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文化悠久的故城临淄
齐鲁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然而如果没有远古文化的沉淀,何来今天的蓄势待发,让我们走近它的源头,从孩提时代说起。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侯爵。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位于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齐太公)的封国。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东与纪、莱,西南与鲁,北与燕、卫为临。周公旦摄政时,三监作乱,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有了征伐权,成为周王朝东方大国。
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争对手鲁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灭鲁的属国纪,扫除东面障碍。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公子纠投奔鲁,公子小白奔莒。鲁起兵伐齐,欲立公子纠,而齐高氏、国氏已召小白先入,击败了鲁军,立为齐桓公。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霸主。公元前684年,齐国最先成为霸主,它首先灭掉了位于今天山东寿光西南的纪国,然后在今山东汶上北上,灭掉了北方诸国。之后迅速灭掉了西面的小国谭,向鲁推进。公元前681年,又与宋、陈、蔡、邾会于北杏,南下灭小国遂,迫使鲁与齐议和,会盟于柯。次年,齐王命陈、曹伐宋,迫使宋国屈服,并与宋、卫、郑会盟于-。又次年,齐与宋、陈、卫、郑再次会盟于-,确立了其霸主的地位。
春秋中期,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中原各个诸侯国,讨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公元前664年,齐北讨山戎,救燕国;又北逐狄,解了邢、卫的危机;公元前656年,齐联合多路诸侯侵蔡伐楚,与楚盟于召陵。此后,齐多次大会诸侯。公元前651年,齐会鲁、宋、卫、郑、许、曹于葵丘,齐国霸业达到顶峰。公元前643年,桓公卒,齐从此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89年,齐、晋大战于鞍(今山东济南),齐大败。到灵公、景公时,齐依旧是仅次于晋的中原强国。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国,疆土扩大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
春秋末年,齐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8年,齐国重臣崔抒杀庄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贵族庆封灭崔氏之族。庆封专齐政。次年,庆封后裔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逃奔到吴国。景公时,齐国名臣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心归附于陈氏,陈氏因而强大。公元前532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高二族的主要领袖逃到鲁国。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国氏、高氏(齐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陈僖子联合鲍氏攻国氏、高氏,国夏、高张奔鲁,杀掉晏孺子,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杀,齐国贵族阚氏的阚止执政。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阚止,专齐政。齐康公,本名姜贷。在位时沉湎酒色,任用田和为宰相。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86年),齐康公被田和放逐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后来唯一的食邑也被收回,康公只好在坡上挖洞为灶,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齐太公。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齐悄然登上了历史舞台。
田齐是妫姓国家,起始于陈厉公之子陈完。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公元前672年,陈完入齐,辅佐齐桓公。陈完传五世至陈桓子,陈氏开始强大起来。以后陈氏逐渐兼并齐国的栾、高(齐惠公之后)和国、高(齐文公之后)以及鲍、阚等族,在齐国确立了统治地位。田齐的国都仍在临淄,疆域亦袭姜齐之旧。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到威王、宣王时,稷下学宫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逐渐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只得逃亡楚国。齐宣王时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之势。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之。公元前298—公元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攻秦,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作罢。又次年,齐灭宋。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齐闵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闵王子法章为齐襄王。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单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
齐国跨越春秋、战国两个时代,历经四十代君主,传世八百余年,雄踞山东、傲视群雄。综合国力的高度发达也使齐国首都临淄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诸侯国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在齐国故地临淄,我们仍然可以领略到当年的恢弘气势。城内高大的土台建筑和华丽的王宫在当时的诸侯国中是十分少见的。护城河、旧城墙、壕沟以及先进的排水系统都说明齐国的防御工事和城市建设技术十分高超。大批制作精良的武器和大量的殉马、殉车则说明了齐人好战尚武的民族风貌。根据《国语》记载,齐桓公曾经一次性赏赐卫国的国君良马三百匹。马匹特别是优良的战马,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左传》中就用“千乘之国”来形容春秋时的军事强国,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而齐国作为雄踞东方的军事强国,更是十分重视马匹的驯养和训练,政府大力倡导畜牧业,对饲养和训练优秀战马的农户给予很高的奖励,这就为其军事上称霸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论语》中就记载齐景公时期“有马千驷”。可以说正是上述的客观条件使齐国能够保持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地位,始终雄踞东方、傲视群雄。
