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九卷)
2907000000004

第4章 父亲的墓志铭(3)

这是一片孤绝的红土,耀眼的红色让人忧伤,种啥灭啥,只有顽强的巴茅草可以在这里扎根,东一丛西一丛的。靠山村的村民祖祖辈辈在这块红土地上耕作,播下希望的同时失望也播下了。

李长河以为他能改变这一切,读完农大后竟然放弃了一切功名回了家,书呆子气地说了句他要改变家乡的红土。爹娘气得当场吐血。等到红土地里能长出稀稀拉拉的玉米秆子,村民早扔下锄头进城务工去了。李长河只是把自己改变成了一个中年男人,红土依然,穷困依然。为了彻底根治靠山村的贫困,政府决定移民,在另一个水美草肥的土地上给他们安置新家。听到这个消息李长河愣了,靠山村的人却欢天喜地,一个个都搬新家去了,李长河却一拖再拖,终于等来了一辆大铲车,李长河看着大铲车猛虎般地瞬间吞没了一幢空房,这才死了心,不得不对这片坚强的红土俯首称臣。

“回家吧,行李我都收拾好了。”女人说,“听说那边什么都安排好了,就等着我们进去住呢。”

“你先回吧,我再待一会。”李长河说,他望着女人提着大嘴茶壶一摇一晃地下了山,松垮的身体牵扯出他的心痛。天色渐暗,李长河扑倒在红土地上,放声大哭,红土地默默地承受着一个男人绝望的哭声,然后又看到他很小心地将随身带着的一个玻璃瓶子拿出来,装了一瓶子红土,跌跌撞撞地下了山。

新家果然很漂亮,他们分到了一小片黑土地。李长河一眼看出土地的肥沃,蹲下来伸手握了一把,在手心里揉了揉。“这土地贼肥,一脚能踩出油来。”李长河兴奋得说话都颠三倒四。

李长河将种子撒下,几天后就长出绿油油的秧苗,他感慨地对女人说:“这土地真好,种什么长什么。”李长河在种什么长什么的土地里撒着欢,就像一匹马闯进了草原。

穷日子就这样翻过去了,那片红土再也没有入过他们的梦境。入冬的时候女人得了一种怪病,浑身奇痒,而且溃烂。李长河说,想家了吧,我就知道你会想家。他们还习惯把已经不存在的靠山村称为家,女人说鬼才想,男人说不想你咋得这病,这是思乡病知道不?女人慌慌地问有治吗,男人笑了,说吃几付药就好了。

李长河拣了几帖中药回家来熬,熬成药汤叫女人喝下。女人看着药汤泛红,说中药咋是这颜色呢,李长河说我加了药引了,中药没有药引子是没药效的。女人问药引子是什么,李长河笑而不答。女人喝了几天这种泛红的药汤,身上果然不痒了,溃烂的地方也在结疤,女人的心情因此愉快起来。

过了不久,李长河也觉得浑身奇痒,身上开始溃烂,他知道自己也害思乡病了,其实他认为他早应该害思乡病,他望着满身的溃烂,居然很激动。

李长河吩咐女人给自己抓几帖中药来,女人依照他给的药方,从集市上抓了来细细地熬好端到李长河面前。李长河说还要放药引子呢你忘了,女人就问药引子在哪,李长河说在最高的那层柜子里。女人不知道一副药引子男人会看得这么金贵,这柜子平常都锁着,家里最有身份的物品才有幸进入。女人开了锁,没看见药引子,只看见一小瓶子红土,女人告诉男人说没有药引子,柜子里什么都没有。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呢?李长河生气了。是没有嘛,女人委屈地说,只有一瓶子土。李长河说去拿吧,就是它了。

女人吃惊地看着李长河将一撮红土放进药汤里,看着他捧起那碗漾着红色的药汤,呆呆地望了好久。女人恍然看见有什么东西滴落在药汤里,李长河已经牛一般地低下头,将那碗药汤一滴不剩地喝下了。

