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忍辱膑足:孙膑
2881900000004

第4章 锋芒初露

(一)田忌赢马

孙膑佯狂避祸,死里逃生,终于回到齐国。一进入齐国边境的高唐(今山东高唐东),立即受到齐国大将军田忌的热烈欢迎。原来,使团还未回到国内,淳于髡便派人把孙膑推荐给了田忌。田忌是齐国德高望众的老将军,此人忠心为国,为人耿直,性格开朗,豁达大度,心地善良,深得将士爱戴。当时,田忌率军驻防高唐,长期担负着抵御赵、卫、韩入侵的重任,他身经百战,战功卓著,深受齐威王的器重和信赖。他见孙膑精通兵法,十分赏识,两人一见如故。田忌还将孙膑接到自己府上,请名医诊治,好生调养。孙膑的身体慢慢复原了,他为齐国有田忌这样的将军而高兴,也想报答知遇之恩。一到田忌有空,两人便一起讨论用兵方略,分析国际形势,思考齐国的前途和自强争霸的方略,并不时为田忌出谋划策。所以,当田忌奉调回到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时,也将孙膑带回国都,继续住在自己的府上。

尽管田忌待孙膑为座上宾,国事、家事都同他商量,而且言听计从、形影不离,但孙膑究竟有什么才能,大家还不清楚。孙膑也想找个机会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抱负,这时机会戏剧性地来临了。当时随着战争的发展,中原地区除了自古以来盛行的车战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兵种——骑兵,并日益成为战场上决定性的力量。于是,赛马活动在各国都很流行。而所谓赛马,其实就是比赛驾马车,一定意义上也是军事体育。因为车战之中,驭手技术的优劣和马匹足力的好坏,对于战斗胜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齐国,从春秋末期开始,上流社会包括国王与文臣武将在内常常以赛马取乐。作为军人,田老将军尤其热衷于赛马。

有一天,田忌回到府中,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孙膑一问,才知道是因为赛马又输了。近一段时间以来,田忌多次与齐威王及王公大臣赛马,每次必押上重金赌输赢,但屡赌屡输,所谓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孙膑一听是这事,安慰他说:“这种小事,何足挂心,下次你带我去,或许能让你变输为赢。”到了下一次赛马时,孙膑随着田忌一道来到赛马场观战。临淄城的赛马场宽广开阔,跑道笔直,果然是训练兵马的好地方。一阵惊天动地的擂鼓声过后,赛马开始了。竞赛规则是:参赛者各出三名选手,并将自己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依次参赛,连赛三场,三局两胜。结果,田忌的上等马跑不过人家的上等马,中等马跑不过人家的中等马,下等马也不是人家下等马的对手,难怪每赌必输。但孙膑也发现,其实参赛者的马,就同一等次而言,马力相差并不悬殊,只要策略得当,完全可以稳操胜券。回到府中,孙膑就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下次你再参加赛马时,尽管将赌注下大些,我有办法包你取胜。”田忌知道孙膑足智多谋,所以主动请求要与齐威王赛马,下赌注千金。这件事很快在临淄城传开了。

到了比赛当天,整个临淄城万人空巷,赛马场上旌旗招展,人头攒动,观者如云,战马嘶鸣,因为大家听说田忌下了千金赌注同齐威王赛马,都想看看这场豪赌到底谁胜谁负。满朝文武也都来凑热闹。比赛马上要开始了,孙膑才对田忌面授机宜:请用您的下等马去同国君的上等马比赛,先输一场。再用您的上等马同他的中等马比赛,这样可以扳回一局,最后用您的中等马去迎战他的下等马,这样就可以多胜一局,实现三场两胜。田忌依计而行,果然赢得了比赛。齐威王觉得蹊跷,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双方的驭手、赛马、马车都没有变化,以前自己每赛必赢,怎么这次就输了呢?于是派人将兴高采烈的田忌叫来,要问个究竟。田忌笑逐颜开地对齐威王解释说:“臣今天获胜,并不是马力有所增加,完全是我握有孙膑的妙策。”接着将孙膑的对策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田忌趁机向齐威王郑重举荐由孙膑担任将军之职,重振齐国的军威。齐威王觉得此事虽小,却足见孙膑智慧超群,所以,尽管他没有答应田忌的请求,但还是在回到宫中后立即传令召见孙膑。

(二)君前论兵

孙膑被带到王宫后,齐威王见来者是一个双腿受过刑的残疾人,并不觉得孙膑有多大能耐,也没把孙膑当回事。后来田忌一介绍,他才知道,这个孙膑来历不小,是名满天下的孙武子的后人,又是大名鼎鼎的当世高人鬼谷子的高足。于是齐威王开口问道:“今天赛马场上,先生给田将军出的主意真是太高明了,不知此种战术可有名称,它在军事上有用吗?”

