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地理博览2
2885400000005

第5章 生态(4)

墨脱自然保护区的珍禽异兽甚多,举不胜举,它们有的仅产于本区域,有的属于特别珍稀的动物,遗憾的是人们对这里的动物种类还没能做出准确的统计,所以只能介绍一鳞半爪,但据粗略估计,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可达40余种。有云豹、羚羊、赤斑羚、盘羊、白尾稍虹雉、角雉类、大犀鸟、熊猴、猕猴、小熊猫、猞猁、麝、鹿、金鸡、藏马鸡、藏雪鸡、金猫、岩羊、血雉、猛禽类和虎。该保护区由于珍禽异兽繁多,因而被誉为“天然动物园”。

是什么原因培育了墨脱这块宝地呢?

这还要从墨脱复杂的地理地貌说起。墨脱的北部有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内侧的一座海拔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外侧的海拔7151米高的佳拉白垒峰。它们都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尾巴,雄踞大拐弯峡谷的南北两侧,俯瞰着雅鲁藏布江,守卫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成为墨脱“后门”的两位“勇士”。

它们的隆起形成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结果,至今已有二至三千万年的历史了。随着地壳的持续大幅度降升,河流深切,峡谷深邃,山高入云,瀑布众多,形成我国罕见的、强烈的地貌反差。境内雅鲁藏布江下游水面海拔仅有几百米,然而在水平距离不过40多千米的范围内,落差竟达7000米,几乎可以发现北半球湿润地区各种主要植被类型的顺序更替,成为从北极到我国海南岛植被类型的缩影。

同时自西向东流的雅鲁藏布江在南迦巴瓦峰和佳拉白垒峰之间急转向南,形成著名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由于北部两座大山的屏障作用,使溯江而上的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在此形成旋涡,造成了这一地区特别充沛的降水量,每年达2500毫米以上,成为我国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的降水主要集中在生长季,冬季降水较少,但河谷经常有大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旱季降水的不足。从这些条件可以看出,墨脱河谷地带,虽然位于北纬29度附近,但由于基本上具备与热带湿润地区相同的水热条件,而远远超出了通常人们认为热带植被主要出现在北回归线以南的一般规律,以致在亚热带纬度地区发育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山地植被类型。真是“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

“世外桃源”九寨沟

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九寨之美,名动天下,那富于原始野性的独特之美,仿佛不应该属于凡间。千百年来,人们毫不吝惜地把一切的赞美之词都送给了神奇的九寨。即便如此,似乎也无法真正传神地表达出九寨的韵味。

九寨沟位于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因周围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地处岷山山脉,海拔2000米~4300米,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由日则沟、树正沟和则查娃沟3条沟组成。九寨风光,美丽多姿,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为主要特点,九寨沟风光集翠海、瀑布、彩林、雪峰及藏情为一体,因其独有的原始自然风光,变幻无穷的四季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被誉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

1992年,九寨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九寨沟原始秀丽的风光主要分布在呈“丫”字形的3条主沟中,总面积720平方千米,景区内有108个翠海(高山湖泊),17个瀑布群,并有多处大面积钙华滩流。著名的景点有剑悬泉、芳草海、天鹅湖、剑竹海、熊猫海、高瀑布、五花海、珍珠滩瀑布、镜海、诺日朗瀑布、犀牛海、树正瀑布、树正群海、卧龙海、火花海、芦苇海、留景滩、长海、五彩池、上下季节海等。

几寨沟是中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森林有200平方千米,在2000米~4000米的高山上垂直密布。主要品种有红松、云杉、冷杉、赤桦等。在这里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珍贵的大熊猫、白唇鹿、苏门羚、扭角羚、毛冠鹿、金猫等动物。海子中野鸭成群,天鹅、鸳鸯也常来嬉戏。

今天的九寨沟,虽然是一个人头攒动的著名旅游景区,但却仍然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原始风貌,体现出野性与自然的魅力。九寨沟有五绝: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每一绝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令来到此处的游人流连忘返。

