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诞生的宝贵遗产。
《黄帝内经·灵枢》中就已经有了详细阐述经络、穴位、针灸等的理论基础,此后历代都有所发展。针灸名家代有传人,战国时期的扁鹊,后汉三国的华佗,晋代的皇甫谧,唐代的孙思邈,宋代的王惟一,明代的杨继洲,都是当时擅长针灸技术的名医。他们留有很多生动的故事,传为杏林佳话。有的还留有大量的针灸著作,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针灸疗法,就是应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来治疗全身疾病的。这种疗法具有易学易用、经济节约、安全效速、治疗广泛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历朝历代,都在民间广为应用。
(一)什么是针法
针法亦称刺法,是用针具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转、提、插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具有疏通经络气血、调和阴阳脏腑、祛邪、防治疾病的作用。
我国古代常用的针刺工具称作“九针”,是用金属制作的,包括镵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长针、毫针、大针等9种,形状与用途各不相同。在现代针灸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是毫针。
(二)什么是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料,点燃后在皮肤表面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烧灼、烘烤、熏熨,或者将鲜品捣烂,敷在体表,借助艾火或药物的作用使皮肤局部发热、充血,甚至起泡,从而达到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消瘀散结、强身健体等防病治病和保健目的一种外治法。
灸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能防病。在《千金方》上就记载南方吴、蜀之地,人们常常在身上施灸,可以预防疫气传染疾病。近代日本医家曾在工厂、学校、军队等单位全体施以灸灼,作为一项保健措施。但灸法通常都与针法结合使用。
灸法发展到明清,就有很多种类了,仅灸的原料就有近20种,方法有直接灸、隔物灸等四十种之多。灸法治疗的病症很广泛,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阴、里、虚、寒证多灸;阳、表、实、热证少灸。
(三)针灸为什么可以治病
针灸可以治病,这是古今中外早已验证的事实。那么,针灸为什么可以治病呢?
中医学认为:经络具有将气血运送到全身各部、沟通上下、联系内外的作用。它将人体联络成一个整体,使脏腑之间、体表之间、脏腑与体表之间密切联系。针灸治病就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达到调整脏腑、组织功能,促进阴阳平衡目的的。
现代医学认为,针灸对人体可以产生兴奋、镇静、强壮作用,对神经可以产生兴奋和抑制作用,对血管有收缩和舒张的作用,对内脏有兴奋和抑制作用,对新陈代谢有增进和减退作用。针灸虽然不能直接杀死病原体,却能治好一些传染性疾病和炎症疾病,这是因为针灸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进一步提高抗病能力。如关元、气海、大椎、命门、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就具有增强体质、防病保健的作用。
总结说来,针灸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调整相关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并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因此,当机体产生兴奋状态时,针灸就可以将其抑制;当机体出现功能低下抑制状态时,针灸以可以使之兴奋。也就是说,当机体阴阳处于不平衡状态时,针灸可以调和阴阳,使之相对平衡,祛除疾病,而刺激相应的穴位就可以得到神奇的治疗效果。
(四)针灸有哪些治疗作用
在生理情况下,机体处于经络疏通、气血畅达、脏腑协调、阴阳平衡的状态。而在病理情况下,就会有经络瘀滞、气血不畅、脏腑失调、阴阳失衡的表现。针灸治病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腧穴,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经络闭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的肿胀、疼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肢体、脏腑,使之缺少濡养,又会导致肢体麻木、疲软、拘挛或者脏腑功能活动失去平衡。因此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能使脉道通畅,气血畅行。
同样是经络闭阻不通,用针灸治疗又是有不同方法的。实热引起的就直接针刺,虚寒引起的就进行灸疗。对于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受患经脉部位酸楚冷痛、痉挛抽痛或跌仆损伤而致的肢体红肿、疼痛,应用针刺可起到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而止痛的作用。对于气血不行、经脉失养引起的肢体麻木、酸软无力、瘫痪失用,灸疗可以起到益气养血、温经通络而补虚的作用。
2.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内经》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疾病的发生,是正气处于相对劣势,邪气处于相对优势的结果。患病之后,机体仍会不断产生相应抗病能力,继续与病邪抗争。若正能胜邪,则邪退病愈;若正不敌邪,则病趋恶化。
针灸治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正虚邪不盛者(久病),治宜扶正为主,正复邪自除。若正已虚而邪未衰,单纯扶正则难免助邪,一味祛邪,又更伤正气,故治宜攻补兼施。若以正虚为主者,扶正为上,兼以祛邪,或先补后攻。若以邪实为主者,法邪为上,兼以扶正,或先攻后补。