孙膑回答说:“如果说名称,姑且可以叫‘对策论’。名称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运用。今天的赛马,大王与田将军的马均分为上、中、下三等,虽然大王的马略占优势,但速度相差并不多。三马相赛,总共可以有六种对策,而田将军要赢大王,只有一种对策可以取胜,那就是我今天让田将军采用的对策。其他五种对策是:一,田将军以上、中、下三等马分别对大王的上、中、下三等马,这样三赛三负;二,如果田将军以上等马对大王的上等马,以下等马对大王的中等马,以中等马对大王的下等马,就只能取得一胜两负的成绩;三,以下等马对大王的上等马,以中等马对大王的中等马,以上等马对大王的下等马,结果还是一胜两负;四,以中等马对大王的上等马,以上等马对大王的中等马,以下等马对大王的下等马,又是一胜二负;五,以中等马对大王的上等马,以下等马对大王的中等马,以上等马对大王的下等马,还是一胜二负。只有我今天建议采用的第六种方案,即以下等马对大王的上等马,以上等马对大王的中等马,以中等马对大王的下等马,才可以两胜一负。

齐威王说:“先生能举几个例子吗?”孙膑回答说:“比如,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就应该迷惑敌人,使其分散兵力,攻其一点,再及其余。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就应该避其锐气,疲惫敌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在我众敌寡的情况下,最好故意示弱,诱敌出战,出来就打,不出来就将其包围。总之,军事上不能依赖某种固定不变的办法对付各种各样的敌人,应该见机而行,灵活指挥。”

齐威王已经开始对孙膑刮目相看了,他高兴地说:“有先生的高见,必然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

孙膑严肃地说:“胜利不是可以随便贪求的。要先做好战争准备,然后才能采取行动。城小而能守得牢,关键是有足够的物资储备;士兵不多而战斗力强,关键在于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如果坚守城池而无物资储备,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天下谁也无法保证使其防守坚固、战斗力强大。”齐威王有些不以为然,因为稷下学宫中一些高谈阔论的所谓人才,他们经常向齐威王灌输以德服人、以仁义一统天下的理想,认为只要修德,只要实行仁政,不使用武力就可让天下归附。

孙膑见齐威王还没有理解自己的观点,于是进一步阐述道:“我的先祖孙武子曾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确,战争是残酷的,轻率好战会导致亡国,一味贪求胜利,为打仗而打仗,免不了受挫被辱。所以,谁也不喜欢战争。但有的人因为厌恶战争而主张以德服人、以礼服人,这就未免迂阔了。因为以德服人固然理想,但自古至今却从未实现过。从前黄帝战蚩尤、颛顼与共工争帝、商汤推翻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周公东征,无一不是用武力解决问题,靠战争手段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现在有些人,功德不如五帝,才能不及三王,智略不如周公,却要奢谈用仁义、礼乐来禁止战争,实在是天大的笑话。仁义、礼乐的办法不是不好,历代圣贤也不是不想用,而是根本行不通。尤其在当今列国争雄的时代,最终只有靠战争手段、靠正义之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制止不义之战。所谓‘战胜而强立’,使天下归于太平。”这一番深刻独到的分析,使齐威王大受震动,也击节赞同。他感到孙膑确实不简单,开始对孙膑以“先生”相称,把他作为老师看待,说还想听听孙膑对当今形势的看法。

