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289300000024

第24章 对上与对下的智慧 (1)

一本万利的领导哲学:感情投资

智慧点金石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是孟子引用的《书经》里的话。意思是说: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和老师,这些君主和老师的唯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

“作之君,作之师”正是政治哲学的一个大原则。在我国古代,君道和师道是平等的,要同时注意。除此之外,后世要加一个“作之亲”。身为一个领导人,不但要作为下属的老师,教导他们,同时,还要像父母待子女一样,关怀他们,保护他们。其实这是在说一个领导人的职责,即一个领导者不仅要承担起教导下属的责任,而且还要注意与下属情感的交流,要以情待人。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是我国古代的领导哲学,但其现代意义仍然明显。“作之君,作之师”讲的是君道与师道,其有两方面的含义,即领导要以身作则,成为一个榜样,所谓:正人先正己。同时还要负起引导下属、关注下属成长的责任。同时精明的领导人,更懂得“作之亲”的道理,能够领会并运用“以威慑人,以情动人”这一软硬原则。

故事苑:曲径通幽

富有人情味的领导必能获得下属的衷心拥戴。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在担任魏军统帅时,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下层士兵的拥戴。当然,吴起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士兵在战场上为他卖命,多打胜仗。他的战功大了,爵禄自然也就高了。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长了个脓疮,作为一军统帅的吴起,竟然亲自为士兵吸吮脓血,全军上下无不为之感动,而这个士兵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时却哭了。有人奇怪地问道:“你的儿子不过是小小的兵卒,将军亲自为他吸脓疮,你为什么哭呢?你儿子能得到将军的厚爱,这是你们家的福分哪!”这位母亲哭诉道:“这哪里是爱我的儿子呀,分明是让我儿子为他卖命。想当初吴将军也曾为孩子的父亲吸脓血,结果打仗时,他父亲格外卖力,冲锋在前,终于战死沙场,现在他又这样对待我的儿子,看来这孩子也活不长了!”

这就是吴起领兵的高明之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了这样“爱兵如子”的统帅,部下能不尽心竭力效命疆场吗?

弦外有音

作为领导者,如果手下没有一群优秀的人才,是难以成功的。所以洞悉此道的领导人在争夺人才时,无不费尽苦心。在争夺人才的策略中,以情动人是最常见的一种。中国人尤其如此。“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士为知己者死”。无一不是“感情效应”的结果。感情投资,可谓一本万利,是一种最为高明的领导艺术。

中国人自古重情义,领导者只要善用“情”这一法宝,以情暖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自然会在无形中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大家都拥护你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才能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建功立业。

苏洵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知人善任,则人人皆可为我所用

智慧点金石

孔子评论鲁大夫孟公绰的才能时说:“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孟公绰论才能、学问、道德都适合做大国的卿大夫、家臣,而不适合做小国的大夫。

当时晋国是大国,赵氏、魏氏皆是晋国的卿大夫。公绰为人廉洁,做事亦有条理,但非全才。公绰如果做赵、魏的家臣,所办之事,可为优等。滕薛皆是小国,公绰若做滕国或薛国的大夫,则不能称职。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读到这句话后,有感而发地说:有许多人担任要职能够出类拔萃,但是要他做学问,则未必能完成。相反,有些人做学问很好,有思想、有见地,但是让他从事实际的工作,可能就根本无法胜任。所以作为领导,知人善任是一门学问,对每一个人,你都要认识到他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劣势转化成优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潜能。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位知人善任、用人善用其所长的君主。

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评论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更优秀。”

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进谏,认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尧舜,这方面我比不上魏征;文武全才,既可以在外带兵打仗做将军,又可以进入朝廷担任宰相,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李靖;向皇上报告国家公务,详细明了,宣布皇上的命令或者转达下属官员的汇报,能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在这方面我不如温彦博;处理繁重的事务,解决难题,办事井井有条,这方面我也比不上戴胄;至于批评贪官污吏,表扬清正廉洁,疾恶如仇,这方面比起其他几位来说,我也有一日之长。”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而大臣们也认为王珐完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连连称是。

从王珐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但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上,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所长,进而让整个国家繁荣强盛。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林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弦外有音

《贞观政要》记载着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术。深谙儒家用人之道的李世民说:“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直长短,各种所施。名主之任人也由是也。知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人,故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

可见,大凡高明的领导者无不深明此意:知人善用并能用得恰到好处,这样就能不失时机地赢得事业的成功。

居上位,心胸须如海般博大

智慧点金石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要表达什么呢?即一个上级最怕的是“察察之明”,太过精明了,眼睛里揉不进沙子,不会装糊涂,这就是“居上不宽”。如果你是别人的上级,你不能容忍下属的任何过错与不足,那么你的下属就惨了。历史上有很多明君,他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小事情上装糊涂,不会把下属逼得每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然遇到大事情的时候,或者触犯大原则的时候,他们也毫不客气,绝不手软。

为礼要敬,并不是只限于下级对上级行礼要恭敬,上级对下级的爱护也包括在礼的范围之内。而且都要敬,就是都要做到诚恳、真挚,不真诚没有用。天天行个礼很方便,习惯了成机械式很容易,但如果没有诚意也就什么用处。同样,上有对下属的爱护、关怀,也要有诚意,虚伪的关怀没有用。

临丧不哀,就是当别人遇到沉痛的事情我们也要表现出真的哀痛,否则你就没有必要假惺惺地去关心别人。假如没有真正沉痛的心情,就是属于“临丧不哀”的一种情况。

以上几点总结起来,孔子是希望做上级的人有度量,并且能真心关怀下属。

故事苑:曲径通幽

容人之过,释人之嫌,不但是一种为人的度量,同时也是一种生存的谋略。

楚庄王逐鹿中原,连续几次取得了胜利。群臣都向楚庄王祝贺,庄王设宴款待群臣。席间,庄王命最宠爱的妃子为参加宴会的人敬酒。

这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大厅里开始燃起蜡烛。猜拳行令,敬酒干杯,君臣喝得不亦乐乎。忽然,一阵狂风刮过,大厅内所有的蜡烛一下全被吹灭,整个大厅一片漆黑。庄王的那位美妃正在席间轮番敬酒,突然,黑暗中有一只手拉住了她的衣袖。对这突然发生的无礼行为,美妃喊又不敢喊,走又走不脱,情急之下,她急中生智,顺手一抓,扯断了那个人帽子上的缨。那人手一松,美妃趁机挣脱跑到楚庄王身边,向庄王诉说被人调戏的情形,并告诉庄王,那人的帽缨已被扯断,只要点明蜡烛,检查帽缨,就可以查出这个人是谁。

楚庄王听了宠妃的哭诉,出乎意料地表示出很不以为然的样子。他想,怎么能为了爱妃的贞节而使部属受到污辱呢?于是,庄王趁烛光还未点明,便在黑暗中高声说道:“今天宴会,盛况空前,请各位开怀畅饮,不必拘礼,大家都把自己的帽缨扯断,谁的帽缨不断谁就是没有喝好!”群臣哪知庄王的用意,为了讨得庄王欢心,纷纷把自己的帽缨扯断。等蜡烛重新点燃,所有赴宴人的帽缨都断了,根本就找不出那位调戏美妃的人。就这样,调戏庄王宠妃的人,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就连尴尬的场面也没有发生。按说,在宴会之际竟敢调戏王妃,堪称杀头之罪了。楚庄王为什么蓄意开脱,不加追究呢?他对王妃解释说:“酒后失态是人之常情,如果追查处理,反会伤了众人的心,使众人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