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除了与补泻手法有关外,还与部分腧穴偏补、偏泻的性能有关。偏补的腧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肾俞、膏肓,多在扶正时使用。偏泻的腧穴如曲泽、委中、水沟、十宣、十二井穴,多在祛邪时使用。绝大部分腧穴则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中脘、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足三里,临床既可用于扶正,又可用于祛邪。
3.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了破坏,即阴阳的偏盛偏衰代替了正常的阴阳消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指出针灸调和阴阳的具体方法既可以阴证治阴,阳证治阳,而从阴阳互根的角度考虑,又可以采取阴证治阳、阳证治阴之法。例如,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目昏痛,取太溪、照海以滋养肾阴;亡阳出现的肢体逆冷等,可以灸任脉之气海、关元以阴中求阳。
针灸的治疗作用,实质上就是对机体的一种良性调节作用,调节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其治疗作用的发挥,与多种主观、客观因素密切相关。除了腧穴的特性、针灸补泻手法以外,还与机体状态(包括禀赋、年龄、性别、心理素质、病变表现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治疗时间、辅助治疗措施等密切相关,其中尤以机体状态最为重要。机体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灸可以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如当机体处于虚寒、脱症状态时,针灸可以起到补虚散寒、回阳固脱的作用;当机体处于实热、闭症状态时,针刺可起到清热泻实、开窍启闭的作用。高血压者,针灸可使其降低;低血压者,针灸可使其升高。心动过速者,针灸能使之减慢;心动过缓者,针灸能使之加快。胃肠痉挛而疼痛者,针灸可以消除痉挛,使疼痛缓解;胃肠蠕动弛缓或下垂者,针灸又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底升高。凡此种种,均足以说明机体状态这个内在因素在针灸治疗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
(五)针灸能治哪些病
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表明,针灸可以治疗300多种病症,对100多种病症疗效较好。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刊物《世界卫生》1979年第12期向世界范围首批公布推广的针灸疗效较好的病症有43种,1996年又增加了64种。目前,针灸在国内外的治疗应用很广泛,可用来减肥、美容、戒烟、戒酒、戒毒等,甚至还可用于艾滋病的治疗。
事实上,针灸的适应症的确很广泛。
在消化系统中,针灸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胃痛,腹痛,胃炎,肠炎,胃下垂,腹泻,呕吐,呃逆,便秘,胆结石,胆囊炎,黄疸型肝炎,小儿消化不良等病症。
在循环系统中,针灸适用于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冠心病,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
在呼吸系统中,针灸适用于伤风,感冒,肺结核,百日咳,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在运动系统中,针灸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病,颈椎病,各种急性扭伤,以及神经功能受损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
在神经系统中,针灸多用于头痛,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癫痫,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末梢神经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在泌尿系统中,针灸用于治疗遗尿,小便失禁,小便不利,尿闭,泌尿系结石等。
在生殖系统中,针灸用于男子疝气,睾丸炎,早泄,阳痿,精少不育,女子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痛经,白带过多,不服症,胎位不正,产后腹痛,乳汁不足,子宫脱垂,更年期综合征等。
在内分泌系统中,针灸多用于治疗糖尿病,单纯性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
在五官科疾病中,针灸常用于鼻炎,鼻出血,扁桃体肿大,结膜炎,麦粒肿,近视,夜盲症,白内障,牙痛,中耳炎,耳鸣,内耳性眩晕等。
另外,在昏迷,中暑,痔疮,脱肛,急性乳腺炎,阑尾炎,荨麻疹,带状疱疹的治疗中,针灸也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针灸作用不同于其他治疗方法,它主要是通过调动机体本身固有的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针灸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其作用具有双向性,当机能过度亢进时,针刺可使之降低;反之,就会使之升高,使异常的机能向有利机体的方向转化,恢复原有的平衡,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深受广大人民欢迎。
(六)灸法有哪些禁忌
灸法虽然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的优点,但在治疗中还应该掌握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才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灸法本属温热刺激,火性属阳,热能伤阴,所以,凡是热证、阳证之类的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中暑、吐血之类的疾病都不宜使用灸法。另外,重要组织器官如颜面五官、心脏部位、项后的延髓处、表浅的血管部位、重要的筋腱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都不宜施灸,以防灼伤,皮肤娇嫩、敏感及有溃破者忌用发泡灸法。
人们在进行灸法之前,一定要避免过饥、过饱、过于疲劳、大怒、大渴以及醉酒,这样才以得到更好的灸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