孙膑毫不客气地侃侃而谈,他分析说:“当今之世,列国争雄,仿佛是一个又一个相互关联的三角。以齐国来说,在西北齐与燕、赵;在西面齐与魏、赵,与魏、韩;在西南齐与魏、楚,都是大大小小的三角关系。自春秋以来,由于周天子权威丧失,列国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弱肉强食,战火连天,在此情况下,很多诸侯国免不了国破家亡的命运。齐国要生存,要在列国中岿然立于不败之地,为今之计就只有富国强兵。而实行富国强兵的大战略,首先要对时局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即认清齐国发展和强盛面临的主要威胁。我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齐国的主要敌人就是中原的霸主魏国。”至于原因,孙膑进一步阐述道:“自韩、赵、魏三家分晋以来,魏国凭其占据中原腹地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中原霸主。此后魏国虽风光不再,但魏武侯毕竟有些战略眼光,能够励精图治,所以尚能联合赵、韩一起对外,重振霸主雄风。可是,西方的秦国不断崛起,使魏国一再丧师失地,并堵住了其西进的战略出路,所以魏国将国都迁往大梁,将东方作为战略重点。但它要实现东向拓展的战略,面临的最强大的对手就是崛起于东面的齐国。而我们齐国若想进一步开疆拓土,发展势力,称霸中原,也必然要同魏国发生碰撞。齐魏两大国的利益冲突,使两国间的战略冲突已呈必然之势。在北方,有赵、燕两个大国,使魏国向北发展了无余地;在南面,楚、韩两国军力强悍,正虎视眈眈要问鼎中原。这六个大国形成了对魏国的战略围堵,但魏国这头猛虎是决不会甘心受困的,一定会向东方寻找出路。如此,齐、魏之间势必迎头相撞,决一雌雄的大战不可避免。”

听到这里,齐威王简直入迷了,他是个比较开明的君主,对于胸有良谋、言之成理的才智之士,往往慕而敬之、虚心诚恳,只要这些谋士讲得有道理,他也都能马上采用照办;即使进谏者说的不对,他也不以言罪人。见孙膑对国际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齐威王十分敬佩,于是急切地问道:“如此说来,我们齐国该如何对付虎视眈眈的魏国呢?”

孙膑停顿了一下,然后胸有成竹地说:“现在齐国还不是强魏的对手,不仅齐国打不过魏国,其他大国如楚、秦、赵、韩、燕,哪一个也难与魏国一争高下。所以,我认为在这种战略形势下,齐国的战略要点有两个:一是抓住魏国暂时还不会同齐国摊牌的战略机遇加速自我发展,另一个就是做好联盟工作。至于如何自我发展,一定要按先祖《十三篇》中‘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教导,预先准备,等待和创造战机。至于齐军屡败于魏军,这只是暂时的。为今之计,必须切实实行精兵政策,建设一支能攻善守的‘技击’精锐之师。然后,完善防御设施,合理地进行兵力部署,做到能攻能守、攻守兼备,选练兵将提高作战指挥水平。至于联盟问题,主要是要充分利用魏国与韩、赵的矛盾,甚至要制造矛盾,使魏国不能将战略主攻方向集中在东方,而是在中原与赵、韩相互消耗,并趁机将赵、韩拉向齐国一边,成为齐国的战略盟友,对魏国釜底抽薪。因为,赵、韩两国由于魏国国都东迁,战略重心东移,也进一步感受到了魏国的压力。它们一方面慑于魏国的强大,不得不接受魏国的一些自私自利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不甘心受魏国的控制,都在谋求独立发展。魏国与赵、韩两国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不断激化,就为齐国坐收渔人之利、削弱魏国提供了契机。所以,要加大外交的力度,与赵、韩、楚、燕、秦等国搞好关系,共同对魏,即使他们不能成为齐国的同盟,也要让他们不把齐国作为共同对手。这样就使魏国有了后顾之忧,从而延缓魏国向东进攻齐国的时间,为我们齐国赢得相对好的战略环境以及自我发展的时间。”

孙膑的一番宏论,让齐威王心悦诚服、如获至宝,他不由感叹:“上天真是厚爱我齐国啊,给我送来了一位虎略龙韬的天才。”因为孙膑的一席话,更加坚定了他争霸天下的雄心,也指明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大政方略。他已经将孙膑视为名副其实的经天纬地的将才,于是当场宣布要择吉日良辰拜孙膑为上将军。但孙膑执意不受,说自己是个受过刑的残废人,最多只能当个出谋划策的幕僚,辅佐老将军田忌为国立功。齐威王劝说再三,见孙膑心意已决,只好宣布,由孙膑担任军师,协同大将军田忌,专门负责筹划军务。这样,孙膑正式登上了战国中期的历史舞台,开始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