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2890400000009

第9章 卓越班组长的生产实施(1)

1.物料的搬运作业方法

如何使物料、半成品、成品在厂房内快速流动,不积压,除了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对于物料的流动亦应加以设计。

搬运的方法

(1)人工搬运。全部使用人力,不借用其他方法,此种做法既不安全又不经济,更浪费体力及时间,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应避免。

(2)工具搬运。如推车、拖板车等,可大大地增加工作效率,并可使厂房整齐、清洁,提升工作效率。

(3)机械搬运。物料或产品体积大、搬运距离长、流动的方法固定。在上列的不同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机械方法来搬运,如长车、叉车、输送带、升降机……

搬运装具

(1)纸箱。厂外供应的材料、零件通常使用不同规格的纸箱,使用完后,除了特殊用途外,应予废弃,不再重复使用,因为大小、颜色不一,使用困难,妨碍观瞻。

完成品的包装,通常使用纸箱,纸箱应尽量标准化,但外箱尽可能减少规格种类,减少管理及仓储之困难,成品使用外箱以后,尽可能配合栈板来移动。

(2)塑料容器。半成品在制程流动中,应将装具做好设计,最常见的是使用塑料箱,塑料箱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产品状况。如蓝色代表正常良品,黄色代表待整修品,红色代表待报废品,每一塑料容器予以规定标准容量,并依规定位置存放以方便管理。

搬运注意事项

(1)尽量使用工具搬运。

(2)减少搬运次数或取消搬运。

(3)缩短物料搬运距离。

(4)通道不可有障碍物。

(5)注意人身及产品安全。

(6)物料、半成品、产品应有明确的产品及途程标识,不可因搬运而混乱。

(7)物料及时流转,减少在制品数量。

(8)逆向搬运最小化,保证合理利用空间和过道。

(9)缩短运输时间,使停工待料时间最小化。

(10)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搬运过程中的磕碰、损失和变质情况的发生。

提高搬运作业水准

在工厂里经常可发现工作人员频繁地在走动,此现象应加以分析。假如是管理人员在做督导性的工作当然是正常,但走动的是一般工作人员,问题就在于工厂是否依布置原则来布置,是否按照物料搬运注意事项来作业,有些看似正常地走动,实际上许多是可以省掉的,既可以减少无效工时,又能增加效率。

工厂作业主要是加工与搬运的一系列工作,而搬运作业仅是改变物品的位置而已,对直接生产并无贡献,也不会产生任何附加价值。

在作业场所,搬运作业比例越重,损失的时间就越多,同时越容易损伤物品,这也是造成灾害的原因。因此,在现场的缺货与搬运中,作业人员的意外事故不断地发生。

(1)处置方法。为了使搬运作业减到最低程度,管理人员应竭尽所能,致力于下述事项:

①真正做好搬运分析。在数字上应把握搬运距离率、搬运重量率、平均弹性指数。

②详细调查搬运法、容器及物品的放置法、搬运量、搬运人员。

(2)搬运分析注意事项。按每一主要制品与搬运方法的不同,进行搬运分析时,应该注意的是:

①正确地把握待运、搬运准备、装载、搬运路线、距离、缺货等时间与内容。

②对于利用堆高机等搬运方法,应把握材料别、制品别、时日别的搬运次数以及总搬运重量、总搬运距离等,并把握搬运工具的故障率。

改善搬运可以说是属于工厂的长久性项目。因此应不断研究搬运方法,以追求更好的搬运方式。

2.物质资料管理的具体措施

我们知道,“生产三要素”是指人、机器、物料。其中,物料是生产活动的物质因素,直接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和产品质量的保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你不懂得物料管理,就无法真正管理现场。

分级分类管理

不同的物料在性质上和使用价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必须进行分类分级管理。而且,分类分级更有利于管理,能迅速掌握正确的资讯,利于库存管理,节省呆废料发生,降低库存成本。

(1)特殊物料。这是指对生产现场一切易燃、易爆、有毒、容易造成污染和引起安全事故的物料要实行隔离和特殊处置,划分警戒区并派人员专门看管,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易破损的物件应置于稳定的场所,并贴上“易破”或“不能倒放”等识别标签以引起注意。

(2)有用之物。有用之物是指即将参与生产过程、其使用价值有待转移的物料。这些物料是必需的,但也并非多多益善,要根据生产的需要而决定留置物料的多少。

(3)无用之物。无用之物的处理就是要搬离现场,但不可一律当作废物扔掉。很多无用之物并非一无是处,这些物料还有可能通过回收再利用,以节约资源。

进行科学布置

置于生产现场的物料和生产工具必须要按照科学的布置来摆放。对于常用的物料和生产工具,要尽量做到“过目可见,触手可及”;至于不常用的物料和生产工具放置在哪里,必须让员工“心里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过程中用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之物,减少寻找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