救命地图

梁洪涛

梁济水是登山爱好者,十一长假,他和女友小惠去新疆旅游。傍晚时分,他们到达喀什南边的克孜勒塔尔,在一个老乡家住下。

房东库提大叔蓄着浓密的胡须,是个典型的老新疆。他告诉梁济水,克孜勒塔尔西面有个公格尔山,山势险峻,是登山探险的好去处。梁济水兴奋异常,邀请库提大叔做他们的向导,库提大叔满口答应。

可是第二天准备出发时,库提大叔的小孙女突发高烧,必须尽快送医院。库提大叔要梁济水推迟登山时间,等他给孙女看病回来。梁济水和小惠一商量,决定来一次真正的登山探险,不用向导了。库提大叔见他们执意要去,从屋里找出一块方巾让小惠围上,说山里风沙大,免得着凉。

梁济水和小惠信心十足地出发了。按照库提大叔所指的方向,走出不远,就发现一座高高的山峰,想必这就是公格尔山了。果然,公格尔山山势险峻,风景优美。他们一边登山,一边掏出数码相机不停地拍照。

经过一天的跋涉,他们终于在天黑前到达山顶。这时,天气突变,暴风雪如漫天白帐,把整个公格尔山包裹在里面。梁济水拉着小惠来到一个山坳里,支起帐篷,钻进了睡袋。

暴风雪连续下了两天,掩盖了所有下山的路。他们带来的食物已消耗殆尽。绝望,深深笼罩住这对年轻的恋人。他们后悔匆忙上山,如果有库提大叔做向导,哪里会困在这雪山里呀。

小惠拿出库提大叔送给她的方巾把玩。方巾上是用丝线绣成的花纹图案,看着看着,她忽然惊叫起来:“快看,地图!”梁济水拿过方巾细看,见上面果然是一幅地图,地图下方有一行小字:公格尔山地图。

这意外的发现,使两人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陡然间有了精神。他们根据地图上的标示,终于找到了下山的路。

地图可能是库提大婶绣制的,上面有许多明显的错误。但是,梁济水和小惠就是凭着这张标示并不准确的地图,平安地走下了山。

下山后,他们从镇上买了许多礼品去感谢库提大叔。库提大叔紧紧握住他们的手说:“勇敢的年轻人,有我和老伴绣制的精确地图指路,我相信你们会平安回来的。”

梁济水说:“谢谢大叔,不过,你们绣制的地图不准确,有许多错误之处。”

库提大叔一怔:“我天天去公格尔山采药,山上的每块石头我都晓得是方是圆,路线怎么会标错呢?”

小惠说:“不光标错,还有落下的呢,峡谷旁边那条路线就没有标明。”

“公格尔山哪来的峡谷?”库提大叔忽然一拍头,“坏了,你们爬的肯定是幕士塔格山。幕士塔格山在公格尔山左侧,山上有一条峡谷。”

梁济水惊讶不已:他们所爬的山和方巾上标示的居然不是同一座山!可是,一张错误的地图,怎能使他们平安走下山来呢?

库提大叔看出他们的疑惑,说:“年轻人,当你们迷路、绝望的时候,任何一张地图都是管用的。因为,它能让你们行动起来,积极地寻找出路!”

绑架者

黄非红

“强业”公司经理林超凡经过几轮艰苦的谈判,终于与港商签订了近千万元的商业合同,这可是“强业”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生意,刚刚三十出头的林超凡油然生出一种成就感。他拨通了家中的电话,想让妻子薛梅分享自己的喜悦。可是打了几次,家中都没人接听,林超凡以为妻子出去了,可又不免有些奇怪,因为薛梅是很少出门的。

过了一会儿,林超凡又把电话打回家里,依然还是没人接。这时他才记起自己快有一个月没登家门了,最后一次接到妻子的电话也是在一周前,当时薛梅似乎有话要跟他说,可是因为那时正在谈判的关键时刻,所以他只是敷衍了几句就把电话挂断了。

林超凡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他处理了一下公司的事务,便匆匆忙忙开车赶回了家中。可是进门一看,家中豪华而冷清,哪里还有薛梅的影子,他只在桌上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是用电脑打印的几行黑字:

想找回太太,就带上赎金,到老地方来接她!不准报案,否则后果自负!

