗汉传文益禅师,“法眼宗”由文益创立,因南唐中主李璟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

五家中,最兴盛的是临济宗。自从临济义玄禅师的最初法脉长沙楚圆大师以后,又分传出两个法系,一是传与南昌黄龙山的慧南大师创立了“黄龙派”,因其住黄龙山(在今江西南昌市)而得名。二是杨岐派,创始人是宜春杨岐山方会大师,因方会住杨岐山(治所在今江西萍乡县北)而得名。

禅宗“五家七派”的禅学思想,相差无几,大同小异。归根到底,同出一源,仅是门庭接引学人的宗风有所区别。

禅宗在五家七派以后,禅风有所改变,有“颂古”“评唱”等一类禅门偈颂行世。临济宗杨岐方会派下的圆悟克勤作《碧岩集》,影响很大。克勤弟子大慧宗杲提倡“看话头禅”,深受士大夫们欢迎。这种佛儒合流的倾向,影响到宋明理学的形成。

曹洞、临济两家禅学,自宋以后,经元明清三代,至今不绝。但是曹洞宗的势力不如临济宗,俗谓“临天下,曹一角”。

(九)元代以后禅宗的衰微与没落

1279年,元建都大都(北京),南宋灭亡。蒙古族上升为统治民族。元王朝实行民族等级制,按照民族的不同和被征服的先后,把国内的人民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并在官吏的任用和法律地位乃至其他的权利和义务方面,作出了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虽然元代允许多种宗教并存,甚至宪宗蒙哥(1251—1259年)在对宗教加以保护的基础上,重点扶持佛教,把佛教的地位置于诸教之上。但蒙古贵族崇奉的是喇嘛教,历届皇帝都奉喇嘛教僧人为师,成为元朝的一大制度。由于南人是最低等级,主要在南方流行的禅宗自然要受到不小的影响,以至元代形成了“尊教抑禅”的倾向,在政治上,表现出对南人的歧视。

元王朝为了改变禅僧不重经教的学风,向江南禅宗兴盛地派遣讲经僧人,以此树立传统佛教典籍的权威,甚至支持把禅寺改成“讲寺”,如天台宗僧人性澄,请将国清寺由禅院改成“讲寺”,受到了忽必烈的支持。

中唐以来,由于佛教义学的衰微,“从教入禅”是一种时尚,入元以后,僧侣“从禅入教”成为新的潮流。由于北宗在元以后就销声匿迹,南方禅宗的正宗地位和主体地位仍在保持着。对元统治者,南方禅宗采取了消极对抗的态度。如临济宗的禅师中峰明本,就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而元统治者对南方禅宗也减弱了压力,加强了怀柔的成分,“聘之不至,制金纹袈裟赐之”“加普应国师”,表现出对南方禅宗既有形势的肯定。

在元代,全国的寺院佛教事务由宣政院统一管理,寺院分为禅、教、律三宗。天台、华严、慈恩三家属“教”,而“律”为佛教各派共同尊奉。喇嘛教因理论与慈恩相通,慈恩便为元代佛教所重。当时的佛教是“二分天下”,形成了所谓“南禅北教”的格局,一直延续到明清两朝。

元代临济宗,在北方有海云印简(1202—1257年)一系,南方有雪岩祖钦(1215—1287年)一系。印简被称为中兴临济的人物,不过,此一系的法统并不很长。祖钦系是元代禅宗影响最大的一个支派,其中高峰元妙、中峰明本、云峰妙高、天如惟则、千岩元长是这一派的代表。

元妙(1238—1295年),号高峰,以话头禅和“三关语”接引和启悟参学者。他著名的三关语是:“大彻底人,本脱生死,因甚命根不断?佛祖公案,只是一个道理,因甚有明与不明?大修行人,当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

另外,元妙还有“室中三关”——“杲日当空,无所不照,因甚被片云遮却?人人有个影子,寸步不离,因甚踏不着?尽大地是个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烧却?”两种三关语,并行于世,引导参学者了生脱死,彻底参悟。

明本(1263—1323年),号中峰,明本是元妙弟子中的佼佼者。他的禅学思想,体现在他对宗杲“看话禅”的复兴和对其他禅法的批判上。另外,禅净一致的理论,虽不是明本的独创,但他提出“禅即净土,净土即禅”,将“话头禅”与念佛法门结合起来,则是他的发明。

在元代密、教、禅、律四宗并存的局面下,明本提出禅宗是“一佛大觉圆满之心”,虽然四宗都是“一佛之旨”,没有高下优劣,但明本的禅学理论,既有为当时禅宗地位低下抱不平的成分,也有他对禅宗的自信。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他主张以儒术治天下,治定了严密而有极强针对性的宗教政策,诏令禁止白莲社、大明教和弥勒教等他认定的“邪教”。为达到“化愚俗、弥边患”的政治目的,明统治者还多次对番僧(喇嘛)给予过高的待遇,以致引起朝野不满,最后世宗(1522—1566年)不得不“复汰番僧”,藏传佛教对内地的影响越来越小。

明统治者建立和健全僧司机构,强化佛教管理,朱元璋还多次颁布诏令,把寺院分为禅、讲、教三等,僧人也相应分为三宗,要求“各承宗派,集众为寺”,甚至对僧人的服装也加以具体的规定,这种严苛的政治环境,限制了禅宗的自由,切断了禅宗与其群众基础的联系,导致了禅宗的自然衰亡。

明初著名的禅师多出自临济宗。最有影响的是楚石梵琦(1296—1370年)。他得法于元叟行端,是大慧宗杲的五世法孙。有国初“第一宗师”之称。明中叶以后,有笑岩德宝(1512—1581年),得法于龙泉寺之无闻明聪禅师,是中峰明本的八世法孙。笑岩德宝是明代最著名的禅师之一。德宝提倡“念佛禅”,以念佛来取代参禅,主张默念“阿弥陀佛”“如此用心,不消半年一载,话头自成”。

他说:“净心一志念道……念道即是念佛,念佛即是念自心,自心能成自己佛。”

笑岩德宝门下有幻有正传(1549—1614年),正传门下又有密云圆悟、天隐圆修和雪峤圆信三位各传禅于一方的名僧,在当时被称为“临济中兴”。

曹洞宗在元代的代表人物北方有万松行秀(1166—1246年),南方有天童如净(1163—1228年),两位禅师被称为曹洞宗的两大宗匠。到了明代,著名的禅师则是无明慧经(1548—1618年)及其弟子博山元来(1575—1630年)和鼓山元贤(1578—1657年)。但总的看,随着佛教在入宋以后的衰落,禅宗在明清时期,已开始出现颓败的情景。清世宗雍正在一道上谕中批判当时“师以盲传,弟以盲受。人人提倡宗乘,个个不了自心。岂不使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垂绝如线?……甚至名利熏心,造大妄语,动称悟道,喝佛骂祖,不重戒律,彼此相欺,卖拂卖衣,同于市井!……虽宗徒愈盛,而宗旨愈泯矣”!

世宗的这道上谕,揭示了当时禅学走向没落的情形。明清时期,出现了各种灯录和语录,禅学进一步文字化和义理化。许多著名的禅师,也都倡导禅净合一、禅净双修,禅宗出现了归向净土宗的倾向。宋明时期理学盛行,禅学开始依附于理学,佛教同儒道融合,在禅儒一致、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发展趋势中,禅学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而走向没落。

尽管如此,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