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289100000005

第5章 机心四伏,泛滥成灾 (1)

人生有多少张脸谱

智慧点金石

人,从出生到成熟,除了纯真的童年时代,其余的成长阶段中都带着各式的脸谱在生活。本来,“人”字只有两笔,简单、易写,但现代的人却感觉活得很复杂、很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她肯定没有想到几千年后的人生活先进了,却比她当初造人之时难懂得多了。

故事苑:曲径通幽

《庄子·内篇·人间世》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颜回想去卫国劝谏卫灵公,孔子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冒昧前往,没有皇帝的诏书,王公大臣看到你这个年青人,并且知道你是我的学生,妒忌心就来了,“必将乘人而斗其捷”,必然会乘机争斗你。接下来孔子为弟子勾勒了一幅生动的众生相,孔子说:“你一到卫国,卫灵公左右的人一定找机会跟你斗一下。”“而目将荧之”,每个人看到新来的,都用眼睛瞄他一下,表面上的样子还很好看,下来以后,大家就批评开了,成见就来了。

这里描写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细节。处在人世间,庄子的白描,剥掉世俗的遮掩,即为世态人情。

虚伪面孔下的歹意就像一支暗箭,会在不经意之间伤害到你。

一只年幼无知的小老鼠,因毫无经验,差点被人逮住。它向母亲讲述了它的历险经过:“我沿着山上的小路,一路小跑。这时候,两只动物引起了我的关注,一只温柔、善良而亲切;另一只却好激动、爱争吵,它的嗓音尖厉刺耳,头上还顶着个大肉包,尾巴展开着翎毛,它的两只胳膊向空中升起,好像就要飞翔一般。”小老鼠向妈妈描述的另一只动物原来是只小公鸡。

“它用双臂拍打着自己的双肋,”小老鼠接着说,“发出好大的声响。感谢上帝赋予我胆量,可我还是吓得逃跑了。我在心里咒骂它,如果没有它,我将和那位看起来非常温和的动物结识。它和我们一样,身上有着柔软的毛,有斑纹,长尾巴,举止斯文,目光稳重、炯炯有神。我寻思,它和我们老鼠一定能友好相处,因为它耳朵的形状也与我们的大体相同。正当我要与它打招呼时,另外那个家伙发出的巨响把我给吓跑了。这个温和的家伙到底是谁呢?”“我的孩子,”鼠妈妈说,“这温和的家伙是猫,在它虚伪的面孔下却有着不可告人的歹意。它专门捕食我们的同胞;另一只是公鸡,而它根本不会危害我们。”

生活中也是如此。看起来不和善的人也许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在我们遭遇危难时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而那些表面温柔、善良的人却可能隐藏着邪恶歹毒的心肠。

有时,深藏歹意的人就像一支暗箭,会在你不经意之间伤害你。

弦外有音

这世间的人,仿佛都是戏台上的表演家,每个人都可以变换几种不同的脸谱。

人之所以要有这些脸谱,都是因为隐藏着机心,各种各样的机心就像不同种类的化妆品,涂抹在人的脸上,可能会使人看起来更漂亮,但是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同时,也让人与人之间更加隔膜、更加陌生,难以真诚相待。

机心的恶性蔓延

智慧点金石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隐藏着一颗势利的机心。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他们交朋友,只是为了今后能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工作,只是为了能够赚取更多钱财;谈恋爱,只是为了满足个人一时的私欲;孝敬父母,只是为了博取一个好名声……总之,不管做什么事,总是目的在先,效用当头。像这样“挟心而与天下游”,必定会活得十分痛苦。

故事苑:曲径通幽

《庄子·内篇·人间世》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名叫石的木匠,去往七国,来到曲辕,看见一棵被奉为社神的栎树。这棵树大到可以隐蔽几千头牛,树干有数百尺粗,树梢有山头那么高,树干几丈以上才分生枝杈,很多枝杈都可以做成小船。很多人都围着看,但是这个木匠却不瞧一眼,继续赶路。他的徒弟仔细看够了这棵树,赶上师傅说:“自从我和师傅学艺以来,就为看看这么好的木材,您却不肯看一眼,为什么呢?”木匠说:“那是没有用的散木。用它做船会沉,做棺材会很快腐烂,做器具就会毁坏,做门窗会流出汁液,做梁柱会生蛀虫。这样的木材没有一点儿用处呀!”

从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看出,每个人在看一件事物时,都会用一种势利的眼光去判断其有用无用。

杜甫诗云:“翻手为云覆为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你很会结交朋友,那你觉得和你相交的那些人都是没有目的,只有感情的吗?《庄子》中指出:“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这是讲,因利害关系相结合的人,在遭遇困难逆境时,很容易背弃对方。与此相反,“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以天属者”是指彼此结合是建立在极为信赖的基础上,这种朋友关系即使在逆境中,也会禁得起考验,彼此相互帮助,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长平之战前,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免除了赵国当时唯一能指挥军队抵抗秦军的廉颇的职务。这一免职的结果是,赵国痛失国之千城,廉颇喜得世态三昧。“失势之时,故客尽去。”然而天道轮回,不久,赵国为救亡图存,再次起用廉颇。“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以小人之眼看这个小人社会,看得很准。这位门客是小人,也是快人,一语点破了世态真相:这些所谓的朋友,不过是因为你的利才依附你而已。

弦外有音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人都为挤一辆公交车而焦头烂额;为忙工作而嚼着鸡蛋灌饼,喝一杯劣质豆浆,匆匆赶路;酒店里,几个人觥筹交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友好的笑容,但可能在背后大家就会互相骂一句“××”……这些人的心里也许装着各种各样互不相同的事,但是他们在看待、对待任何人、任何事时,总是从一个基本点来考虑问题,那就是“是否有用”,如此做事,“机心”怎么会不越来越重呢?

