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2881300000004

第4章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约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祖先原是宋国贵族,因政治变乱逃到鲁国。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年轻时做过管理牛羊和仓库的小吏。中年以后,聚徒讲学。50岁以后,做过几年鲁国大夫。下野后,率领门徒周游列国,寻找政治出路,历经十年,但处处碰壁,始终没有得到任用。晚年回到鲁国,以整理古代典籍、教授门徒了却余生。

《论语》一书是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录,大约是在孔子死后七十多年的战国初期(前400年左右)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纂辑而成的。

《论语》共20篇,篇名取篇首的两三个字为题,并无具体意义,如第一篇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所以该篇就叫《学而》。一段话为一章,全书共有492章,一万三千余字。据《汉书·艺文志》说,“论”是论纂、编排的意思,“语”是谈话记录,“论语”就是语录汇编。里面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门徒如曾子、子夏等人的言论,还记载了一些孔子的行为。全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教育、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道德修养等方面,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是研究孔子思想最直接的材料。

(一)《论语》的“仁”“礼”“义”思想

研究孔子的思想主要靠《论语》,通过孔子和弟子们的谈话,我们可以认识孔子的天命观、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等,同时还可以看出所有这些观点中都贯穿着一个本质的思想,那就是“仁”。“仁”这个词在孔子以前已广泛使用,但作为哲学范畴提出,是从孔子开始的。“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高、最根本的理想和准则。所以《论语》说孔子很少谈功利、天命,最崇拜、最赞许的是“仁”。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但含义宽泛而多变,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致。对于“仁”的确切含义,《论语》中并没有纯定义式的解说,常常是根据提问人的不同情况随问随答,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样。如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克制自己而使言行都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具体做法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于礼的东西不看,不合于礼的话不听,不合于礼的话不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做。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如果有人能广泛地把好处给人民而且能够周济大众,这个人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吗?孔子说:何止是仁人!一定是圣人了!尧舜大概还做不到哩!仁人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树立的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想达到的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这表明,孔子所讲的“仁”,有对己、对人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对己就是“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使视、听、言、动都合乎礼,一旦做到了这点,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个仁者。“克己”不仅是消极意义的自我克制,还包含积极意义的自觉实行。君子不会有哪怕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即使在匆忙紧迫、颠沛流离的情况下也一定要实行仁。只有立志实行仁,才会无过无恶。对人的方面也有积极和消极两层含义,即“忠”和“恕”。“忠”就是积极地为别人着想,要爱人,对人有同情心,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自己想通达也使别人通达,无论何时何地都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利益,时刻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办事有没有不尽心竭力?“恕”就是消极意义的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说,他的思想学说有一个“一贯之道”,他的学生曾参解释说,这个“一贯之道”就是“忠恕”,忠恕是仁的合体,所以“一贯之道”就是仁。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爱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恨人。

仁有时还指一种理想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品德。樊迟几次问孔子怎样才算仁,孔子有时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有仁德的人对艰难的工作抢先去做,对获功论赏的事则退居人后。即吃苦在前,荣誉在后。那么,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美德,就是仁了,即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

“仁”作为哲学范畴,常指人的主观的自觉精神。《论语》中说:仁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可以达到。这就是说一个人要达到仁,实现仁的理想,只有靠自觉的意识才能做到,即使暂时达不到,但坚持下去,终有一天能达到。靠外力的强制是做不到仁的,仁完全是一种主观化的内在要求。这一思想,对后世主观唯心主义有很大的影响。

《论语》讲“仁”,还常表述为一种积极的斗争精神:“志士仁人,勿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有牺牲自己而成全仁。这种为实现仁而努力奋斗、积极进取、不惜牺牲、舍我其谁的精神,这种理性的历史责任感,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感染、教育、熏陶了无数仁人志士,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进步的、积极的。

但《论语》又一再指出:仁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除了少数几个古代圣人外,当代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仁。“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如果有圣明的君主出来,也一定要经过三十年之后才能实现仁。在三千弟子中,孔子认为只有颜渊能在三个月时间里想着仁,这已是很难能可贵了,其余的只是暂时偶然达到而已,没有能保持长久的。所以孔子对仁的实现也缺乏信心,他说:“我未见好人者,恶不仁者。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我没有见过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憎恶不仁的人。有谁能在一天用他的力量去实现仁呢?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种人是有的,只是我没有见过。

除了讲“仁”之外,孔子还讲“礼”。

孔子讲“仁”是为了释“礼”,维护“礼”。“礼”就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孔子对于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曾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那么,这个更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呢?《论语·阳货》中的一段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很珍贵的启示:“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我问道:“为父母守丧三年,为期太久了吧?君子三年不习礼仪,礼仪一定会被败坏;三年不奏乐,乐一定会被毁掉。陈谷子吃完了,新谷子不登场,钻火改木周而复始,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说:“守丧不满三年就吃白米饭,穿花缎衣,对于你来说能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那你就那样做吧!对于君子来说,有丧在身,吃美味不觉得味美,听音乐不觉得快乐,闲居也不觉得安适,因此不像你说的那样做。现在你既然觉得心安,那你就那样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我真不仁啊!子女生下来三年,然后才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的守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我难道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的爱抚吗?”

除了讲“仁”“礼”之外,孔子还讲“义”。“义”是由“仁”的根本指导思想所决定的办事原则。孔子说:“君子喻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孔子的“仁”,要从孔子所处的历史环境中给予评价。从根本上说,“仁”字的本义是“仁者,人也”,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爱人”。孔子生当乱世,他家原是宋国贵族,后来贫穷没落才流落到鲁国。他幼年丧父,年纪不大就出去谋生,还要赡养母亲。所以他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从而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当时是列国纷争、生灵涂炭、拿人不当人的奴隶社会末期。面对这样一个黑暗的现实社会,孔子举起“仁”的旗帜,倡导“泛爱众而亲仁”,无疑是很伟大的。而且他也是尽自己能力之所及、身体力行的。在孔子以前,学校把持在贵族手中,只有贵族弟子才能上学,从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以“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收下层社会的平民弟子入学,并提出一套丰富且有意义的教育治学的方法,这就是孔子伟大人格的具体表现!

(二)孔子“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在政治方面,孔子还提出了爱护百姓、以民为本的德政思想。《论语》特别强调道德教化而贬低行政命令和刑罚的作用,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会因求免于刑罚而服从,但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会知道羞耻并且可以走上正善之途。

与爱民相联系,统治者要得到百姓的拥护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与自我约束。《论语》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就是正的意思,统治者带头走正路,谁还敢不正呢?如果统治者的行为正派,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执行。统治者的行为不正派,就是三令五申百姓也不听从。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

《论语》倡导的政治主义,被孟子仁政学说继承发展,在后来许多进步思想家的重新解释下,对于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产生过深远的积极作用。

(三)《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论语》有很多生动精辟的名言警句,读了令人难忘,发人深省。如:“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也就是说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三思而后行”(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等等,长期以来已经成了成语,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

孔子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时间最久、涉及面最广,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响。孔子成了“万世师表”,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他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因此,记载孔子思想的《论语》一书,也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其他任何文献所难以比拟的巨大影响。两千多年间,它不但是士人必读的教材,还是统治者言行的是非标准。它蕴涵的丰富的思想内容,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心理状态和铸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