林超凡的脑袋嗡的一声大了,好半晌才回过神儿来,明白薛梅是被绑架了,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报案。

可是刚刚拨了个“1”,他又把电话挂断了——字条末尾那句威胁让他不敢轻举妄动。这几年林超凡一心扑在生意上,几乎忽略了家的存在,对妻子的关心也很不够,这半年来薛梅请病假在家休息,他竟没能抽出时间好好陪她半天,现在突然面临失去妻子的危险,他好象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他可以失去金钱甚至事业,但绝不能失去薛梅——失去了薛梅,金钱事业对于他来说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一小时前,利润对于林超凡来说似乎还是最重要的,可现在他却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赎回妻子。只是绑匪的留言说得很含糊,没有具体时间、钱数,“老地方”这个地点也很不明确,林超凡估计绑匪不是太狡猾,就是太愚蠢。可为了尽快找回薛梅,他还是带着钱开着车,把城中所有带老字的地方都转了一遍,却没有找到拿钱的人,更未见到薛梅的影子。

傍晚,林超凡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又发现了绑匪塞在门缝的一张字条,上边写着:

面对大海的第七号别墅!

第二天一早,林超凡又驱车百余里来到海边,找到了面对大海的别墅。可是不论按着楼厦从前到后或是从后到前的顺序找,还是按着单元门牌号找,林超凡都没有找到接头人。后来他终于发现有一个嘴有些歪的男人在注意自己,就赶忙上前试探说:“我把钱带来了,不够我可以再凑,只求你们赶快把薛梅还给我!”

那人白了林超凡两眼,嘟囔声神经病赶紧躲开了。

晚上,筋疲力尽而又一无所获的林超凡回到家时,没有找到绑匪的字条,却意外地接到了薛梅的电话。林超凡又惊又喜,连句叠声追问她在哪里、她还好吗……薛梅却只忧伤地说了句:“既然你还那么在乎我,为什么就找不到我呢?”说完就把电话挂断了。

虽然只听到了薛梅一句话,可还是让林超凡感到了莫大的宽慰,因为这起码证明薛梅还活着。林超凡估计薛梅是在绑匪的控制下传给他的一句暗语,话里边一定藏有深意,可是他冥思苦想了整整一夜,也没破解出薛梅那句话的真正含义。

第二天早上,经过一番犹豫,林超凡还是决定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他怕打电话被绑匪监听到,就打算先佯装出城,然后再找机会报案。可是一开门,他又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是咱们的后花园,如果你真的忘记了,就不必再来找我了!

字迹娟秀而亲切,这是薛梅的手笔!林超凡一阵激动,他什么都明白了——原来薛梅是自己“绑架”了自己。

林超凡立即向月亮湖公园赶去。

月亮湖公园坐落在城北,公园并不很大,但景色很美,林超凡与薛梅谈恋爱时经常去那里。结婚时他们几乎一无所有,便在公园附近租了一间很小的屋,日子过得清贫而甜蜜。那时每周他们都要去公园,那个小小的月亮湖被他称为“我们的海”,他们常坐的湖边的第七张长椅被他称为“我们的豪华别墅”,而月亮湖公园则被他称为“我们家的后花园”……那时捉襟见肘的日子,却被他们过得很满足、很惬意、很温馨。现在他们已经家财百万,而且也拥有了真正的豪华别墅、私家轿车,可那份惬意、满足却不知何时丢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没有尽头的奔忙和贪欲……

林超凡来到了月亮湖边,只见薛梅正坐在第七张长椅上等着他。他满面愧疚地向她轻轻走过去。

“赎金带来了么?”薛梅轻轻问了句。

林超凡把手从背后拿出来,他手中盛开着一束鲜艳的花——有一次薛梅坐在这张长椅上曾开玩笑地问他,说如果有一天她要离开他,他会用什么挽留她?那时林超凡就顺手摘下了一朵花。现在薛梅接过林超凡的花,眼中重新焕发出了快乐的光彩。

林超凡拥住薛梅,真诚地说:“对不起,对不起,能原谅我么?”