水是九寨沟的精灵,也是九寨沟美景的精髓所在。每当风平浪静之时,湖面平如明镜,但见碧空如洗,白云朵朵,远山苍翠,树木葱郁,无限景致尽在湖中倒映,真幻难分。

五彩缤纷的海子则是由阳光、水藻和湖底沉积物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大自然的杰作,也是九寨沟风光之中令人无限神往的景观。只见在清澈的海子之中,鹅黄、黛绿、赤褐、绛红、翠碧等不同的色彩相继呈现,相互浸染,斑驳陆离,仿佛一匹艳丽的五色锦缎。随着视角的移动,色彩也在不断地变化,一步一态,变幻无穷。清风过处,湖面也泛起阵阵波澜,五彩之色随之而波动,璀璨明艳,恍如燃烧的海洋。

九寨沟内闻名遐迩的海子,由400多个形态、水色各异的高山湖泊连缀组成。由于地势平坦,彩池中的水大都深不盈寸。来自高山的雪水和涌出地表的岩溶水,随着流速变缓、地势起伏和枯枝乱石的阻隔,水中富含的碳酸钙开始凝聚,发育出固体的钙华埂,使流水潴留成层叠相连的大片彩池群。碳酸钙沉积过程中,又与各种有机物、无机物结成不同质地的钙华体,加上光线照射的种种变化,就形成湖水同源而色泽不一的绮丽景观。

九寨沟是水的世界,也是瀑布的王国。九寨瀑布堪称大自然的传奇杰作,这里几乎所有的瀑布全都从密林里狂奔出来,奔流不息,气魄雄浑,景象极为壮观。这里有宽度居全国之冠的诺日朗瀑布,它从高高的翠岩上飞泻而下,仿佛一幅巨大的银色绸缎,气势雄浑,景色壮丽。有的瀑布从山岩上腾越呼啸,几经跌宕,形成叠瀑,似群龙竞跃,声闻数里,激溅起无数小水珠,犹如万斛珍珠。在朝阳照射下,瀑布上常常出现奇丽的彩虹,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彩林被誉为九寨沟五绝之一,覆盖了景区一半以上的面积。彩林内生长着2000多种植物,争奇斗艳;林中遍布奇花异草,或色彩绚丽,或浓绿阴森,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林地上积满厚厚的苔藓,散落着鸟兽的翎毛,充满着原始气息的森林风貌,使人产生一种浩渺幽远的世外天地之感。2000平方千米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种种奇丽风貌。

九寨沟3条沟谷,层峦叠嶂,山势挺拔,眺望远方,皑皑雪峰,尽收眼底。艳阳之下,雪峰反射出耀眼的银光,使人目眩。登上尕尔纳山,极目远眺,山峦逶迤起伏,谷壑幽深迷离,天空云海茫茫,千变万化,云端中峰峦时隐时现,沉浮升降,似乎在天宇中游弋。

包括九寨沟在内的嘉陵江、岷江上游地区,古称氐羌之地,有历史记载的人类活动早至殷商。九寨沟长期以来即为藏族聚居地,神秘凝重、地域特色鲜明的藏族文化与奇异的山水风光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九寨沟是由于沟内的9个寨子而得名的。这9个寨子又称为“何药九寨”,虽然居住的都是藏族人,但这里藏胞的语言、服饰和习俗,与四邻的藏胞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构成了独特的九寨藏情。

神奇的九寨沟,用它不事雕饰的绝世风姿,吸引着世人的瞩目。诗情画意的九寨,是造物主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乐土,是人们回归自然的精神家园。

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坐落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境内。1995年,这里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动物和高山生态系统。

四姑娘山因四座连绵的山峰而得名,山峰终年积雪,云缠雾绕,如同头披白纱、姿容俊俏的少女。

保护区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区内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生物群落类型多样。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独叶草、星叶草等10余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扭角羚、金丝猴、云豹等近10种。

保护区内风景原始、古朴、幽静、神秘。这里有陡峭险峻的山峰、苍翠茂密的森林、绿草如茵的草甸、蜿蜒曲折的溪流、含烟凝碧的高山湖泊、时而出没的珍禽异兽,还有晶莹璀璨的现代冰川从山顶一直延伸到海拔4000米的高山草甸。

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对保护中国西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研究中国特有珍稀动植物种群的进化分类与繁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让这里的翠柏青松、飞瀑流泉、茫茫林海里穿梭延伸的古代驿路得以在世人面前呈现,日益为登山运动和高山旅游爱好者青睐和关注。

