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孤独是你的必修课
2905100000001

第1章 以为闯不过去的难关(1)

正因为知道失去了什么,才知道该抓紧什么

文/卢思浩

2009年在墨尔本,五月天来开演唱会,我第一时间一个人去买了票,满怀欣喜等待着演唱会。可没想到钱包在tram上被偷了,刚取的钱和演唱会的门票都不翼而飞。我不甘心回家,也没了车票,不知道怎么办,但也不想联系朋友,就在街上晃荡。

从晚上7点一直晃荡到错过末班车,无奈之下就坐在车站前的台阶上一边听歌一边发呆。凌晨的墨尔本就是一个不夜城,身边形形色色的鬼佬鬼妹经过,人来人往。然后一个西装革履的澳洲本地小伙看到了我,一屁股坐到我身边,跟我攀谈起来。

他刚从公司加完班,本来朋友来接他却又被临时放了鸽子,急匆匆跑到车站又错过了末班车,然后一眼看到了坐在台阶上的我。后来我们去了一个类似小清吧的地方聊天,一直聊到第二天的早上。如今我已经记不得我们一晚上到底聊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当时蹩脚的英语他到底听懂了多少,但我清晰地记得他说:“It is great to see someone like me who looks so bad, hah.”

这段小插曲我一直记忆犹新。那时候是想说有些人见了就是见了,之后就真的再也没见过,如今我回头看,想说一句那个看起来无比糟糕的时刻,也不过如此。我也从此开始明白,不要放大自己的痛苦,世界上永远有人和你的处境一样糟糕。

我前不久翻开自己以前的日记,写着那年第一次到墨尔本,第一次一个人开始生活时遇到的各种状况:找房子奔波两个月,蹩脚的英语在生活中派不上用场,和异地恋的女友分手,做饭的时候割到手,期末考前生病。只是老实说,如果我没有再回头看看这些,我已经把这些都忘记了。

2010年在上海,我满怀期待地去找和我商谈已久的出版社。接待我的是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姑娘,给我倒了杯茶让我等,然后我一等就是两个小时。好不容易见到了之前一直聊着的编辑,却被不动声色地拒绝。

本以为是收获的时候,没想到什么都成了空。

那阵子没有顺利找到房子,就在朋友家客厅蜗居下来。我白天要写稿子,晚上还得在网上把课业赶上,睡眠时间被急剧压缩到4个小时。怕太麻烦朋友,一日三餐能自己搞定就自己搞定,那阵子每天都吃subway,后遗症就是现在我一看到subway就绕着走。

我依旧记得被拒绝的那天,太阳是难得的暖和,而我浑身冰凉。那种时刻就像是,无论你身边有多少人,你都感觉不到他们。你只能感受到自己,感受到自己多渺小,感受到自己和世界的格格不入。

2012年,我开始自己的间隔年。那时候我每天都会碰到很多长辈,他们都笑眯眯地问我:“这半年在家里准备干吗?将来准备找个什么样的工作?”我都会回答说,那半年就是给自己放个假,想让自己停下来,将来还会回墨尔本读研。

“啊,这不是浪费了半年时间吗?”

每次听到这种问题,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

我的间隔年实在没有什么大书特书的,我没有去别的地方旅行,也没有一门心思地找实习。我只是待在家里,认真想想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讽刺的是,在头三个月里,我什么都没有找到,有阵子我开始怀疑,我到底能做些什么。

我尝试把自己的生活规律起来,每天看一会儿书,看什么书都好;我尝试做一些以前没有坚持的事情,比如跑步和健身;我尝试着无论如何都要让自己静下来,把手头的每件事情都做到自己认为的最好。

我曾经也向往那些在间隔年到处旅游的人,也羡慕那些在自己的工作上发光发热的人,但我在这样度过三个月之后,开始明白或许这才是我想要的间隔年。

我不需要到处旅游,借着找自己的名义把自己丢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做着平常做的事。无论将来做些什么,我都得让自己在各方面都准备好。

2013年的5月,我一个人跑去北京,周一我要做人生里的第一次讲座,在北航。

我不知道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那些文字对面的人,我以前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一次讲座,那天我和包子说,我紧张得要死,就连稿子都记不住。

包子说:“卢思浩你只要记得,这些人都是一路看着你走过来的人,不要想着用什么样的姿态,不要去学别人的演讲方式,你有你自己的东西,做你自己就好了。”

包子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我知道我做不到气势磅礴,那就做到足够真诚。这些人都是你的朋友,都是看着你成长的,否则他们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听你讲话。

2010年的时候我写:“看着五月天演唱会的时候,我还是会想,什么时候也能有三万人,听着我说话的三万人。把自己的旅程带给你们,把自己的感悟带给你们,把自己的倔强带给你们。然后天亮以后,我们各自离开,各自开始自己的生活。”

三年后,我终究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

2013年的6月1日,我人生的第一次签售。头天晚上我一直没有睡好,在夜里突然间发抖,那不是兴奋,也不是惴惴不安,而是一种马上要重新启程的充实感。签售那天早上,婷婷发了一条微信给我:“我刚才特地早起去小庙给你祈福了,加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等你的好消息!”