某维修班鉴于班内一些公用工具常常被借出而无人催要的情况,定了一条规矩:“凡外借工具须打借条,经手人在条上签字后交到班长处保管,逾期不还由经手人赔偿。”此规矩的实行很快就解决了班里工具有人借出无人要回的问题。不料时隔不久,班长的师傅经手借出一件工具逾期未还,催要时借工具的人说是丢了。因经手人是自己的师傅,所以班长不好意思执行规矩,就不了了之。以后,自然别的经手人也就把规矩置于脑后了,工具照样乱借乱丢。

在企业工作的人都知道,有不少好规矩都是这么被破坏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有了规矩,不认真执行,也难成方圆。关于规矩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曾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讲话。当时一些从军队退下来的老同志要求发一套新式军装,邓小平同志说,从感情上来说,我们的老同志,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几十年,发套军装有什么了不起?发10套也算不了什么!但是这么一来,就把我们立下的规矩搞坏了。因此这里有一个问题:是照顾感情重要,还是遵守规矩更重要?所有的老同志都会懂得,立下一条好规矩重要得多。

现代企业的管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树立规矩的权威性。在一定意义上说,对待规矩的态度,不但展示着企业职工的素质,甚至折射着整个社会国民的整体素质。很难相信一个破坏规矩的国家会建成现代化的强国。同样的道理,企业班组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矩,严格管理也就无从谈起。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班组朋友注意。

领取使用应谨慎

(1)在仓库领料与产品入库时,都要与对口人员当面点清物料的数量,确认无误后由双方签字。这是为了明确责任,否则,一旦出现了问题,谁也说不清楚。

(2)确认来料的名称、编码、规格是否与物料清单(或作业指导书、联络票、现品票、出库票)上的要求一致,产品外包装是否有变形、破损等异常现象。

(3)明确材料去向。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组装出成品,中途分流的材料要有合理的理由,分流的数量要补回,否则生产计划就无法完成。

①非正常生产所需的材料,尽量从仓库领取,而不是从制造现场取得。

②制作填写材料去向清单,实施现场材料管理追踪。

③当日不良,当日清理。

④及时记录和销去不同生产单位之间转用材料的数目。

⑤制定相应奖惩制度,防止人为遗失、损毁材料。

⑥改善材料保管和作业环境,防止盗窃和天灾的发生。

搬运方式要讲究

实务中,由于物料的搬运、码放都是属于一种暂时的状态,很容易被现场管理者(班组长)忽略。根据调查,企业物料管理中出现的品质问题,70%是因为这个环节失控造成的。具体来说,物料的搬运要明确以下几点:

(1)选择搬运设备。在搬运物料时,应尽量使用与物资特点相适应的容器和运输工具(如托盘、货架、板条箱、叉车等),同时加强对容器和运输工具的维护保养。比如,对于轻物品,可以采用人手搬卸码放;但对于一些重物,则要借助行车、吊车、起重机等机械设备,否则容易造成工伤和物品损坏。

(2)做好防护措施。

①对于一些精密、特殊的产品,要防止振动和避免因温度、湿度等环境对设备产生的影响。

②在物资搬运过程中,如果要通过环境有污染的地区,搬运时应进行适当地防护,以避免物资受到污染或损害。

③在物资搬运过程中,要注意防护用具的使用。对于需要使用安全帽、防护带、耐压鞋的场合,要经常教育监督员工正确使用。

④在工序间运送或搬运中,对于容易磕碰的关键部位应提供适当的保护(如保护套、防护罩等)。

⑤对于易燃、易爆等或对人身安全有影响的产品,搬运时应制定严格的控制程序,并且在搬运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

⑥对于搬运器具,应妥善管理。比如,对机动车、吊车等机械设备应按要求进行使用和保养,万一发生异常,要及时停止使用,进行确认,不可存有侥幸之心。

⑦堆放物资时,应注意其高度的限制。物资堆放得过高,容易摇晃。倾倒,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因为承重力的关系,堆放过高还容易使下层的物料受压变形。

(3)清晰标明标志。在搬运的物料外表或运输工具上一定要清晰标明物料的名称、数量,以防出现搬运错误。对于一些有防震、防压等特殊要求的物资,在搬运中要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并加以明显的识别标记。

