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2884900000008

第8章 第一个“四部曲”

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出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它那横扫的镰刀。

——莎士比亚

(一)

莎士比亚早期最成功、最轰动的剧作,据记载应该是有关“蔷薇战争”的三个连续的剧本——《亨利六世》上、中、下三部曲。这部戏剧主要表现的是两支王族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之间长达数十年的流血斗争。三部剧以此为中心,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各有侧重。

那时十分流行有关英国历史的剧作,观众未能在学校里读过历史,自然十分急于知道自己的先王、先后们的事迹。而当时,英国军队又刚刚击败了强大的西班牙舰队,这也激起了剧作家们对都德王朝的敬仰之情。

他们觉得,英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获胜的信心需要一种大众的艺术来加以体现,而且战胜强敌的英雄主义气概也需要以艺术的方式来进行宣扬和赞颂。而戏剧,可以说是最好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表现这个主题方面,它不再是供人们消磨时光的娱乐商品,而是成为一种反映时代生活的有效载体。

其实莎士比亚对“蔷薇战争”的有关历史了解得也不多,只有几本不错的史书供他参考,其中最合时宜的就是一部由拉斐尔·赫里修德根据标准资料编撰《编年史》。这部史书分英格兰、爱尔兰和苏格兰三个部分,出版后成为标准的英国史,同时也成为莎士比亚创作历史剧的主要依据。

《亨利六世》的上篇表现的是老国王亨利五世尸骨未寒,亨利六世年幼,大权旁落到皇叔格罗斯特公爵手中。而王室的死对头温彻斯特主教又在朝中处处与小皇帝作对,小皇帝不得不软语忍耐。

同时,觊觎王位的两大家族——兰开斯特和约克家族也正在为王权的归属问题争论不休,因为当年亨利四世废了他年幼的侄子查理二世,自己登上王位,建立兰开斯特王朝,他的儿子亨利五世继承了父位。但亨利五世驾崩后,由他年幼的儿子亨利六世即位,不能亲自理政,因此理查二世的后代约克家族的理查·约克便准备夺取王位的继承权。

关于王权的归属问题最终形成两个派别:一派以萨姆赛特公爵为代表,拥护兰开斯特王朝。他提议,凡是与他意见一致的,就在花园中摘一朵红色的蔷薇作为标志;另一派的代表是理查·约克,他也提议,凡是支持他的,就佩戴一朵代表愤怒的白色蔷薇。

后来,两个派别的争斗发展成为一场内战,这就是著名的战争“蔷薇之战”的来历。

就在国内各派别之间争权夺势之时,法国却趁英国内乱之机夺取失地。英国英勇的将军塔尔博虽然英勇善战,但在奥尔良遭遇了法国的牧羊女贞德。她带领法国的王子查理和其他大臣说服了塔尔博手下大将、法国籍的将领勃良第公爵倒向法国;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矛盾激烈,援助塔尔博的援军始终按兵不动,致使塔尔博陷入法军包围之中。在与法军决战的沙场上,塔尔博与儿子一起英勇地为国捐躯了。

英国掌权人对法国采取退让措施,让此时已长大的亨利六世与法国公爵侄女玛格丽特结婚,以达到英法两国和解的目的。为此,英国还丧失了大片的土地。

在这部剧作中,莎士比亚将自己的爱国热情倾注在他所塑造的英雄塔尔博身上。在舞台上,这个富于爱国主义激情的形象也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敬仰。

但同时,莎士比亚却将法国女英雄圣女贞德的角色丑化了,将她塑造成一个女巫,最后巫术消失,让她被无情的大火烧死。

不过,我们不能因此而责怪莎士比亚对历史人物的扭曲改造,除了英国的立场,还因为这只是一部戏剧而已,与历史事实不是一回事。

(二)

在《亨利六世》的中篇,莎士比亚主要写了宫廷内部的明争暗斗和历史上著名的凯特农民起义。

戏剧的前半部分中,萨福克公爵撮合了亨利六世和法国郡主玛格丽特的婚姻。与很多王室婚姻一样,这桩婚姻的实质也是一次政治交易,而且是一次对英国很不公平的交易。法国郡主不仅没有带来任何嫁妆,还让英国赔上了两块领土给郡主的父亲。

王后和萨福克公爵互相勾结,还有萨姆赛特等人,结成了“红蔷薇党”阵营,与格罗斯特公爵亨弗雷及约克结成的“白蔷薇党”展开了一场邪恶与正义的宫廷斗争。而居心叵测的约克为了夺取王位,竟然趁平民凯特起义之机纠集军队进入伦敦。

在后半部分,主要写了平民凯特的起义。这是英国历史上一次非常著名的平民起义,参加起义的大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还包括少数对政府不满的中产阶级。

莎士比亚一方面表现了此次农民起义的合理性,起义源于贵族和王室对平民的残酷压迫,“他们动不动就把穷人们召唤到他们面前,把一些穷人们无法回答的事情当作他们的罪过,还把穷人关进牢里,甚至把他们吊死”。

而另一方面,莎士比亚也暴露了平民起义的盲目性和动摇性。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是不赞成通过这种暴力手段来消除社会黑暗的行为,他寄希望于开明君主的统治。而且,这次平民起义也缺乏明确的政治斗争目标,结果成了贵族集团互相斗争的工具。站在伦敦市民的立场上,莎士比亚比较客观地再现了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

