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金融学
290900000002

第2章 货币:一场金融学的启蒙 (1)

货币的含义:“钱”是什么东西

魏晋时期有个重臣名王衍,字夷甫。王夷甫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的胞弟,和王戎一样是闻名的风流名士,为人清高,从不说及“钱”字。他视钱为堕落肮脏的化身,从来不碰。一日,他的妻子想试一试他,就把铜钱串起来在他的床边绕了一圈。王夷甫醒来,无法下床,便大声呼叫婢女:“快拿开阿堵物!”“阿堵物”,是当时人的口语,意思是“这个东西”。由于王衍的这个典故,从此,“阿堵物”成了“钱”的别名,并且带有轻蔑的意味。

“钱”,实际上就是货币的俗称。世人对它褒贬不一,有人把它与宝贵的时间相提并论:时间就是金钱;也有人视为粪土,大骂它是人类灵魂的迷药。那么,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了解金融学,首先要了解货币。货币是开启金融学的一把钥匙。虽然我们每天都要与货币打交道,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比如说,你能想象随处可见的贝壳曾经是古代通用的“钱”吗?从历史上说,人类的货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地演变。除了玉米,贝壳、布帛、可可豆、鲸鱼牙都曾经被当作货币使用。

是什么让货币这么神奇?似乎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充当货币。

事实上,在历史上,不同地区都曾有过不同的商品被充当过货币,后来逐渐过渡为金银等贵金属。而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金银等贵金属的供应越来越不能满足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后来又出现了纸币。到20世纪时,金银等金属货币渐渐地退出了货币舞台,纸币和银行支票成为各国主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那么,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货币,我们使用的又是哪一个币种呢?

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只使用一种纸币,并由中央银行发行和控制。不过也有多个国家使用同一种货币的。如欧盟国家普遍使用欧元,欧元是在欧洲联盟内部自由流通的等值货币。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选择别国的货币作为法定流通货币,如巴拿马就选择美元作为法定货币。而在英国,在不同的自治体还可发行不同版的货币,英格兰、苏格兰或甚至偏远岛的泽西岛、根西岛都拥有各自发行的不同版本的英镑,并且可以在英国境内的所有地区交易。但是只有英格兰英镑才是国际社会唯一承认的交易货币,其他版本的英镑在英国境外可能会被拒绝收受。

如果要了解金融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仅仅这些还不够,货币的本质才是我们最需要了解的东西。哈伯特曾有一句名言:“在一万人中只有一人懂得通货问题,而我们每天都碰到它。”这里这个“人”指的就是货币。货币貌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复杂。

19世纪中叶英国有一位议员格莱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研究货币本质中受到欺骗的人,比谈恋爱受欺骗的人还要多。”自从经济学产生以来,关于“货币”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们争论不休,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一些争论。相比之下,马克思关于货币的定义显得更为让人信服。

马克思的理论认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和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概括起来说,货币主要有三项主要功能: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

交易媒介指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东西换成货币,然后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其他东西,记账单位是指货币可以作为经济社会中价值衡量的手段,如同用斤两称重一样,货币可以被用来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价值储藏是指货币具有跨越时间段的购买力,因此货币有储藏价值。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人们并不想在获得收入时就全部花掉。

商品货币——“以物易物”到货币做“媒”

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以狩猎为生。开始时,由于狩猎工具非常原始,捕获的猎物常常不够吃,所以猎物都是由部落统一分配。后来,部落里有一个聪明的小伙子发明了弓箭,捕获的猎物就多了起来。但是这个做弓箭的人自己亲自参加捕猎所获得的食物却没有他制作一张弓与别人交换得到的食物多,于是他索性不参加狩猎了,一心制作弓箭,然后与别人交换食物。于是,部落里由此出现了分工和交换。后来,随着分工的扩大,又出现了一些制作别的物品的人,他们也像这位聪明的小伙子一样拿自己制作出来的物品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周易·系辞传》里说到:“日中为市,召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这里说的就是以物易物的场景。它的意思是,中午的时候形成市场,把附近的很多货物都聚集起来,人们前来进行交换,各自进行交易后离开,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货物。

但是这种交换有一种弊端,就是无法实现等价交换。为了实现等价的交换,人们就用一种其他的东西作为交换的媒介,比如法国人用兽皮,阿兹特克人用可可豆,印度原始居民用杏仁,玉米等等,这些东西就是原始的商品货币。从此,人类开始以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结束了单纯“以物易物”的年代。

美国著名的金融学家米什金在其著作《货币金融学》中提到,任何履行货币功能的物品必须是被普遍接受的——每个人都愿意用它来支付商品和服务。一种对任何人而言都具有价值地物品是最有可能成为货币的。于是,经过长期地自然淘汰,商品货币发展到后期,人们自然的选择金银等贵金属作为支付货币。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需要人工制造,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于是,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人们开始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秤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方便得多。硬币上面通常印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商朝的铜贝。商代在我国历史上也称青铜器时代,当时相当发达的青铜冶炼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交易活动的增加。于是,在当时最广泛流通的贝币由于来源的不稳定而使交易发生不便,人们便寻找更适宜的货币材料,青铜币应运而生,人们将其称为铜贝。随着冶炼技术的发达,铜不再是稀贵的金属,人们开始用更加难以获得的金和银作为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金银都是被普遍使用的货币。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金银货币更加得到了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在金融学中,由贵金属或其他有价值的商品构成的货币统称为商品货币。

在人类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在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中,金属货币都发挥了交易媒介的功能。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金属货币还是被淘汰了,原因在于金属货币太重了,使用不方便,并且流通困难,很难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

因此,纸币也就应运而生了。

揭开纸币的盖头:纸币是货币吗

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出现了一种“交子”,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初年,成都一带商业十分发达,通货繁忙,而当时铸造的铁钱却流通不畅。于是当地16家富户开始私下印制一种可以取代钱币、用楮树皮造的券,后来被称作“交子”。当地政府最初想取缔这种“新货币”,但是这种“新货币”在经济流通中作用十分明显,于是政府决定改用官方印制。

《成都金融志》中的文字解释:“北宋益州的‘交子铺’实为四川历史上最早的货币金融机构,而益州的交子务则是最早由国家批准设立的纸币发行机构。”“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

今天,我们已经不用金元宝或银锭、铜板买东西了,而是用一些“纸”。这些“纸”的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它却有神奇的力量。它可以换来任何你想要的东西,甚至连黄金也可以交换,这似乎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商品货币时代,金属货币使用久了,就会出现磨损,变得不足值。人们就意识到是否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金属进行流通,于是就出现了纸币。纸币在货币金融学中最初的定义为发挥交易媒介功能的纸片。最初,纸币附有可以兑现金属货币的作用,后演变为不兑现纸币。不兑现纸币是不能兑换成黄金或者白银的,但它却拥有同样的购买力,它的购买力源于政府的权威和信誉。只要政府宣布它为法定偿还货币,那么在支付债务时,人们都必须接受它。这样一来,由于纸币比金属货币轻得多,流通方便,加上不需要耗费昂贵的原材料,于是很快就被人们接受了。

事实上,接受纸币也是需要一些条件的。只有人们对货币发行当局有充分的信任,并且印刷技术发展到足以使伪造变得极为困难的高级阶段时,纸币方可被接受并成为交易媒介。