然后就到现在了。

这次稿子的主题是“我也曾独自面对”,让我说说独自面对的最困难的事,我的第一反应是,没有什么最困难的事情,能度过的事情都不是困难的。但我想了许久,还是把我之前的故事写了下来。

我们总会遇到很多困难的事情,在那个时刻我们都觉得自己过不去了,但我们都过来了。正是因为经历了无数个这样的时刻,我们才能学会坦然,才能知道应该怎么样面对接下来的可能会接踵而来的困难。

其实很多时候我回头看,都会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我都坚持过来了。能打倒你的东西,不是什么别的,只有你自己。

我的人生可以说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挫折,但也不见得那么一帆风顺,没关系,这是我的路,我坦然接受。我知道自己或许有天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但现在还没有被打倒,也没有甘心,所以我还会继续往前走。

你只要记得,你不是一个人在受苦,那些看起来坚定的人,在背后也下定了无数的决心。而你总会在某次下定决心之后,一路飞奔再也不回头,什么困难都打不倒你。

如今我不再害怕太多,谁都别想再让我把时间浪费在犹豫和纠结上,这是我用太多紧张和跌倒换来的坚定。

正因为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今天更要走好每一步。

时差回想

2013-05-09

旧照片里是许多年前的某一个凌晨。

我在落地窗边拍摄即将天明的时刻。拍照的意义仅在于这些影像是与你共同欣赏,亦是除我之外第一个看到它原始面貌的陪伴。

可能在间隙里你会有片刻清醒,我怕快门声吵醒你,所以举止从容而安静。你却过来从我身后抱住我。亲密的距离让我感受到除我们以外的空气清晰地沾染了冬季的气息。

我以为这是属于季节的幻觉。节奏缓慢而沉静的心跳,像极了远方高速公路上明灭的灯火。发不出任何声音。

应该察觉到一些东西,它是真诚炙热的。

照片里看不到的是房间里的一束新鲜的玫红永生菊,它依靠着清淡柔和的气味存在于我的记忆里面。它是我的家乡,常见的菊科类植物。我也没有告诉你,谁会想到这种生长在山脚下的野草从中的小花朵,它的花语竟然是:永远的爱。

2014-08-19

比如,凿开冰封的河面钓出沉睡中醒来的鱼,穿过密集的白桦树林回到家时,你已燃起炉火。

落雪的傍晚,穿上披风在庭院与你饮酒聊天,暗蓝色的天幕上很快星光点点。当看到落地窗里透出的暖黄色光泽,我会觉得这便是此生安稳的漫长了吧。

2014-08-20

喜欢的台词,送别时她说:“只要彼此平安,知晓挂念的那一位也依然在这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里健康自由地生活着,至于还能否再见面,也就没什么关系了吧。”

只是很多时候,还是顽固地把记忆停滞在某一个逝去的冬天,在圣诞节还未来临的寒冷中,独守一份比大衣上的绒毛更炽热却空虚的温暖。心是严寒的北极圈。无法死心的幻梦和单调的四季,它们不露声色的,又过去一年。

穷途末路的留几手

文/留几手

这本来是一篇命题文章,编辑给我的命题是《我也曾独自面对》,让写一写我曾独自面对的最大挑战、困难。我琢磨了一下,这是啥意思呢?

让我写励志学?心灵鸡汤?现在社会上有种现象,就是谁是名人了,或者谁成功了,总会有人热心地问,你这一路肯定是很坎坷,遭遇了很多的困难,能讲讲你的心路历程吗?之后成功者再叭叭叭、叨叨叨地说一堆人生哲理,万能语句,如何排除万难,走向人生巅峰……这个,我真写不出来。一,我也不是啥成功人士,没法让人励志。二,我的人生还是比较顺风顺水的,真没啥大坎坷。

不过你非要让我写,那我只能说一下我的一段不堪的历史,人生的污点-赌球。

那时候刚刚研究生毕业,拿了几家大公司的offer,觉得一路很平坦。去了一家大型企业IT部,工作不多,工资不少。每天上午十点到公司吃吃早餐,看看新闻,开个小会就中午了。午餐后,打会儿球,下午再眯上一小觉。日子过得很轻松,可是人闲是非多,这样的日子过久了,难免就像心里长草了一样。

一直很喜欢足球,后来闲来无事就接触了赌球。一开始是买足彩,后来觉得足彩不过瘾,赔率太低了,就通过种种途径(英超比赛里全是国外博彩网站)开始上国外的博彩网站下注,简单点说,就是赌球。

赌球之前,我也观察了几场比赛,因为对英超实在太了解了,强弱关系心中有数,所以总归是猜中了多数比赛的结果,那时我感觉自己天下无敌了。赌徒的观点就是那么傻,别人输钱主要是因为水平不行。自己上肯定能赢,于是就一头扎进去了。的确,一开始是赢了点钱。

