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海豹突击队体能训练手册
2908800000012

第12章 负重训练

长时间负重作战是对海豹队员体能考验最大的战斗类型。海豹队员必须能够在任何战场进行任何形式的负重作战,不管是河流、丛林、沙漠、高山等常规战场,还是极地、赤道等特殊战场;不论是常规作战方式,还是其他形式的渗透作战。在执行任务之前,海豹小分队队长必须对负重类型和重量做出部署,要决定携带哪些武器(是常规作战器械,还是特殊作战装备)以及最低的负重量。

复合武器系统和侦测技术的发展,在提高武器火力、作战安全性的同时,也对海豹队员的负重战斗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因为这些高科技战斗装备通常都较重。

海豹队员平时必须进行负重作战模拟训练,包括短程负重练习和远程负重练习两种。练习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天气、地形、体内水分情况、环境适应性等影响因素。

平时负重训练不足,会导致海豹队员在负重作战过程中体力不支,

引发过度疲劳和肌肉拉伤。

本章将从如下几个方面介绍负重训练,为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人体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最佳负重量;

负重体能训练;

常见损伤与疾病。

第一节人体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1.身体特征与负重重量

理想情况下,应该根据个人体重确定相应的负重量,而不是硬性规定统一的负重量。然而,在实际作战中,往往不允许队长考虑这么多,所有队员必须奋力协同作战,完成任务。因此,必须事先计算出负重上限,以免那些体型较小、体重较轻的战士消耗过多体能,导致体力不支。

作战时,确定负重量比选择武器装备更为重要。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最佳负重量可以根据体重比例计算得出,它通常是指体能消耗不成比例大幅上升之前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虽然有些士兵的体能测试分数很高,理论上他们能背负自身体重45%的装备,以每小时6.4千米的速度行军8小时,但实际负重最好低于这个指标。

第一黄金准则:负重上限是自身体重的40%。

以体重70千克为例,负重重量应为28千克。

实际作战时,体能消耗往往会超过这个比例。有报告显示,负重作战时,体能消耗会超比例增加。如果负重重量超过体重的40%,那么会很快出现疲劳感。关键是要把武器装备放在身体重心附近。这样会降低体能消耗,所以,士兵通常用后背负重。

2.负重的生物力学依据

负重重量超过自身体重的50%时,虽然不会增加脚的触地时间,但是会延长迈步时间,从而降低行走速度。随着负重重量的增加,脚对地面的压力也会加大,此时应减小步伐,增大步频,维持正常行军。

小步伐行走能够最大限度降低身体受力,减少下背部和足底损伤。

3.负重与行走速度

以自身选择速度(Self-pacing)行走时,人体的体能消耗较低。但是,实际作战往往要求士兵按统一速度(Forced-pacing)行军,此时的体能消耗较大;尤其在负重行军时,体能消耗更大。负重训练的自身选择速度和训练强度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

负重重量

有氧代谢能力

行走距离

进行23千克的中等负重训练时,自身选择速度应是最大有氧代谢能力的30%~35%。

负重量较小时,运动强度通常是最大有氧代谢能力的45%左右。然而,短距离的低负重训练的运动强度,也能达到最大有氧代谢能力的60%。请记住:进入或撤离战场时,行走速度和负重重量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体能消耗水平。图10-1是负重量和行走速度曲线的走势图。高能量消耗率(900~1000卡路里/时)只能维持6-10分钟。想要以这个强度快速行走,必须减少负重量。

以每小时能量消耗超过300卡路里的速度行走,将会消耗巨大的体能,还未到达目的地就会精疲力竭。图10-2是不同地形及负重下的行军速度走势图,请注意,这里每小时的体能消耗均为300卡路里。

4.体内水分情况

负重训练必须及时补水,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普通训练经常发生脱水现象,负重训练中脱水的可能性则更大,训练的风险较高,尤其在忽略环境因素时更容易脱水。《海豹突击队型男训练指南》对如何正确补充水分有详细介绍,这里只做简单说明:负重训练时,每30分钟要补充2~3杯饮料。