薛梅偎在他的怀里,淌着幸福的泪水喃喃说:“咱们回家吧!”

第二天,林超凡自己给自己放了假,然后便带着爱妻出去旅游了。

父亲的墓志铭

侯拥华

17岁那年,他上高三,正值人生的十字路口,却因为一件恶性伤人事件被警方四处通缉。很快,父母都知道了他的事情。母亲在家里哭得死去活来,父亲则四处疯狂地找他。

那时,他躲在一个偏僻的鲜为人知的废弃厂房里,只有在深夜行人稀少的时候,才偷偷跑出来找些吃的。一次,他躲藏到街边一个冷清的电话亭,偷偷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过了许久,才有人接。电话那头,是父亲的声音。一阵哭泣后,他听到父亲乞求的声音,劝他回来投案自首。父亲说:“儿子呀,回头是岸,自首才是出路呀,知道吗……”一会儿,他听到电话里父母的争吵声,母亲在电话那头大声告诉他要远走天涯永不回来。当时,他只知道害怕,只知道自己会坐牢,可能一坐就是几十年。

挂了电话,他心情极乱,想了半天,决定继续逃。他不愿意年纪轻轻就蹲在大牢里耗费青春。那时,他知道父亲也在四处找寻他。有好几次,他差一点被警察和父亲发现。所以,他总是昼伏夜出,尽量避开别人的目光与询问,看到警察和父亲模样的人就赶紧避开。在他看来,父亲早已是警方的“线人”。他恨透了父亲。

他开始流浪他乡,转眼就是三年。流浪生活让他吃尽了苦头,也让他身心疲惫。身在异乡,他对家的思念日渐强烈,尤其是疼爱他的母亲。有一天,他忽然萌发了回家看看的想法,哪怕是背地里偷偷地看母亲一眼也行。

他开始往家赶。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他来到了村庄外,趁着夜色靠近村庄。他没敢走回村的那条大道,而是斜穿过田地,悄悄进了村庄。他顺利地来到自家门口,然后麻利地翻过墙。他躲在卧室窗下仔细地听,听了许久,只听到了母亲的叹息声——母亲还没有睡。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听到父亲的呼噜声。家里好像只有母亲在,而父亲或许还在外面找寻他——他这样猜想。在确定屋子里没有父亲后,他开始轻轻叩击房门。

母亲问:“是谁呀?”他低声回答:“是我。”确定是他后,母亲才开门。他的出现,让母亲倍感意外与惊喜。看见他,母亲泪如雨下。一阵相拥而泣后,母亲拉他坐下说话。他向母亲诉说自己在外面的种种经历,之后问起家里的事情,然后又问到了父亲。这时,他才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两个月前刚刚病故——寻他回来后不久,死于突发性脑溢血。母亲又告诉他,父亲死后,并没有埋进祖坟,而是埋葬在了村庄口的大道旁。

母亲说到这里时,他极为惊诧,忙问母亲原因。母亲泪如泉涌,告诉他:“那是你父亲临死时留下的遗嘱,那样做,他是想在你回家路上能亲眼看你几眼。你知道吗?那个路口,是咱们村里人回家的必经之路呀。”母亲的话,让他极为震惊,他积聚在内心深处对父亲的仇恨,一瞬间都化为乌有。

夜过三更,他不得不辞别母亲,继续浪迹天涯。在离开村庄的时候,他特意来到那个路口看望父亲。

在通往村庄的大道旁,他看见了一座新坟,他知道那就是父亲的坟墓。来到坟前,他停了下来,扑通一声,向着墓碑跪下,然后号啕大哭,几年来积压的泪水,又一次喷涌而出……

天快亮的时候,他才起身告别。一抬头,他看见了坟墓上立着的墓碑。借着晨曦微弱的光亮,他看清楚了墓碑上面刻着的大大的文字——浪子回头金不换。

他一下惊住了——那句话,是父亲最后的遗言,也是父亲唯一的墓志铭。

他伫立在那里,许久才离开。他最终读懂了父亲。他向村庄外走去,向父亲所指的那条通向光明的路走去……

“大婶”的青春

积雪草

班里最矫情的人,可能就是方樱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