《亨利六世》下篇描写的是一场争夺王位的血腥大战。为了争夺王位,“红白蔷薇”之间的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以约克公爵、他的儿子及大将蒙太古等为“白蔷薇党”一方的约克家族,与以国王亨利六世、王后、萨福克等为“红蔷薇党”的兰开斯特家族之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屠杀。莎士比亚借亨利六世之口,对这个手足相残、父子相屠的惨剧发出了呐喊:

唉!多么残酷的时代,狮子们争夺巢穴,却叫无辜的羔羊在它们的爪牙下遭殃!在内战的战火中,一切都将毁灭!叫一朵蔷薇枯萎,让另一朵盛开吧!倘若你们再斗争下去,千千万万的人都要活不成了。

这种呐喊表明了莎士比亚反对内战的态度,同时也道出了广大人民要求国家安定和平的呼声。通过这出戏,莎士比亚提醒当时的王公贵族们:内战祸害无穷!

整个《亨利六世》以约克家族的胜利、约克公爵的长子爱德华登基,称爱德华四世而宣布结束。

然而,这个胜利也是用十分惨重的代价换来的:约克公爵带军占领议会,逼亨利六世答应在他死后让位于约克家族;不甘心失败的王后玛格丽特纠集“红蔷薇党”发起反击,捉住了约克公爵的幼子路特兰,并将其杀害。接着,“白蔷薇党”首领理查·约克本人也战败被俘,并被玛格丽特王后杀害。而兰开斯特家族在这场争斗中也被赶尽杀绝,最后只剩下一个发了疯的王后,被放逐到她的娘家法国。

可是,以鲜血的代价获取了王权的约克家族并未能让英国进入一个真正和平安定的时期。这个家族内部再一次续演了一出争夺王位的流血悲剧,又将全国推入一片恐怖和战乱之中。

(三)

《亨利六世》创作完成后,莎士比亚紧接着又创作了《理查三世》,这部剧在时间和剧情上都与《亨利六世》的下篇紧密连接在一起。剧本主要描写了爱德华四世的弟弟理查在争夺爱德华四世的王位时所采取的各种阴谋狡诈的手段。在这部戏剧中,莎士比亚第一次以一个人物为中心来组织情节。

在《亨利六世》中,莎士比亚已提前为理查塑造了一个完整的形象:外貌丑陋,体态畸形,一只胳膊萎缩得像枯树枝,脊背高高隆起;两条腿一长一短,身上没有一部分是长得协调的。也许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他那强悍残忍的性格。在战场上,他是个战无不胜的赳赳武夫。在约克家族尚未取得胜利前,他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野心:

我对于遥远的王冠抱着热望,我痛恨我面前的重要障碍,我立志要将这些障碍扫除。在我的一生当中,直到我把那灿烂的王冠戴到我这丑陋的躯体上端的头颅上以前,我把这个世界看得如同地狱一般。

在这部戏剧当中,莎士比亚将理查三世塑造成一个封建暴君的形象,简直可耻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创作过程中,莎士比亚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塑造这个人物,对他出生时的描写就运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

剧中写到,理查三世出生时,“夜鸟悲鸣,恶狗嗥叫,狂飚吹折树木”,他“一生下时就两腿先着地,满嘴生牙”……

顿时,一个未来混世魔王的形象跃然纸上。

同时,莎士比亚还通过大量的内心独白,揭示了理查三世内心的丑陋和险恶。他狡诈、虚伪,他口蜜腹剑、两面三刀的手段,也令他成为一个天才的恶人。他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一段精彩的“自画像”式的独白是这样说的:

我有本领装出笑容,一面笑着,一面动手杀人;我对使我痛心的事情,口里却连说“满意满意”;我能用虚伪的眼泪沾濡我的面颊,我在任何不同的场合都能扮出一副虚假的嘴脸。我比蜥蜴更会变色,我比普洛透斯更会变形,连那杀人不眨眼的阴谋家也要向我学习。我有这样的本领,难道一顶王冠还弄不到手吗?

即使这样一个狡猾的人物,最终也因罪恶累累、民心所背而被前来讨伐的里士满伯爵打败。至此,英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才算结束,英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王朝——都德王朝统治时期。

莎士比亚的第一个历史剧“四部曲”就这样成功地对英国历史上多灾多难的兰开斯特王朝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现,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亨利六世》的三部戏虽然是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青年人的青涩之作,里面具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的上演仍然令当时的观众震惊不已。

以前玫瑰剧场的剧目演出时上座率并不高,直到1592年2月26日上演了马洛的一出戏剧《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后,才逐渐扭转了这种状况,老板亨斯洛在他的账本上的记载显示这部戏让他收入颇丰。

但令他兴奋的还在后面。1592年3月3日,剧场上演了莎士比亚编写的历史剧《亨利六世》和《查理三世》,结果观众好评如潮,接连几天都盛演不衰,创下了这个剧团演出票房的最高纪录。

由于本身就是演员,熟悉观众看戏的心理,因此莎士比亚的这两部戏掌握了观众的“期待视野”这一文学接受规律,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博尔特的英雄形象,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查理三世这个充满邪恶的人物,使之能够深深地吸引住观众,散发出巨大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评价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权威人物迪利亚德曾将《亨利六世》三部曲和《查理三世》称为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第一个四部曲”。因为这四个剧本不论是创作实践,还是剧情发展,都是紧密连接的,它们共同以戏剧的形式完整地再现了英国的近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