齐国除了军事、政治上的优势外,它还是“百家争鸣”的策源地。“稷”是齐都临淄一处城门名,“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学宫因处稷下而称“稷下学宫”,学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稷下学宫创建于田氏取代姜族,夺取齐国政权后的齐桓公田午时期,发展于齐威王时期,兴盛于齐宣王时期,中衰于齐悯王时期,亡于齐王建时代,它基本与田齐政权相始终,随着秦灭齐而消亡,历时大约一百五十年左右,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直至今日。田齐当权者出于其意欲一统天下的政治目的,广泛引进人才,为促进齐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繁荣,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兴土木,建设稷下学宫;还为荟萃于稷下学宫的高级学者们提供特殊的政治地位——据其学问、资历、成就、贡献的不同,授予“客卿”“大夫”“上大夫”或“先生”“学士”等不同的称号和荣誉;优厚的经济待遇——畅通的交通,优越的居室,高昂的俸禄;宽松的学术气氛——不论何家何派,以何种形式发表思想、各抒己见,均来者不拒,往者不追,鼓励他们“不治而议论”,大力奖励各家学术探讨,纵论天下大事。享受着齐国君王恩惠滋润的稷下先生们,关注现实,反思历史,探索未来,议论世界,不仅注重抨击现实,而且注重针对现实发表改变现实的策略,取得了具有鲜明时代性和现实性的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教育、道德伦理、文学艺术、逻辑、美学、法学以及天文、地理、历数、医、农等多学科的知识。这些稷下学术著述的问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先秦思想理论的宝库,促进了战国时代思想文化的繁荣,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
稷下的学士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分属于不同的流派,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自都有不同的政治主张,一时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政治局面。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就出生在齐鲁大地。其他各派的游士、各国的学者也纷至沓来,齐集稷下学宫讲经论道、各抒己见。根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特别是在齐宣王时期,稷下学宫达到了鼎盛。儒、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利等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无怪乎司马光在《稷下赋》中感叹道:“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可以说,诸子百家争鸣,活跃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古代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稷下学宫作出的贡献更是不容忽视的。但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稷下学宫在齐国故城的具体位置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学术界的专家们正在进行着不断的努力。
在当时,齐国的乐舞也是闻名于世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韶乐。春秋时期,韶乐在齐国十分盛行。故而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入齐,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齐《韶》后,不禁心驰神往,由衷赞叹道:“不图为乐至于斯!”怪不得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留下了这样一段佳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当然,这有点夸张的成分。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学费,收的就是肉干(束脩)。但他听了美妙无比的韶乐之后,身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所占据萦绕,感到极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韶乐,相传为舜创造,与东夷俗乐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它起源于五千多年前,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竹书纪年》载:“有虞氏舜作《大韶》之乐。”周立国之后,用《韶》作为祭庙乐,故被视为宫廷大乐。姜太公封齐,以“因俗简礼”为基本国策,其下的历代君主多继续执行其开放务实的政策,故而宫廷与民间,没有像周王朝那样森严的界限,韶乐便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不仅用于祭典,还用于迎宾、宴乐等等。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以从山东地区元宵节时庆祝用的大型舞蹈——百鸟朝凤中看到韶乐的影子。当我们今天踏着孔子的足迹来到韶院村时,仍旧会被那曾经使圣人忘记美味珍馐的天籁之音——韶乐所感动。
(二)临淄的历史沿革
临淄古城遗址不仅是齐国曾经辉煌的历史见证,更是一笔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推行郡县制,始置临淄县,属齐郡。楚汉争战之际,刘邦封韩信为齐王。西汉沿用秦制,仍置临淄县,并且封子肥为齐王。三国时,临淄县属魏,隶于齐郡,青州刺史在此地办公。经过两晋、十六国和南北朝,临淄县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北齐,临淄故城遭到了战火的严重破坏。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立临淄县,属北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遂改临淄为北海郡属邑,后改隶平卢道。五代十国,仍沿用唐制。北宋时,临淄县属青州,金时属益都府,金以前治所均在临淄。元末,临淄故城被废弃,达鲁花赤李仲明于故城南隅另建新城,临淄县署极其重要的机构皆设于新城。明清两代,临淄县均属青州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存县、道,临淄县隶属胶东道。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除旧的道制,隶属于山东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清河行政区与冀鲁边区合并,称渤海行政区,当时临淄属渤海行政区五专署。1945年10月至1948年12月临淄属渤海行政区三专署,1949年1月至1950年12月属渤海行政区清河专区。1950年5月,新中国将临淄县划归淄博专区。1961年10月10日重新设立临淄县,隶属于昌潍专区。1969年12月16日,临淄划归淄博市,改为区制。1970年1月正式以临淄区名义对外办公。
1961年齐国临淄故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称号。国家文化部、国家文化局于2003年授予临淄国家文物保护先进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