许多人都隐藏着一颗势利的“机心”,这就是社会中真真切切存在的现实,他们“机关算尽”,巧舌如簧,千方百计,为达目的甚至不择手段……

“我被聪明误一生”

智慧点金石

《庄子·人间世》中有一段话:“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意思是:再说,用智巧角力的人,开始时手段光明,最后常常使用阴谋,到了极点就诡计百出。

这句话道出了机心的祸害,人生在世的诸多痛苦也正由此而来。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机心”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他们以势利之心去交朋友,去学习,看到研究生容易找工作就去考研,看见做IT赚钱就去学计算机,结果忘记了自己想学什么,想得到什么,最终落下个痛苦遗憾的下场,这些事情的起源都来自于他们的“机心”。

故事苑:曲径通幽

提起《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人们一方面惊叹于她的无与伦比的治家才能、应付各色人等的技巧,一方面又感慨于她的结局。她就是因“机心”太重而遭悲惨结局的典型。

“聪明反被聪明误”,正是这句话,点出了很多人的痛苦根源。三国时期的杨修也是因耍小聪明最终遭祸的典型。

杨修是曹操门下掌库的主簿。此人生得单眉细眼,貌白神清,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但他自恃其才,竟小觑天下之士。

一次,曹操令人建一座花园。快竣工了,监造花园的官员请曹操来验收察看。曹操参观花园之后,是好是坏是褒是贬没说,只是拿起笔来,在花园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扬长而去。一见这情形,大家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也猜不透曹操的意思。杨修却笑着说道:“门内添‘活’字,是个‘阔’字,丞相是嫌园门太阔了。”官员认为杨修得有道理,立即返工重建园门,改造停当后,又请曹操来观看。曹操一见重建后的园门,不禁大喜,问道:“谁知道了我的意思?”左右答道:“是杨修主簿。”曹操表面上称赞杨修的聪明,其实内心已开始忌讳杨修了。又有一回,塞北送来一盒酥给曹操,曹操没有吃,只是在礼盒上亲笔写了三个字“一合酥”,放在案头上,自己径直出去了。

屋里其他人有的没有理会这件事,有的不明白曹丞相的意思,不敢妄动。这时正好杨修进来看见了,便堂而皇之地走向案头,打开礼盒,把酥饼一人一口地分吃了。曹操进来见大家正在吃他案头的酥饼,脸色一变,问:“为何吃掉了酥饼?”杨修上前答道:“我们是按丞相的吩咐吃的。”“此话怎讲?”曹操反问道。杨修从容地应道:“丞相在酥盒上写着‘一人一口酥’,分明是赏给大家吃的,难道我们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吗?”曹操见又是这个杨修识破了他的心意,表面上乐呵呵地说:“讲得好,吃得对,吃得对!”其实内心已对杨修产生厌恶之情了。可杨修还以为曹操真的欣赏他,所以不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把心智用在捉摸曹操的言行上,并不分场合地卖弄自己的小聪明,从而也不断地给自己埋下祸根,最终因“鸡肋”事件被曹操诛杀。

一个人如果总是以“机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迟早会遭到别人的打击报复,即使别人一时报复不了你,你也要殚精竭虑谋划保护自己的各种措施,以致劳神伤心。如果你想要的东西始终得不到,又会陷入欲望不能满足的泥潭之中。用这样的机心去对待身边的各种人和事,你怎么能不心生痛苦呢?

弦外有音

苏东坡在其《洗儿》一诗中这样写:“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东坡对自己一生因聪明而受的苦真是刻骨铭心,以至于希望自己的儿子愚蠢一点,才能躲避各种灾难。“机心”是人的痛苦之源,这正是聪明人苏学士对于后来人的忠告。

才智总有困窘的时候

智慧点金石

《道德经》中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充分表明老子反对标榜圣人,反对卖弄世智辨聪的思想。老子认为:人们如果不卖弄聪明才智,本来还会有和平安静的生活,却被一些标榜圣人、标榜智慧的“才智之士”搅乱了。

世人都渴望聪明,但是他们不知道,有太多的人为聪明所累、所误。

故事苑:曲径通幽

《庄子·天地》篇中有关尧和他老师对话的一则寓言:

尧的老师是许由,许由的老师是啮缺,啮缺的老师是王倪,王倪的老师是被衣。尧请教许由说:“啮缺可以担任天子吗?我想通过王倪邀请他。”许由回答说:“这样恐怕会危害天下呀!啮缺这个人,为人聪明睿智、机警敏捷,天赋过人,又能以人力去成就天然。他懂得去防堵过失,但却不能知道过失从哪里产生。要他担任天子,他就会凭借人力而摒弃自然。他将会以人为本体而区分人我,将会看中智巧而急着使用,将会被小事役使,被外物牵绊,四处张望而应接不暇,事事苛求完美,随着外物的变幻而不能保持常态。他哪有资格担任天子呢……”这一番话便真正体现了老子的担忧。

人所依仗的聪明才智有时是工具,凭借它,或许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走得更顺畅,但不要忘了,过分依仗工具,有时反而有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