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金融学
290900000012

第12章 利率:颠倒众生的金融魔棒 (1)

格林斯潘的魔棒

有这么一则场景故事:

1993年初的某一天,克林顿先生上台不久。克林顿就经济问题召见格林斯潘。

克林顿:“老爷子,现在经济这么低迷,你看,下一步怎么办?”

格林斯潘:“没什么,我只要挥舞一下手中的魔棒,那帮人就会推动市场。”老爷子像打哑谜一样应付这位上任不久的帅小伙子。

克林顿:“真的?什么魔棒?哪些人?怎么推动市场?”总统先生显得非常有些着急。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手里拿着一支笔,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两眼一直望着格林斯潘。

格林斯潘:“就是华尔街那帮金融大亨,我的老相识、老朋友们,他们都得听我的。”

“听你的,不听我的?”克林顿有点不服气。

“当然是听我的。不信,你瞧瞧!”格林斯潘用不容争辩的口气说。

“我对您手中的那根魔棒感兴趣,是什么东西?”

“利率。”

1987年10月19日,这一天对于华尔街的投资人来说是难忘的“黑色的星期一”。这一天的道琼斯指数在三个小时内暴跌了22.6%,六个半小时内股票市值缩水5000多亿美元。当天,38名富豪告别了《福布斯》富豪榜,当时的亿万富翁亚瑟·凯恩在家中饮弹自尽。第二天早上,刚任美联储主席两个月的格林斯潘下令降低联邦基金利率,随后,市场长期利率也随之下降。经过几个月的调整,华尔街的投资者们逐步获得了投资回报和信心,美国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一场经济泡沫破裂的浩劫。格林斯潘由此挥舞着“利率”这根魔棒开始了他辉煌的传奇人生。

在此后的18年里,格林斯潘改变了美国货币政策的工具,使联邦基金利率成为连接市场和政策的指示器,利率工具在他的手中就像是一枚“魔棒”,引导着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走势。在格林斯潘时代,美国经济保持了长达十多年的新经济增长,创造了一个世纪传奇。

利率为什么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因为利率是资金使用的价格,它的涨跌关系着居民、企业、政府各方的钱袋,能不让人紧张吗?

利率又称利息率,它表示的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 利息量 / 本金/时间×100%

利率,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是资本的价格,而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的变化;凯恩斯则把利率看做是“使用货币的代价”。马克思认为,利率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现在,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

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合理利率的计算方法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一张利率表的故事:利率怎样产生的

刘先生多年在银行任职。多年来,在他的办公桌的玻璃台板下总压着一张储蓄存款利率表。在他西装衣袋里也总有一只票夹子,票夹子里藏着一张储蓄存款利率表。储蓄存款利率升了降,降了升,升了降,降了又降,对历年的利率变化难以记牢,所以刘先生就随处备有利率表,为的是于人方便、于己方便。

一次,一位中年妇女在储蓄柜台取款后迟迟没有离去,以为银行把她存款的利息算错了。刘先生把几次变化的利率一行一行抄给她,她把利率计算的方法告诉她,她这才打消了心中的疑团。

还有一位熟人曾让刘先生帮她计算利息。说3年前向姐夫借了12000元钱,当时没有约定还款时间,也没有约定还款时加上多少利息,只想手头宽裕了,把借款利息一次还清。刘先生就将随身带的利率表递上,并把利息计算的方法、保值贴补的时间段很明白地告诉她,由她根据自己的实际和承诺计算利息。另外,刘先生家与亲戚家也有过几次借款关系,在还款时也是参照储蓄存款的利率还款的,双方都乐意接受,利率表起了中间人的作用。

生活中,常常有民间借贷有的有承诺,有的没承诺,还款时都要与同期的储蓄存款利息做一比较。在炒股中,常常要对自己的股票或资金算一算,自然而然要想到与同期的利率作比较。储蓄存款利率变了又变,涉及千家万户,千家万户都要谈论储蓄存款利率。令人不解的是,利率为什么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变化?这代表着什么?利率的高低又是由什么决定的?

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中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利率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在研究利率的决定问题时,特别重视各种变量的关系以及整个经济的平衡问题利率决定理论经历了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利率分析以及当代动态的利率模型的演变、发展过程。

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是两个相互依赖的变量,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在他的理论中,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控制,是没有利率弹性的外生变量。此时货币需求就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而后产生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为修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而提出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实际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一种综合。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等人则认为以上两个理论没有考虑收入的因素,因而无法确定利率水平,于是于1937年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的IS-LM模型。从而建立了一种在储蓄和投资、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这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的利率与收入同时决定的理论。

根据此模型,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储蓄供给、投资需要、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四个因素,导致储蓄投资、货币供求变动的因素都将影响到利率水平。这种理论的特点是一般均衡分析。该理论在比较严密的理论框架下,把古典理论的商品市场均衡和凯恩斯理论的货币市场均衡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从利息的来源和实质的角度,考虑了制度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的利率理论,其理论核心是利率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换形式。利息的独立化,对于真正显示资金使用者在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能动作用有积极意义。

一般来说,一个时期利率的走势和经济增长以及货币强弱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这是因为,利率水平对外汇汇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人们在选择是持有本国货币,还是持有某一种外国货币时,首先也是考虑持有哪一种货币能够给他带来较大的收益。而各国货币的收益率首先是由其金融市场的利率来衡量的。某种货币的利率上升,则持有该种货币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资者买入该种货币,因此,对该货币有利好(行情看好)支持;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该种货币的收益便会减少,则该种货币的吸引力也就减弱了。因此,可以说“利率升,货币强;利率跌,货币弱”。

现值和到期收益率:利率的计量

现值,或现期贴现值的概念,是基于这样一个常识:一年后你收入的1美元不如你现在的1美元值钱。因为你可以将你现在的1美元存入储蓄账户中赚取利息,那么一年后你所拥有的就不止1美元了。现值的概念在普通贷款中应用最广。

假如,你向珍妮发放了一笔金额为1000美元的贷款,并要求额外支付利息。你要求她一年后偿还1000美元本金和100美元的利息。在这一例子中,利率是0.1,计算的方法是用支付的信息除以货款的金额。那年末你可以得到1100美元。如果你第二年按照这个利率继续将这笔款发放出去,那么你第二年末将得到1210美元。所以可以说,你今天的1000美元实际上等于一年后的1100美元或者二年后的1210美。这就是现值的概念,这还意味着可以从未来的收益中倒算现在的价值。例如两年后的1210元相当于今天的1000美,表示出未来收入在今天的价值,这个计算的过程被称为对未来的贴现。根据现值的概念,如果有人承诺10年后付你1000美元,那么不考虑其他因素,这1000美元远远没有你现在的1000美元值钱。因为你可以将现在的1000美元进行投资,那么10年后你获取的将远远不止1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