3.作业时间与速度的控制办法

作业时间

首先,教育员工不要仅以加工(作业)时间来看工作,产品的制造过程从工程之前的材料搬入或半制品时就开始了,至转入下一个工程时才算完结。

仅仅考虑作业的时间,而不管如何加以分析或记录制造时间,要想排除工作场所的差异或浪费,就非常困难了。

比如不考虑工程中的停滞是如何发生的,就无法做改善日程的安排。停滞要以数字来加以控制,工程才可一件接一件而来。

如果同时承办许多工程,就更容易发生“错综复杂”的问题而增加停滞的现象。如果管理人员不检查清楚,就会采取提前进料,而导致现场积压大量的待工材料与半制品。

缩短制造日程

班组长在工程受理后即应与下属一起讨论工程制造的适当时间。

(1)待料非作业的日期或时间。

(2)准备时间。

(3)事后整理的时间。

(4)等候搬运的日期或时间。

各依其代表性物品,搜集多次资料,并以数值来控制非作业的情形。

班组长不但要要求每一个下属认真工作,而且应注意物品的停滞,亦即非作业的情形,也应使下属设法排除或缩短日程。

班组长要以分析的眼光,注意自己职务范围内的物品,是以什么过程与时间转移到下一进度的。

正常作业速度

现场的班组长时常因为不清楚下属的作业步骤、速度是否正常而发着牢骚。正常与不正常之间有多少差别,有些班组长也无法加以评定。

下属的作业速度出入是很大的。许多班组长往往只知其出入的大小,而不能作正确的评定,这是因为班组长接受有关速度评价的教育训练不够所致。

虽然有作业标准作为依据,但作业时间仍然会因人而异。所以要视作业者的每一个动作,是否能得心应手而定。

一般而言,工作的速度依技术、熟练。热心与身体状况等四个因素而定,并需机械工具齐备,才能使作业顺利快捷。同时,作业时间是动作的表现,如技术属于同一水准,则要靠作业人员本身的努力,才能使动作更加快速。

对班组长来说,评定速度是对下属指导监督及制定标准时间所不可或缺的,但这种评价不可单凭班组长的直觉来做。班组长对于正常的速度,都有自己的标准,但作业速度评定技术,是为了班组长的速度评定更为客观而设的。

标准工时的改善

作业所需的时间,会因工厂的技术、机械设备、工程及使用材料的革新而急速降低,并随着企业的管理能力及作业者熟练度的提高而慢慢地减少。因此,由标准时间可看出一个企业的实力与潜力。无论做何种工作,其完成必定有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定作业时间,只是现场的工作,较容易适用这种做法罢了。

不过无论在多短的时间里进行作业,如因机械故障和材料用完而引起的待修、待料,指示不当而一再商议、文件不当一再请示等主体作业以外的非作业时间一多,即使再努力设法缩短作业所需的(主体)时间,也无法使作业有所进展。也就是说,现场管理人员应该注意自己工作场所的主作业时间与非作业时间的比例。

非生产时间亦叫宽裕时间,通常分为疲劳宽裕、因事宽裕、作业宽裕、职场宽裕等。其细节内容、标准因业种、工作而有所不同,但管理者有责任减少作业宽裕与职场宽裕的时间。

确立技术标准与管理体制,减少不必要的接洽或等待,提高下属的熟练程度,改善作业法,则非作业时间与主体作业时间的比例就会渐渐改进。

4.生产进度的控制、调度方法

生产进度控制是多个不同类型班组协同工作的生产动态控制活动,一般以生产副厂长领衔,车间上一级主管实施执行和控制,班组长积极配合的方式来进行。

生产进度控制是指对某种产品生产的计划、程序、过程所进行的安排和检查,其目的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按期生产出优质产品。生产进度控制要求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成品出产、入库的全部过程都要进行控制,包括时间上的控制和数量上的控制。

生产进度的动态控制

从生产的时间、进度方面或时间序列纵向进行观察、核算和分析比较,用以控制生产进度变化的一种方法,一般包括投入进度控制、出产进度控制和工序进度控制等。在机械制造企业中,虽然不同的生产类型和不同的生产组织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但控制的依据主要都是生产作业凭证、作业核算和作业统计、分析等信息资料。

(1)投入进度控制。指对产品开始投入的日期、数量、品种进行控制,以便符合计划要求。它还包括检查各个生产环节、各种原材料、毛坯、零部件是否按提前期标准投入,设备、人力、技术措施等项目的投入生产是否符合计划日期。投入进度控制是预防性的控制。投入不及时会造成生产中断、赶工突击,影响成品按时出产,投入过多,又会造成制品积压、等待加工,影响经济效益。

由于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投入进度控制的方法也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大量大批生产投入进度控制方法:可根据投产指令、投料单、投料进度表、投产日报表等进行控制。

②成批和单件生产投入进度控制方法:成批和单件生产的投入进度控制比大量大批生产投入进度控制复杂。一方面要控制投入的品种、批量和成套性,另一方面要控制投入提前期,利用投产计划表、配套计划表、加工线路单、工作命令及任务分配箱来控制投入任务。用任务分配箱来分配任务,是在单件成批生产条件下控制投入的一种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