负重训练比普通训练的水分消耗更大。

5.环境因素

干热/湿热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进行负重训练,会给人体带来更大的受热压力。人体除了要抵抗来自太阳或其他外在因素的热能压力外,还要应对自身释放的热能压力。爱丽丝背包和其他多功能背包会阻止体内热能释放,与其相比,尼龙网状的背心散热性更好一些。

低温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训练,需要穿着较厚的防寒服,剧烈运动会导致身体出汗(尤其是背包部位更易出汗),从而增加体能消耗。训练结束时,如果内衣被汗浸透,极易发生脱水。

高海拔环境: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氧气含量越少,从而降低运动能力。

沙地:与坚实的运动场地相比,沙地训练的体能消耗最高会增加80%;场地越糟,体能消耗越大。

6.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会降低思维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逻辑推理、思维过程。相反,体能受睡眠影响较小,3-4天睡眠不足并不会对体能有多大的影响。

7.防护衣物

负重训练时,一定要考虑防护衣的透气性与散热性。而在有核辐射、生化辐射的环境中,一定要穿高度防热、防辐射的防护衣。

使用作战人员防护(MOPP)用具,要采用专门的工作/休息时制和水分补充规定。穿着MOPP进行负重训练时,工作/休息时制可以适当下调,而水分补充规定应该上调。使用MOPP用具相当于增温10℃,所以容易引发高温病。

第二节负重体能训练

高强度负重作战对体能的要求极高,大多数普通人的体能训练计划和海军特种兵体能训练计划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本节主要阐述负重作战的体能要求,以及如何制订负重体能训练计划。

1.基本内容

在专项训练基本原则(详见第一章)的基础上,负重体能训练包含力量、速度、耐力等基本体能训练,训练内容如下所示:

负重“行军”训练:专项训练、负重训练的一项基本原则。想要熟练掌握一个技能,必须进行反复训练。作战时能够负重长时间行军,平时就必须进行负重模拟行军训练。

抗阻力训练:负重需要较好的力量素质。力量重量能够提高负重能力和作战水平。

有氧训练:对负重训练非常重要。长时间负重行军对体能素质要求较高,有氧代谢能力较强的士兵能够满足这种要求,而且行走速度也较快。

无氧训练:高强度作战要求士兵有较高的无氧代谢能力和力量素质。不同的负重任务会运用不同的肌肉群,主要包括快速短程负重和慢速远程负重两类军事任务。

单纯的力量训练和跑步耐力训练不会提高负重能力;

越野徒步行军训练是最好的负重训练方法。

2.负重训练指南

进行负重训练时,应遵守以下几条基本准则:

刚开始训练时,负重量应该为自身体重的20%,每周进行1次短程背部负重训练。

随着训练的深入,逐渐增加负重量,提高到体重的25%、30%、40%,根据作战需要,还可以更重。

负重量达到40%时,开始增加行军距离。逐渐提高距离,提高至11、13、15、20千米,至少要提高到20千米。至少进行1个月的越野徒步负重行军训练。

3.如何保持负重体能

负重(负重量为自身体重的40%)行军16千米,至少需要进行如下训练:

每周2次上、下身力量训练;

每周至少有3-4天进行跑步训练,每次30分钟;

至少隔周进行负重训练,最好每周都有负重训练。

第三节如何达到最佳负重量

计算每个人的最佳负重量并非易事。最佳负重这个定义本身就“自相矛盾”,因为理想条件下就无须负重。影响最佳负重的因素主要有行军速度、负重量、气候、强度、地形、服装等。每场战争都各有特点、各有要求。表10-1介绍了负重时保持体能、优化负重的方法。结合这些因素,进行正确的负重训练,想必会使负重量达到最大。

第四节常见损伤与疾病

体能训练中,很多重大损伤都和负重有关。大部分损伤都不严重,但是,任何一个损伤都可能降低灵敏性,最终影响队伍的行军速度。了解常见损伤,有利于治疗和避免这些问题。本书第十二章详细介绍了各类训练损伤,最常见的负重训练损伤包括以下几种:

脚泡(见附录C)

背痛

应力性骨折

背包负重引发的肌肉神经麻痹

脱水

其他小损伤:如腿疼、脚痛

结论

适当的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再加上2个月的背部负重训练,可以提高负重重量,降低体能消耗,减少骨骼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