那时候我是豆瓣红人,经常在比赛前在网上发个讨论,如何下注、如何看比赛、分析双方伤病情况、分析盘口……一大堆男网友在下面跟着讨论,聊得风生水起。后来干脆就建立了一个“抽红梅,玩足彩”的小组,每天带领着一帮网友在聊天室里看球、下注。我下啥大家就跟着下啥,输了就互相安慰“谁家孩子天天哭,哪个赌徒天天输”“运气太差,下盘该赢了”,赢了球,就接受网友山呼海啸般地拍马屁“手哥威武”“手哥牛逼”……很是洋洋得意,觉得自己简直是屌到不行。

当时输输赢赢,总体上算是没赔。可是觉得不过瘾啊,毕竟刚毕业不久,没啥积蓄。正巧就认识了一个网友,他是成都人,一家民营企业的小老板。十分信任我,觉得我技术可以,让我帮他操盘。现在想想挺可笑的,他也是有车有房有产业的人了,不老老实实过日子,就把钱给我让我帮他下注,就这么信任一个网友?难道是我人格魅力太大了?

我下了飞机,他接了我,开着一辆如同飞机发动机突突突直响的破捷达把我拉到一个小招待所,四面连窗户都没有,跟棺材盒似的。于是我们就开始在里面赌球。说好了赢钱五五分成,输钱全算他的。

他一开始拿了十万元,结果第一次下注就赢了两万元。我俩都挺高兴,买了烧鸡、啤酒在屋里连吃带喝,梦想着发大财。接下来,就是几千几千地下注,白天他去上班,我就在招待所里赌球。一周过去了,眼看着十万元的金额是越赌越少。

开始我俩还不怎么着急,互相安慰“没关系,没关系,能翻本”。当十万元变成了四位数时,他又从公司拿出来三十万充到博彩网站里。一周又过去了,虽然也偶有赢钱,但赢的总是比输的少。

我也渐渐开始害怕了,毕竟当初没赔多少钱,一来是因为自己下注少;二来是因为有工作,玩的频率也小,一周就下注几回。这回好了,天天连着下注,连下连输,连输连下……当三十万输到二十五万的时候,我俩坐不住了,开始埋怨。

为了表明我俩荣辱与共,我把自己工作的积蓄也一起充进去了,又凑到三十万。又是一周过去,结果显而易见,还是输钱呗。这回只剩下二十多万了,他着急了,开始和我吵吵。

我决定回了本,钱给他我就回家。我一心烦,这几千几千地压,何时能回本?

去他妈的,来点干脆的吧,一冲动二十万都压下去了。

期待的奇迹当然没有出现,我给他留了张字条,灰溜溜地连夜夹着包滚了。回到住所,赶紧搬家,手机号、QQ换号,任谁也找不到我。就躲在出租屋里,哪都不敢去,每天是以泪洗面啊。

还好现在赌瘾已经戒掉了,这位被我坑惨的赌友现在也算缓过来了。

我现在想对这位哥们儿说,其实这事咱俩都有责任,钱我也不可能替你还了,毕竟你也说了,输钱算你的。你也有你的教训,我也有我的惩罚了。咱们今生算是没缘分了,好好修个来世吧。

记得以前看孔二狗的《赌球记》里,大概说过这么个观点:男人有钱了爱干的事无非就是“吃喝嫖赌抽”。这五个字,一个比一个狠。吃喝就是生活方式问题,顶多算是不健康、不节俭。嫖娼颇有争议,反正不道德,可至少没听过谁嫖娼嫖破产了。赌博和吸毒让人债台高筑,最终走上穷途末路。一点沾染了,就会后患无穷。千万别有“我试试”“小赌怡情”“别人不行,我行”

等侥幸心理。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让非赌徒引以为戒,也希望赌徒们能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那时候,我就那么憋在家里,哪都不敢去了,没钱还债,没钱吃饭,每天喝自来水,煮方便面。一边痛定思痛,一边为了克服赌瘾,就天天刷微博,在微博上看看别人写的搞笑段子乐一乐。再后来看看觉得他们写的也没啥意思,我就自己注册了个微博,之前我豆瓣ID是留一手,因为已经被抢注了,就改成了留几手,再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了。

不喧哗,自有声

文/这么远那么近

世界无边尘绕绕,众生无尽业茫茫。

01

今年的生日,我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上午在公司加班开会商讨新的广告案,中午赶往电台录下一周的六档节目,傍晚又回到公司改文章、做最终企划,等到忙完才注意时间已经过了凌晨。打开手机看到许多未接来电和信息,很多朋友发来生日的祝福,这时我才察觉,这一年的生日就在这样与平日无异的忙碌中,过去了。

公司空荡荡的没有人,只有我办公室的灯还亮着,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肩膀酸疼,站起来的时候浑身骨头嘎嘣嘎嘣响,没有吃晚饭也不觉得饿。倒一杯水,站在办公室21层的落地窗前向下望。这个时候,自己的心里不同往日般的平静。

整座城市都睡了,窗外远处的霓虹灯已经熄灭,只剩下星星点点的路灯在照亮夜归人的道路。世界安静得像是没有小朋友的幼儿园,但依然有人隐藏在这寂静的深处,放肆地哭,放肆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