香格里拉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自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问世以来,作品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便引起了无数人的向往,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追寻着这圣洁纯净的世外桃源。据考证,香格里拉实际上就是指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被认定是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提到的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香格里拉。迪庆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拥有独特的融雪山、峡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景观,为多功能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香格里拉是因希尔顿的小说而闻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英国飞行员在飞机发生事故后于川滇交界的地区跳伞,发现自己竟无意中闯人了一个仙境般的世界:雪山巍巍、芳草凄凄、树木葱茂、湖水明澈,完全是一个世外桃源,与欧洲炮火连天的滚滚硝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尽管语言不通,但这位飞行员却在这里得到了当地山民的热情款待和帮助,最后顺利地返回了英国。后来这个飞行员写了一篇回忆录,深情地叙述了他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见闻,他把远离战火的净土誉为“香格里拉”。1933年,希尔顿据此写下了《消失的地平线》一书,用他优美的文笔向世人描述了一个东方的美丽田园。

1997年9月,云南省政府根据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宣布:世人寻觅了半个多世纪的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200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从此,美丽的香格里拉有了自己的归属。

迪庆处于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地带,包括香格里拉、维西、德钦3个县。在雪山环绕之间,分布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子,它们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马成群。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有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朴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香格里拉。

迪庆藏族的赛马节号称康巴英雄会,骏马长嘶,人声鼎沸,康巴各地藏族好手荟萃,热闹非凡,不仅是藏族、也是迪庆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

香格里拉的宗教融合也是浑然天成。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活跃着藏传佛教的四大派别、伊斯兰教、基督教、中原佛教、青教等多种宗教和文化,它们各行其道、和睦共处。每到黄昏,松赞干布寺的诵经声和茨中天主教堂的祷告声一道,响彻天宇。当你听到这天籁一般的声音时,你会感觉到,你的灵魂已与美丽圣洁的香格里拉融合在一起,成为她的一部分了。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山脉,为黑龙江南源额尔占纳河及其主要支流嫩江的发源地。大兴安岭北起黑龙江畔,南止于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长约1400千米,宽15千米~300千米,海拔600米~1000米。山地呈不对称状,西北高东南低,东坡陡西坡缓,地表切割较轻,山势浑圆,保留有古夷平面形成的明显平顶山,并有宽谷。这里永久冻土分布广泛,并有融冻泥流、冻裂作用等明显的冰缘现象。地面组成物质以花岗岩、石英粗面岩、安山岩为主。大兴安岭降水量多,蒸发弱,湿度大,分布着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针叶林。北段是中国惟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区,兴安落叶松与兴安白桦、山杨、黑桦、丛桦混生。丰富的林业资源使大兴安岭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并有“绿色宝库”之称。大兴安岭的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有西伯利亚寒带类型的狼獾、驼鹿等。

大兴安岭属于北纬高寒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较大,形成了这里别具风格的地理环境,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观。大兴安岭的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一片晶莹的冰雪世界。冬季,河流的浅水区虽然气温在-40℃以下,却从不封冻,始终在潺潺地流动着,散发出浓浓的热蒸汽弥漫于山谷之问。秋天的时候,大兴安岭的各种树木都在变幻颜色,呈现出绿、红、黄、橙、紫等多种色彩,仿佛给美丽的大兴安岭披上了节日的彩装。这一季节的大兴安岭,又被称之为“五花山”。

大兴安岭地区,居住着鄂温克和鄂伦春两个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他们主要生活在大兴安岭支脉的丘陵山区,由于居住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生活方式也分为畜牧、农耕、狩猎等等。鄂温克人善于用森林中的桦皮和蘑菇为原料,刻剪成各种飞禽走兽,还善于在器皿上刻绘美丽的花卉图案。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等地,“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历史上的鄂伦春人世代在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中狩猎。解放后,他们开始了半农半猎的生活。20世纪90年代,兴安岭全面禁猎以后,狩猎生活方告终止。鄂伦春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歌都是自编自唱的,节奏明快、曲调悠扬。过去,当鄂伦春族仍是狩猎民族时,主要穿兽皮制成的衣服,该族妇女对兽皮加工有特殊的技能。

苍苍莽莽的大兴安岭大兴安岭的西部连接着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盟,北邻俄罗斯,西和南与蒙古接壤,东连大兴安岭,形状酷似鸡冠。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和贝尔两大湖泊,呼伦的蒙语大意为“水獭”,贝尔的蒙语大意为“雄水獭”,因为过去这两个湖盛产水獭,故有此名。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纵横交错的河流与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